【教学评一体化】第2课《教师节快乐》第二课时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学评一体化】第2课《教师节快乐》第二课时 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课题 课型 新授 课时 序号
内容分析 一、文本位置:《教师节快乐》是第一单元《过好节假日》的第二课。《教师节快乐》聚焦于一个特殊且意义重大的节日 —— 教师节。通过对教师节的学习,使学生深入认识教师职业,体会教师工作的辛苦,进而激发学生尊重教师、感恩教师的情感,这与单元整体目标相契合,即让学生在了解节假日的过程中,汲取其中蕴含的文化、情感等养分,促进自身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二、内容分析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过好节假日”围绕了解节假日的文化意义,学会有意义地度过闲暇时光展开,设置了《假期有收获》《教师节快乐》《团团圆圆过中秋》《欢欢喜喜庆国庆》四个课题。引导学生学习合理安排节假日,认识我国的重要节日理解节日的不同风俗及其含义,以文化之光点亮生活世界。其整体结构如下:每课内容分析:第2课《教师节快乐》主要引导学生尊重老师、热爱老师,了解老师的日常工作,体会老师的辛苦,养成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本课安排了三个话题,第一个话题“老师,节日快乐”,首先让学生知道老师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第二个话题“辛勤的园丁”重点讨论老师的辛勤工作。第三个话题“我们这样爱您”落脚到行动上,在日常生活中去热爱、尊重老师。课时内容分析:本课时是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课的内容,借助 “我们这样爱您” 主题,呈现向老师问好、关心老师、做小帮手、认真作业等场景,引导学生将尊师重教情感转化为日常行动,是对教师节感恩教育的深化,帮助学生掌握具体爱师方式,传承尊重教师的良好品德。关系建构(横向 纵向):横向:1.单元内逻辑结构图。第一单元“过好节假日”共有四课,在逻辑上是并列关系,以时间轴展开。第1课以暑假生活为契机,引导学生学会安排时间与生活,积极度过假期;第2、3、4课按照学生生活的时间逻辑,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的重要节日——国家意义上的“国庆节”、文化传统意义上的“中秋节”和其他民族的节日文化活动,引导学生理解自己生活中节日的不同习俗及文化含义,以文化之光点亮他们的生活世界。纵向:本册各单元的关系建构:三、资源挖掘:(一)课程资源视频资源:《师泽如光,虽微致远》《为什么要尊重老师》(二)利用好信息化软件:1.吉星教学系统(抢权、投票、计时器等功能)2.希沃白板互动游戏
课标分析 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根据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对本单元从各维度进行分析。 本单元涉及的的核心素养有责任意识、健全人格、政治认同、道德修养。责任意识1.学具有主人翁意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2.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大家庭。3.具有担当精神。具有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健全人格1.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学习倾听他人的意见。2.积极向上,有效学习。3.体会成长的快乐,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政治认同1.认识国旗、国徽,知道自己是中国人。2.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文化符号,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亲切感。道德修养孝敬父母,相互尊重,尊重师长,文明礼貌。
学情分析 已有经验:知识经验:二年级学生天真好奇,对老师有亲近感,知道老师教知识、管纪律,与老师相处中建立了一定情谊。策略经验:他们情感表达直接单纯,有初步观察感受能力。生活经验:乐于参与活动,喜欢表达情感个性差异:对教师节由来、意义及教师工作背后的付出思考不足,对老师表达祝福的方式不同。补救措施:通过体验、分享等活动,让其真切感受老师的付出,萌发尊敬老师的情感,学会用合适方式向老师表达祝福。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老师要是不认识我,我主动问好,老师会觉得我很奇怪吗?我给老师准备了小礼物,老师要是不收,是不是不爱我呀?
学习目标 1.政治认同:通过学习尊师传统、参与爱师行动,学生能够践行尊师传统,用主动问好、帮老师分担等具体行动表达对老师的尊重与祝福。 2.道德修养:借助情景判断、实践体验,学生能够学会主动问好、认真完成作业、做老师小帮手等关爱老师的方法,养成文明有礼的品质。 3.法治观念:通过课堂讨论与案例分析,学生能够明确 “尊重教师” 是学生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知晓不尊重教师的行为是不可取的。4.健全人格:在分享 “我和老师的温暖瞬间”、践行爱师行动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在与老师的互动中养成懂得感恩的性格,提升情感表达能力。
学习重难点 重点:掌握关心老师的具体做法(如主动问好、做老师的小帮手)。难点:将对老师的感恩之情转化为持续的日常尊重行为。突破措施:通过 “情感唤醒 — 目标拆解 — 长效跟踪” 三策略,帮助学生将感恩之情内化为稳定行为,实现难点突破。
课时任务及问题链
课前准备 多媒体资源、温暖瞬间记录卡
学 习 过 程
环节与目标 问题系统 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指导与补救
导入新课:忆 “教师节与老师的互动” 之前的教师节,你为老师做过什么?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老师每天要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特别辛苦。那在刚刚过去的教师节,大家有没有为老师做过什么温暖的事呀?”(2)播放 “教师节活动” 短视频(课件展示),引导学生观察视频中其他同学的爱师行动,提问:“视频里的同学用了哪些方式表达对老师的爱?”学生活动:(1)自由举手分享:“我在教师节给老师送了自己画的画”“我跟老师说‘教师节快乐”,描述自己与老师的互动细节。(2)观看视频后,补充回答视频中的爱师行动。学
任务一:看插图,找爱师行动对应核心素养:道德修养(掌握具体爱师方法)、责任意识(思考如何帮老师分担) 图中小朋友是怎么关心老师的?我们还能怎样做? 学习内容:展示课本中的 4 幅爱师行为插图:①清晨主动向老师问好;②老师讲课累了递温水;③课间帮老师整理讲台;④认真完成作业不马虎。(2)引导观察:“请大家仔细看图片,图里的小朋友是怎么关心老师的?每组选 1 幅图,讨论后派代表分享。”学生活动(1)分组讨论:4 人一组,聚焦 1 幅插图,分析 “图中同学的动作、语言”,如 “图 2 的同学给老师递水杯,关心老师嗓子”。(2)小组代表发言:每组分享 1 个爱师行动,补充 “自己还能怎样做”,如 “除了递水,还能提醒老师‘多休息’”。 能准确识别 4 幅插图中的三种爱师行为(如 “主动问好”“认真作业”),代表发言时表述清晰。补充 1 种教材外的爱师方式(如 “帮老师擦黑板”),小组讨论时全员参与。 补救:1.分层指导:对 “不能识别插图行为” 的学生,用简单文字标注插图,引导逐图朗读,再提问 “图里的同学在帮老师做什么”;2.对 “拓展少” 的学生,提供 “爱师行动小提示卡”启发思考。
任务二:举牌子,判行为对错对应素养目标:法治观念(明确尊重教师的行为规范)、道德修养(区分爱师与不尊重行为) 图片中的小朋友做法对吗?为什么? 学习内容:(1)呈现 3 个校园情景:情景 1: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情景 2:在走廊遇见老师,假装没看见,悄悄躲开;情景 3:老师布置的作业,按时完成,不拖拉。(2)说明规则:“老师说情景,大家举‘√’或‘×’牌判断,之后请同学说理由 —— 为什么对 / 为什么错。”学生活动(1)快速举牌判断:听到情景后,10 秒内举起 “√” 或 “×” 牌,如情景 2 举 “×” 牌。(2)分享理由:“情景 2 错,因为躲开老师不尊重老师,应该主动说‘老师好’”“情景 3 对,因为老师批改作业很辛苦,按时交作业能让老师少操心”。 3 个情景判断正确率≥2 个;能说出 1 个情景的判断理由,紧扣 “尊重老师”,即为达成目标。 补救:搭建支架:对 “理由说不出” 的学生,提供简单支架(如 “这件事____(对 / 错),因为这样会让老师____(开心 / 辛苦 / 难过)”)。
任务三:听故事,懂尊师传统 视频里的人是怎么尊重老师的?我们为什么要向他们学习? 学习内容(1)播放 “尊师重教传统” 短视频,提问:“视频里的人是怎么尊重老师的?我们为什么要向他们学习?”(2)总结:“尊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好传统,就像视频里的人一样,我们也要用日常行动尊重老师。”学生活动(1)观看视频后,回答(2)小声交流:“我以后也要像视频里的人一样,好好尊重老师。” 能说出视频中 1 个尊师细节;能表达 “要向视频人物学习” 的意愿,即为达成目标。 补救:生活链接:用学生熟悉的场景类比,如 “老师批改作业到很晚,就像视频里的老师在忙,我们不打扰、认真完成作业,就是学习他们的尊师行为”,帮助理解传统与日常的关联。
任务四:做 “爱师行动小闯关”道德修养(巩固爱师行动与意义的关联)、健全人格(强化师生情感联结)。 大家平时和老师相处时,有没有发生过让你觉得温暖的小事? 学习内容:(1)布置 “连线闯关” 任务:发放 “爱师行动连线卡”,卡上左侧列 “主动问好、认真作业、做小帮手、关心老师”,右侧列 “表达礼貌、分担辛苦、尊重劳动、传递温暖”,引导学生连线。(2)组织 “温暖瞬间分享”:“刚刚我们学了很多爱师方法,大家平时和老师相处时,有没有发生过让你觉得温暖的小事?可以看看‘温暖瞬间记录卡’,和同桌分享。”(3)巡视指导:对连线有困难的学生,提示 “认真作业是尊重老师批改的劳动”;对分享不积极的学生,鼓励 “哪怕是老师帮你讲题这样的小事,也可以分享”。学生活动(1)独立完成连线:将爱师行动与对应意义匹配,如 “主动问好 — 表达礼貌”“做小帮手 — 分担辛苦”,完成后同桌互查。(2)同桌分享:“上次我感冒请假,老师把笔记借给我抄,还问我身体好没好”,倾听同桌的故事并点头回应。 完成后同桌互查,教师抽查互评结果,判断学生对 “爱师行动意义” 的理解程度。互动评价:关注其他学生的倾听状态(是否认真、是否点头回应),侧面反映分享的感染力。 、1.用 “时间线索” 引导,如 “上周有没有老师帮你解决过问题?比如忘带文具、题目不会做”,唤醒学生记忆;2.提供 “分享小框架”(“什么时候 + 老师做了什么 + 我觉得____”),帮助组织语言。
课堂总结:许 “爱师小承诺” 1.回顾梳理:“今天我们学了主动问好、帮老师做小帮手、认真完成作业这些爱师方法,还知道了尊师是传统。那以后大家打算怎么用行动爱老师呢?”2.发放 “爱师承诺贴”:“请大家把自己的小承诺写在贴纸上,比如‘每天主动跟老师问好’,写完后贴到黑板的‘爱师承诺墙’上。”学生活动1.思考并书写承诺2.依次上台张贴承诺贴。
四、作业布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
向家长分享 1 个今天学到的爱师方法,并说说自己的 “爱师承诺”。 拓展型 目标2 3分钟
未来一周,每天践行 1 个爱师行动(如主动问好、帮老师发作业),在 “温暖瞬间记录卡” 上打 “√” 记录。 实践型 目标2 10分钟
板书设计 我们这样爱您
找爱师方法(问好、帮忙、认真作业、关心)
懂行动意义(礼貌 尊劳动)
践爱师行动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