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第3课《团团圆圆过中秋》第二课时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学评一体化】第3课《团团圆圆过中秋》第二课时 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2025.8
课题 团团圆圆过中秋 课型 新授 课时 1 序号
内容 分析 一、文本位置 《团团圆圆过中秋》是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第 3 课,本课时内容通过介绍中秋节的习俗,如挑选月饼、赏灯猜谜等,以及家庭团圆的场景,引导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感受亲情的珍贵,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内容分析 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过好节假日”围绕了解节假日的文化意义,学会有意义地度过闲暇时光展开,设置了《假期有收获》《教师节快乐》《团团圆圆过中秋》《欢欢喜喜庆国庆》四个课题。引导学生学习合理安排节假日,认识我国的重要节日理解节日的不同风俗及其含义,以文化之光点亮生活世界。其整体结构如下: 本单元在本册中的地位:二年级上册教材共有4个单元16课。承接一年级下册的“共生共在”这一教育主题,针对二年级学生存在着“小自私”(自我中心)倾向的特点,本册教材结合现代公共生活的需要,设立了“共有与共享”的核心教育主题。本单元为本册的起始单元,起着重要的承接作用。 每课内容分析 第3课《团团圆圆过中秋》主要引导学生了解一些中秋习俗有关的知识、理解中秋团圆的内涵感,受借月思亲的情怀,进一步加深对中国传文化的了解,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本课设置了三个主题活动,分别是“这样过中秋”首先让学生了解不同的中秋习俗;“中秋节、团圆夜”,让学生知道中秋是团圆的节日;“秋天里还有什么节日”,让学生知道秋天还有重阳节、中国农民丰收节,丰富学生文化常识。 课时内容分析: 第一课时设置了两个主题活动,分别是“这样过中秋”首先让学生了解不同的中秋习俗;“中秋节、团圆夜”,让学生知道中秋是团圆的节日; 第二课时设置了“秋天里还有什么节日”,让学生知道秋天还有重阳节、中国农民丰收节,丰富学生文化常识。 关系建构(横向 纵向): 横向: 1.单元内逻辑结构图。 第一单元“过好节假日”共有四课,在逻辑上是并列关系,以时间轴展开。第1课以暑假生活为契机,引导学生学会安排时间与生活,积极度过假期;第2、3、4课按照学生生活的时间逻辑,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的重要节日——国家意义上的“国庆节”、文化传统意义上的“中秋节”和其他民族的节日文化活动,引导学生理解自己生活中节日的不同习俗及文化含义,以文化之光点亮他们的生活世界。 纵向: 本册各单元的关系建构: 三、资源挖掘: (一)每课课程资源 第1课:短视频《假期万花筒》 第2课:阅读角:教师节的由来、尊师重道小故事。 第3课:视频《重阳节晒五样》《2025丰收是哪天》 第4课: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大中国》、视频《开国大典》 (二)利用好信息化软件: 1.吉星教学系统(抢权、投票、计时器等功能) 2.希沃白板互动游戏
课标 分析 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根据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对本单元从各维度进行分析。 本单元涉及的的核心素养有责任意识、健全人格、政治认同、道德修养。 责任意识1.学具有主人翁意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大家庭。 3.具有担当精神。具有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健全人格1.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学习倾听他人的意见。 2.积极向上,有效学习。 3.体会成长的快乐,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政治认同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文化符号,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亲切感。道德修养孝敬父母,相互尊重,尊重师长,文明礼貌。
学情 分析 已知未知突破措施 知识经验二年级的孩子是自我控制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期,他们心理趋向稳定。 二年级的孩子能知道部分国家节日和传统节日,了解一些节日的由来和习俗。 二年级的孩子缺乏合理安排生活的能力,大部分孩子不会有计划、有目标的合理安排短时段和长时段的闲暇生活。 课前通过交流,大多数学生认为国庆节只是“放假”“游玩”并不清楚国庆节本身的含义以及国庆节对中国人意味着什么。部分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故事能简单知晓。对于国旗、国徵、国歌只有简单的认知。 1. 教师设计各种情境式体验活动和实践性活动,引导孩子学会合理安排闲暇时间,可制定科学的计划安排表运用于实践中,做到劳逸结合,健康成长。 2.通过课前搜集相关资料、课堂话 题引导、活动参与等方式,让孩子了解节日的时间、风俗和意义,感受节日的氛围。 3. 通过具体的学习活动展开,如认认国旗、找找国徽、学学升旗礼仪等具体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国家的尊严,理解国家象征的神圣,以此体现我们对祖国的热爱,并让学生懂得爱国要从实际行动做起,比如:升国旗时行注目礼,少先队员敬队礼;保持严肃,不随意讲话,身体不随意扭动:唱国歌时要有精神,声音洪亮等等。 策略经验二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调查、比较、整理分析材料的意识,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有主动探究的想法。 但是二年级学生搜集资料的形式相对比较单一,不能很好地与同伴交流、分享、反思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漫长的暑假,二年级的学生大多数还没有形成自主计划和安排生活的习惯,特别是长时间闲暇时间的安排,对他们还有一定难度。 生活经验二年级学生刚刚结束了进入小学后的第一个暑假。长长的暑假中,学生的假期生活各具特色,开学后他们一定非常想与同学交流与分享。有趣的活动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具有吸引力,学生很乐于参与其中。二年级的孩子相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已经初步有了一定的时间观念和自我管理能力。 学生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时间,但是大部分孩子生活学习比较忙碌,周末有各种兴趣班和作业,学生能够自由安排的时问就少了很多刚上二年级的孩子易贪玩、自觉性有待提高,如何巧妙地安排周末,度过个有意义的短时段的闲暇生活,就需要孩子们好好思考。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我的假期有哪些收获? 2.平时和同学有矛盾,老师处理的不公平,我可以和老师表达自己的想法吗? 3.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那重阳节呢?在重阳节可以做什么呢? 4.我们热爱我们的祖国,可以为我们的祖国做哪些贡献呢? 5.有哪些为新中国诞生做出贡献的英雄们?
学习 目标 1、通过日历展示,能说出不同节日。(道德修养) 2、通过观察图片,小组讨论说出重阳节以及丰收节的习俗及文化含义,在活动中增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道德修养、政治认同) 3、通过课前搜集资料、小组讨论交流说出有特色的节日活动以及他们的习俗、文化含义,感受文化的多样性,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道德修养、政治认同)
学习 重难点 重难点:了解重阳节及其它中国传统节日,体会家庭和睦、欢乐的家庭氛围。 突破措施:通过课前搜集相关资料、课堂话题引导、活动参与等方式,学生谈自己的感受,说一说自己怎样度过重阳节的,交流一下自己知道的关于重阳节的传说、习俗,让孩子了解其他特色节日的时间、风俗和意义,感受节日的氛围。
课时 任务 及 问题链
课前 准备 资料搜集,制作PPT,下载相关视频图片
学 习 过 程
环节与目标 问题系统 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指导与补救
活动一:了解秋天的节日有哪些 对应目标一 1、除了中秋节你还知道哪些秋天里的节日及习俗? 师:同学们,除了中秋节,你知道秋天里还有哪些节日吗?观看日历展示,学生回答。 板书: 秋天里的节日 学生对秋天的节日的相关知识陈述是否完整,班内评价 班内交流补充
活动二、了解重阳节、丰收节 对应目标二 对于重阳节,你知道哪些习俗和意义? 今天我们来重点了解下秋天里的节日之一:重阳节。(板书:重阳节) 1.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中国传统节日。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敬老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你知道关于重阳节的由来和习俗吗? 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是双九,故曰“重九”,同时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称“重阳”,所以这一天为重阳日。 2.出示图片:重阳有登山之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山远眺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出示图片:吃重阳糕,汉语中“糕”与“高”同音,所以人们以吃糕寓意“登高”,“百事俱高”,希望什么都往好处发展。 出示图片:赏菊、饮菊花酒,在中国古俗中,菊花象征着长寿,菊花酒被看做是重阳必饮,“祈福祛灾”的吉祥酒。 出示图片:在重阳节这天,人们或佩茱萸囊,或茱萸插头,以驱邪求吉。 中国自古就有重阳登高、佩茱萸等习俗,如古诗所显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达了节日时,对亲人越加思念的感情。 关于这个还有一个传说,讲故事。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各地有不同的习俗,你还知道有哪些吗? 观看视频《重阳节晒五样》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重阳节的民间习俗。 5.播放《2025丰收节在哪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与丰收节有关的活动以及庆祝丰收节的意义。 观看视频后积极思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概括出责任的相关知识,教师适当引导启发。 优秀学生进行展示并讲解做法和思路; 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预设:学生讨论难以控制时间,知识点不够完整。 补救:教师积极引导,AB层次学生展示
活动三秋天特色节日活动 对应目标三 你还知道哪些有特色的节日及习俗和意义? 秋天,很多地方都会举行有特色的节日活动…… 你知道哪些呢?(学生回答) 出示图片:赶秋节是苗族民间在秋收前或立秋前举行的大型民间节日活动。 过赶秋节时,人们聚在一起打秋千、唱歌跳舞并选出两位有声望的人装扮成“秋老人” ,向大家预祝丰收和幸福。 出示图片:望果节是藏族农民欢庆丰收的传统节日。 过望果节时,人们 一起围着田地转圈庆祝丰收,还举办热闹的歌舞、跑马、射箭、拔河等活动。 小结:秋天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活动,或寄予美好的愿望,或庆祝丰收的喜悦。无论是藏着思念与诗意的中秋节,敬老爱亲的重阳节,还是秋分时节致敬耕耘的丰收节,这些节日都藏着团圆的温暖,也写满了人与自然的约定,让我们一起来珍惜吧。 学生根据教师点拨整理笔记,学生自主梳理,巩固知识点。 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积极的评价和肯定。不准确的给予补充 预设:有的学生问题不清楚或者没有落实知识点上。 补救:同桌互查补充,教师追踪提问
四、作业布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
选取最喜欢的节日,制作一幅手抄报。 拓展 一 15分钟
板书设计 秋天里的节日 名称 时间 习俗 寓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