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中考真题】陕西省2025年中考生物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中考真题】陕西省2025年中考生物试卷

资源简介

【中考真题】陕西省2025年中考生物试卷
1.(2025·陕西)小秦想观察酵母菌细胞,需借助的工具是(  )
A.平面镜 B.显微镜 C.望远镜 D.放大镜
【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科学探究的工具
【解析】【解答】A、平面镜的作用是反射光线,无法对酵母菌细胞进行放大观察,A不符合题意。
B、显微镜是专门用于观察微小物体(如细胞、微生物等)的精密仪器,酵母菌属于微小的单细胞生物,借助显微镜能观察到其细胞结构,B符合题意。
C、望远镜主要用于观察远处的物体(如星体、远处景物等),不适合观察微小的酵母菌细胞,C不符合题意。
D、放大镜的放大倍数相对较低,无法满足清晰观察酵母菌细胞(细胞结构微小)的需求,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 平面镜用于反射光线;望远镜用于观察远处物体;放大镜放大倍数有限,难以清晰观察微小的酵母菌细胞;显微镜可提供足够放大倍数以观察微小生物的细胞结构。
(2025·陕西)小秦用池塘水、塘泥、水草和鱼,选择合适的容器制作了生态瓶,置于有光照的环境中。如图是三种不同嘴型的鱼,适宜取食的食物不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下列最适合制作生态瓶的容器是(  )
A.带盖铁桶 B.黑色塑料瓶
C.陶瓷小口花瓶 D.透明玻璃缸
3.小秦投喂颗粒状漂浮性饵料,最适宜取食该饵料的鱼是图中的(  )
A.③ B.② C.① D.①②③
4.下列关于此生态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B.塘泥中有分解者
C.食物链是塘泥→水草→鱼 D.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答案】2.D
3.C
4.C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食物链和食物网;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生态瓶的设计与制作
【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方向会逐渐减少,而有毒物质的流动则逐渐增多。
(4)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能力有大有小,一般地说,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的能力就越大;相反,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就越小。所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结构特点。(即: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复杂程度)
2.生态瓶制作需容器透光以满足植物光合作用,且无污染、便于观察。带盖铁桶易生锈污染水;黑色塑料瓶不透光影响光合作用;陶瓷小口花瓶不透光且可能含污染物;透明玻璃缸透光、无污染、便于观察,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颗粒状漂浮性饵料位于水面附近,鱼取食该类食物需嘴型适合在水面附近捕食。观察图中鱼,①的嘴型适合在水面附近取食漂浮性饵料,②适合底层取食,③适合水中游动取食,故最适宜的是①。 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A、生态瓶包含非生物部分(池塘水、塘泥等)、生产者(水草)、消费者(鱼)、分解者(塘泥中微生物),可看作一个生态系统,A正确。
B、塘泥中有分解作用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属于分解者,B正确。
C、食物链是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营养联系,塘泥是非生物部分,不能作为食物链的起始,正确食物链应为水草→鱼,C错误。
D、生态瓶是小型人工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有限,D正确。
故答案为:C。
(2025·陕西)如图是人类研究生物遗传和进化的部分历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根据图中①的观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雀喙的形态永远都有利于它的生存
B.保护色的形成可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
C.生物的进化只与遗传有关
D.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6.基于图中②的结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B.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个体杂交,子代全为显性性状
C.生物的性状都是肉眼可见的
D.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不能传递给下一代
7.分别基于图中③和④的实验结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马蛔虫亲代的染色体全部传递给子代
B.果蝇白眼是由环境决定的
C.马蛔虫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成对存在
D.果蝇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答案】5.B
6.A
7.D
【知识点】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生物进化的研究方法及证据;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生物进化的学说
【解析】【分析】(1)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化石证据是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科学家比较各个地层中的化石后发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越新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2)同种生物同一性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叫相对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两个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表现的是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只有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全部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3)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5.A、自然选择中,生物的特征是否有利于生存取决于环境变化,地雀喙的形态并非永远有利于生存,当环境改变时可能不再适应,A错误。
B、保护色是生物在长期自然选择过程中形成的,能帮助生物躲避捕食者或捕食猎物,可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B正确。
C、生物进化是遗传和变异共同作用的结果,不是只与遗传有关,C错误。
D、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包括化石、比较胚胎学、比较行为学、分子生物学等,化石不是唯一证据,D错误。
故答案为:B、
6.A、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提出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这是其重要结论之一,A正确。
B、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个体杂交,若为测交(如Aa×aa),子代会出现显性和隐性两种表现型,并非全为显性,B错误。
C、生物的性状分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隐性性状不一定能被肉眼直接看到,C错误。
D、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可以通过杂合子传递给下一代(如Aa的个体,a基因会传递),D错误。
故答案为:A。
7.A、马蛔虫亲代的染色体是通过生殖细胞(体细胞染色体的一半)传递给子代,不是全部传递,且选项表述不符合遗传规律,A错误。
B、果蝇白眼是遗传物质决定的,不是环境决定,B错误。
C、马蛔虫是雌雄异体,其生殖细胞(配子)中的染色体是单条存在的,不是成对,C错误。
D、摩尔根通过果蝇白眼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正确。
故答案为:D。
(2025·陕西)羊是草食性家畜。羊毛是制作毛线等纷织品的原料,羊肉、羊奶富含蛋白质。养殖中需防治羊感染大肠杆菌和蓝舌病毒等,以保障羊的健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羊和草都有的细胞结构是(  )
A.细胞壁 B.叶绿体 C.液泡 D.细胞膜
9.依据“羊毛”“羊奶”可以判断,羊属于(  )
A.无脊椎动物 B.爬行动物 C.哺乳动物 D.变温动物
10.人食用羊肉后,关于羊肉中蛋白质的消化、吸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起始消化器官是口腔 B.消化主要在小肠
C.消化的产物是葡萄糖 D.吸收主要在肝脏
11.下列关于大肠杆菌、蓝舌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肠杆菌属于细菌 B.蓝舌病毒和羊属于寄生关系
C.蓝舌病毒有细胞核 D.大肠杆菌通过分裂进行生殖
【答案】8.D
9.C
10.B
11.C
【知识点】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食物的消化;细菌的生殖;细菌的形态结构
【解析】【解答】(1)植物细胞主要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有)、线粒体等结构,动物细胞主要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结构。
(2)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哺乳;胎生。
(3)蛋白质的消化从胃开始的,在胃液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
(4)大肠杆菌:属于细菌,是单细胞原核生物,细胞内无成形细胞核,通过分裂生殖(一分为二,繁殖速度快 ) 。蓝舌病毒: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如羊的细胞 ) 内才能生存繁殖,与羊是寄生关系 。
8.羊是动物,细胞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 ;草是植物,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 )、线粒体等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植物细胞特有的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部分细胞 )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9.A. 无脊椎动物:无脊柱,而羊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不符合题意;
B. 爬行动物:体温不恒定、卵生,羊体温恒定且胎生,不符合题意;
C. 哺乳动物:具有羊毛、哺乳等特征,羊符合哺乳动物特征,符合题意;
D. 变温动物:体温随环境变化,羊是恒温动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0.A、口腔是淀粉消化的起始部位,蛋白质起始于胃,不符合题意 。
B、小肠内有多种消化酶,蛋白质在小肠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消化主要在此进行,符合题意 。
C、蛋白质消化产物是氨基酸,葡萄糖是淀粉的消化产物,不符合题意 。
D、吸收主要在小肠,肝脏是代谢器官,不是吸收主要部位,不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B。
11.A 、大肠杆菌是细菌,具有细菌的典型特征(单细胞、原核 ) ,A 正确 。
B 、蓝舌病毒寄生在羊体内,依靠羊的活细胞生存、繁殖,属于寄生关系 ,B 正确 。
C 、蓝舌病毒无细胞结构,更没有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结构 ) ,C 错误 。
D 、大肠杆菌是细菌,通过分裂生殖(简单的无性生殖方式 )增加个体数量 ,D 正确 。
故答案为:C。
(2025·陕西)如图(a)(b)是小秦和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在复习时绘制的示意图。据此完成12~14题。
12.如果图(a)表示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①是受精卵,那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可表示蝗虫生殖发育的四个时期
B.若该生物为家蚕,则③表示蛹期
C.若该生物为家蚕,则②和④食性相同
D.若该生物为青蛙,则②用肺呼吸
13.如果图(a)表示植物生理活动中的物质转变,②和④分别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可表示二氧化碳和水 B.②的场所是线粒体
C.③可表示无机盐和氧气 D.④可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4.下列关于图(b)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表示视觉形成的过程,②是眼,则③是脑干
B.若表示反射弧,②是神经中枢,则③是感受器
C.若②是肾脏,①和③是进出肾脏的血管,则①是肾静脉
D.若①②③组成肾单位,①是肾小球,则②中有葡萄糖
【答案】12.B
13.A
14.D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肾的结构和功能;视觉的形成;反射及其结构基础
【解析】【分析】(1)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①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②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2)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3)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12.A、蝗虫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过程为受精卵→若虫→成虫,只有三个时期,而图(a)显示有四个时期,A错误。
B、家蚕的发育是完全变态,过程为受精卵→幼虫→蛹→成虫,若①是受精卵,那么③对应蛹期,B正确。
C、家蚕的幼虫(②)以植物叶片为食,成虫(④)主要进行交配、产卵等活动,不以植物叶片为食,二者食性不同,C错误。
D、青蛙的发育是变态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蝌蚪(②)用鳃呼吸,成蛙用肺和皮肤辅助呼吸,D错误。
故答案为:B。
13.A、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若②是光合作用,其原料应为二氧化碳和水,即①可表示二氧化碳和水,A正确。
B、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若②是光合作用,其场所不是线粒体,B错误。
C、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若②是光合作用,③应表示有机物和氧气;若④是呼吸作用,③应表示有机物和氧气,C错误。
D、光合作用能维持生物圈中的碳 - 氧平衡,呼吸作用不能维持,D错误。
故答案为:A。
14.A、视觉形成过程中,②是眼,③应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不是脑干,A错误。
B、反射弧中,②是神经中枢时,③应是效应器,不是感受器,B错误。
C、肾脏中,①是肾动脉,③是肾静脉,C错误。
D、若①②③组成肾单位,①是肾小球,那么②是肾小囊,原尿在肾小囊中,原尿含有葡萄糖,D正确。
故答案为:D。
15.(2025·陕西)人类新个体的产生,要经历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在母体内完成胚胎发育,再由母体产出的过程。如图是女性生殖系统结构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受精卵形成的部位是图中的    (填序号)。
(2)受精卵是一个细胞,经过    次细胞分裂形成了由16个细胞组成的桑葚胚。
(3)两周后,胎盘开始形成。细胞通过分裂和    形成不同的组织。胎盘由多种组织共同构成,可进行物质交换。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请写出被子植物中与胎盘结构层次相同的一种结构名称:   。
(4)38周左右,胎儿从母体产出,可知人是   (填“单”或“多”)细胞生物。
【答案】(1)①
(2)4
(3)分化;根(茎或叶或花或果实或种子)
(4)多
【知识点】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女性生殖系统;受精过程;胚胎发育和营养
【解析】【解答】 (1)女性生殖系统中,卵细胞由卵巢排出后进入输卵管,精子与卵细胞在此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受精卵形成的部位是图中的①(输卵管)。
(2)细胞分裂时,1个细胞分裂1次变为2个,分裂2次变为22= 4个,分裂3次变为23= 8个,分裂4次变为24= 16个。因此,受精卵经过4次细胞分裂形成由16个细胞组成的桑葚胚。
(3)细胞通过分裂和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分化是指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差异的过程。胎盘是由多种组织共同构成的器官,被子植物中与胎盘结构层次相同的是根(或茎、叶、花、果实、种子,任写一种即可)。
(4)38周左右胎儿从母体产出,胎儿是由多个细胞组成的,所以人是多细胞生物。
【分析】图中:①输卵管,②卵巢,③子宫。
人的生殖过程中,受精卵在输卵管中形成,受精卵在输卵管就开始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附着在子宫内膜发育,胎儿通过胎盘与母体完成物质交换.。胎儿发育成熟后,从母体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16.(2025·陕西)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古人通过二十四节气,可以清楚地了解一年中季节、气候、物候的变化规律,气温高低及降雨情况等。二十四节气可以指导传统农业生产,也与植物的生命历程息息相关。学校组织“弘扬优秀文化,体验劳动之乐”实践活动,小小秦和同学们依据节气种植西红柿。如图是西红柿果实及横切示意图。
请你与小秦一起共悟劳动之理、共享劳动之果,回答问题。
【共悟劳动之理】
(1)【清明】播种:小秦将西红柿种子在水中揉搓清洗、充分搅拌,发现一部分种子很快下沉,一部分种子漂浮在水面上。由于干瘪的种子一般较轻,小秦应选    (填“下沉”或“漂浮”)的种子播种。
谷雨
(2)定植:移栽西红柿幼苗时,小秦连土带苗移栽,小秦的同学将根部土壤清除干净移栽,请预测   (填“小秦”或“小秦的同学”)的方法更有利于幼苗成活。定植后搭架绑蔓,防止植株倒伏。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3)追肥:小秦想探究氮肥对西红柿植株生长的影响。
取20株生长情况相似的健壮西红柿植株,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在含氮的培养液中培养,乙组在等量的缺氮培养液中培养,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定期测量植株高度。请你预测:
如果甲组比乙组低,说明氮肥对西红柿植株生长有抑制作用;
如果甲组比乙组高,说明氮肥对西红柿植株生长有   作用;
如果甲组和乙组   ,说明氮肥对西红柿植株生长无影响。
(4)整枝打杈:同学们摘除所有侧枝,只留主枝。这样可使叶片制造的有机物通过输导组织中的   更多地运输到果实,提高产量。
(5)【小暑】采收:西红柿终于成熟了。西红柿是果实,由图中的①和种子构成。①是由花中的   发育而来的。
(6)【共享劳动之果】
小秦与家人共享糖拌西红柿。在妈妈的提醒下,小秦为患有糖尿病的爷爷制作了西红柿炒鸡蛋。爷爷不适宜食用糖拌西红柿的原因是   。
(7)小秦和同学们想较长时间储存收获的西红柿,请从两个方面提出西红柿的保鲜措施:   。
(8)清明、谷雨和夏至等都属于二十四节气。“谷雨插秧谷满,夏至插秧一场荒(五谷不熟,庄稼歉收)”中所蕴含的二十四节气指导传统农业增产的道理是   。
【答案】(1)下沉
(2)小秦
(3)促进;高度相等或接近
(4)筛管
(5)子房壁
(6)糖拌西红柿中含有较多的糖类
(7)低温储存,使用保鲜袋保存等(答案不唯一)
(8)谷雨节气时温度适宜,雨水充足,此时插秧有利于降低秧苗的蒸腾作用,提高移栽的成活率,还能促进秧苗的光合作用。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果实与种子的形成;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筛管及其对有机物的运输
【解析】【解答】(1) 干瘪的种子因内部营养物质少,质量轻,会漂浮在水面上;而饱满的种子质量重,会下沉。为保证播种后种子能正常萌发,应选择饱满的种子,即下沉的种子。
(2) 移栽幼苗时,连土带苗移栽(小秦的方法)能保护幼苗的根系,减少根毛的损伤,利于幼苗吸收水分和养分,从而提高成活率;若清除根部土壤(小秦同学的方法),会破坏根系,不利于幼苗成活。
(3) 实验中,甲组在含氮培养液中培养,乙组在缺氮培养液中培养,其他条件相同。若甲组比乙组高,说明含氮培养液能促进植株生长,即氮肥对西红柿植株生长有促进作用;若甲组和乙组高度相近,说明氮肥对植株生长无影响。
(4) 植物中,有机物(如光合作用制造的淀粉等)通过筛管进行运输。摘除侧枝后,有机物会更多地通过筛管运输到果实,提高产量。
(5) 西红柿的果实由①(果皮)和种子构成,其中果皮是由花中的子房壁发育而来,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来。
(6) 糖拌西红柿中含有较多的糖分,患有糖尿病的爷爷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无法有效分解血液中的糖,食用含糖食物会导致血糖升高,不利于病情控制。
(7) 食品保鲜可从降低呼吸作用、抑制微生物繁殖等方面入手。例如:①低温冷藏,降低西红柿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②真空包装,隔绝空气,抑制微生物生长;③使用保鲜膜,保持湿度同时减少水分蒸发等 。
(8)温度与水分条件:谷雨时节,气温回升,降水增多(雨水充足 ),适宜的温度和水分能为水稻秧苗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水稻是喜温喜湿作物,此时插秧,秧苗能更好适应环境,利于扎根、生长 。
蒸腾作用与成活率:相比其他时节,谷雨时环境条件更契合水稻生长特性。温度适宜、湿度合适,能降低秧苗蒸腾作用(避免因蒸腾过强失水过多 ),减少移栽对秧苗的伤害,提高移栽成活率,为后续高产奠定基础 。
光合作用与生长:适宜的温度、光照(谷雨时节光照等条件利于光合作用进行 )等条件,可促进秧苗光合作用,积累更多有机物,使秧苗健壮生长,为后期稻谷饱满、产量提升创造条件;而夏至时气候等条件(如温度过高、光照过强等 )不利于水稻插秧后生长,易导致减产 。
【分析】(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完整有活力的胚、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对移栽植物进行遮荫、去掉部分枝叶,选择阴天或傍晚时移栽,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
(3)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4)植物的花经过传粉和受精以后,花萼凋落或存留,花冠、雄蕊都凋落,柱头和花柱凋落,只有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子房发育成果实。
17.(2025·陕西)秦岭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而独特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小秦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走进秦岭”研学活动。图(a)是秦岭某流域浮游生物门数和种数统计图,图(b)是小秦的研学笔记,如表是部分鸟类的平行检索表。请回答问题。
1.趾间有蹼…………斑嘴鸭
1.趾间无蹼 …………2
2.体型大,成体60~80厘米…………3
2.体型小,成体10~14厘米……………4
3.羽毛白色,喙直……………白鹭
3.羽毛白中带红,喙长而下弯…………朱鹮
4.头顶栗红色,尾长……………红头长尾山雀
4.头黑色,胸腹中央有一条黑色纵纹…………大山雀
(1)【观秦岭之水】
秦岭被誉为我国的“中央水塔”,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区,每年可向北京、天津供水超百亿立方米。水是生态因素中的    因素。
(2)【探水生生物】
图(a)中所含物种数量最多的分类单位是   。
(3)小秦观察发现,有一种植物的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上表皮。请你推测图(b)笔记中左侧哪个植物符合这一特征,并说明理由:   。
(4)【访珍稀动物】
请你使用检索表,检索图(b)笔记中右侧记录的鸟是   。
(5)金丝猴每天要吃掉相当于自己1/3体重的食物。冬季食物缺乏,金丝猴经常饥肠辘辘,一些小猴难以度过漫长的冬天。如果金丝猴吃大量馒头、花生和糖果等高能量的食物,会出现胃酸过多、肠胃胀气等问题,严重时会导致死亡。你是否支持投喂金丝猴,并说明理由:   。
(6)【赞秦岭生态】
秦岭有种子植物3800余种,兽类200余种,鸟类300余种,昆虫2000余种。小秦想邀请朋友走进秦岭,请你帮小秦完成邀请语:“我们秦岭   ,欢迎您来!”
【答案】(1)非生物
(2)门
(3)浮叶植物,因为浮叶植物是水生植物,叶片漂浮水面,为便于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上表皮
(4)朱鹮
(5)不支持,投喂人类食物会影响金丝猴健康,改变其觅食习性,破坏生态习性和种群自然发展
(6)物种丰富多样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等级;环境的组成和生态因素;叶片的结构;生物多样性的内涵;我国的珍稀动物
【解析】【解答】(1) 生态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水是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成分,因此水是生态因素中的非生物因素。
(2)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可见,从图(a)中,所含物种数量最多的分类单位是门。
(3)笔记中左侧的浮叶植物符合这一特征。理由是浮叶植物属于水生植物。水生植物的叶片漂浮在水面,下表皮接触水,气体交换不便,为了便于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其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上表皮。
(4)根据检索表,先看“趾间无蹼”符合条件:再看“体型大,成体60~80厘米”,也符合:最后“羽毛白中带红”也符合所以检索出图(b)笔记中右侧记录的鸟是朱鹮。
(5)不支持投喂金丝猴。虽然冬季金丝猴食物缺乏,但投喂人类的食物会带来很多问题。一方面,金丝猴的消化系统适应了自然环境中的食物,吃大量馒头、花生和糖果等高能量食物,会出现胃酸过多、肠胃胀气等问题,严重时导致死亡.影响金丝猴个体健康。另一方面,长期投喂会改变金丝猴的觅食习性,使其对人类投喂产生依赖,破坏其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和生态习性,进而影响整个金丝猴种群的自然发展。
(6)秦岭有种子植物3800余种,兽类200余种,鸟类300余种,昆虫2000余种,这充分体现了秦岭物种丰富,具有极高的物种多样性。所以邀请语可以是:“我们秦岭物种丰富多样,欢迎您来!”
【分析】(1)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水属于非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
(2)生物分类单位: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3)植物结构与环境的适应:生活在水中的植物,为了便于气体交换,气孔可能主要分布在叶片上表皮。
(4)检索表的使用:通过对生物特征的描述,利用检索表可以确定生物的种类。
(5)生物与生态保护:对于野生动物,投喂可能会影响其健康和生态习性,需要综合考虑利弊。
(6)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秦岭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
18.(2025·陕西)“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某患者出现了胸闷、咳嗽、发烧和膝关节疼痛等症状,在家自行服用上次未使用完的青霉素类药物,几天后病情未缓解,在家人的陪同下前往医院。经医生诊断为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肺炎和关节炎,给予静脉注射万古霉素的处理。如图是人体循环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肺炎是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图中的   (填序号)组成。呼吸道黏膜可阻挡外来病菌和异物等,这属于    (填“非特异性”或“特异性”)免疫。正常情况下,肺泡内有一定的黏液,当肺炎病情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黏液大量增加,影响肺泡与周围毛细血管内的血液进行,引起胸闷、咳嗽。
(2)膝关节疼痛使患者行动不便。疼痛是人体有危险的警告。药物学家发现,大脑和脊髓产生的内啡肽对疼痛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当人的注意力集中于某一事件时,体内就会产生内啡肽,达到暂时    的效果。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需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还需要   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配合提供营养物质和氧气。
(3)患者接受上肢注射万古霉素治疗,注射的血管是图中的   (填序号)。药物从⑩进入心脏,第一次到达膝关节的路径是⑩→⑦→   (填序号)→ ……→ 。
(4)患者病情好转,有痰液排出。痰液中可能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会影响他人健康。患者吐痰时应    。
(5)患者康复回家后,想劝告周围的人不要自行服用青霉素类药物,请你从安全用药的角度,帮该患者写出两点理由:   。
【答案】(1)③;非特异性
(2)止痛;消化
(3)⑧;⑤
(4)痰吐入纸巾再丢入垃圾桶
(5)药物都带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未确认病症前不能随便服用;青霉素为处方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购买和使用。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呼吸系统的组成;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安全用药;消化系统的作用
【解析】【解答】(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③肺组成。呼吸道黏膜可阻挡外来病菌和异物等,这是生来就有的,针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这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2)内啡肽对疼痛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当人的注意力集中于某一事件时,体内就会产生内啡肽,达到暂时止痛的效果,运动系统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完成运动,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配合提供营养物和氧气。
(3)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到心脏去。患者接受上肢注射万古霉素治疗,注射的⑧腕部静脉。药物从四入心脏,第一次到达膝关节的路径是四全身小静脉→⑦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⑤肺动脉→⑩各级静脉→肺→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 各级动脉 肺静脉。
(4)患痰液中可能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吐痰时应把痰吐入纸巾再丢入垃圾桶,以免影响他人健康。
(5)药物都带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未确认病症前不能随便服用:青素为处方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购买和使用。
【分析】图中:①气管、②支气管、③肺、④主动脉、⑤肺动脉、 肺静脉、⑦上、下腔静脉、⑧⑩ 静脉、⑨ 动脉。
1 / 1【中考真题】陕西省2025年中考生物试卷
1.(2025·陕西)小秦想观察酵母菌细胞,需借助的工具是(  )
A.平面镜 B.显微镜 C.望远镜 D.放大镜
(2025·陕西)小秦用池塘水、塘泥、水草和鱼,选择合适的容器制作了生态瓶,置于有光照的环境中。如图是三种不同嘴型的鱼,适宜取食的食物不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下列最适合制作生态瓶的容器是(  )
A.带盖铁桶 B.黑色塑料瓶
C.陶瓷小口花瓶 D.透明玻璃缸
3.小秦投喂颗粒状漂浮性饵料,最适宜取食该饵料的鱼是图中的(  )
A.③ B.② C.① D.①②③
4.下列关于此生态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B.塘泥中有分解者
C.食物链是塘泥→水草→鱼 D.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2025·陕西)如图是人类研究生物遗传和进化的部分历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根据图中①的观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雀喙的形态永远都有利于它的生存
B.保护色的形成可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
C.生物的进化只与遗传有关
D.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6.基于图中②的结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B.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个体杂交,子代全为显性性状
C.生物的性状都是肉眼可见的
D.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不能传递给下一代
7.分别基于图中③和④的实验结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马蛔虫亲代的染色体全部传递给子代
B.果蝇白眼是由环境决定的
C.马蛔虫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成对存在
D.果蝇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025·陕西)羊是草食性家畜。羊毛是制作毛线等纷织品的原料,羊肉、羊奶富含蛋白质。养殖中需防治羊感染大肠杆菌和蓝舌病毒等,以保障羊的健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羊和草都有的细胞结构是(  )
A.细胞壁 B.叶绿体 C.液泡 D.细胞膜
9.依据“羊毛”“羊奶”可以判断,羊属于(  )
A.无脊椎动物 B.爬行动物 C.哺乳动物 D.变温动物
10.人食用羊肉后,关于羊肉中蛋白质的消化、吸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起始消化器官是口腔 B.消化主要在小肠
C.消化的产物是葡萄糖 D.吸收主要在肝脏
11.下列关于大肠杆菌、蓝舌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肠杆菌属于细菌 B.蓝舌病毒和羊属于寄生关系
C.蓝舌病毒有细胞核 D.大肠杆菌通过分裂进行生殖
(2025·陕西)如图(a)(b)是小秦和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在复习时绘制的示意图。据此完成12~14题。
12.如果图(a)表示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①是受精卵,那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可表示蝗虫生殖发育的四个时期
B.若该生物为家蚕,则③表示蛹期
C.若该生物为家蚕,则②和④食性相同
D.若该生物为青蛙,则②用肺呼吸
13.如果图(a)表示植物生理活动中的物质转变,②和④分别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可表示二氧化碳和水 B.②的场所是线粒体
C.③可表示无机盐和氧气 D.④可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4.下列关于图(b)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表示视觉形成的过程,②是眼,则③是脑干
B.若表示反射弧,②是神经中枢,则③是感受器
C.若②是肾脏,①和③是进出肾脏的血管,则①是肾静脉
D.若①②③组成肾单位,①是肾小球,则②中有葡萄糖
15.(2025·陕西)人类新个体的产生,要经历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在母体内完成胚胎发育,再由母体产出的过程。如图是女性生殖系统结构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受精卵形成的部位是图中的    (填序号)。
(2)受精卵是一个细胞,经过    次细胞分裂形成了由16个细胞组成的桑葚胚。
(3)两周后,胎盘开始形成。细胞通过分裂和    形成不同的组织。胎盘由多种组织共同构成,可进行物质交换。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请写出被子植物中与胎盘结构层次相同的一种结构名称:   。
(4)38周左右,胎儿从母体产出,可知人是   (填“单”或“多”)细胞生物。
16.(2025·陕西)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古人通过二十四节气,可以清楚地了解一年中季节、气候、物候的变化规律,气温高低及降雨情况等。二十四节气可以指导传统农业生产,也与植物的生命历程息息相关。学校组织“弘扬优秀文化,体验劳动之乐”实践活动,小小秦和同学们依据节气种植西红柿。如图是西红柿果实及横切示意图。
请你与小秦一起共悟劳动之理、共享劳动之果,回答问题。
【共悟劳动之理】
(1)【清明】播种:小秦将西红柿种子在水中揉搓清洗、充分搅拌,发现一部分种子很快下沉,一部分种子漂浮在水面上。由于干瘪的种子一般较轻,小秦应选    (填“下沉”或“漂浮”)的种子播种。
谷雨
(2)定植:移栽西红柿幼苗时,小秦连土带苗移栽,小秦的同学将根部土壤清除干净移栽,请预测   (填“小秦”或“小秦的同学”)的方法更有利于幼苗成活。定植后搭架绑蔓,防止植株倒伏。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3)追肥:小秦想探究氮肥对西红柿植株生长的影响。
取20株生长情况相似的健壮西红柿植株,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在含氮的培养液中培养,乙组在等量的缺氮培养液中培养,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定期测量植株高度。请你预测:
如果甲组比乙组低,说明氮肥对西红柿植株生长有抑制作用;
如果甲组比乙组高,说明氮肥对西红柿植株生长有   作用;
如果甲组和乙组   ,说明氮肥对西红柿植株生长无影响。
(4)整枝打杈:同学们摘除所有侧枝,只留主枝。这样可使叶片制造的有机物通过输导组织中的   更多地运输到果实,提高产量。
(5)【小暑】采收:西红柿终于成熟了。西红柿是果实,由图中的①和种子构成。①是由花中的   发育而来的。
(6)【共享劳动之果】
小秦与家人共享糖拌西红柿。在妈妈的提醒下,小秦为患有糖尿病的爷爷制作了西红柿炒鸡蛋。爷爷不适宜食用糖拌西红柿的原因是   。
(7)小秦和同学们想较长时间储存收获的西红柿,请从两个方面提出西红柿的保鲜措施:   。
(8)清明、谷雨和夏至等都属于二十四节气。“谷雨插秧谷满,夏至插秧一场荒(五谷不熟,庄稼歉收)”中所蕴含的二十四节气指导传统农业增产的道理是   。
17.(2025·陕西)秦岭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而独特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小秦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走进秦岭”研学活动。图(a)是秦岭某流域浮游生物门数和种数统计图,图(b)是小秦的研学笔记,如表是部分鸟类的平行检索表。请回答问题。
1.趾间有蹼…………斑嘴鸭
1.趾间无蹼 …………2
2.体型大,成体60~80厘米…………3
2.体型小,成体10~14厘米……………4
3.羽毛白色,喙直……………白鹭
3.羽毛白中带红,喙长而下弯…………朱鹮
4.头顶栗红色,尾长……………红头长尾山雀
4.头黑色,胸腹中央有一条黑色纵纹…………大山雀
(1)【观秦岭之水】
秦岭被誉为我国的“中央水塔”,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区,每年可向北京、天津供水超百亿立方米。水是生态因素中的    因素。
(2)【探水生生物】
图(a)中所含物种数量最多的分类单位是   。
(3)小秦观察发现,有一种植物的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上表皮。请你推测图(b)笔记中左侧哪个植物符合这一特征,并说明理由:   。
(4)【访珍稀动物】
请你使用检索表,检索图(b)笔记中右侧记录的鸟是   。
(5)金丝猴每天要吃掉相当于自己1/3体重的食物。冬季食物缺乏,金丝猴经常饥肠辘辘,一些小猴难以度过漫长的冬天。如果金丝猴吃大量馒头、花生和糖果等高能量的食物,会出现胃酸过多、肠胃胀气等问题,严重时会导致死亡。你是否支持投喂金丝猴,并说明理由:   。
(6)【赞秦岭生态】
秦岭有种子植物3800余种,兽类200余种,鸟类300余种,昆虫2000余种。小秦想邀请朋友走进秦岭,请你帮小秦完成邀请语:“我们秦岭   ,欢迎您来!”
18.(2025·陕西)“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某患者出现了胸闷、咳嗽、发烧和膝关节疼痛等症状,在家自行服用上次未使用完的青霉素类药物,几天后病情未缓解,在家人的陪同下前往医院。经医生诊断为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肺炎和关节炎,给予静脉注射万古霉素的处理。如图是人体循环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肺炎是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图中的   (填序号)组成。呼吸道黏膜可阻挡外来病菌和异物等,这属于    (填“非特异性”或“特异性”)免疫。正常情况下,肺泡内有一定的黏液,当肺炎病情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黏液大量增加,影响肺泡与周围毛细血管内的血液进行,引起胸闷、咳嗽。
(2)膝关节疼痛使患者行动不便。疼痛是人体有危险的警告。药物学家发现,大脑和脊髓产生的内啡肽对疼痛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当人的注意力集中于某一事件时,体内就会产生内啡肽,达到暂时    的效果。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需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还需要   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配合提供营养物质和氧气。
(3)患者接受上肢注射万古霉素治疗,注射的血管是图中的   (填序号)。药物从⑩进入心脏,第一次到达膝关节的路径是⑩→⑦→   (填序号)→ ……→ 。
(4)患者病情好转,有痰液排出。痰液中可能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会影响他人健康。患者吐痰时应    。
(5)患者康复回家后,想劝告周围的人不要自行服用青霉素类药物,请你从安全用药的角度,帮该患者写出两点理由: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科学探究的工具
【解析】【解答】A、平面镜的作用是反射光线,无法对酵母菌细胞进行放大观察,A不符合题意。
B、显微镜是专门用于观察微小物体(如细胞、微生物等)的精密仪器,酵母菌属于微小的单细胞生物,借助显微镜能观察到其细胞结构,B符合题意。
C、望远镜主要用于观察远处的物体(如星体、远处景物等),不适合观察微小的酵母菌细胞,C不符合题意。
D、放大镜的放大倍数相对较低,无法满足清晰观察酵母菌细胞(细胞结构微小)的需求,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 平面镜用于反射光线;望远镜用于观察远处物体;放大镜放大倍数有限,难以清晰观察微小的酵母菌细胞;显微镜可提供足够放大倍数以观察微小生物的细胞结构。
【答案】2.D
3.C
4.C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食物链和食物网;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生态瓶的设计与制作
【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方向会逐渐减少,而有毒物质的流动则逐渐增多。
(4)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能力有大有小,一般地说,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的能力就越大;相反,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就越小。所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结构特点。(即: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复杂程度)
2.生态瓶制作需容器透光以满足植物光合作用,且无污染、便于观察。带盖铁桶易生锈污染水;黑色塑料瓶不透光影响光合作用;陶瓷小口花瓶不透光且可能含污染物;透明玻璃缸透光、无污染、便于观察,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颗粒状漂浮性饵料位于水面附近,鱼取食该类食物需嘴型适合在水面附近捕食。观察图中鱼,①的嘴型适合在水面附近取食漂浮性饵料,②适合底层取食,③适合水中游动取食,故最适宜的是①。 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A、生态瓶包含非生物部分(池塘水、塘泥等)、生产者(水草)、消费者(鱼)、分解者(塘泥中微生物),可看作一个生态系统,A正确。
B、塘泥中有分解作用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属于分解者,B正确。
C、食物链是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营养联系,塘泥是非生物部分,不能作为食物链的起始,正确食物链应为水草→鱼,C错误。
D、生态瓶是小型人工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有限,D正确。
故答案为:C。
【答案】5.B
6.A
7.D
【知识点】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生物进化的研究方法及证据;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生物进化的学说
【解析】【分析】(1)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化石证据是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科学家比较各个地层中的化石后发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越新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2)同种生物同一性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叫相对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两个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表现的是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只有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全部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3)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5.A、自然选择中,生物的特征是否有利于生存取决于环境变化,地雀喙的形态并非永远有利于生存,当环境改变时可能不再适应,A错误。
B、保护色是生物在长期自然选择过程中形成的,能帮助生物躲避捕食者或捕食猎物,可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B正确。
C、生物进化是遗传和变异共同作用的结果,不是只与遗传有关,C错误。
D、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包括化石、比较胚胎学、比较行为学、分子生物学等,化石不是唯一证据,D错误。
故答案为:B、
6.A、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提出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这是其重要结论之一,A正确。
B、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个体杂交,若为测交(如Aa×aa),子代会出现显性和隐性两种表现型,并非全为显性,B错误。
C、生物的性状分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隐性性状不一定能被肉眼直接看到,C错误。
D、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可以通过杂合子传递给下一代(如Aa的个体,a基因会传递),D错误。
故答案为:A。
7.A、马蛔虫亲代的染色体是通过生殖细胞(体细胞染色体的一半)传递给子代,不是全部传递,且选项表述不符合遗传规律,A错误。
B、果蝇白眼是遗传物质决定的,不是环境决定,B错误。
C、马蛔虫是雌雄异体,其生殖细胞(配子)中的染色体是单条存在的,不是成对,C错误。
D、摩尔根通过果蝇白眼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正确。
故答案为:D。
【答案】8.D
9.C
10.B
11.C
【知识点】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食物的消化;细菌的生殖;细菌的形态结构
【解析】【解答】(1)植物细胞主要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有)、线粒体等结构,动物细胞主要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结构。
(2)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哺乳;胎生。
(3)蛋白质的消化从胃开始的,在胃液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
(4)大肠杆菌:属于细菌,是单细胞原核生物,细胞内无成形细胞核,通过分裂生殖(一分为二,繁殖速度快 ) 。蓝舌病毒: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如羊的细胞 ) 内才能生存繁殖,与羊是寄生关系 。
8.羊是动物,细胞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 ;草是植物,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 )、线粒体等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植物细胞特有的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部分细胞 )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9.A. 无脊椎动物:无脊柱,而羊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不符合题意;
B. 爬行动物:体温不恒定、卵生,羊体温恒定且胎生,不符合题意;
C. 哺乳动物:具有羊毛、哺乳等特征,羊符合哺乳动物特征,符合题意;
D. 变温动物:体温随环境变化,羊是恒温动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0.A、口腔是淀粉消化的起始部位,蛋白质起始于胃,不符合题意 。
B、小肠内有多种消化酶,蛋白质在小肠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消化主要在此进行,符合题意 。
C、蛋白质消化产物是氨基酸,葡萄糖是淀粉的消化产物,不符合题意 。
D、吸收主要在小肠,肝脏是代谢器官,不是吸收主要部位,不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B。
11.A 、大肠杆菌是细菌,具有细菌的典型特征(单细胞、原核 ) ,A 正确 。
B 、蓝舌病毒寄生在羊体内,依靠羊的活细胞生存、繁殖,属于寄生关系 ,B 正确 。
C 、蓝舌病毒无细胞结构,更没有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结构 ) ,C 错误 。
D 、大肠杆菌是细菌,通过分裂生殖(简单的无性生殖方式 )增加个体数量 ,D 正确 。
故答案为:C。
【答案】12.B
13.A
14.D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肾的结构和功能;视觉的形成;反射及其结构基础
【解析】【分析】(1)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①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②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2)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3)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12.A、蝗虫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过程为受精卵→若虫→成虫,只有三个时期,而图(a)显示有四个时期,A错误。
B、家蚕的发育是完全变态,过程为受精卵→幼虫→蛹→成虫,若①是受精卵,那么③对应蛹期,B正确。
C、家蚕的幼虫(②)以植物叶片为食,成虫(④)主要进行交配、产卵等活动,不以植物叶片为食,二者食性不同,C错误。
D、青蛙的发育是变态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蝌蚪(②)用鳃呼吸,成蛙用肺和皮肤辅助呼吸,D错误。
故答案为:B。
13.A、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若②是光合作用,其原料应为二氧化碳和水,即①可表示二氧化碳和水,A正确。
B、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若②是光合作用,其场所不是线粒体,B错误。
C、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若②是光合作用,③应表示有机物和氧气;若④是呼吸作用,③应表示有机物和氧气,C错误。
D、光合作用能维持生物圈中的碳 - 氧平衡,呼吸作用不能维持,D错误。
故答案为:A。
14.A、视觉形成过程中,②是眼,③应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不是脑干,A错误。
B、反射弧中,②是神经中枢时,③应是效应器,不是感受器,B错误。
C、肾脏中,①是肾动脉,③是肾静脉,C错误。
D、若①②③组成肾单位,①是肾小球,那么②是肾小囊,原尿在肾小囊中,原尿含有葡萄糖,D正确。
故答案为:D。
15.【答案】(1)①
(2)4
(3)分化;根(茎或叶或花或果实或种子)
(4)多
【知识点】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女性生殖系统;受精过程;胚胎发育和营养
【解析】【解答】 (1)女性生殖系统中,卵细胞由卵巢排出后进入输卵管,精子与卵细胞在此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受精卵形成的部位是图中的①(输卵管)。
(2)细胞分裂时,1个细胞分裂1次变为2个,分裂2次变为22= 4个,分裂3次变为23= 8个,分裂4次变为24= 16个。因此,受精卵经过4次细胞分裂形成由16个细胞组成的桑葚胚。
(3)细胞通过分裂和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分化是指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差异的过程。胎盘是由多种组织共同构成的器官,被子植物中与胎盘结构层次相同的是根(或茎、叶、花、果实、种子,任写一种即可)。
(4)38周左右胎儿从母体产出,胎儿是由多个细胞组成的,所以人是多细胞生物。
【分析】图中:①输卵管,②卵巢,③子宫。
人的生殖过程中,受精卵在输卵管中形成,受精卵在输卵管就开始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附着在子宫内膜发育,胎儿通过胎盘与母体完成物质交换.。胎儿发育成熟后,从母体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16.【答案】(1)下沉
(2)小秦
(3)促进;高度相等或接近
(4)筛管
(5)子房壁
(6)糖拌西红柿中含有较多的糖类
(7)低温储存,使用保鲜袋保存等(答案不唯一)
(8)谷雨节气时温度适宜,雨水充足,此时插秧有利于降低秧苗的蒸腾作用,提高移栽的成活率,还能促进秧苗的光合作用。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果实与种子的形成;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筛管及其对有机物的运输
【解析】【解答】(1) 干瘪的种子因内部营养物质少,质量轻,会漂浮在水面上;而饱满的种子质量重,会下沉。为保证播种后种子能正常萌发,应选择饱满的种子,即下沉的种子。
(2) 移栽幼苗时,连土带苗移栽(小秦的方法)能保护幼苗的根系,减少根毛的损伤,利于幼苗吸收水分和养分,从而提高成活率;若清除根部土壤(小秦同学的方法),会破坏根系,不利于幼苗成活。
(3) 实验中,甲组在含氮培养液中培养,乙组在缺氮培养液中培养,其他条件相同。若甲组比乙组高,说明含氮培养液能促进植株生长,即氮肥对西红柿植株生长有促进作用;若甲组和乙组高度相近,说明氮肥对植株生长无影响。
(4) 植物中,有机物(如光合作用制造的淀粉等)通过筛管进行运输。摘除侧枝后,有机物会更多地通过筛管运输到果实,提高产量。
(5) 西红柿的果实由①(果皮)和种子构成,其中果皮是由花中的子房壁发育而来,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来。
(6) 糖拌西红柿中含有较多的糖分,患有糖尿病的爷爷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无法有效分解血液中的糖,食用含糖食物会导致血糖升高,不利于病情控制。
(7) 食品保鲜可从降低呼吸作用、抑制微生物繁殖等方面入手。例如:①低温冷藏,降低西红柿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②真空包装,隔绝空气,抑制微生物生长;③使用保鲜膜,保持湿度同时减少水分蒸发等 。
(8)温度与水分条件:谷雨时节,气温回升,降水增多(雨水充足 ),适宜的温度和水分能为水稻秧苗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水稻是喜温喜湿作物,此时插秧,秧苗能更好适应环境,利于扎根、生长 。
蒸腾作用与成活率:相比其他时节,谷雨时环境条件更契合水稻生长特性。温度适宜、湿度合适,能降低秧苗蒸腾作用(避免因蒸腾过强失水过多 ),减少移栽对秧苗的伤害,提高移栽成活率,为后续高产奠定基础 。
光合作用与生长:适宜的温度、光照(谷雨时节光照等条件利于光合作用进行 )等条件,可促进秧苗光合作用,积累更多有机物,使秧苗健壮生长,为后期稻谷饱满、产量提升创造条件;而夏至时气候等条件(如温度过高、光照过强等 )不利于水稻插秧后生长,易导致减产 。
【分析】(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完整有活力的胚、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对移栽植物进行遮荫、去掉部分枝叶,选择阴天或傍晚时移栽,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
(3)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4)植物的花经过传粉和受精以后,花萼凋落或存留,花冠、雄蕊都凋落,柱头和花柱凋落,只有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子房发育成果实。
17.【答案】(1)非生物
(2)门
(3)浮叶植物,因为浮叶植物是水生植物,叶片漂浮水面,为便于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上表皮
(4)朱鹮
(5)不支持,投喂人类食物会影响金丝猴健康,改变其觅食习性,破坏生态习性和种群自然发展
(6)物种丰富多样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等级;环境的组成和生态因素;叶片的结构;生物多样性的内涵;我国的珍稀动物
【解析】【解答】(1) 生态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水是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成分,因此水是生态因素中的非生物因素。
(2)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可见,从图(a)中,所含物种数量最多的分类单位是门。
(3)笔记中左侧的浮叶植物符合这一特征。理由是浮叶植物属于水生植物。水生植物的叶片漂浮在水面,下表皮接触水,气体交换不便,为了便于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其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上表皮。
(4)根据检索表,先看“趾间无蹼”符合条件:再看“体型大,成体60~80厘米”,也符合:最后“羽毛白中带红”也符合所以检索出图(b)笔记中右侧记录的鸟是朱鹮。
(5)不支持投喂金丝猴。虽然冬季金丝猴食物缺乏,但投喂人类的食物会带来很多问题。一方面,金丝猴的消化系统适应了自然环境中的食物,吃大量馒头、花生和糖果等高能量食物,会出现胃酸过多、肠胃胀气等问题,严重时导致死亡.影响金丝猴个体健康。另一方面,长期投喂会改变金丝猴的觅食习性,使其对人类投喂产生依赖,破坏其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和生态习性,进而影响整个金丝猴种群的自然发展。
(6)秦岭有种子植物3800余种,兽类200余种,鸟类300余种,昆虫2000余种,这充分体现了秦岭物种丰富,具有极高的物种多样性。所以邀请语可以是:“我们秦岭物种丰富多样,欢迎您来!”
【分析】(1)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水属于非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
(2)生物分类单位: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3)植物结构与环境的适应:生活在水中的植物,为了便于气体交换,气孔可能主要分布在叶片上表皮。
(4)检索表的使用:通过对生物特征的描述,利用检索表可以确定生物的种类。
(5)生物与生态保护:对于野生动物,投喂可能会影响其健康和生态习性,需要综合考虑利弊。
(6)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秦岭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
18.【答案】(1)③;非特异性
(2)止痛;消化
(3)⑧;⑤
(4)痰吐入纸巾再丢入垃圾桶
(5)药物都带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未确认病症前不能随便服用;青霉素为处方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购买和使用。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呼吸系统的组成;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安全用药;消化系统的作用
【解析】【解答】(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③肺组成。呼吸道黏膜可阻挡外来病菌和异物等,这是生来就有的,针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这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2)内啡肽对疼痛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当人的注意力集中于某一事件时,体内就会产生内啡肽,达到暂时止痛的效果,运动系统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完成运动,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配合提供营养物和氧气。
(3)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到心脏去。患者接受上肢注射万古霉素治疗,注射的⑧腕部静脉。药物从四入心脏,第一次到达膝关节的路径是四全身小静脉→⑦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⑤肺动脉→⑩各级静脉→肺→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 各级动脉 肺静脉。
(4)患痰液中可能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吐痰时应把痰吐入纸巾再丢入垃圾桶,以免影响他人健康。
(5)药物都带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未确认病症前不能随便服用:青素为处方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购买和使用。
【分析】图中:①气管、②支气管、③肺、④主动脉、⑤肺动脉、 肺静脉、⑦上、下腔静脉、⑧⑩ 静脉、⑨ 动脉。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