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暑期复习测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暑期复习测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孝感高中高二暑期地理复习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前 15 题每小题 2 分,最后 5 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
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在贵州省德江县藏金洞中,科学家发现一枚类似“溏心荷包蛋”的地貌景观(下图),其中间颜色略深,
如黄澄澄的“蛋黄”(硫化物沉淀),周围一圈黄色最浅,逐渐和外围的“蛋清”(碳酸钙)融为一体。研
究表明,它是一种独特的喀斯特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形成“溏心荷包蛋”需要( )
①含硫化物 水自洞顶不断滴落②水沿洞壁缓慢渗出
③四周碳酸钙不断沉积④快速流动的地下径流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 该溶洞为“溏心荷包蛋”发育提供的关键条件是( )
A. 丰富的泥沙 B. 充足的水汽 C. 曲折的河道 D. 平缓的洞底
3. 与“溏心荷包蛋”景观成因最相似的地貌形态是( )
A. 溶洞 B. 孤峰 C. 石笋 D. 洼地
北京市密云水库库容约 40 亿立方米,平均水深 30 米。水库周边地形复杂,西、北和东三面环山,呈
现向西南开口的马蹄形地形。研究表明,水库周边易受山谷风和湖陆风的共同影响。下图示意密云水库周
边等高线及某校地理小组记录的水库附近夏季某日气温和气压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根据该地理小组 记录,推测当日天气( )
A. 上午多云 B. 午后阴雨 C. 全天晴朗 D. 夜晚多大风
5. 若当日湖陆风明显,日出前后测得风向为东南风,则观测位置最可能为(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6. 与①处相比,④处正午前后风速更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形差异 B. 湖泊面积 C. 人类活动 D. 大气环流
挪威南部某高寒地区的植被主要由地衣、小灌木等组成。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该地区灌木向高海拔的
地衣群落扩张,植被出现“绿化”现象(下图);夏季地衣下的土壤温度比灌木下的土壤温度高 1.45℃。据
此完成下面小题。
7. 该地区植被“绿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降水增多 B. 气温升高 C. 光照增强 D. 风力减弱
8. 该地区夏季灌木下土壤温度低于地衣的主要原因是灌木下土壤( )
A. 吸收太阳辐射较少 B. 吸收大气逆辐射较少
C. 反射太阳辐射较多 D. 释放地面辐射较多
9. 随着灌木的扩张,该地区土壤( )
A. 日温差变大 B. 厚度增加 C. 有机质减少 D. 生物多样性减少
在气候暖湿化背景下,青藏高原的湖泊总体呈快速扩张趋势,部分湖泊发生水系重组(邻近湖泊因湖
水溢出而形成上下游汇流关系),并使水文特征发生明显变化。图 1 示意青藏高原某内流区重组前湖泊特征
及重组后形成的 a 河道(箭头代表河流流向)。图 2 示意该内流区水系重组前后甲、乙和丙湖的水位变化(与
2000 年的水位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图 2 中③线代表的湖泊最可能是( )
A. 甲湖 B. 乙湖 C. 丙湖 D. 无法判断
11. 从湖泊水位变化 角度判断 a 河段流速最快的年份是( )
A. 2000 年 B. 2006 年 C. 2012 年 D. 2018 年
12. 随着气候暖湿化,湖泊盐度变化最明显的是( )
A. 甲湖 B. 乙湖 C. 丙湖 D. 无法判断
下图示意北美洲西岸局部区域。蒙特雷市降水季节差异显著,沿岸夏季多海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冬季为蒙特雷市带来降水的是( )
A. 副热带高气压 B. 盛行西风 C. 东北信风 D. 季风环流
14. 蒙特雷市夏季海雾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沿岸暖流提供暖湿空气 B. 高大山脉抬升作用明显
C 海陆间气温差异较显著 D. 沿岸寒流降温作用较强
15. 蒙特雷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
A. 降水较少 B. 风力较弱 C. 气温较高 D. 光照较强
2019 年,我国地质学家在内蒙古自治区距今 1.2 亿年的中生代地层中,发现了罕见的两栖动物化石。
该化石完美展现了古青蛙及其吞食的蝾螈,有助于了解古蛙类的食性及古地理环境。图为该化石照片。据
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该古青蛙生存的地理环境最可能是( )
A. 广阔的海洋 B. 干旱的荒漠 C. 湿润的湖缘 D. 寒冷的冰川
17. 发生在中生代的地质事件是( )
A. 哺乳动物快速发展 B. 蕨类植物高度繁盛 C. 现代海陆格局形成 D. 爬行动物空前繁盛
漳州市位于福建省南部沿海,冬季颗粒物污染较为严重。据研究,漳州市沿海海陆风出现频率比市区
低;冬季海陆风日(海陆风显著)比系统风日(冬季风显著)颗粒物污染更严重。下图示意漳州气象站和
镇海角灯塔气象站的位置,下表显示冬季漳州市海陆风日与系统风日气象条件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项目 海陆风日 系统风日
天气 白天晴好,夜晨有雾,霾 多云、多云转阴
气温(℃) 17-23 5-15
风速(m/s) 0-3 1-7
18. 镇海角灯塔站海陆风出现频率比漳州站低的原因是( )
A. 海陆热力差异小 B. 周边建筑物多 C. 太阳光照强度大 D. 植被降低风速
19. 与系统风日相比,冬季漳州市海陆风日颗粒物污染更严重的原因是( )
A. 大气能见度较差 B. 海风使污染物回流 C. 大气水平运动强 D. 污染物排放量更大
东克土沙地位于青海湖流域,风蚀作用强烈,当地采用人工栽植沙棘的方式治沙。调查发现,沙棘栽
植年限越长,栽植区植被恢复情况越好,土壤质地和含水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下表)。据此完成下面小
题。
样地 栽植年限 黏粒/% 粉粒/% 细砂/% 中砂/% 粗砂/% 含水量/%
甲 6 年 0.24 3.96 41.12 43.50 11.12 2.19
乙 34 年 0.39 6.26 25.11 55.93 12.31 3.51
20. 随着植被恢复,土壤颗粒中黏粒、粉粒占比升高的原因不包括( )
A. 土壤水分增加 B. 植被削弱风速 C. 植被拦截增多 D. 母岩风化增强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55 分。
2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 14 分)
英国冬半年常受风暴侵袭,下图示意 2023 年 10 月 27 日 12 时该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单位:百帕)。
10 月 27 日至 30 日受图中天气系统过境的影响,英国南部海岸地带遭到严重破坏,该国其他海岸地带未遭
受明显影响。
(1)指出图中甲地和乙地气压状况的差异。(4 分)
(2)判断图中天气系统的移动方向,并从大气环流和受灾时间角度说明理由。(6 分)
(3)说出甲地 10 月 27 日至 30 日风向、风力和气温的变化。(4 分)
2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河口潮滩的发育,辽河口潮滩湿地(41°N 附近)自然演替形成了翅碱蓬、芦苇和光滩(无植被)三
种主要景观。翅碱蓬生长与潮滩湿地水体盐度和水质显著相关,盐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退化。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辽河流域不断启动农业开发、油气开采及相应的防潮闸(堤坝)和平原水库等基础设施建
设,翅碱蓬面积出现了萎缩趋势。下图示意辽河口潮滩植被分布。
(1)与夏季相比,解释冬季辽河口海水盐度偏高 原因。(6 分)
(2)说出三种主要湿地景观自然演替的总体趋势,并从盐度变化的角度说明演替过程。(6 分)
(3)分析该地区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翅碱蓬面积出现萎缩的原因。(8 分)
2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晋陕大峡谷地处黄土高原,峡谷中的黑峪口村和盘塘村隔黄河相望(图 1)。图 2 示意两村所处五级河
流阶地垂直剖面,各阶地宽度、距河面高度和距离不等,均被砾石(与当地基岩岩性不一)和黄土覆盖。T1—T4
阶地存在古土壤层,呈夹心状(上下两层为黄土层,中间为古土壤层)。经专家考证,古土壤是在地质历史
的暖湿阶段,黄土沉积暂时间断,早期堆积的黄土逐渐壤化发育形成的。
(1)相比 T1 阶地,判断 T5 阶地发育的早晚顺序,并说明依据。(6 分)
(2)分析张家湾黄河干流段多沙洲分布的原因。(6 分)
(3)试从气候变化的角度说明夹心状古土壤层的形成发育过程。(9 分)孝感高中高二地理暑期测试答案
一、选择题:
【答案】1. A 2. D 3. C
【1 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溏心荷包蛋”中间黄澄澄的“蛋黄”含有硫化物沉淀,因此它的形成需要含硫化物的水自洞顶
不断滴落堆积,①正确;水沿着洞壁缓慢渗出会使得该洞穴范围内硫化物或碳酸钙广布,而不仅仅是形成
类似“溏心荷包蛋”的地貌景观,②错误;外围的“蛋清”当中含有碳酸钙,判断周围碳酸钙不断沉积,③
正确;快速流动的地下径流会将硫化物和碳酸钙侵蚀掉,无法形成“溏心荷包蛋”,④错误。综上所述,BCD
错误,本题选 A。
【2 题详解】
根据图片可知,该枚“溏心荷包蛋”底座较为平坦,判断其形成时洞底地形较为平缓,为“溏心荷包蛋”的发育
提供了关键条件,D 正确;“溏心荷包蛋”的形成是硫化物和碳酸钙堆积的结果,与泥沙无关,A 错误;硫化
物和碳酸钙是洞顶的流水带来的,并不是水汽带来的,B 与“溏心荷包蛋”的形成无关;根据材料信息,无法
判断河道是曲折还是平直,只能判断洞内地势较为平缓,C 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 D。
【3 题详解】
“溏心荷包蛋”景观的形成是流水携带硫化物和碳酸钙堆积的结果,溶洞、孤峰、洼地是流水侵蚀地貌,与“溏
心荷包蛋”景观成因不相似,ABD 错误;石笋是流水携带碳酸钙堆积的结果,与“溏心荷包蛋”景观成因相似,
C 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 C。
【答案】4. C 5. B 6. A
【4 题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阴雨和大风天气对湖陆风影响较大,图中一天中气压随气温变化,说明一天中天气变化
不明显,气温升高和降低较快,昼夜温差大,说明云量小,全天以晴朗为主,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
【5 题详解】
若当天湖陆风明显,日出前后湖面温度高于四周,盛行陆风,①②③④分别处于湖泊的南侧、东侧、北侧
和西侧,因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①②③④分别盛行西南风、东南风、东北风和西北风,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
【6 题详解】
结合材料分析可知,湖的四周容易发生湖陆风和山谷风,正午前后受山脉影响盛行谷风和湖风,④位于湖
西为山区,且坡度大,易形成谷风和湖风叠加,风力大,而南侧①处为平坦的地面,只有湖风,风力弱,A
正确;湖泊面积差异不大,B 错误;①处为平地,人类活动更活跃,应加剧湖陆风,和题干矛盾,C 错误;
①④位置相近,受大气环流影响差异小,D 错误。故选 A。
【点睛】湖陆风是指在沿湖地区,由于陆地和湖泊的热力性质差异引起温度差异,导致风向出现昼夜变化
的一种地方性天气现象。白天由于陆地升温快,湖泊升温慢,陆地温度高、气流上升形成低压,而湖泊温
度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故白天风由湖面吹向陆地,称为湖风;夜间反之,风由陆地吹向湖面,称为陆
风。
【答案】7. B 8. A 9. B
【7 题详解】
海拔越高,热量条件往往越差,高海拔地区因热量条件较差限制了灌木的分布高度。近年来,该地区灌木
向高海拔的地衣群落扩张,植被出现“绿化”现象,说明温度升高,热量条件更加充足,更高海拔处也适合灌
木丛的生长,B 正确;制约高海拔地区植被生长的主导因素是热量,而与降水、光照、风力关系不大,ACD
错误。故选 B。
【8 题详解】
灌木地上生物量较多,植被对太阳辐射产生较强的遮挡,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吸收的太阳
辐射较少,因此土壤温度更低,A 正确,C 错误;太阳辐射是地面温度升高的直接热源,与大气逆辐射关系
不大,B 错误;土壤温度低释放地面辐射较少,且释放地面辐射量的多少是土壤温度高低对应的结果,而
不是原因,D 错误。故选 A。
【9 题详解】
随着灌木的扩张,该地区土壤吸收的太阳辐射较少,日温差变小,A 错误;生物活动加速土壤的形成,厚
度增加,B 正确;灌木的枯枝落叶多于地衣群落,土壤有机质增多,C 错误;灌木扩张,生物多样性增多,
D 错误。故选 B。
【答案】10 B 11. D 12. A
【解析】【10 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在气候暖湿化背景下,青藏高原的湖泊总体呈快速扩张趋势,部分湖泊发生水系重组(邻
近湖泊因湖水溢出而形成上下游汇流关系)”可知,湖泊水位上升,但是水位增加不同,形成水系重组,结
合图中湖泊之间水流流向可知,甲湖湖水流向乙湖,甲湖湖泊水位增加较多,形成外溢,因此甲湖对应为
①,乙湖湖水又流向丙湖,因此丙湖湖水水位上涨且与甲湖变化趋势类似,因此丙湖对应为②;乙湖位于
甲湖和丙湖之间,起到调节作用,湖泊变化较小,因此乙湖对应为③。综上所述,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
【11 题详解】
由上题可知,①为甲湖,②为丙湖,③为乙湖。读图可知,甲湖湖水流向乙湖,2012 年两湖湖泊水位相差
最大,流速最快,C 正确;2000 年、2006 年、2018 年两湖的水位差小于 2012 年,ABD 错误。故选 C。
【12 题详解】
随着气候暖湿化,大气降水,冰川融水增加,使得甲、丙两湖盐度下降,但甲湖面积小,变化最明显,A 正
确,CD 错误;乙湖本身为淡水湖,位于两湖之间,盐度变化较小,B 错误。故选 A。
【点睛】影响盐度的因素有:降水量与蒸发量、入海径流、洋流等等。具体如下:1、降水量与蒸发量。降
水量越大盐度越低;蒸发量越大,盐度越高;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较低;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盐度较
高。2、入海径流。有大量江河淡水注入的海区,盐度偏低;大洋边缘盐度往往比中心低,如大江大河入海
口处海水盐度比周围海区盐度低。3、洋流。同纬度地带,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低;暖流经过的海区,
盐度偏高。
【答案】13. B 14. D 15. B
【解析】【13 题详解】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蒙特雷市位于北纬 30°到 40°大陆的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盛行西风带的控
制,降水丰富,B 正确;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A 错误;该地不受东北信风、季风影响,CD 错误;
故选 B。
【14 题详解】
根据经纬度可知,该地区为美国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州,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
夏季由于温度高,蒸发量大,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大,沿岸加利福尼亚寒流降温作用使空气中水汽凝结,所
以多雾,D 正确;沿岸为寒流,A 错误;海雾产生于海洋,与山脉抬升关系小,B 错误;海陆间气温差异较
显著,风力大,不易形成海雾,C 错误。故选 D。
【15 题详解】结合经纬度可知,蒙特雷市气候区为地中海式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下
沉气流,风力较弱,故常被海雾笼罩,B 正确;夏季炎热干燥,降水少,气温高,光照强,但不是常被雾
笼罩的原因,ACD 错误;故选 B。
【答案】16. C 17. D【16 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古青蛙为两栖动物,应生活在水陆的交接处附近,因此该古青蛙生存的地理环境最可能是湿
润的湖缘,C 正确;而不是广阔的海洋、干旱的荒漠和寒冷的冰川,A 错误;B 错误;D 错误;故选 C。
【17 题详解】
哺乳动物快速发展是在新生代而不是中生代,A 错误;中生代为裸子植物而不是蕨类植物的繁盛时期,B
错误;现代海陆格局形成发生在新生代,C 错误;中生代爬行动物空前繁盛,D 正确;故选 D。
【答案】18. A 19. B
【18 题详解】结合材料可知,镇海角灯塔站位于沿海地区,受海洋的调节作用强。同时,周边建筑物相对
较少,海陆热力差异较小,海陆风出现的频率相对较低,而漳州站靠近地级市,建筑面积较大,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大,海陆风出现的频率高,A 正确,B 错。两地纬度差异不大,太阳光照强度差异不大,C 错误。
植被可以降低风速,但不能降低海陆风本身发生的频率,D 错。故选 A。
【19 题详解】依据材料可知,系统风日的冬季风显著,而海陆风日的海陆风显著。海陆风属于局地小尺度
范围的热力环流,城区的颗粒污染物上升至城区高空向海洋高空输送,并在海洋上空下沉聚集,通过海风
使污染物回流至城区,所以冬季漳州市海陆风日颗粒污染物更为严重,B 正确。大气能见度差是海陆风日颗
粒物污染严重的结果,而不是原因,A 错。大气水平运动强,则风力强劲,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不会导致
颗粒物污染更为严重,C 错。系统风日和海陆风日区域污染物排放量差异不大,D 错。故选 B。
【答案】 20. D 随着植被恢复,摩擦力增大,削弱风速,对地表径流的拦截也增强,促进沙粒沉积,土
壤水分增加也改善了土壤质地,最终使得土壤颗粒中黏粒、粉粒占比升高。植被覆盖提高,昼夜温差有所
降低,风化不会增强。所以原因不包括母岩风化增强,故选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55 分。
21 题【答案】(1)甲地气压值较低,气压梯度力较小;乙地气压值高,气压梯度力大。
(2)向东移动。冬季南北温差大,西风势力强;冬季南下的极地强冷空气势力强;南下强冷空气与盛行西
风相遇,冷暖气团激烈交锋,(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旋转)易形成气旋,受西风和地转偏向力影响,该气
旋向东移动。
(3)随气旋中心东移,(甲地)风向逐渐由东(南)风转为东北风,再转为西(北)风;风力先增强,再
减弱;气温先升高后降低。
.22 题【答案】(1)冬季降水较少,盐度较高;辽河来水减少,受河流影响较小;冬季海水结冰,冰下海水
盐度升高。
(2)光滩-翅碱蓬-芦苇。植被演化的趋势则是由一开始的光滩,盐度高,随着河流入海,两岸盐度降低,
逐渐生长翅碱蓬,翅碱蓬对土壤盐分具有吸收和淡化作用,土壤盐度不断降低,芦苇逐渐生长。
(3)防潮闸(堤坝)阻碍了正常的潮汐;水库的修建使河流入海水量和泥沙量显著减少,潮滩面积缩小,含
盐量增加;农业开发(围垦种植或水产养殖)和油气开采侵占自然湿地,压缩翅碱蓬生存空间。
23 题【答案】(1)T1 阶地晚于 T5 阶地,T5 阶地位置高,距河面远,形成时间早,T1 阶地位置低,距河
面近,形成时间晚。
(2)流经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河道宽阔,地势平坦,水流较慢,泥沙沉积,形成沙洲。
(3)早期气候干旱,降水少,形成黄土层,后来气候变暖,降水增加,发育古土壤层,最后气候变干,降
水稀少,形成黄土层,夹心状古土壤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