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安丘二中2026届高三开学考试地理试题2025.08.27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第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 (选择题 共45分)(2025·山东济宁二模)二十四节气(如图)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是依据太阳周年运动的轨迹等来划分的。表1为部分节气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据此完成1~2题。1.下列时段,太阳直射点移动速度最快的是( )A. 秋分—寒露 B. 霜降—立冬 C. 小雪—大雪 D. 冬至—小寒2.大寒日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可能是( )A. 15°26′S B. 16°20′S C. 20°9′S D. 22°35′S(2025·安徽合肥二模)策勒光伏电站位于我国新疆和田地区,是“新能源+治沙”模式的典型代表,该电站在塔克拉玛干绿色阻沙防护带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图示意策勒光伏电站不同类型辐射的各季节辐射总量。据此完成3~5题。3.导致该电站春季和秋季到达地面太阳辐射总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有( )①昼夜长短 ②正午太阳高度 ③天气状况 ④植被覆盖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4.与夏季相比,春季该电站地面反射太阳辐射总量多是因为( )A. 沙尘天气多 B. 太阳辐射强 C. 地面温度高 D. 地面积雪多5.该电站在绿色阻沙防护带建设中发挥的作用有( )①降低地表风速②减少水分蒸发③增加大气降水④增加光照强度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025·湖北武汉一模)乌鲁木齐位于我国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处开口朝北的“喇叭口”谷地中该城区自北向南依次分布有甲、乙、丙三个气象站。下图示意三个气象站2011~2015年夏季山谷风风向、风力(箭头长短代表风力大小)的日平均变化。据此完成6~8题。6.丙气象站的谷风明显强于甲、乙的原因是( )A. 热岛效应 B. 狭管效应 C. 温室效应 D. 焚风效应7.谷风对该地企业排放的大气污染物的影响是( )A. 城南企业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向市中心和城北转移B. 城北企业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向市中心和城南转移C. 城南企业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向市中心和城南转移D. 城北企业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向市中心和城北转移8.快速城镇化的推进对该地山谷风的影响是( )A. 削弱谷风,增强山风 B. 增强谷风,削弱山风C. 增强谷风,增强山风 D. 削弱谷风,削弱山风(2025·山东潍坊三模)非典型钟乳石是钟乳石的一种特殊沉积形态,也称为歪斜钟乳石,其形成与水动力、风动力、基岩性质及洞道结构密切相关。贵州省遵义市麻黄洞洞口处发育着向洞内延伸生长的非典型钟乳石。图示意麻黄洞非典型钟乳石形态。据此完成9~10题。9.麻黄洞非典型钟乳石生长方向主要取决于( )①洞穴高度 ②洞穴风向 ③基岩性质 ④洞穴走向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10.推测麻黄洞非典型钟乳石生长发育的主要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2025·山东菏泽一模)克兰河发源于阿尔泰山南坡,注入额尔齐斯河。近年来,流域内气温不断升高,降水呈增加趋势(主要为冬季增加)。下图示意克兰河某水文站径流量和降水量的年内变化。据此完成11~13题。11.克兰河的最主要补给来源是( )A.雨水 B. 积雪融水 C. 地下水 D. 冰川融水12.克兰河径流和流域内降水的年内变化在时间上不同步,主要是因为流域内( )A. 水库调蓄 B. 冰川融水量大 C. 积雪期长 D. 植被覆盖率高13.近年来,克兰河汛期出现的时间和洪峰流量( )A. 提前增大 B. 提前减小 C. 推迟增大 D. 推迟减小(2025·山东潍坊一模)圭表是我国最早利用日影进行日期测量的天文仪器,垂直于地面的直杆叫“表”,水平放置于地面上测量影长的标尺叫“圭”。汉代时期的学者根据圭表日影长度变化确定了“二十四节气”。如图示意圭表的工作原理,其中①和⑤表示该地冬至日和夏至日点,②③④为①⑤线段间的四等分点。据此完成14~15题。14.该圭表可能位于( )A. 哈尔滨 B. 济南 C. 杭州 D. 海口15. “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日和秋分日应位于( )A. ①②之间 B. ②③之间 C. ③④之间 D. ④⑤之间姓名: 班级: 考号:第Ⅱ卷 (综合题 共55分)16.(2025·山东潍坊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柔性保温墙温室(墙体无砖混基础)是近年来在北京地区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温室,其内部光环境存在明显的差异。2025年4月21日,北京市某学校地理小组在郊区某蔬菜合作社基地(40°N,116°E)内的柔性日光温室大棚开展研学活动。图示意该日08:00时的温室光照。1.后墙2.保温被3.入射光线4.地面5.前屋面6.反光膜活动一 同学们发现,该温室墙体及屋顶的围护材料均采用加厚柔性黑色保温被,因其独特的构造形式和材质导致温室北侧存在光照较弱问题。(1)说出从冬至到次年春分正午温室北侧光照面积的变化,并说明理由。(6分)活动二 研学过程中同学们发现,为改善光照较弱问题,常在温室北墙增设反光膜进行改善。该日上午09:00反光膜刚好被保温被遮挡。(2)指出该日反光膜能改善温室内部光环境的时段。(4分)活动三 同学们询问菜农得知,温室内弱光会导致蔬菜苗期趋光性明显,叶菜长势较弱等问题。(3)说明柔性日光温室内增设反光膜的意义。(4分)17.(2025·山东济南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海陆风环流中的海风从海面向陆地推进过程中,遇到陆地上比较热的空气层形成的锋面,被称为海风锋,其垂直尺度在1.5km左右,伸展到内陆的最远距离可达120km。2023年7月9日,山东半岛东部出现两条“平行”且相向移动的海风锋,16∶00两支海风锋发生碰撞,引发了短时强降雨、雷暴等强对流天气。下图示意该日15∶30山东半岛东部大气运动和北支海风锋分布形势。(1)用符号在图中适当位置绘制出南支海风锋。(3分)(2)从位置和地形的角度,说明山东半岛东部出现两支“平行”海风锋并发生碰撞的原因。(6分)(3)简述该日山东半岛强对流天气的形成过程。(6分)18.(2025·湖南邵阳二模)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2025年1月7日,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多地发生山火,其强度大、持续时间长、造成的损失大,成为加州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火灾之一。加利福尼亚州山火由来已久,每年大大小小山林野火上千起,通常从6、7月开始,可延续至10月。洛杉矶地区冬半年第一场雨通常会在11月到来,能为大部分夏季处于休眠状态的植物提供水分,阻碍圣安娜风(通常发生在10月到次年1月之间的季节性强风,是一种强烈的、干燥的下降风,来源于大盆地的高压气团)引发大规模野火。如图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自然环境示意图。(1)简述加利福尼亚州山火多发的原因。(8分)(2)从地形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洛杉矶地区圣安娜风的形成机制。(6分)19.(2025·山东青岛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每年4~10月,南极阿蒙森海达到结冰的天气条件,但受强烈盛行风影响,在沿岸海域形成长时间无冰或仅被薄冰覆盖的冰间湖。冰间湖的形成使海水持续暴露于低温空气中,促进了大量海冰的产生。下图示意阿蒙森海某月冰间湖位置及范围。(1)盛行风有利于阿蒙森海冰间湖大量持续产冰。对此作出合理解释。(6分)南极底层水是指南极海水深3000m之下的高密度底层水体。研究表明,冰间湖在南极底层水形成中起关键作用。(2)说明冰间湖的存在对南极底层水形成的促进作用。(6分)高三地理开学考试参考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A C A D A B B A D D11 12 13 14 15B C A B C16.(1)从冬至到次年春分,光照面积逐渐减小。理由: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温室北侧被遮光区域逐渐增大。(2)日出到9点,15:32到日落。(3)反光膜增加了温室北侧的光照强度,促进作物生长,提升作物的产量和品质。17.(1)锋面位置1分,锋面符号和方向2分。(3分)(2)山东半岛东部南北两侧海岸线近乎平行(或均呈东西走向),生成的海风锋多为东西向结构;南北两条海岸线的距离相对较近,南北两支海风锋易碰撞;山东半岛东部为丘陵地形,海拔较低,对海风锋阻挡作用弱,利于两支海风锋向内陆推进并发生碰撞。(3)南北两支海风锋向陆地推进,相向运动,发生碰撞;碰撞后暖气团强烈抬升;(7月份,山东半岛东部水汽含量高)暖气团在强烈的抬升过程中,水汽迅速凝结,释放潜热加剧抬升,形成强对流天气。(2分)18.(1)秋冬季节圣安娜风强劲且干燥;植被覆盖率高,枯枝落叶多,易燃物多;山地广布,地势起伏大,火势易蔓延;电力设施老化引发山火,管理不当;可燃物清理不足。(2)秋冬季节地处内陆的高山降温快,气流下沉至山间盆地堆积形成高压;高压处气流辐散,沿坡面快速下行且增温;经沙漠,加剧干燥;再经山间峡谷,狭管效应加剧风速。19.(1)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寒冷东南风使阿蒙森海区气温降低,海水通过海气界面失热,造成表层海水温度降低,促进海冰大量产生;东南风为离岸风且风速大,不断吹离新生成的海冰,使开阔水面长期暴露于低温空气中,促使冰间湖持续产冰。(2)冰间湖大量持续结冰析盐,表层海水盐度升高,密度增大;冰间湖使表层海水长期暴露于低温空气中,水温降低,密度增大,表层海水不断下沉,形成南极底层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高三拉练地理.docx 高三拉练地理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