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87张PPT)第1课时 硫和二氧化硫课程 标准 1.通过分析硫的原子结构,推断硫元素可能的化学性质并进行证实,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之间的关系。2.结合实验探究,了解S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说出SO2的主要用途。3.通过二氧化硫与水、与氧气反应的学习,初步建立可逆反应的概念目 录1、基础知识·准落实3、教学效果·勤检测4、学科素养·稳提升2、关键能力·细培养基础知识·准落实1梳理归纳 高效学习分点突破(一) 硫1. 硫元素(1)“位——构——性”硫元素位置 原子结构示意图 非金属性 主要化合价第 周期 第 族 比氧 、 、 (2)存在形式:以游离态和化合态形式存在。 三 ⅥA 弱 -2 +4 +6 2. 硫单质(1)物理性质俗称 颜色状态 溶解性 水 酒精 CS2 晶体 难溶 (2)化学性质从化合价的角度认识硫单质的化学性质硫黄黄色 微溶易溶①硫与金属的反应表现 性②硫与H2的反应:S+H2 H2S,表现 性③硫与O2的反应: ,表现 性 氧化 氧化 S+O2 SO2 还原 1. Cl、S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类比Cl2与NaOH溶液的反应,试写出S与NaOH溶液加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提示:3S+6NaOH 2Na2S+Na2SO3+3H2O2. 试管内壁上附着硫黄,依据硫的性质,探究除去硫的方法。提示:(1)物理方法:因硫不溶于水,易溶于CS2,故可用CS2洗涤除去。(2)化学方法:因S能与热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的Na2S和Na2SO3,故先用热的NaOH溶液洗涤后再水洗,可除去试管内壁附着的硫黄。1. (2024·丹东高一期末)下列关于硫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硫是一种黄色或淡黄色的不溶于水的固体B. 1 mol硫原子参加反应时一定转移2NA个电子C. 硫与非金属反应均作还原剂D. 1.6 g硫与5.6 g铁反应能得到7.2 g纯净硫化物解析: S与O2反应生成SO2,1 mol硫原子参加反应时,转移4NA个电子,B错误;S与H2反应生成H2S,S作氧化剂,C错误;Fe与S反应时:Fe + S FeS质量关系 56 g 32 g 88 g加入质量 5.6 g 1.6 g 0反应质量 2.8 g 1.6 g 4.4 g剩余质量 2.8 g 0 4.4 g反应物中Fe过量,反应后得到含有4.4 g FeS和2.8 g Fe的混合物,D错误。2. 下列化合物不能用相应元素的单质直接化合而成的是( )①CuS ②FeS ③Al2S3 ④Fe2S3 ⑤Cu2S⑥FeCl2 ⑦H2SA. ②⑤⑧ B. ①④⑥C. ③④⑦ D. ④⑥⑦解析: 硫的氧化性不是很强,与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低价态的金属硫化物,所以金属Fe、Cu在加热条件下分别与硫单质反应时,只能生成FeS、Cu2S,而不是Fe2S3、CuS。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可将Fe直接氧化为FeCl3。题后点拨硫性质的五个注意点(1)硫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同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2)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只生成SO2,不生成SO3。(3)硫单质的氧化性较弱,与变价金属反应时,一般只能生成低价态金属硫化物。(4)汞洒落在地面可撒些硫黄覆盖,这样可以防止汞蒸气中毒。(5)附着在试管壁上的硫可以用CS2或热碱液洗涤。分点突破(二) 二氧化硫、三氧化硫1. SO2的物理性质①S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溶于水时可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化学方程式为 ;亚硫酸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SO2和H2O。②实验探究SO2的水溶性 SO2+H2O H2SO3 2. SO2的化学性质(1)S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实验 操作实验 现象 试管内液面 ,pH试纸变成红色结论 SO2能溶于水,所得溶液呈 性 上升 酸 ③可逆反应④SO2酸性氧化物性质归纳(2)SO2具有还原性和氧化性(3)SO2具有漂白性①实验探究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用试管取2 mL SO2的水溶液,滴入1~2滴品红溶液,振荡,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品红溶液 SO2与品红反应生成了无色物质加热试管,注意通风,再观察溶液的变化 加热后溶液恢复 加热时无色物质分解,恢复为原来的颜色 褪色 红色 ②三种类型漂白原理的比较①工业上常用SO2来漂白纸浆、毛、丝等。②SO2可用于杀菌消毒,还是一种食品添加剂。(4)主要用途3. SO3的化学性质SO3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与MgO): 。注意:标准状况下,SO3是一种无色固体。 SO3+H2O H2SO4 红 SO3+Ca(OH)2 CaSO4↓+H2O SO3+MgO MgSO41. 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1)将SO2分别通入下列三支试管中,依据实验现象确定SO2的化学性质。SO2均能使上述三种溶液褪色,其褪色原理相同吗?为什么?提示:不相同;SO2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褪色,是由于SO2的还原性,使品红溶液褪色是由于SO2的漂白性。(2)将SO2通入下列三支试管中,观察现象。甲中 (填“有”或“没有”,下同)白色沉淀,若在BaCl2溶液中先通入Cl2,再通入SO2, 白色沉淀,原因是 。提示:没有 有 SO2溶于水生成的H2SO3酸性弱于HCl,故SO2与BaCl2溶液不能反应;若在BaCl2溶液中先通入Cl2,则Cl2氧化SO2生成S ,S 与Ba2+反应生成BaSO4沉淀2. 氯水、二氧化硫漂白性比较(1)分别将SO2和Cl2通入品红溶液中并加热,现象有何不同?若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呢?提示:①②(2)氯水和SO2都具有漂白性,若将SO2和Cl2等物质的量混合后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会立即褪色吗?提示:不褪色;SO2与Cl2等物质的量混合后通入水中会发生反应:SO2+Cl2+2H2O 2HCl+H2SO4,生成物HCl和H2SO4无漂白性,因此品红溶液不褪色。1. 少量的SO2通入下列物质中,能发生反应,但无沉淀产生的是( )①溴水 ②Ba(OH)2溶液 ③澄清石灰水④Na2CO3溶液 ⑤稀硫酸 ⑥H2S溶液⑦Na2SO3溶液A. 仅① B. 仅①④⑤C. 仅④⑥⑦ D. 仅①④⑦解析: ①发生反应:SO2+Br2+2H2O H2SO4+2HBr,②发生反应:SO2+Ba(OH)2 BaSO3↓+H2O,③发生反应:SO2+Ca(OH)2 CaSO3↓+H2O,④发生反应:SO2+Na2CO3Na2SO3+CO2,⑤SO2与稀硫酸不反应,⑥发生反应:SO2+2H2S 3S↓+2H2O,⑦发生反应:SO2+Na2SO3+H2O2NaHSO3。综上所述,符合题意的有①④⑦。2. 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收集SO2并验证其某些化学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试剂 现象 结论A 酸性KMnO4溶液 溶液褪色 SO2有氧化性B 品红溶液 溶液褪色 SO2有漂白性C NaOH溶液 无明显现象 SO2与NaOH溶液不反应D 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红色后不褪色 SO2有酸性,没有漂白性解析: 酸性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溶液褪色体现了SO2的还原性,A错误;SO2使品红溶液褪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B正确;SO2是酸性氧化物,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O3和H2O,C错误;SO2的水溶液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SO2的水溶液具有酸性,但SO2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故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后不褪色,不能说明SO2没有漂白性,D错误。关键能力·细培养2互动探究 深化认知SO2的制备及检验(探究与创新)【典例】 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常温下某非金属氧化物形成的未知气体的成分,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持续通入发现溶液又变澄清,由此该小组成员对气体的成分提出猜想。【提出猜想】 猜想1:该气体为CO2。猜想2:该气体为SO2。猜想3: 。为了验证猜测,该小组设计实验加以探究。【实验探究】 该小组同学按如图所示装置,将气体从a端通入。(1)B中应该装 试剂(填字母)。A. NaCl溶液 B. 酸性KMnO4溶液C. 盐酸 D. 澄清石灰水提示:回忆学过的能使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又变澄清的气体,只有CO2和SO2,所以提出的猜想是①气体为CO2;②气体为SO2;③气体为CO2和SO2的混合气体。要验证气体的成分,必须先验证SO2是否存在,并除尽,再验证CO2气体的存在,因为SO2的存在对CO2的验证有干扰。(1)B装置的作用为除尽SO2,应选用酸性KMnO4溶液;(2)A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 。提示: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则A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SO2;(3)D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提示: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D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检验原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CO2;②C中品红溶液不褪色③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得出结论】 由上述现象,该小组同学确认该气体的成分为 。提示:①A中品红溶液褪色,说明原气体中含有SO2,②中品红溶液不褪色,说明SO2完全被除去,③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原气体中含有CO2,因此该气体的成分是SO2和CO2的混合气体。(4)通过该实验,该小组同学观察到以下三个实验现象:①A中品红溶液褪色【规律方法】1. 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硫(1)反应原理实验室采用固体Na2SO3和较浓硫酸(70%)反应制备SO2,化学方程式Na2SO3+H2SO4(较浓) Na2SO4+SO2↑+H2O(2)气体发生装置固体与液体反应,不加热。2. SO2、CO2二者同时存在时的检验(1)一般流程流程设计 检验SO2 除去SO2 检验SO2是否除尽 检验CO2 选用试剂 品红 溶液 酸性KMnO4 溶液 品红溶液 澄清石灰水预期现象 褪色 褪色(或紫 色变浅) 不褪色 变浑浊(2)实验装置有时为简化装置,可将除去SO2和检验SO2是否除尽合并为一个装置,选用较浓的酸性KMnO4溶液,现象是酸性KMnO4溶液颜色变浅。【迁移应用】1. 下列溶液能够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 )①澄清石灰水 ②H2S溶液③酸性KMnO4溶液 ④氯水⑤品红溶液A. ①②③ B. ②③④C. 除①以外 D. 全部解析: ①SO2和CO2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不能利用澄清石灰水来区别SO2和CO2;②SO2能将H2S氧化生成单质S(有黄色沉淀生成),而CO2不能;③SO2具有还原性,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溶液褪色),而CO2不能;④SO2具有还原性,能被氯水氧化(溶液褪色),而CO2不能;⑤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而CO2不能。2. 如图是检验某无色气体A(SO2和CO2的混合气体)的装置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B中加入的试剂是 ,作用是 。(2)装置C中加入的试剂是 ,作用是 。(3)装置D中加入的试剂是 ,作用是 。 品红溶液 检验SO2 酸性KMnO4溶液(或溴水) 除去SO2并检验SO2是否除尽 澄清石灰水 检验CO2 (4)实验时,装置C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 。解析:检验SO2用品红溶液,吸收SO2用酸性KMnO4溶液(或溴水),检验CO2用澄清石灰水;在检验CO2之前,必须除尽SO2,因为S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装置C的作用是除去SO2并检验SO2是否除尽,所以酸性KMnO4溶液(或溴水)颜色变浅,但不能褪成无色,若褪成无色则不能证明SO2已除尽。 酸性KMnO4溶液(或溴水)的颜色变浅(写褪色不正确) 教学效果·勤检测3强化技能 查缺补漏1. 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石硫黄……能化金、银、铜、铁,奇物。”硫与某些金属单质化合所得的产物可能是( )A. AlS B. AgSC. CuS D. Na2S解析: Al与S形成Al2S3;Ag与S形成的化合物为Ag2S;Cu与S形成的化合物为Cu2S。2. (2024·衢州高一期末)下列反应中,不能说明SO2是酸性氧化物的是( )C. 2SO2+O2 2SO3解析: 酸性氧化物的一般性质:①与水反应生成酸(元素化合价不发生变化);②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③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3. 将SO2和H2S混合,有淡黄色固体出现,该反应中SO2表现出( )A. 还原性 B. 碱性C. 酸性 D. 氧化性解析: SO2和H2S混合所得淡黄色固体为S,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2H2S 3S+2H2O,H2S中硫元素化合价升高(-2→0),故H2S做还原剂,表现出还原性,SO2做氧化剂,表现出氧化性,D正确。4. 向盛有下列溶液的试管中分别通入SO2气体:①紫色石蕊溶液;②NaOH溶液(滴有酚酞溶液);③品红溶液;④溴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试管①中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解析:SO2与H2O反应生成H2SO3,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化学方程式为SO2+H2O H2SO3。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SO2+H2O H2SO3 (2)试管②中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继续通入过量的SO2,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解析:向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SO2可生成Na2SO3,若SO2过量则生成NaHSO3,可观察到红色变浅,甚至褪去,发生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SO2+2NaOH Na2SO3+H2O、Na2SO3+SO2+H2O 2NaHSO3。 溶液红色变浅,甚至褪色 SO2+2NaOH Na2SO3+H2O Na2SO3+SO2+H2O 2NaHSO3 (3)试管③中的现象是 ,若将吸收SO2的品红溶液加热,现象是 。解析:SO2使品红溶液褪色表现的是其漂白性,因此试管③中的现象是品红溶液褪色,但若将吸收SO2的品红溶液加热,溶液恢复红色。(4)试管④中的现象是 。解析:SO2具有还原性,能使溴水褪色。 品红溶液褪色 溶液恢复红色 溴水褪色 (5)上述实验中,SO2表现出酸性氧化物性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SO2表现出漂白性的是 ,SO2表现出还原性的是 。解析:根据上述分析可知,①②体现SO2酸性氧化物的性质,③体现SO2的漂白性,④体现SO2的还原性。 ①② ③ ④ 学科素养·稳提升4内化知识 知能升华1. 硫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常见的有斜方硫和单斜硫,它们都是由S8环状分子构成的。斜方硫和单斜硫与铜粉混合加热所得产物为( )A. Cu2S B. CuSC. Cu2S和CuS的混合物 D. 以上均有可能解析: S8具有弱氧化性,与Cu粉反应生成Cu2S,A项正确。123456789101112132. 如图所示的实验中,通入足量的SO2后;试管①和②中溶液的颜色分别是( )A. ①为红色,②为红色 B. ①为蓝色,②为无色C. ①为无色,②为蓝色 D. ①为红色,②为无色12345678910111213解析: SO2溶于水生成亚硫酸,亚硫酸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这体现了SO2是酸性氧化物的性质;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123456789101112133. 用某溶液浸湿滤纸后,将滤纸置于集气瓶口,以检验瓶中是否收集满SO2气体,则该溶液是( )A. BaCl2溶液 B. 酸性KMnO4溶液C. 淀粉-KI溶液 D. 澄清石灰水解析: SO2与BaCl2溶液、淀粉-KI溶液都不发生反应;SO2与滤纸上的澄清石灰水反应能生成少量的CaSO3白色沉淀,但此现象并不明显;酸性KMnO4溶液能氧化SO2,自身被还原,使溶液的紫色褪去,现象明显,可以检验SO2气体是否集满。123456789101112134. (2024·济宁高一期末)二氧化硫对食品有漂白和防腐作用,使用二氧化硫能够达到使产品外观光亮、洁白的效果,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漂白剂和防腐剂,但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范围和标准使用,否则,会影响人体健康。化学中很多物质都具有漂白性,下列加入的物质使有色溶液褪色体现的性质相同的是( )①SO2使品红溶液褪色 ②Cl2使品红溶液褪色 ③Na2O2加入含酚酞的水溶液中,先变红后褪色 ④SO2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 ①② B. ②④C. ②③ D. ①④12345678910111213解析: ①SO2使品红溶液褪色,是SO2与有色物质结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不是氧化还原反应;②Cl2使品红溶液褪色,是因为Cl2和H2O反应生成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③Na2O2加入含酚酞的水溶液中,先变红后褪色,是因为Na2O2与H2O反应生成NaOH,NaOH使酚酞变红,但Na2O2的强氧化性又导致溶液褪色;④SO2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利用SO2的还原性。有色溶液褪色原理相同的是②③。123456789101112135. 少量SO2气体通入BaCl2和FeCl3的混合溶液中,溶液颜色由棕黄色变成浅绿色,同时有白色沉淀产生。针对上述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该实验表明SO2有漂白性B. 白色沉淀为BaSO3C. 该实验表明FeCl3有还原性D. 反应后溶液酸性增强12345678910111213解析: 往FeCl3和BaCl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SO2,溶液颜色由棕黄色变成浅绿色,同时有白色沉淀产生,这是因为SO2+H2OH2SO3(亚硫酸),H2SO3具有很强的还原性,而Fe3+具有较强的氧化性,所以S 和Fe3+发生反应,生成Fe2+和S ,所以溶液颜色由棕黄色变成浅绿色(Fe2+),同时有白色沉淀(BaSO4)和H2SO4生成,所以酸性增强。123456789101112136. 下列反应当反应物用量不同时,产物可能不同的是( )A. 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钙反应B.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C. 单质硫与氧气反应D. 铁粉与氯气反应12345678910111213解析: 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钙反应,若氢氧化钠少量,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氢钠、水,若氢氧化钠过量,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钠、水,A符合题意;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只能生成碳酸钠和氧气,B不符合题意;单质硫与氧气反应只能生成二氧化硫,C不符合题意;铁粉与氯气反应只能生成氯化铁,D不符合题意。123456789101112137. (2024·浏阳高一期末)实验室制取少量SO2水溶液并探究其酸性,下列实验装置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装置甲制取SO2气体B. 用装置乙制取SO2水溶液C. 用装置丙吸收尾气中的SO2D. 用干燥pH试纸检验SO2水溶液的酸性12345678910111213解析: 70%硫酸和NaHSO3固体可发生反应:H2SO4+2NaHSO3 Na2SO4+2SO2↑+2H2O,因此装置甲可以制取SO2气体,A正确;气体通入液体时“长进短出”,装置乙可以制取SO2水溶液,B正确;SO2不会与饱和NaHSO3溶液发生反应,因此装置丙不能吸收尾气中的SO2,C错误;SO2水溶液显酸性,可用干燥的pH试纸检验其酸性,D正确。123456789101112138. (2024·东莞模拟)为研究二氧化硫的性质,某兴趣小组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少量H2SO4溶液缓慢推入Na2SO3粉末处,发生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气球先变大后变小,体现了SO2的水溶性B. 石蕊试纸变红,说明SO2溶于水显酸性C. 品红溶液褪色,体现了SO2的还原性D. 加热褪色后的溶液又变红,说明SO2与品红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12345678910111213解析: 将少量H2SO4溶液缓慢推入Na2SO3粉末处,发生反应生成SO2气体,压强增大,气球变大,SO2易溶于水,随后气球变小,A正确;石蕊试纸变红,说明SO2溶于水生成了弱酸亚硫酸,亚硫酸溶液显酸性,B正确;品红溶液褪色,是SO2与品红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体现了SO2的漂白性,C错误;SO2的漂白性是SO2与品红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加热褪色后的溶液又变红,D正确。123456789101112139. 二氧化硫是污染大气的主要物质之一。含二氧化硫的工业尾气可用如下方法来处理,并制得有广泛用途的石膏。(1)SO2造成的一种常见环境污染为 ;列举二氧化硫的一种用途: 。 酸雨 漂白草帽、纸张等 12345678910111213解析:雨、雪、雾、霜、露、雹等在降落过程中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质,就变成酸性的雨水(pH<5.6)——酸雨,会污染环境;二氧化硫能和有色物质结合生成无色物质,具有漂白性,可漂白草帽、纸张等。12345678910111213(2)SO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离子方程式为 (提示:Mn 被还原为Mn2+)。 2Mn +5SO2+2H2O 5S +2Mn2++4H+ 12345678910111213(3)已知反应后的浆液中分散质是CaSO3,则通空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CaSO3+O2+4H2O 2CaSO4·2H2O 解析:亚硫酸钙中S的化合价为+4,具有还原性,易被氧气氧化,所以通空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SO3+O2+4H2O 2CaSO4·2H2O。12345678910111213(4)有人提出在燃煤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可减少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你认为是否合理? (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 合理 二氧化硫与生石灰反应生成亚硫酸钙,亚硫酸钙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钙,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1234567891011121310. 将SO2气体分别通入下列四种溶液中,有关现象及结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试管①中有淡黄色沉淀生成,说明SO2有氧化性B. 试管②中溶液褪色,说明SO2有漂白性C. 试管③中能产生白色沉淀,说明SO2有酸性D. 试管④中溶液颜色变浅,说明SO2有还原性12345678910111213解析: SO2与氯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产生淡黄色沉淀,A错误;试管②中溶液褪色,因为SO2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表现了SO2的还原性,B错误;SO2与BaCl2溶液不反应,试管③中不能产生白色沉淀,C错误;SO2与氯化铁溶液反应,二氧化硫被氧化生成硫酸,铁离子被还原生成亚铁离子,溶液颜色变浅,说明SO2有还原性,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1. 常温下,硫单质主要以S8形式存在。加热时,S8会转化为S6、S4、S2等。当温度达到750 ℃时,硫蒸气主要以S2形式存在(约占9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S8转化为S6、S4、S2属于物理变化B. 不论哪种硫分子,完全燃烧(与O2)时都生成二氧化硫C. S2、S4、S6、S8都是由硫元素组成的单质,为同种物质D. 把硫单质在空气中加热到750 ℃即得S212345678910111213解析: 硫单质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A错误;不论哪种硫分子,完全燃烧的产物均为二氧化硫,B正确;S2、S4、S6、S8都是由硫元素组成的单质,但是构成分子的原子数不同,不是同种物质,C不正确;硫单质在空气中加热会生成二氧化硫,不可能转化成S2,D不正确。1234567891011121312. 可用于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SO2的试剂是( )A. 饱和NaHCO3溶液 B. 饱和食盐水C. NaOH溶液 D. 足量澄清石灰水12345678910111213解析: SO2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产生CO2气体,能够达到除杂、净化的目的,A正确;SO2、CO2气体都能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B错误;SO2、CO2气体都是酸性氧化物,二者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形成盐,不能达到除杂、净化的目的,C错误;SO2、CO2气体都是酸性氧化物,二者都能与足量澄清石灰水反应形成难溶性物质,不能达到除杂、净化的目的,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3. (2024·龙岩高一期中)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制取并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已知:Na2SO3+H2SO4 Na2SO4+SO2↑+H2O,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12345678910111213【实验探究】(1)装置(Ⅰ)中仪器a的名称是 。解析:装置(Ⅰ)中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①装置(Ⅱ)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颜色变为 ,原因是SO2和水反应生成 (填“H2SO3”或“H2SO4”)。②装置(Ⅲ)中品红溶液褪色,原因是 。③装置(Ⅳ)中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证明SO2具有 (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分液漏斗 红色 H2SO3 SO2具有漂白性 还原性 12345678910111213解析:①SO2和水反应生成H2SO3,H2SO3能够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②SO2具有漂白性,能够使(Ⅲ)中品红溶液褪色;③SO2具有还原性,能够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12345678910111213(3)为防止SO2污染空气,尾气可用 (填“NaOH溶液”或“稀硫酸”)吸收。解析:SO2是一种酸性气体,能够被碱溶液吸收。 NaOH溶液 12345678910111213(4)用12.6 g Na2SO3固体与足量硫酸反应,理论上可生成标准状况下SO2的体积为 L(已知Na2SO3的摩尔质量为126 g·mol-1)。解析:根据硫元素守恒可得:n(Na2SO3)=n(SO2)==0.1 mol,S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V(SO2)=0.1 mol×22.4 L·mol-1=2.24 L。 2.24 12345678910111213【实验拓展】(5)将装置(Ⅳ)中酸性KMnO4溶液换成Na2S溶液,可观察到溶液中出现 (填“白色”或“淡黄色”)浑浊,补充完整下面的离子方程式:SO2+2S2-+4 3S↓+2H2O解析:SO2具有弱氧化性,能够将Na2S氧化成硫单质,生成淡黄色固体;根据元素守恒和电荷守恒,可知空白位置应该补充的微粒是H+。 淡黄色 H+ 12345678910111213【知识应用】(6)二氧化硫可作为食品添加剂。查阅资料: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二氧化硫最大使用量食品名称 食糖 葡萄酒 水果干类SO2最大使用量 0.1 g·kg-1 0.25 g·L-1 1 g·kg-1说明在严格控制用量的情况下,二氧化硫可被添加到食品中作为漂白剂、防腐剂和 (填“氧化剂”或“抗氧化剂”)。解析: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可以作食品抗氧化剂,以避免食品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变质。 抗氧化剂 12345678910111213感谢欣赏THE END第一节 硫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 硫和二氧化硫1.硫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常见的有斜方硫和单斜硫,它们都是由S8环状分子构成的。斜方硫和单斜硫与铜粉混合加热所得产物为( )A.Cu2S B.CuSC.Cu2S和CuS的混合物 D.以上均有可能2.如图所示的实验中,通入足量的SO2后;试管①和②中溶液的颜色分别是( )A.①为红色,②为红色 B.①为蓝色,②为无色C.①为无色,②为蓝色 D.①为红色,②为无色3.用某溶液浸湿滤纸后,将滤纸置于集气瓶口,以检验瓶中是否收集满SO2气体,则该溶液是( )A.BaCl2溶液 B.酸性KMnO4溶液C.淀粉-KI溶液 D.澄清石灰水4.(2024·济宁高一期末)二氧化硫对食品有漂白和防腐作用,使用二氧化硫能够达到使产品外观光亮、洁白的效果,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漂白剂和防腐剂,但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范围和标准使用,否则,会影响人体健康。化学中很多物质都具有漂白性,下列加入的物质使有色溶液褪色体现的性质相同的是( )①SO2使品红溶液褪色 ②Cl2使品红溶液褪色③Na2O2加入含酚酞的水溶液中,先变红后褪色④SO2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①② B.②④C.②③ D.①④5.少量SO2气体通入BaCl2和FeCl3的混合溶液中,溶液颜色由棕黄色变成浅绿色,同时有白色沉淀产生。针对上述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实验表明SO2有漂白性B.白色沉淀为BaSO3C.该实验表明FeCl3有还原性D.反应后溶液酸性增强6.下列反应当反应物用量不同时,产物可能不同的是( )A.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钙反应 B.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C.单质硫与氧气反应 D.铁粉与氯气反应7.(2024·浏阳高一期末)实验室制取少量SO2水溶液并探究其酸性,下列实验装置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SO2气体B.用装置乙制取SO2水溶液C.用装置丙吸收尾气中的SO2D.用干燥pH试纸检验SO2水溶液的酸性8.(2024·东莞模拟)为研究二氧化硫的性质,某兴趣小组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少量H2SO4溶液缓慢推入Na2SO3粉末处,发生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气球先变大后变小,体现了SO2的水溶性B.石蕊试纸变红,说明SO2溶于水显酸性C.品红溶液褪色,体现了SO2的还原性D.加热褪色后的溶液又变红,说明SO2与品红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9.二氧化硫是污染大气的主要物质之一。含二氧化硫的工业尾气可用如下方法来处理,并制得有广泛用途的石膏。(1)SO2造成的一种常见环境污染为 ;列举二氧化硫的一种用途: 。(2)SO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离子方程式为 (提示:Mn被还原为Mn2+)。(3)已知反应后的浆液中分散质是CaSO3,则通空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有人提出在燃煤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可减少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你认为是否合理? (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10.将SO2气体分别通入下列四种溶液中,有关现象及结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①中有淡黄色沉淀生成,说明SO2有氧化性B.试管②中溶液褪色,说明SO2有漂白性C.试管③中能产生白色沉淀,说明SO2有酸性D.试管④中溶液颜色变浅,说明SO2有还原性11.常温下,硫单质主要以S8形式存在。加热时,S8会转化为S6、S4、S2等。当温度达到750 ℃时,硫蒸气主要以S2形式存在(约占9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S8转化为S6、S4、S2属于物理变化B.不论哪种硫分子,完全燃烧(与O2)时都生成二氧化硫C.S2、S4、S6、S8都是由硫元素组成的单质,为同种物质D.把硫单质在空气中加热到750 ℃即得S212.可用于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SO2的试剂是( )A.饱和NaHCO3溶液 B.饱和食盐水C.NaOH溶液 D.足量澄清石灰水13.(2024·龙岩高一期中)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制取并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已知:Na2SO3+H2SO4Na2SO4+SO2↑+H2O,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探究】(1)装置(Ⅰ)中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①装置(Ⅱ)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颜色变为 ,原因是SO2和水反应生成 (填“H2SO3”或“H2SO4”)。②装置(Ⅲ)中品红溶液褪色,原因是 。③装置(Ⅳ)中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证明SO2具有 (填“氧化性”或“还原性”)。(3)为防止SO2污染空气,尾气可用 (填“NaOH溶液”或“稀硫酸”)吸收。(4)用12.6 g Na2SO3固体与足量硫酸反应,理论上可生成标准状况下SO2的体积为 L(已知Na2SO3的摩尔质量为126 g·mol-1)。【实验拓展】(5)将装置(Ⅳ)中酸性KMnO4溶液换成Na2S溶液,可观察到溶液中出现 (填“白色”或“淡黄色”)浑浊,补充完整下面的离子方程式:SO2+2S2-+4 3S↓+2H2O【知识应用】(6)二氧化硫可作为食品添加剂。查阅资料: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二氧化硫最大使用量食品名称 食糖 葡萄酒 水果干类SO2最大 使用量 0.1 g·kg-1 0.25 g·L-1 1 g·kg-1说明在严格控制用量的情况下,二氧化硫可被添加到食品中作为漂白剂、防腐剂和 (填“氧化剂”或“抗氧化剂”)。第1课时 硫和二氧化硫1.A S8具有弱氧化性,与Cu粉反应生成Cu2S,A项正确。2.D SO2溶于水生成亚硫酸,亚硫酸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这体现了SO2是酸性氧化物的性质;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3.B SO2与BaCl2溶液、淀粉-KI溶液都不发生反应;SO2与滤纸上的澄清石灰水反应能生成少量的CaSO3白色沉淀,但此现象并不明显;酸性KMnO4溶液能氧化SO2,自身被还原,使溶液的紫色褪去,现象明显,可以检验SO2气体是否集满。4.C ①SO2使品红溶液褪色,是SO2与有色物质结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不是氧化还原反应;②Cl2使品红溶液褪色,是因为Cl2和H2O反应生成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③Na2O2加入含酚酞的水溶液中,先变红后褪色,是因为Na2O2与H2O反应生成NaOH,NaOH使酚酞变红,但Na2O2的强氧化性又导致溶液褪色;④SO2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利用SO2的还原性。有色溶液褪色原理相同的是②③。5.D 往FeCl3和BaCl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SO2,溶液颜色由棕黄色变成浅绿色,同时有白色沉淀产生,这是因为SO2+H2OH2SO3(亚硫酸),H2SO3具有很强的还原性,而Fe3+具有较强的氧化性,所以S和Fe3+发生反应,生成Fe2+和S,所以溶液颜色由棕黄色变成浅绿色(Fe2+),同时有白色沉淀(BaSO4)和H2SO4生成,所以酸性增强。6.A 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钙反应,若氢氧化钠少量,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氢钠、水,若氢氧化钠过量,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钠、水,A符合题意;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只能生成碳酸钠和氧气,B不符合题意;单质硫与氧气反应只能生成二氧化硫,C不符合题意;铁粉与氯气反应只能生成氯化铁,D不符合题意。7.C 70%硫酸和NaHSO3固体可发生反应:H2SO4+2NaHSO3Na2SO4+2SO2↑+2H2O,因此装置甲可以制取SO2气体,A正确;气体通入液体时“长进短出”,装置乙可以制取SO2水溶液,B正确;SO2不会与饱和NaHSO3溶液发生反应,因此装置丙不能吸收尾气中的SO2,C错误;SO2水溶液显酸性,可用干燥的pH试纸检验其酸性,D正确。8.C 将少量H2SO4溶液缓慢推入Na2SO3粉末处,发生反应生成SO2气体,压强增大,气球变大,SO2易溶于水,随后气球变小,A正确;石蕊试纸变红,说明SO2溶于水生成了弱酸亚硫酸,亚硫酸溶液显酸性,B正确;品红溶液褪色,是SO2与品红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体现了SO2的漂白性,C错误;SO2的漂白性是SO2与品红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加热褪色后的溶液又变红,D正确。9.(1)酸雨 漂白草帽、纸张等(2)2Mn+5SO2+2H2O5S+2Mn2++4H+(3)2CaSO3+O2+4H2O2CaSO4·2H2O(4)合理 二氧化硫与生石灰反应生成亚硫酸钙,亚硫酸钙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钙,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解析:(1)雨、雪、雾、霜、露、雹等在降落过程中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质,就变成酸性的雨水(pH<5.6)——酸雨,会污染环境;二氧化硫能和有色物质结合生成无色物质,具有漂白性,可漂白草帽、纸张等。(3)亚硫酸钙中S的化合价为+4,具有还原性,易被氧气氧化,所以通空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SO3+O2+4H2O2CaSO4·2H2O。10.D SO2与氯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产生淡黄色沉淀,A错误;试管②中溶液褪色,因为SO2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表现了SO2的还原性,B错误;SO2与BaCl2溶液不反应,试管③中不能产生白色沉淀,C错误;SO2与氯化铁溶液反应,二氧化硫被氧化生成硫酸,铁离子被还原生成亚铁离子,溶液颜色变浅,说明SO2有还原性,D正确。11.B 硫单质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A错误;不论哪种硫分子,完全燃烧的产物均为二氧化硫,B正确;S2、S4、S6、S8都是由硫元素组成的单质,但是构成分子的原子数不同,不是同种物质,C不正确;硫单质在空气中加热会生成二氧化硫,不可能转化成S2,D不正确。12.A SO2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产生CO2气体,能够达到除杂、净化的目的,A正确;SO2、CO2气体都能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B错误;SO2、CO2气体都是酸性氧化物,二者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形成盐,不能达到除杂、净化的目的,C错误;SO2、CO2气体都是酸性氧化物,二者都能与足量澄清石灰水反应形成难溶性物质,不能达到除杂、净化的目的,D错误。13.(1)分液漏斗 (2)①红色 H2SO3 ②SO2具有漂白性 ③还原性 (3)NaOH溶液 (4)2.24 (5)淡黄色 H+ (6)抗氧化剂解析:(1)装置(Ⅰ)中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2)①SO2和水反应生成H2SO3,H2SO3能够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②SO2具有漂白性,能够使(Ⅲ)中品红溶液褪色;③SO2具有还原性,能够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3)SO2是一种酸性气体,能够被碱溶液吸收。(4)根据硫元素守恒可得:n(Na2SO3)=n(SO2)==0.1 mol,S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V(SO2)=0.1 mol×22.4 L·mol-1=2.24 L。(5)SO2具有弱氧化性,能够将Na2S氧化成硫单质,生成淡黄色固体;根据元素守恒和电荷守恒,可知空白位置应该补充的微粒是H+。(6)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可以作食品抗氧化剂,以避免食品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变质。4 / 4第一节 硫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 硫和二氧化硫课程 标准 1.通过分析硫的原子结构,推断硫元素可能的化学性质并进行证实,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之间的关系。 2.结合实验探究,了解S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说出SO2的主要用途。 3.通过二氧化硫与水、与氧气反应的学习,初步建立可逆反应的概念分点突破(一) 硫1.硫元素(1)“位——构——性”硫元素位置 原子结构示意图 非金属性 主要化合价第 周期 第 族 比氧 、 、 (2)存在形式:以游离态和化合态形式存在。2.硫单质(1)物理性质俗称 颜色状态 溶解性水 酒精 CS2 晶体 难溶(2)化学性质从化合价的角度认识硫单质的化学性质①硫与金属的反应表现 性②硫与H2的反应:S+H2H2S,表现 性③硫与O2的反应: ,表现 性1.Cl、S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类比Cl2与NaOH溶液的反应,试写出S与NaOH溶液加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试管内壁上附着硫黄,依据硫的性质,探究除去硫的方法。1.(2024·丹东高一期末)下列关于硫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硫是一种黄色或淡黄色的不溶于水的固体B.1 mol硫原子参加反应时一定转移2NA个电子C.硫与非金属反应均作还原剂D.1.6 g硫与5.6 g铁反应能得到7.2 g纯净硫化物2.下列化合物不能用相应元素的单质直接化合而成的是( )①CuS ②FeS ③Al2S3 ④Fe2S3⑤Cu2S ⑥FeCl2 ⑦H2SA.②⑤⑧ B.①④⑥ C.③④⑦ D.④⑥⑦题后点拨硫性质的五个注意点(1)硫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同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2)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只生成SO2,不生成SO3。(3)硫单质的氧化性较弱,与变价金属反应时,一般只能生成低价态金属硫化物。(4)汞洒落在地面可撒些硫黄覆盖,这样可以防止汞蒸气中毒。(5)附着在试管壁上的硫可以用CS2或热碱液洗涤。分点突破(二) 二氧化硫、三氧化硫1.SO2的物理性质2.SO2的化学性质(1)S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①S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溶于水时可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化学方程式为 ;亚硫酸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SO2和H2O。②实验探究SO2的水溶性实验 操作实验 现象 试管内液面 ,pH试纸变成红色结论 SO2能溶于水,所得溶液呈 性③可逆反应④SO2酸性氧化物性质归纳(2)SO2具有还原性和氧化性(3)SO2具有漂白性①实验探究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用试管取2 mL SO2的水溶液,滴入1~2滴品红溶液,振荡,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品红溶液 SO2与品红反应生成了无色物质加热试管,注意通风,再观察溶液的变化 加热后溶液恢复 加热时无色物质分解,恢复为原来的颜色②三种类型漂白原理的比较(4)主要用途①工业上常用SO2来漂白纸浆、毛、丝等。②SO2可用于杀菌消毒,还是一种食品添加剂。3.SO3的化学性质SO3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1)与水反应: ,剧烈反应,产物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2)与碱反应[与Ca(OH)2]: 。(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与MgO): 。注意:标准状况下,SO3是一种无色固体。1.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1)将SO2分别通入下列三支试管中,依据实验现象确定SO2的化学性质。SO2均能使上述三种溶液褪色,其褪色原理相同吗?为什么?(2)将SO2通入下列三支试管中,观察现象。甲中 (填“有”或“没有”,下同)白色沉淀,若在BaCl2溶液中先通入Cl2,再通入SO2, 白色沉淀,原因是 。2.氯水、二氧化硫漂白性比较(1)分别将SO2和Cl2通入品红溶液中并加热,现象有何不同?若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呢?(2)氯水和SO2都具有漂白性,若将SO2和Cl2等物质的量混合后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会立即褪色吗?1.少量的SO2通入下列物质中,能发生反应,但无沉淀产生的是( )①溴水 ②Ba(OH)2溶液 ③澄清石灰水④Na2CO3溶液 ⑤稀硫酸 ⑥H2S溶液⑦Na2SO3溶液A.仅① B.仅①④⑤C.仅④⑥⑦ D.仅①④⑦2.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收集SO2并验证其某些化学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试剂 现象 结论A 酸性 KMnO4溶液 溶液褪色 SO2有氧化性B 品红溶液 溶液褪色 SO2有漂白性C NaOH溶液 无明显现象 SO2与NaOH 溶液不反应D 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红色 后不褪色 SO2有酸性, 没有漂白性SO2的制备及检验(探究与创新)【典例】 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常温下某非金属氧化物形成的未知气体的成分,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持续通入发现溶液又变澄清,由此该小组成员对气体的成分提出猜想。【提出猜想】 猜想1:该气体为CO2。猜想2:该气体为SO2。猜想3: 。为了验证猜测,该小组设计实验加以探究。【实验探究】 该小组同学按如图所示装置,将气体从a端通入。(1)B中应该装 试剂(填字母)。A.NaCl溶液 B.酸性KMnO4溶液C.盐酸 D.澄清石灰水(2)A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 。(3)D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4)通过该实验,该小组同学观察到以下三个实验现象:①A中品红溶液褪色 ②C中品红溶液不褪色 ③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得出结论】 由上述现象,该小组同学确认该气体的成分为 。【规律方法】1.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硫(1)反应原理实验室采用固体Na2SO3和较浓硫酸(70%)反应制备SO2,化学方程式Na2SO3+H2SO4(较浓)Na2SO4+SO2↑+H2O(2)气体发生装置固体与液体反应,不加热。2.SO2、CO2二者同时存在时的检验(1)一般流程流程 设计 检验SO2 除去SO2 检验SO2是否除尽 检验CO2选用 试剂 品红 溶液 酸性KMnO4 溶液 品红溶液 澄清石 灰水预期 现象 褪色 褪色(或紫 色变浅) 不褪色 变浑浊(2)实验装置有时为简化装置,可将除去SO2和检验SO2是否除尽合并为一个装置,选用较浓的酸性KMnO4溶液,现象是酸性KMnO4溶液颜色变浅。【迁移应用】1.下列溶液能够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 )①澄清石灰水 ②H2S溶液③酸性KMnO4溶液 ④氯水 ⑤品红溶液A.①②③ B.②③④C.除①以外 D.全部2.如图是检验某无色气体A(SO2和CO2的混合气体)的装置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B中加入的试剂是 ,作用是 。(2)装置C中加入的试剂是 ,作用是 。(3)装置D中加入的试剂是 ,作用是 。(4)实验时,装置C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 。1.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石硫黄……能化金、银、铜、铁,奇物。”硫与某些金属单质化合所得的产物可能是( )A.AlS B.AgS C.CuS D.Na2S2.(2024·衢州高一期末)下列反应中,不能说明SO2是酸性氧化物的是( )A.SO2+H2OH2SO3B.SO2+2NaOHNa2SO3+H2OC.2SO2+O22SO3D.SO2+CaOCaSO33.将SO2和H2S混合,有淡黄色固体出现,该反应中SO2表现出( )A.还原性 B.碱性C.酸性 D.氧化性4.向盛有下列溶液的试管中分别通入SO2气体:①紫色石蕊溶液;②NaOH溶液(滴有酚酞溶液);③品红溶液;④溴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试管①中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试管②中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继续通入过量的SO2,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试管③中的现象是 ,若将吸收SO2的品红溶液加热,现象是 。(4)试管④中的现象是 。(5)上述实验中,SO2表现出酸性氧化物性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SO2表现出漂白性的是 ,SO2表现出还原性的是 。第1课时 硫和二氧化硫【基础知识·准落实】分点突破(一)师生互动1.(1)三 ⅥA 弱 -2 +4 +6 2.(1)硫黄 黄色 微溶 易溶 (2)①2Cu+SCu2S Fe+SFeS 氧化 ②氧化 ③ S+O2 SO2 还原探究活动1.提示:3S+6NaOH2Na2S+Na2SO3+3H2O2.提示:(1)物理方法:因硫不溶于水,易溶于CS2,故可用CS2洗涤除去。(2)化学方法:因S能与热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的Na2S和Na2SO3,故先用热的NaOH溶液洗涤后再水洗,可除去试管内壁附着的硫黄。自主练习1.A S与O2反应生成SO2,1 mol硫原子参加反应时,转移4NA个电子,B错误;S与H2反应生成H2S,S作氧化剂,C错误;Fe与S反应时:Fe + S FeS质量关系 56 g 32 g 88 g加入质量 5.6 g 1.6 g 0反应质量 2.8 g 1.6 g 4.4 g剩余质量 2.8 g 0 4.4 g反应物中Fe过量,反应后得到含有4.4 g FeS和2.8 g Fe的混合物,D错误。2.B 硫的氧化性不是很强,与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低价态的金属硫化物,所以金属Fe、Cu在加热条件下分别与硫单质反应时,只能生成FeS、Cu2S,而不是Fe2S3、CuS。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可将Fe直接氧化为FeCl3。分点突破(二)师生互动1.大 40 2.(1)①SO2+H2OH2SO3 ②上升 酸 ③正反应 逆反应 生成物 反应物 (2)SO2+2H2S3S+2H2O 2SO2+O22SO3 (3)①褪色 红色3.(1)SO3+H2OH2SO4 红 (2)SO3+Ca(OH)2CaSO4↓+H2O (3)SO3+MgOMgSO4探究活动1.(1)提示:不相同;SO2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褪色,是由于SO2的还原性,使品红溶液褪色是由于SO2的漂白性。(2)提示:没有 有 SO2溶于水生成的H2SO3酸性弱于HCl,故SO2与BaCl2溶液不能反应;若在BaCl2溶液中先通入Cl2,则Cl2氧化SO2生成S,S与Ba2+反应生成BaSO4沉淀2.(1)提示:①②(2)提示:不褪色;SO2与Cl2等物质的量混合后通入水中会发生反应:SO2+Cl2+2H2O2HCl+H2SO4,生成物HCl和H2SO4无漂白性,因此品红溶液不褪色。自主练习1.D ①发生反应:SO2+Br2+2H2OH2SO4+2HBr,②发生反应:SO2+Ba(OH)2BaSO3↓+H2O,③发生反应:SO2+Ca(OH)2CaSO3↓+H2O,④发生反应:SO2+Na2CO3Na2SO3+CO2,⑤SO2与稀硫酸不反应,⑥发生反应:SO2+2H2S3S↓+2H2O,⑦发生反应:SO2+Na2SO3+H2O2NaHSO3。综上所述,符合题意的有①④⑦。2.B 酸性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溶液褪色体现了SO2的还原性,A错误;SO2使品红溶液褪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B正确;SO2是酸性氧化物,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O3和H2O,C错误;SO2的水溶液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SO2的水溶液具有酸性,但SO2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故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后不褪色,不能说明SO2没有漂白性,D错误。【关键能力·细培养】【典例】 提示:回忆学过的能使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又变澄清的气体,只有CO2和SO2,所以提出的猜想是①气体为CO2;②气体为SO2;③气体为CO2和SO2的混合气体。要验证气体的成分,必须先验证SO2是否存在,并除尽,再验证CO2气体的存在,因为SO2的存在对CO2的验证有干扰。(1)B装置的作用为除尽SO2,应选用酸性KMnO4溶液;(2)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则A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SO2;(3)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D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检验原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CO2;(4)①A中品红溶液褪色,说明原气体中含有SO2,②中品红溶液不褪色,说明SO2完全被除去,③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原气体中含有CO2,因此该气体的成分是SO2和CO2的混合气体。迁移应用1.C ①SO2和CO2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不能利用澄清石灰水来区别SO2和CO2;②SO2能将H2S氧化生成单质S(有黄色沉淀生成),而CO2不能;③SO2具有还原性,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溶液褪色),而CO2不能;④SO2具有还原性,能被氯水氧化(溶液褪色),而CO2不能;⑤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而CO2不能。2.(1)品红溶液 检验SO2 (2)酸性KMnO4溶液(或溴水) 除去SO2并检验SO2是否除尽 (3)澄清石灰水 检验CO2(4)酸性KMnO4溶液(或溴水)的颜色变浅(写褪色不正确)解析:检验SO2用品红溶液,吸收SO2用酸性KMnO4溶液(或溴水),检验CO2用澄清石灰水;在检验CO2之前,必须除尽SO2,因为S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装置C的作用是除去SO2并检验SO2是否除尽,所以酸性KMnO4溶液(或溴水)颜色变浅,但不能褪成无色,若褪成无色则不能证明SO2已除尽。【教学效果·勤检测】1.D Al与S形成Al2S3;Ag与S形成的化合物为Ag2S;Cu与S形成的化合物为Cu2S。2.C 酸性氧化物的一般性质:①与水反应生成酸(元素化合价不发生变化);②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③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3.D SO2和H2S混合所得淡黄色固体为S,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2H2S3S+2H2O,H2S中硫元素化合价升高(-2→0),故H2S做还原剂,表现出还原性,SO2做氧化剂,表现出氧化性,D正确。4.(1)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SO2+H2OH2SO3 (2)溶液红色变浅,甚至褪色 SO2+2NaOHNa2SO3+H2O Na2SO3+SO2+H2O2NaHSO3 (3)品红溶液褪色 溶液恢复红色 (4)溴水褪色 (5)①② ③ ④解析:(1)SO2与H2O反应生成H2SO3,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化学方程式为SO2+H2OH2SO3。(2)向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SO2可生成Na2SO3,若SO2过量则生成NaHSO3,可观察到红色变浅,甚至褪去,发生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SO2+2NaOHNa2SO3+H2O、Na2SO3+SO2+H2O2NaHSO3。(3)SO2使品红溶液褪色表现的是其漂白性,因此试管③中的现象是品红溶液褪色,但若将吸收SO2的品红溶液加热,溶液恢复红色。(4)SO2具有还原性,能使溴水褪色。(5)根据上述分析可知,①②体现SO2酸性氧化物的性质,③体现SO2的漂白性,④体现SO2的还原性。7 / 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一节 第1课时 硫和二氧化硫.pptx 第一节 第1课时 硫和二氧化硫.docx 第一节 第1课时 硫和二氧化硫(练习,含解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