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阶段重点练三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该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催化剂参加了化学反应过程C.CH4→CH3COOH过程中,有C—H的断裂和形成D.①→②过程中,形成了C—C,断裂的化学键的总键能<形成的化学键的总键能2.(2024·十堰高一期末)某化学兴趣小组自制盐水小彩灯(装置如图),在彩灯所连的纸片电池上滴几滴溶液,就能使小彩灯亮起来。下列纸片电池的组合中能使小彩灯亮起来的是( )选项 电极a 电极b 溶液XA Fe Fe 乙醇溶液B C C NaCl溶液C Fe Zn 蔗糖溶液D C Fe CuSO4溶液3.用Cl2生产某些含氯有机化合物时会产生副产物HCl。利用反应A:4HCl+O22Cl2+2H2O,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已知:反应A中,4 mol HCl被氧化,放出115.6 kJ的热量。则断开1 mol H—O与断开1 mol H—Cl所需能量相差约为( )A.16 kJ B.24 kJC.32 kJ D.48 kJ4.燃料电池的突出优点是把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而不经过热能中间形式,现已广泛使用。如甲烷燃料电池,其电极反应为:负极:CH4+10OH--8e-C+7H2O,正极:2O2+8e-+4H2O8OH-。今欲得27 g水,则电池中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为( )A.1 mol B.2 molC.4 mol D.6 mol5.为将反应2Al+6H+2Al3++3H2↑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下列装置能达到目的的是(铝条均已除去了氧化膜)( )6.化学反应A2+B22AB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断裂1 mol A—A和1 mol B—B放出x kJ的能量C.断裂2 mol A—B需要吸收y kJ的能量D.2 mol AB的总能量高于1 mol A2和1 mol B2的总能量7.如图所示,两电极一极为碳棒,一极为铁片。若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且a极上有大量气泡生成,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a为负极,是铁片,烧杯中的溶液为硫酸B.b为负极,是铁片,烧杯中的溶液为硫酸铜溶液C.a为正极,是碳棒,烧杯中的溶液为硫酸D.b为正极,是碳棒,烧杯中的溶液为硫酸铜溶液8.(2023·岳阳高一期末)下面是几种常见的化学电源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电池分别属于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B.干电池在长时间使用后,锌筒被破坏C.铅酸蓄电池在工作中,负极每消耗1 mol铅,则硫酸溶液中就转移2 mol电子D.氢氧燃料电池具有清洁、安全、高效等特点9.“盐水动力”玩具车的电池以镁片、活性炭为电极,向极板上滴加食盐水后电池便可工作,电池反应为2Mg+O2+2H2O2Mg(OH)2。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镁片作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电解质溶液由镁片电极流向活性炭电极C.电池工作时,活性炭上电极反应为O2+4e-+2H2O4OH-D.电池工作时,活性炭电极表面不会产生气泡10.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过程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①灼热的木炭中通入CO2 ②碘升华 ③石灰石受热分解 ④水蒸气液化 ⑤Mg+2HClMgCl2+H2↑ ⑥CH4+2O2CO2+2H2O ⑦HCl+NaHCO3NaCl+H2O+CO2↑ ⑧Na2CO3·10H2O与NH4NO3反应制作冷敷袋(2)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发N2和O2反应,生成NOx等污染大气,其中生成NO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图中三种分子最稳定的是 。若反应生成2 mol NO气体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11.化学能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为电能,构成原电池。(1)根据构成原电池的本质判断,如下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的是 (填字母)。A.2FeBr2+3Cl22FeCl3+2Br2B.Na2CO3+2HCl2NaCl+H2O+CO2↑C.2H2O2H2↑+O2↑D.Cu+2AgNO32Ag+Cu(2)为了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有关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A.图1和图2的气泡均产生在锌棒表面B.图2中产生气体的速度比图1快C.图1中温度计的示数高于图2的示数D.图1和图2中温度计的示数相等,且均高于室温(3)铅酸蓄电池是最常见的二次电池,放电时的化学方程式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负极反应式为 。(4)图3是甲烷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pH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阶段重点练三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C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发生反应CH4+CO2CH3COOH,该反应是化合反应,A正确;催化剂参加了化学反应过程,但质量及化学性质不变,B正确;CH4→CH3COOH过程中,有C—H的断裂,没有 C—H 的形成,C不正确;①→②过程中,形成了C—C,反应为放热反应,断裂的化学键的总键能<形成的化学键的总键能,D正确。2.D 电极都是Fe,乙醇不是电解质,不能形成原电池,A项错误;电极都是C,不能形成原电池,B项错误;蔗糖不是电解质溶液,不能形成原电池,C项错误;C和Fe分别是两个活性不同的电极,硫酸铜溶液是电解质,且能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能构成原电池,D项正确。3.C 根据Δ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4×E(H—Cl)+498 kJ·mol-1-2×[243 kJ·mol-1+2E(H—O)]=-115.6 kJ·mol-1,则E(H—O)-E(H—Cl)=31.9 kJ·mol-1,所以断开1 mol H—O与断开1 mol H—Cl所需能量相差约为32 kJ,故选C。4.C n(H2O)==1.5 mol。CH4+10OH--8e-C+7H2O ①,2O2+8e-+4H2O8OH- ②,将方程式①+②得CH4+2OH-+2O23H2O+C,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8e-,即3H2O~8e-,n(e-)=n(H2O)=×1.5 mol=4 mol。5.B A、B、C三项中的装置均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A项,反应为2Al+2OH-+6H2O2[Al(OH)4]-+3H2↑,错误;B项,符合题目的要求,正确;C项,反应为Al和稀硝酸反应生成NO,错误;D项,两电极全是Al,因而不能构成原电池,即不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错误。6.C 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是放热反应,A、D两项错误;断键时需要吸收能量,B项错误,C项正确。7.C 两电极一极为碳棒,一极为铁片,若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且a极上有大量气泡生成,说明该装置构成了原电池,其中a极为正极,b极为负极。a极为碳棒,b极为铁片,烧杯中的溶液为硫酸,若为硫酸铜溶液,则a极会析出铜而不会产生气泡,C正确。8.C 干电池属于一次电池,铅酸蓄电池属于二次电池,氢氧燃料电池属于燃料电池,A项正确;干电池中锌筒为负极,负极上锌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而溶解,锌筒被破坏,B项正确;铅酸蓄电池在工作时,负极反应式为Pb-2e-+PbSO4,负极每消耗1 mol Pb,外电路中通过2 mol电子,但电子不会在硫酸溶液中转移,C项错误;氢氧燃料电池的产物为H2O,氢氧燃料电池具有清洁、安全、高效等特点,D项正确。9.B 由电池反应为2Mg+O2+2H2O2Mg(OH)2可知,Mg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作负极,则活性炭作正极,负极反应式为Mg-2e-+2OH-Mg(OH)2,正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A、C正确;电子不能在电解质溶液中移动,由负极Mg经过导线流向正极C,B错误;电池工作时活性炭电极吸附氧气发生还原反应,不会产生气泡,D正确。10.(1)①③⑦⑧ (2)N2 吸收解析:(1)②碘升华、④水蒸气液化不是化学变化,⑤金属与酸反应、⑥燃烧是放热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①③⑦⑧。(2)键能越大物质越稳定,则图中三种分子最稳定的是N2。断键吸收的总能量为946 kJ+498 kJ=1 444 kJ,成键释放的总能量为 2×632 kJ=1 264 kJ,故若反应生成2 mol NO气体吸收1 444 kJ-1 264 kJ=180 kJ热量。11.(1)AD (2)BC (3)Pb+-2e-PbSO4 (4)减小解析:(1)一般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在理论上可以设计成原电池, A为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符合题意;B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不符合题意;C不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不符合题意;D为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符合题意。所以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的是A、D。(2)图1中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H2,不能形成原电池;图2中能形成原电池,锌为负极,铜为正极; 图1中不能形成原电池,气泡产生在锌棒表面,图2中形成原电池,气泡产生在铜棒表面,A错误;图2中形成原电池,能加快反应速率,图2中产生气体的速度比图1快,B正确;图1中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图2中形成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所以图1中温度计的示数高于图2的示数,C正确;图1中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温度高于室温,图2中形成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温度基本保持不变,所以图1和图2中温度计的示数不等,D错误。所以正确的是B、C。(3)铅酸蓄电池放电时,铅失去电子生成PbSO4,负极反应式为Pb+S-2e-PbSO4。(4)甲烷燃料电池工作时,总反应相当于甲烷燃烧,生成CO2和H2O,生成的CO2会与NaOH反应,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OH-逐渐反应,浓度逐渐减少,则电解质溶液的pH减小。4 / 4(共29张PPT)阶段重点练三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 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该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 催化剂参加了化学反应过程C. CH4→CH3COOH过程中,有C—H的断裂和形成D. ①→②过程中,形成了C—C,断裂的化学键的总键能<形成的化学键的总键能1234567891011解析: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发生反应CH4+CO2 CH3COOH,该反应是化合反应,A正确;催化剂参加了化学反应过程,但质量及化学性质不变,B正确;CH4→CH3COOH过程中,有C—H的断裂,没有 C—H 的形成,C不正确;①→②过程中,形成了C—C,反应为放热反应,断裂的化学键的总键能<形成的化学键的总键能,D正确。12345678910112. (2024·十堰高一期末)某化学兴趣小组自制盐水小彩灯(装置如图),在彩灯所连的纸片电池上滴几滴溶液,就能使小彩灯亮起来。下列纸片电池的组合中能使小彩灯亮起来的是( )选项 电极a 电极b 溶液XA Fe Fe 乙醇溶液B C C NaCl溶液C Fe Zn 蔗糖溶液D C Fe CuSO4溶液1234567891011解析: 电极都是Fe,乙醇不是电解质,不能形成原电池,A项错误;电极都是C,不能形成原电池,B项错误;蔗糖不是电解质溶液,不能形成原电池,C项错误;C和Fe分别是两个活性不同的电极,硫酸铜溶液是电解质,且能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能构成原电池,D项正确。12345678910113. 用Cl2生产某些含氯有机化合物时会产生副产物HCl。利用反应A:4HCl+O2 2Cl2+2H2O,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已知:反应A中,4 mol HCl被氧化,放出115.6 kJ的热量。则断开1 mol H—O与断开1 mol H—Cl所需能量相差约为( )A. 16 kJ B. 24 kJC. 32 kJ D. 48 kJ1234567891011解析: 根据Δ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4×E(H—Cl)+498 kJ·mol-1-2×[243 kJ·mol-1+2E(H—O)]=-115.6 kJ·mol-1,则E(H—O)-E(H—Cl)=31.9 kJ·mol-1,所以断开1 mol H—O与断开1 mol H—Cl所需能量相差约为32 kJ,故选C。12345678910114. 燃料电池的突出优点是把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而不经过热能中间形式,现已广泛使用。如甲烷燃料电池,其电极反应为:负极:CH4+10OH--8e- C +7H2O,正极:2O2+8e-+4H2O 8OH-。今欲得27 g水,则电池中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为( )A. 1 mol B. 2 molC. 4 mol D. 6 mol1234567891011解析: n(H2O)= =1.5 mol。CH4+10OH--8e-C +7H2O ①,2O2+8e-+4H2O 8OH- ②,将方程式①+②得CH4+2OH-+2O2 3H2O+C ,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8e-,即3H2O~8e-,n(e-)= n(H2O)= ×1.5mol=4 mol。12345678910115. 为将反应2Al+6H+ 2Al3++3H2↑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下列装置能达到目的的是(铝条均已除去了氧化膜)( )1234567891011解析: A、B、C三项中的装置均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A项,反应为2Al+2OH-+6H2O 2[Al(OH)4]-+3H2↑,错误;B项,符合题目的要求,正确;C项,反应为Al和稀硝酸反应生成NO,错误;D项,两电极全是Al,因而不能构成原电池,即不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错误。12345678910116. 化学反应A2+B2 2AB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 断裂1 mol A—A和1 mol B—B放出x kJ的能量C. 断裂2 mol A—B需要吸收y kJ的能量D. 2 mol AB的总能量高于1 mol A2和1 mol B2的总能量1234567891011解析: 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是放热反应,A、D两项错误;断键时需要吸收能量,B项错误,C项正确。12345678910117. 如图所示,两电极一极为碳棒,一极为铁片。若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且a极上有大量气泡生成,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a为负极,是铁片,烧杯中的溶液为硫酸B. b为负极,是铁片,烧杯中的溶液为硫酸铜溶液C. a为正极,是碳棒,烧杯中的溶液为硫酸D. b为正极,是碳棒,烧杯中的溶液为硫酸铜溶液1234567891011解析: 两电极一极为碳棒,一极为铁片,若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且a极上有大量气泡生成,说明该装置构成了原电池,其中a极为正极,b极为负极。a极为碳棒,b极为铁片,烧杯中的溶液为硫酸,若为硫酸铜溶液,则a极会析出铜而不会产生气泡,C正确。12345678910118. (2023·岳阳高一期末)下面是几种常见的化学电源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上述电池分别属于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B. 干电池在长时间使用后,锌筒被破坏C. 铅酸蓄电池在工作中,负极每消耗1 mol铅,则硫酸溶液中就转移2mol电子D. 氢氧燃料电池具有清洁、安全、高效等特点1234567891011解析: 干电池属于一次电池,铅酸蓄电池属于二次电池,氢氧燃料电池属于燃料电池,A项正确;干电池中锌筒为负极,负极上锌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而溶解,锌筒被破坏,B项正确;铅酸蓄电池在工作时,负极反应式为Pb-2e-+ PbSO4,负极每消耗1 mol Pb,外电路中通过2 mol电子,但电子不会在硫酸溶液中转移,C项错误;氢氧燃料电池的产物为H2O,氢氧燃料电池具有清洁、安全、高效等特点,D项正确。12345678910119. “盐水动力”玩具车的电池以镁片、活性炭为电极,向极板上滴加食盐水后电池便可工作,电池反应为2Mg+O2+2H2O 2Mg(OH)2。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电池工作时,镁片作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 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电解质溶液由镁片电极流向活性炭电极D. 电池工作时,活性炭电极表面不会产生气泡1234567891011解析: 由电池反应为2Mg+O2+2H2O 2Mg(OH)2可知,Mg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作负极,则活性炭作正极,负极反应式为Mg-2e-+2OH- Mg(OH)2,正极反应式为O2+4e-+2H2O 4OH-,A、C正确;电子不能在电解质溶液中移动,由负极Mg经过导线流向正极C,B错误;电池工作时活性炭电极吸附氧气发生还原反应,不会产生气泡,D正确。123456789101110. 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过程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①灼热的木炭中通入CO2 ②碘升华 ③石灰石受热分解 ④水蒸气液化 ⑤Mg+2HCl MgCl2+H2↑ ⑥CH4+2O2 CO2+2H2O ⑦HCl+NaHCO3 NaCl+H2O+CO2↑⑧Na2CO3·10H2O与NH4NO3反应制作冷敷袋 ①③⑦⑧ 1234567891011解析: ②碘升华、④水蒸气液化不是化学变化,⑤金属与酸反应、⑥燃烧是放热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①③⑦⑧。1234567891011(2)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发N2和O2反应,生成NOx等污染大气,其中生成NO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图中三种分子最稳定的是 。若反应生成2 mol NO气体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N2 吸收 解析: 键能越大物质越稳定,则图中三种分子最稳定的是N2。断键吸收的总能量为946 kJ+498 kJ=1 444 kJ,成键释放的总能量为 2×632 kJ=1 264 kJ,故若反应生成2 mol NO气体吸收1 444 kJ-1 264 kJ=180 kJ热量。123456789101111. 化学能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为电能,构成原电池。(1)根据构成原电池的本质判断,如下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的是 (填字母)。 AD 1234567891011解析: 一般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在理论上可以设计成原电池, A为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符合题意;B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不符合题意;C不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不符合题意;D为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符合题意。所以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的是A、D。1234567891011(2)为了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有关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BC A. 图1和图2的气泡均产生在锌棒表面B. 图2中产生气体的速度比图1快C. 图1中温度计的示数高于图2的示数D. 图1和图2中温度计的示数相等,且均高于室温1234567891011解析: 图1中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H2,不能形成原电池;图2中能形成原电池,锌为负极,铜为正极; 图1中不能形成原电池,气泡产生在锌棒表面,图2中形成原电池,气泡产生在铜棒表面,A错误;图2中形成原电池,能加快反应速率,图2中产生气体的速度比图1快,B正确;图1中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图2中形成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所以图1中温度计的示数高于图2的示数,C正确;图1中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温度高于室温,图2中形成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温度基本保持不变,所以图1和图2中温度计的示数不等,D错误。所以正确的是B、C。1234567891011(3)铅酸蓄电池是最常见的二次电池,放电时的化学方程式为Pb+PbO2+2H2SO4 2PbSO4+2H2O,负极反应式为 。解析: 铅酸蓄电池放电时,铅失去电子生成PbSO4,负极反应式为Pb+S -2e- PbSO4。 Pb+-2e- PbSO4 1234567891011(4)图3是甲烷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pH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减小 解析: 甲烷燃料电池工作时,总反应相当于甲烷燃烧,生成CO2和H2O,生成的CO2会与NaOH反应,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OH-逐渐反应,浓度逐渐减少,则电解质溶液的pH减小。1234567891011感谢欣赏THE EN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阶段重点练三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docx 阶段重点练三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