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时 乙酸 官能团与有机化合物的分类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醋酸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晶体B.乙酸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它不是一元羧酸C.乙酸能与Na2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D.乙酸酸性较弱,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2.乙酸是生活中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其结构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酸与CaCO3反应,能证明酸性:乙酸>碳酸B.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时②键断裂C.乙酸显酸性,发生电离时①键断裂D.乙酸分子中的官能团是—COOH,叫羟基3.下列各项对有机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属于烷烃B.属于卤代烃C.属于羧酸D.含有2种官能团4.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5.若将转化为,可使用的试剂是( )A.Na B.NaOHC.Na2CO3 D.NaHCO36.(2024·商洛联考)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有机物能与NaHCO3溶液反应产生气体B.该有机物能发生取代反应C.该有机物能使溴水褪色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D.该有机物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7.观察图中物质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及其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A是乙醇,则B、C的结构简式分别为 、 。(2)如图所示化学方程式中的“一定条件”是 。(3)反应物中只有乙醇分子中的氧原子是18O,生成物中含这种氧原子的是 (写物质名称)。(4)在B的分子中,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原子有 个。8.人类已进入网络时代,长时间看显示屏的人,会感到眼睛疲劳,甚至会对眼睛产生伤害,维生素A常作为保健药物,缓解视觉疲劳,维生素A的结构简式为,有关维生素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维生素A含有2种官能团B.维生素A属于醇类C.1 mol维生素A最多可以和3 mol H2加成D.维生素A既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又能和氧气发生催化氧化9.具有一个羟基的化合物A 10 g,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某酯11.85 g,并回收了未反应的A 1.3 g,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A.98 B.116 C.158 D.27810.1-丁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丁酯,反应温度为115~125 ℃,反应装置如图。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不能用水浴加热B.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C.提纯乙酸丁酯需要经过水、氢氧化钠溶液洗涤D.该实验反应的机理是乙酸去掉—OH,1-丁醇去掉H原子11.中草药连花清瘟胶囊,其有效成分绿原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绿原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16H16O9B.分子中含有三种官能团C.不能与NaHCO3反应产生CO2D.能发生加成、取代、加聚等类型的反应12.(2023·河南名校联考)“固碳”是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课题。最近,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的岩澤伸治(Iwasawa Nobuharu)教授课题组开发光催化剂实现CO2、H2和苯乙烯类氢羧化反应。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1)和反应(2)中C元素只被还原B.甲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共平面C.与乙互为同分异构体D.乙能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13.苹果酸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酸,其结构简式为。(1)苹果酸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 、 。(2)苹果酸的分子式为 。(3)1 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应,能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氢气 L。(4)苹果酸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A.与NaOH溶液反应B.与石蕊溶液作用C.与乙酸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D.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E.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14.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的主要标志。下图是由乙烯合成乙酸乙酯可能的合成路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2)在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时,用到饱和的Na2CO3溶液,其作用是 。(3)乙醇的结构式为,若实验证明乙醇分子有一个特殊氢原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乙酸乙酯的同分异构体(只含一种官能团)有 种。第2课时 乙酸 官能团与有机化合物的分类1.C 冰醋酸的熔点为16.6 ℃,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液体;决定乙酸的酸性的是—COOH,乙酸是一元酸,比碳酸酸性强,有酸的通性,故能与Na2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2.A 乙酸与CaCO3反应,生成乙酸钙、水和二氧化碳,能证明乙酸酸性强于碳酸,A正确;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时乙酸脱去羟基,断裂的化学键是①键,B错误;乙酸显酸性,能电离出氢离子,断裂的化学键是②键,C错误;乙酸分子中的官能团是 —COOH,叫羧基,D错误。3.D A项中物质碳原子均达到饱和,属于烷烃,正确;B项中物质含有碳溴键,属于卤代烃,正确;C项中物质含有羧基,属于羧酸,正确;D项中物质仅含有羧基1种官能团,错误。4.D 制备乙酸乙酯所用试剂为乙醇和冰醋酸,使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A项正确;为防止倒吸,导管末端应位于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方,B项正确;所得的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Na2CO3溶液,而挥发出的乙醇和乙酸可被饱和Na2CO3溶液吸收,可用分液法将乙酸乙酯与饱和Na2CO3溶液分离,C项正确;整个过程不需要蒸发,D项错误。5.A —COOH和—OH均可与Na发生置换反应,可实现转化;醇羟基与NaOH、Na2CO3、NaHCO3 均不反应。6.D 该有机物中含有羧基,能与NaHCO3溶液反应产生CO2,A正确;有机物中含有羧基,能发生酯化反应,即取代反应,B正确;该有机物中含有双键,能使溴水褪色,C正确;该有机物分子中,碳碳双键和羧基与苯环直接相连,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D错误。7.(1)CH3COOH CH3COOCH2CH3 (2)浓硫酸、加热(3)乙酸乙酯 (4)4解析:根据A是乙醇和图中物质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及其变化可知,B是CH3COOH,C是CH3COOCH2CH3,一定条件是在浓硫酸存在下加热;此反应中乙醇脱氢,乙酸脱羟基,则18O在乙酸乙酯分子中;CH3COOH中的两个C原子和两个O原子,都是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原子。8.C 据维生素A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和—OH两种官能团,A正确;维生素A可看作不饱和烃中一个氢原子被—OH取代后的产物,因此属于醇类,B正确;1 mol维生素A含有5 mol ,因此需要5 mol H2加成,C错误;维生素A既可以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又可以在Cu作为催化剂的条件下被氧气氧化,D正确。9.B 设化合物A为R—OH,相对分子质量为M,则:CH3COOH+HO—RCH3COOR+H2O M M+60-18 (10-1.3)g 11.85 g=解得M=116。10.C 水浴加热的温度不会超过100 ℃,A正确;长玻璃管的作用是冷凝回流,B正确;氢氧化钠可以使乙酸丁酯水解,故不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C错误;酯化反应的机理是羧酸去掉羟基,醇去掉氢原子,D正确。11.D 根据分子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6H18O9,A错误;分子中含有羧基、羟基、酯基、碳碳双键等官能团,B错误;分子中含有羧基,故该物质能和NaHCO3反应产生CO2,C错误;分子中含有羧基、羟基、酯基、碳碳双键,故能发生加成、取代、加聚等类型的反应,D正确。12.C 反应(1)CO2转化为CO,C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反应(2)中,甲中C元素转化为乙时平均化合价升高被氧化,CO中的C转化为乙时,C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A错误;甲中苯环为平面结构,碳碳双键为平面结构,两平面通过单键相连,可能重合也可能不重合,B错误;该结构与乙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C正确;乙不含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不能发生加聚反应,D错误。13.(1)羟基 羧基 (2)C4H6O5(3)33.6 (4)ABCDE解析:一个苹果酸分子中含有2个—COOH和1个—OH,都可以与金属钠反应产生H2,故1 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可产生H2 1.5 mol。它含有—COOH,可与石蕊溶液作用,可与NaOH、NaHCO3、乙醇反应。它含有—OH,可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14.(1)2CH3CH2OH+O22CH3CHO+2H2O(2)吸收挥发出来的乙酸和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3)2CH3CH2OH+2Na2CH3CH2ONa+H2↑(4)5解析:(1)乙醇在Cu做催化剂并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醛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2)乙醇和乙酸在浓硫酸催化下,在加热时发生酯化反应,产生乙酸乙酯和水。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乙醇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溶解度。(3)实验证明乙醇分子有一个特殊氢原子即羟基上的氢原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2Na2CH3CH2ONa+H2↑。(4)乙酸乙酯分子式是C4H8O2,它的同分异构体中只含有一种官能团的物质有酯、羧酸;属于酯类的有HCOOCH2CH2CH3、HCOOCH(CH3)2、CH3CH2COOCH3,属于羧酸的有CH3CH2CH2COOH、(CH3)2CHCOOH,因此共有5种同分异构体。4 / 4第2课时 乙酸 官能团与有机化合物的分类课程 标准 1.以乙酸为例认识有机化合物中的官能团。 2.认识乙酸的结构及其主要性质与应用,结合典型实例认识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分点突破(一) 乙酸1.物理性质俗名 颜色 状态气味 溶解性 挥发性2.分子结构3.化学性质(1)弱酸性①弱酸性:乙酸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是 酸,具有酸的通性。②醋酸与碳酸酸性强弱的比较实验现象:烧瓶中有 生成,试剂瓶中澄清石灰水变 。反应: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Ca(OH)2+CO2CaCO3↓+H2O结论:碳酸的酸性 醋酸。(2)酯化反应①反应原理乙酸与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酸与醇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酯化反应,属于可逆反应,又属于 反应。②实验探究:乙酸乙酯的制备根据相应实验,完成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实验实验现象 a.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有 产生; b.可以闻到 实验结论 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加热,可生成 (3)酯类①酯类的一般通式可写为 ,官能团为酯基( 或写作—COOR)。②低级酯具有一定的挥发性,有芳香气味,可用作饮料、糖果、化妆品中的香料和有机溶剂。 关于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1)实验过程中乙酸、乙醇、浓硫酸在试管中的加入顺序是什么?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什么?(2)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又是什么?(3)右边试管中的导管能否伸入到液面以下?为什么?1.酯化反应的机理通常用同位素示踪原子法来证明:如用含18O的乙醇与乙酸反应,可以发现,生成物乙酸乙酯中含有18O。可见,发生酯化反应时,羧酸断C—O,醇分子断O—H,即“酸去羟基,醇去氢”。2.酯化反应实验中的注意事项(1)试剂的加入顺序先加入乙醇,然后沿器壁慢慢加入浓硫酸,冷却后再加入CH3COOH。(2)试剂的作用①浓硫酸a.催化剂——增大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所需时间;b.吸水剂——吸收反应中生成的水,促使反应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进行,提高CH3COOH、CH3CH2OH的转化率。②饱和Na2CO3溶液a.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b.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c.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d.提高水溶液的密度以加速乙酸乙酯与水溶液的分层。提醒(1)酯化反应属于可逆反应,反应物的转化率不能为100%。(2)加热的温度不能过高的目的是尽量减少乙酸、乙醇的挥发,提高乙酸、乙醇的转化率。(3)导气管末端要在液面以上,不能伸入饱和Na2CO3溶液液面以下,以防止倒吸。1.下列有关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酸分子中含有羟基,所以它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乙酸的结构简式为C2H4O2C.乙酸的熔点低,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液体D.乙酸能去除水壶内的水垢,说明其酸性比碳酸强2.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学制取乙酸乙酯的过程,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实验任务。【实验目的】 制取乙酸乙酯【实验原理】 甲、乙、丙三位同学均采取乙醇、乙酸与浓硫酸混合共热的方法制取乙酸乙酯,浓硫酸的作用是 。【装置设计】 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列三套实验装置:请从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装置中选择一种作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应选择的装置是 (填“甲”或“乙”)。丙同学将甲装置中的导气管改成了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 。【实验步骤】(1)按选择的装置组装仪器,在试管中先加入3 mL乙醇,然后沿器壁慢慢加入2 mL浓硫酸,冷却后再加入2 mL冰醋酸。(2)将试管固定在铁架上。(3)在试管②中加入适量的饱和Na2CO3溶液。(4)用酒精灯对试管①加热。(5)当观察到试管②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问题讨论】a.步骤(1)装好实验装置,加入样品前还应检查 。b.根据试管②中观察到的现象,可知乙酸乙酯的物理性质有 。c.试管②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 、 。d.从试管②中分离出乙酸乙酯的实验操作是 。分点突破(二) 官能团与有机化合物的分类1.官能团与有机物性质的关系(1)官能团对有机物的性质具有 作用。(2)含有相同官能团的有机物在性质上具有相似之处。2.官能团与有机物的分类类别 官能团 代表物烷烃 — CH4 甲烷烯烃 碳碳双键 乙烯炔烃 碳碳三键 HC≡CH 乙炔芳香烃 — 苯卤代烃 碳卤键 (—X 卤素原子) 溴乙烷醇 —OH CH3CH2OH 乙醇醛 乙醛羧酸 乙酸酯 乙酸乙酯3.基于官能团认识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思路1.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HOOC—CHCHCH2OH。(1)该有机物中含有几种官能团?请写出官能团的名称。(2)该有机物能否与Na、NaOH、NaHCO3反应?若能反应,写出其生成的有机物质。2.和含有的官能团相同吗?性质相同吗?3.官能团决定物质的性质。丙烯酸(CH2CHCOOH)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指出其含有的官能团并预测其主要化学性质。1.下列含有两种官能团的物质是( )A.CH3CH2OHB.CH2CHCH2BrC.CH2Cl2D.2.下列物质的类别与所含官能团错误的是( )A.CH3COOCH3 酯类 —COORB. 羧酸 —COOHC. 醛类 —CHOD.CH2Cl2 卤代烃 多官能团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分析与推测)【典例】 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1)1 mol该有机物和过量Na反应,最多可以生成多少mol H2?(2)该物质消耗Na、NaOH、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多少?(3)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该有机物中的碳碳双键吗?(4)该物质能够在催化剂作用下被氧气氧化为含有—CHO的有机化合物吗?【规律方法】1.常见官能团及典型化学反应官能团 典型化学反应碳碳双键 (1)加成反应: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 (2)氧化反应: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3)加聚反应羟基 —OH (1)与活泼金属(Na)反应; (2)氧化反应:乙醇在铜或银催化下被氧化成乙醛;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羧基 —COOH (1)酸的通性; (2)酯化反应(取代反应):在浓硫酸催化下与醇反应生成酯和水酯基 —COOR 水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酯化反应的逆反应2.含羟基化合物的反应规律(1)能与金属钠反应的有机物含有—OH或 —COOH,反应关系为2Na~2—OH~H2或2Na~2—COOH~H2。(2)能与NaHCO3、Na2CO3反应生成CO2的有机物一定含有—COOH,反应关系为NaHCO3~—COOH~CO2、Na2CO3~2—COOH~CO2。【迁移应用】1.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7H6O5 B.1 mol该物质能与4 mol Na发生反应C.分子中含有两种官能团 D.在水溶液中羧基和羟基均能电离出H+2.乌头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乌头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6H8O6B.含1 mol乌头酸的溶液最多可消耗3 mol NaOHC.乌头酸既属于醇类也属于羧酸类D.乌头酸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但是不能与钠反应1.传统的“陈醋”生产过程中有一步称为“冬捞夏晒”,是指冬天捞出醋中的冰、夏日暴晒蒸发醋中的水分,以提高醋的品质。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食醋中的水要比醋酸容易蒸发B.调味品的食醋中含有乙酸C.食醋可除去热水瓶胆中的水垢D.冰醋酸是由冰和醋酸混合而成2.下列物质中,能与乙酸发生反应的是( )①石蕊 ②乙醇 ③乙醛 ④金属铝⑤氧化镁 ⑥碳酸钙 ⑦氢氧化铜A.①③④⑤⑥⑦ 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⑥⑦ D.全部3.如图甲、乙表示的是两种含有C、H、O元素的有机化合物,下列对图示中表示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表示的是同一种物质B.甲中是否混有乙,可通过加入金属钠观察是否产生气体进行检验C.都能发生酯化反应D.乙表示的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4.水仙花含有芳樟醇,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芳樟醇的说法错误的是( )A.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B.可以和NaOH溶液发生反应C.可发生加聚反应 D.与互为同分异构体5.脱落酸是一种抑制生长的植物激素,因能促使叶子脱落而得名,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1)有关脱落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A.脱落酸的分子式为C15H18O4B.脱落酸只能和醇类发生酯化反应C.脱落酸可以和碳酸钠溶液发生反应D.1 mol脱落酸最多可以和2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2)1 mol脱落酸最多可以和 mol钠反应。(3)1 mol脱落酸最多可以和 mol氢氧化钠反应。第2课时 乙酸 官能团与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基础知识·准落实】分点突破(一)师生互动1.醋酸 无色 液体 强烈刺激性气味 易溶于水和乙醇 易挥发2.C2H4O2 —COOH CH3COOH 3.(1)①CH3COOHCH3COO-+H+ 一元弱 ②气泡 浑浊 弱于 (2)①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取代 ②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 香味 乙酸乙酯 (3)①探究活动 (1)提示:在试管中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振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和乙酸;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暴沸。(2)提示:浓硫酸的作用是作催化剂和吸水剂;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溶解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少乙酸乙酯的损失。(3)提示:不能;原因是防止倒吸。自主练习1.D 乙酸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错误;乙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C2H4O2是乙酸的分子式,B错误;乙酸的熔点低,常温下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C错误;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乙酸能和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其酸性比碳酸强,D正确。2.作催化剂和吸水剂 乙 防倒吸a.装置的气密性 b.无色、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等c.溶解挥发出的乙醇 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d.分液解析:实验室用乙醇、乙酸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浓硫酸的作用是作催化剂和吸水剂。由于乙酸乙酯、乙酸、乙醇的沸点都较低,加热时都能挥发出来,故加热后在试管②的上层为乙酸、乙醇、乙酸乙酯的混合液,用饱和Na2CO3溶液可以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醇和乙酸,在上层得到乙酸乙酯油状液体,经分液漏斗分液即可。该实验中由于酒精灯加热可能使试管内液体受热不均匀,若导管插入液面以下有可能发生倒吸现象,所以装置要能防止倒吸。分点突破(二)师生互动1.(1)决定 2. CH2CH2 —C≡C— CH3CH2Br 羟基 醛基 羧基 酯基 探究活动1.(1)提示:3种。羧基、碳碳双键、羟基。(2)提示:均能反应。其生成的有机物质分别为NaOOC—CHCHCH2ONa、NaOOC—CHCHCH2OH、NaOOC—CHCHCH2OH。2.提示:二者含有的官能团不同,中含有羧基,中含有酯基,因二者官能团不同,故性质不同。3.提示:丙烯酸含有的官能团是碳碳双键()和羧基(—COOH),具有烯烃的性质,如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能发生加成反应,也具备羧酸的性质,能发生酯化反应等。自主练习1.B A项,只含有羟基一种官能团,不符合题意;B项,CH2CHCH2Br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和碳溴键两种官能团,符合题意;C项,CH2Cl2中只含有碳氯键一种官能团,不符合题意;D项,苯环不是官能团,只有碳溴键一种官能团,不符合题意。2.C CH3COOCH3是乙酸甲酯,官能团是酯基,属于酯类,A正确;的官能团是 —COOH,属于羧酸类,B正确;的官能团是酯基、醛基,属于酯类,C错误;CH2Cl2中含有氯原子,官能团是碳氯键,属于卤代烃,D正确。【关键能力·细培养】【典例】 (1)提示:1.5 mol。金属钠可以和羟基、羧基反应生成H2,1 mol 该有机化合物中含有1 mol羟基和2 mol羧基,故1 mol 该有机化合物和过量的金属钠反应最多可以生成1.5 mol H2。(2)提示:NaOH、NaHCO3均只能与该有机化合物中的羧基反应,消耗Na、NaOH、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2。(3)提示:不能。该有机化合物中含有羟基和碳碳双键,且与苯环相连的碳原子上有氢,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无法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其中的碳碳双键。(4)提示:该有机化合物中含有—CH2OH,可以被氧气氧化为—CHO。迁移应用1.B 根据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确定其分子式为C7H10O5,需要注意不存在苯环,A错误;1 mol 该物质有3 mol羟基和1 mol羧基,能与4 mol 钠反应,B正确;由结构可知有三种官能团:羧基、羟基、碳碳双键,C错误;在水溶液中羧基可以电离出H+,羟基不能发生电离,D错误。2.B 由乌头酸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6H6O6,A错误;1 mol乌头酸中含有3 mol羧基,故含1 mol 乌头酸的溶液最多可消耗3 mol NaOH,B正确;乌头酸属于羧酸类,C错误;乌头酸中有羧基,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也能与钠发生反应生成氢气, D错误。【教学效果·勤检测】1.D 醋酸沸点为118 ℃,所以水要比醋酸容易蒸发,A正确;调味品的食醋中含有乙酸,B正确;醋酸酸性强于碳酸,醋酸可以和水垢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反应,C正确;无水醋酸俗称冰醋酸,冰醋酸是纯净物,D错误。2.C 乙酸具有酸性,具有酸的通性,且酸性比碳酸强,则①④⑤⑥⑦正确;可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则②正确,与乙醛不反应。3.C 甲表示乙醇,乙表示乙酸,A错误;乙醇和乙酸都可与钠反应放出气体,B错误;乙醇中含有羟基,乙酸中含有羧基,故二者都能发生酯化反应,C正确;乙酸中含有碳氧双键,不是碳碳双键,D错误。4.B 根据芳樟醇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故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存在羟基故可发生取代反应,A和C正确;分子中存在的羟基和碳碳双键均不和NaOH溶液发生反应,B错误;芳樟醇与的分子式均为C10H18O,结构不同,故互为同分异构体,D正确。5.(1)C (2)2 (3)1解析:(1)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脱落酸的分子式为C15H20O4,A错误;脱落酸中含有羧基、羟基,能与醇、羧酸发生酯化反应,B错误;能与碳酸钠反应的官能团是羧基,脱落酸中含有羧基,因此脱落酸可以和碳酸钠发生反应,C正确;1 mol脱落酸中含有3 mol碳碳双键和1 mol酮羰基。即1 mol脱落酸最多可以和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D错误。(2)1 mol 脱落酸中含有1 mol羟基和1 mol羧基,都可以与钠反应生成氢气,因此1 mol脱落酸可以和2 mol金属钠发生反应。(3)1 mol脱落酸中含有1 mol羟基和1 mol羧基,只有羧基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因此1 mol脱落酸可以和1 mol氢氧化钠发生反应。8 / 8(共90张PPT)第2课时 乙酸 官能团与有机化合物的分类课程 标准 1.以乙酸为例认识有机化合物中的官能团。2.认识乙酸的结构及其主要性质与应用,结合典型实例认识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目 录1、基础知识·准落实2、关键能力·细培养3、教学效果·勤检测4、学科素养·稳提升基础知识·准落实1梳理归纳 高效学习分点突破(一) 乙酸1. 物理性质俗名 颜色 状态 气味 溶解性 挥发性 醋酸无色液体强烈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和乙醇易挥发2. 分子结构(1)弱酸性①弱酸性:乙酸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是 酸,具有酸的通性。②醋酸与碳酸酸性强弱的比较实验CH3COOHCH3COO-+H+ 一元弱 3. 化学性质现象:烧瓶中有 生成,试剂瓶中澄清石灰水变 。反应:2CH3COOH+Na2CO3 2CH3COONa+H2O+CO2↑、Ca(OH)2+CO2 CaCO3↓+H2O结论:碳酸的酸性 醋酸。气泡 浑浊弱于 (2)酯化反应①反应原理乙酸与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酸与醇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酯化反应,属于可逆反应,又属于 反应。②实验探究:乙酸乙酯的制备根据相应实验,完成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取代 实验实验现象 a.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有 产生;b.可以闻到 实验结论 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加热,可生成 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 香味 乙酸乙酯 (3)酯类①酯类的一般通式可写为 ,官能团为酯基( 或写作—COOR)。②低级酯具有一定的挥发性,有芳香气味,可用作饮料、糖果、化妆品中的香料和有机溶剂。 关于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1)实验过程中乙酸、乙醇、浓硫酸在试管中的加入顺序是什么?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什么?提示:在试管中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振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和乙酸;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暴沸。(2)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又是什么?提示:浓硫酸的作用是作催化剂和吸水剂;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溶解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少乙酸乙酯的损失。(3)右边试管中的导管能否伸入到液面以下?为什么?提示:不能;原因是防止倒吸。1. 酯化反应的机理通常用同位素示踪原子法来证明:如用含18O的乙醇与乙酸反应,可以发现,生成物乙酸乙酯中含有18O。可见,发生酯化反应时,羧酸断C—O,醇分子断O—H,即“酸去羟基,醇去氢”。2. 酯化反应实验中的注意事项(1)试剂的加入顺序先加入乙醇,然后沿器壁慢慢加入浓硫酸,冷却后再加入CH3COOH。(2)试剂的作用①浓硫酸a.催化剂——增大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所需时间;b.吸水剂——吸收反应中生成的水,促使反应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进行,提高CH3COOH、CH3CH2OH的转化率。②饱和Na2CO3溶液a.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b.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c.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d.提高水溶液的密度以加速乙酸乙酯与水溶液的分层。提醒(1)酯化反应属于可逆反应,反应物的转化率不能为100%。(2)加热的温度不能过高的目的是尽量减少乙酸、乙醇的挥发,提高乙酸、乙醇的转化率。(3)导气管末端要在液面以上,不能伸入饱和Na2CO3溶液液面以下,以防止倒吸。1. 下列有关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乙酸分子中含有羟基,所以它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 乙酸的结构简式为C2H4O2C. 乙酸的熔点低,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液体D. 乙酸能去除水壶内的水垢,说明其酸性比碳酸强解析: 乙酸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错误;乙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C2H4O2是乙酸的分子式,B错误;乙酸的熔点低,常温下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C错误;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乙酸能和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其酸性比碳酸强,D正确。2. 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学制取乙酸乙酯的过程,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实验任务。【实验目的】 制取乙酸乙酯【实验原理】 甲、乙、丙三位同学均采取乙醇、乙酸与浓硫酸混合共热的方法制取乙酸乙酯,浓硫酸的作用是 。作催化剂和吸水剂 【装置设计】 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列三套实验装置:请从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装置中选择一种作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应选择的装置是 (填“甲”或“乙”)。丙同学将甲装置中的导气管改成了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 。乙 防倒吸 【实验步骤】(1)按选择的装置组装仪器,在试管中先加入3 mL乙醇,然后沿器壁慢慢加入2 mL浓硫酸,冷却后再加入2 mL冰醋酸。(2)将试管固定在铁架上。(3)在试管②中加入适量的饱和Na2CO3溶液。(4)用酒精灯对试管①加热。(5)当观察到试管②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问题讨论】a.步骤(1)装好实验装置,加入样品前还应检查 。b.根据试管②中观察到的现象,可知乙酸乙酯的物理性质有 。c.试管②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 、 。d.从试管②中分离出乙酸乙酯的实验操作是 。装置的气密性 无色、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等 溶解挥发出的乙醇 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 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分液 解析:实验室用乙醇、乙酸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浓硫酸的作用是作催化剂和吸水剂。由于乙酸乙酯、乙酸、乙醇的沸点都较低,加热时都能挥发出来,故加热后在试管②的上层为乙酸、乙醇、乙酸乙酯的混合液,用饱和Na2CO3溶液可以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醇和乙酸,在上层得到乙酸乙酯油状液体,经分液漏斗分液即可。该实验中由于酒精灯加热可能使试管内液体受热不均匀,若导管插入液面以下有可能发生倒吸现象,所以装置要能防止倒吸。分点突破(二) 官能团与有机化合物的分类1. 官能团与有机物性质的关系(1)官能团对有机物的性质具有 作用。(2)含有相同官能团的有机物在性质上具有相似之处。决定 2. 官能团与有机物的分类类别 官能团 代表物烷烃 — CH4 甲烷烯烃 碳碳双键 乙烯炔烃 碳碳三键 HC≡CH 乙炔芳香烃 — 苯CH2 CH2 —C≡C— 类别 官能团 代表物卤代烃 碳卤键 (—X 卤素原子) 溴乙烷醇 —OH CH3CH2OH 乙醇醛 乙醛CH3CH2Br 羟基 醛基 类别 官能团 代表物羧酸 乙酸酯 乙酸乙酯羧基 酯基 3. 基于官能团认识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思路1.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HOOC—CH CHCH2OH。(1)该有机物中含有几种官能团?请写出官能团的名称。提示:3种。羧基、碳碳双键、羟基。(2)该有机物能否与Na、NaOH、NaHCO3反应?若能反应,写出其生成的有机物质。提示:均能反应。其生成的有机物质分别为NaOOC—CH CHCH2ONa、NaOOC—CH CHCH2OH、NaOOC—CH CHCH2OH。2. 和 含有的官能团相同吗?性质相同吗?提示:二者含有的官能团不同, 中含有羧基, 中含有酯基,因二者官能团不同,故性质不同。3. 官能团决定物质的性质。丙烯酸(CH2 CHCOOH)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指出其含有的官能团并预测其主要化学性质。提示:丙烯酸含有的官能团是碳碳双键( )和羧基(—COOH),具有烯烃的性质,如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能发生加成反应,也具备羧酸的性质,能发生酯化反应等。1. 下列含有两种官能团的物质是( )A. CH3CH2OH B. CH2 CHCH2BrC. CH2Cl2 D.解析: A项,只含有羟基一种官能团,不符合题意;B项,CH2 CHCH2Br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和碳溴键两种官能团,符合题意;C项,CH2Cl2中只含有碳氯键一种官能团,不符合题意;D项,苯环不是官能团,只有碳溴键一种官能团,不符合题意。2. 下列物质的类别与所含官能团错误的是( )A. CH3COOCH3 酯类 —COORB. 羧酸 —COOHC. 醛类 —CHOD. CH2Cl2 卤代烃解析: CH3COOCH3是乙酸甲酯,官能团是酯基,属于酯类,A正确; 的官能团是 —COOH,属于羧酸类,B正确; 的官能团是酯基、醛基,属于酯类,C错误;CH2Cl2中含有氯原子,官能团是碳氯键,属于卤代烃,D正确。关键能力·细培养2互动探究 深化认知多官能团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分析与推测)【典例】 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1)1 mol该有机物和过量Na反应,最多可以生成多少mol H2?提示:1.5 mol。金属钠可以和羟基、羧基反应生成H2,1 mol该有机化合物中含有1 mol羟基和2 mol羧基,故1 mol 该有机化合物和过量的金属钠反应最多可以生成1.5 mol H2。(2)该物质消耗Na、NaOH、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多少?提示:NaOH、NaHCO3均只能与该有机化合物中的羧基反应,消耗Na、NaOH、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2。(3)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该有机物中的碳碳双键吗?提示:不能。该有机化合物中含有羟基和碳碳双键,且与苯环相连的碳原子上有氢,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无法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其中的碳碳双键。(4)该物质能够在催化剂作用下被氧气氧化为含有—CHO的有机化合物吗?提示:该有机化合物中含有—CH2OH,可以被氧气氧化为—CHO。1. 常见官能团及典型化学反应官能团 典型化学反应碳碳双键(1)加成反应: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2)氧化反应: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3)加聚反应羟基 —OH (1)与活泼金属(Na)反应;(2)氧化反应:乙醇在铜或银催化下被氧化成乙醛;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规律方法】官能团 典型化学反应羧基 —COOH (1)酸的通性;(2)酯化反应(取代反应):在浓硫酸催化下与醇反应生成酯和水酯基 —COOR 水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酯化反应的逆反应2. 含羟基化合物的反应规律(1)能与金属钠反应的有机物含有—OH或 —COOH,反应关系为2Na~2—OH~H2或2Na~2—COOH~H2。(2)能与NaHCO3、Na2CO3反应生成CO2的有机物一定含有—COOH,反应关系为NaHCO3~—COOH~CO2、Na2CO3~2—COOH~CO2。【迁移应用】1.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式为C7H6O5B. 1 mol该物质能与4 mol Na发生反应C. 分子中含有两种官能团D. 在水溶液中羧基和羟基均能电离出H+解析: 根据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确定其分子式为C7H10O5,需要注意不存在苯环,A错误;1 mol 该物质有3 mol羟基和1 mol羧基,能与4 mol 钠反应,B正确;由结构可知有三种官能团:羧基、羟基、碳碳双键,C错误;在水溶液中羧基可以电离出H+,羟基不能发生电离,D错误。2. 乌头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乌头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式为C6H8O6B. 含1 mol乌头酸的溶液最多可消耗3 mol NaOHC. 乌头酸既属于醇类也属于羧酸类D. 乌头酸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但是不能与钠反应解析: 由乌头酸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6H6O6,A错误;1 mol乌头酸中含有3 mol羧基,故含1 mol 乌头酸的溶液最多可消耗3 mol NaOH,B正确;乌头酸属于羧酸类,C错误;乌头酸中有羧基,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也能与钠发生反应生成氢气,D错误。教学效果·勤检测3强化技能 查缺补漏1. 传统的“陈醋”生产过程中有一步称为“冬捞夏晒”,是指冬天捞出醋中的冰、夏日暴晒蒸发醋中的水分,以提高醋的品质。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食醋中的水要比醋酸容易蒸发B. 调味品的食醋中含有乙酸C. 食醋可除去热水瓶胆中的水垢D. 冰醋酸是由冰和醋酸混合而成解析: 醋酸沸点为118 ℃,所以水要比醋酸容易蒸发,A正确;调味品的食醋中含有乙酸,B正确;醋酸酸性强于碳酸,醋酸可以和水垢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反应,C正确;无水醋酸俗称冰醋酸,冰醋酸是纯净物,D错误。2. 下列物质中,能与乙酸发生反应的是( )①石蕊 ②乙醇 ③乙醛 ④金属铝 ⑤氧化镁 ⑥碳酸钙 ⑦氢氧化铜A. ①③④⑤⑥⑦ B. ②③④⑤C. ①②④⑤⑥⑦ D. 全部解析: 乙酸具有酸性,具有酸的通性,且酸性比碳酸强,则①④⑤⑥⑦正确;可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则②正确,与乙醛不反应。3. 如图甲、乙表示的是两种含有C、H、O元素的有机化合物,下列对图示中表示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表示的是同一种物质B. 甲中是否混有乙,可通过加入金属钠观察是否产生气体进行检验C. 都能发生酯化反应D. 乙表示的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解析: 甲表示乙醇,乙表示乙酸,A错误;乙醇和乙酸都可与钠反应放出气体,B错误;乙醇中含有羟基,乙酸中含有羧基,故二者都能发生酯化反应,C正确;乙酸中含有碳氧双键,不是碳碳双键,D错误。4. 水仙花含有芳樟醇,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芳樟醇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B. 可以和NaOH溶液发生反应C. 可发生加聚反应D. 与 互为同分异构体解析: 根据芳樟醇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故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存在羟基故可发生取代反应,A和C正确;分子中存在的羟基和碳碳双键均不和NaOH溶液发生反应,B错误;芳樟醇与 的分子式均为C10H18O,结构不同,故互为同分异构体,D正确。5. 脱落酸是一种抑制生长的植物激素,因能促使叶子脱落而得名,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1)有关脱落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A. 脱落酸的分子式为C15H18O4B. 脱落酸只能和醇类发生酯化反应C. 脱落酸可以和碳酸钠溶液发生反应D. 1 mol脱落酸最多可以和2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C 解析: 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脱落酸的分子式为C15H20O4,A错误;脱落酸中含有羧基、羟基,能与醇、羧酸发生酯化反应,B错误;能与碳酸钠反应的官能团是羧基,脱落酸中含有羧基,因此脱落酸可以和碳酸钠发生反应,C正确;1 mol脱落酸中含有3 mol碳碳双键和1 mol酮羰基。即1 mol脱落酸最多可以和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D错误。(2)1 mol脱落酸最多可以和 mol钠反应。解析: 1 mol 脱落酸中含有1 mol羟基和1 mol羧基,都可以与钠反应生成氢气,因此1 mol脱落酸可以和2 mol金属钠发生反应。2 (3)1 mol脱落酸最多可以和 mol氢氧化钠反应。解析: 1 mol脱落酸中含有1 mol羟基和1 mol羧基,只有羧基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因此1 mol脱落酸可以和1 mol氢氧化钠发生反应。1 学科素养·稳提升4内化知识 知能升华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冰醋酸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晶体B. 乙酸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它不是一元羧酸C. 乙酸能与Na2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D. 乙酸酸性较弱,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冰醋酸的熔点为16.6 ℃,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液体;决定乙酸的酸性的是—COOH,乙酸是一元酸,比碳酸酸性强,有酸的通性,故能与Na2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12345678910111213142. 乙酸是生活中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其结构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乙酸与CaCO3反应,能证明酸性:乙酸>碳酸B. 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时②键断裂C. 乙酸显酸性,发生电离时①键断裂D. 乙酸分子中的官能团是—COOH,叫羟基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乙酸与CaCO3反应,生成乙酸钙、水和二氧化碳,能证明乙酸酸性强于碳酸,A正确;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时乙酸脱去羟基,断裂的化学键是①键,B错误;乙酸显酸性,能电离出氢离子,断裂的化学键是②键,C错误;乙酸分子中的官能团是 —COOH,叫羧基,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3. 下列各项对有机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属于烷烃B. 属于卤代烃C. 属于羧酸D. 含有2种官能团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A项中物质碳原子均达到饱和,属于烷烃,正确;B项中物质含有碳溴键,属于卤代烃,正确;C项中物质含有羧基,属于羧酸,正确;D项中物质仅含有羧基1种官能团,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4. 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制备乙酸乙酯所用试剂为乙醇和冰醋酸,使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A项正确;为防止倒吸,导管末端应位于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方,B项正确;所得的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Na2CO3溶液,而挥发出的乙醇和乙酸可被饱和Na2CO3溶液吸收,可用分液法将乙酸乙酯与饱和Na2CO3溶液分离,C项正确;整个过程不需要蒸发,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5. 若将 转化为 ,可使用的试剂是( )A. Na B. NaOHC. Na2CO3 D. NaHCO3解析: —COOH和—OH均可与Na发生置换反应,可实现转化;醇羟基与NaOH、Na2CO3、NaHCO3 均不反应。12345678910111213146. (2024·商洛联考)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该有机物能与NaHCO3溶液反应产生气体B. 该有机物能发生取代反应C. 该有机物能使溴水褪色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D. 该有机物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该有机物中含有羧基,能与NaHCO3溶液反应产生CO2,A正确;有机物中含有羧基,能发生酯化反应,即取代反应,B正确;该有机物中含有双键,能使溴水褪色,C正确;该有机物分子中,碳碳双键和羧基与苯环直接相连,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7. 观察图中物质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及其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A是乙醇,则B、C的结构简式分别为 、 。(2)如图所示化学方程式中的“一定条件”是 。(3)反应物中只有乙醇分子中的氧原子是18O,生成物中含这种氧原子的是 (写物质名称)。CH3COOH CH3COOCH2CH3 浓硫酸、加热 乙酸乙酯 1234567891011121314(4)在B的分子中,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原子有 个。解析:根据A是乙醇和图中物质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及其变化可知,B是CH3COOH,C是CH3COOCH2CH3,一定条件是在浓硫酸存在下加热;此反应中乙醇脱氢,乙酸脱羟基,则18O在乙酸乙酯分子中;CH3COOH中的两个C原子和两个O原子,都是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原子。4 12345678910111213148. 人类已进入网络时代,长时间看显示屏的人,会感到眼睛疲劳,甚至会对眼睛产生伤害,维生素A常作为保健药物,缓解视觉疲劳,维生素A的结构简式为 ,有关维生素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维生素A含有2种官能团B. 维生素A属于醇类C. 1 mol维生素A最多可以和3 mol H2加成D. 维生素A既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又能和氧气发生催化氧化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据维生素A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 和—OH两种官能团,A正确;维生素A可看作不饱和烃中一个氢原子被—OH取代后的产物,因此属于醇类,B正确;1 mol维生素A含有5 mol ,因此需要5 mol H2加成,C错误;维生素A既可以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又可以在Cu作为催化剂的条件下被氧气氧化,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9. 具有一个羟基的化合物A 10 g,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某酯11.85 g,并回收了未反应的A 1.3 g,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A. 98 B. 116 C. 158 D. 278解析: 设化合物A为R—OH,相对分子质量为M,则:CH3COOH+HO—R CH3COOR+H2O M M+60-18 (10-1.3)g 11.85 g=解得M=116。123456789101112131410. 1-丁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丁酯,反应温度为115~125 ℃,反应装置如图。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A. 不能用水浴加热B. 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C. 提纯乙酸丁酯需要经过水、氢氧化钠溶液洗涤D. 该实验反应的机理是乙酸去掉—OH,1-丁醇去掉H原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水浴加热的温度不会超过100 ℃,A正确;长玻璃管的作用是冷凝回流,B正确;氢氧化钠可以使乙酸丁酯水解,故不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C错误;酯化反应的机理是羧酸去掉羟基,醇去掉氢原子,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1. 中草药连花清瘟胶囊,其有效成分绿原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绿原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式为C16H16O9B. 分子中含有三种官能团C. 不能与NaHCO3反应产生CO2D. 能发生加成、取代、加聚等类型的反应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根据分子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6H18O9,A错误;分子中含有羧基、羟基、酯基、碳碳双键等官能团,B错误;分子中含有羧基,故该物质能和NaHCO3反应产生CO2,C错误;分子中含有羧基、羟基、酯基、碳碳双键,故能发生加成、取代、加聚等类型的反应,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2. (2023·河南名校联考)“固碳”是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课题。最近,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的岩澤伸治(Iwasawa Nobuharu)教授课题组开发光催化剂实现CO2、H2和苯乙烯类氢羧化反应。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234567891011121314A. 反应(1)和反应(2)中C元素只被还原B. 甲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共平面C. 与乙互为同分异构体D. 乙能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反应(1)CO2转化为CO,C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反应(2)中,甲中C元素转化为乙时平均化合价升高被氧化,CO中的C转化为乙时,C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A错误;甲中苯环为平面结构,碳碳双键为平面结构,两平面通过单键相连,可能重合也可能不重合,B错误;该结构与乙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C正确;乙不含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不能发生加聚反应,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3. 苹果酸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酸,其结构简式为 。(1)苹果酸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 、 。(2)苹果酸的分子式为 。(3)1 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应,能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氢气 L。羟基 羧基 C4H6O5 33.6 1234567891011121314(4)苹果酸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A. 与NaOH溶液反应B. 与石蕊溶液作用C. 与乙酸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D. 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E. 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ABCDE 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一个苹果酸分子中含有2个—COOH和1个—OH,都可以与金属钠反应产生H2,故1 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可产生H2 1.5 mol。它含有—COOH,可与石蕊溶液作用,可与NaOH、NaHCO3、乙醇反应。它含有—OH,可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123456789101112131414. 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的主要标志。下图是由乙烯合成乙酸乙酯可能的合成路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234567891011121314(1)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解析: 乙醇在Cu做催化剂并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醛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2CH3CH2OH+O2 2CH3CHO+2H2O 1234567891011121314(2)在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时,用到饱和的Na2CO3溶液,其作用是 。解析: 乙醇和乙酸在浓硫酸催化下,在加热时发生酯化反应,产生乙酸乙酯和水。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乙醇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溶解度。吸收挥发出来的乙酸和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1234567891011121314(3)乙醇的结构式为 ,若实验证明乙醇分子有一个特殊氢原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解析: 实验证明乙醇分子有一个特殊氢原子即羟基上的氢原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2Na2CH3CH2ONa+H2↑。2CH3CH2OH+2Na 2CH3CH2ONa+H2↑ 1234567891011121314(4)乙酸乙酯的同分异构体(只含一种官能团)有 种。解析: 乙酸乙酯分子式是C4H8O2,它的同分异构体中只含有一种官能团的物质有酯、羧酸;属于酯类的有HCOOCH2CH2CH3、HCOOCH(CH3)2、CH3CH2COOCH3,属于羧酸的有CH3CH2CH2COOH、(CH3)2CHCOOH,因此共有5种同分异构体。5 1234567891011121314感谢欣赏THE EN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三节 第2课时 乙酸 官能团与有机化合物的分类.docx 第三节 第2课时 乙酸 官能团与有机化合物的分类.pptx 第三节 第2课时 乙酸 官能团与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练习,含解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