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平南县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生物试题(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平南县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生物试题(有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秋季学期高二开学质量检测卷
生物学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2,选择性必修1第1章~第2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萨顿做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推论。下列有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萨顿通过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B. 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所有的基因均在染色体上且呈线性排列
C. 作为遗传物质的DNA都分布在染色体上
D. 等位基因可能位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上
2. 豌豆花的腋生和顶生是一对相对性状,受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选用腋生豌豆M和顶生豌豆N进行相关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实验组 相关处理 子代表现型
实验1 M单独种植 有腋生豌豆和顶生豌豆
实验2 N单独种植 均为顶生豌豆
实验3 等量的M、N间行种植 有腋生豌豆和顶生豌豆
A. 实验1的子代腋生豌豆中,纯合子占1/3
B. M单独种植,子代有腋生和顶生的现象属于性状分离
C. 实验3子代中,腋生豌豆:顶生豌豆=9:7
D. 将豌豆M和豌豆N杂交不可用来判断腋生和顶生的显隐性关系
3. 黑腹果蝇(2n=8)的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常染色体隐性基因t纯合可导致雌蝇变为不育雄蝇,对雄蝇无影响。某雄蝇(TtXY)与正常雌蝇(TtXX)杂交,子代雌雄比例和不育雄蝇占比分别为( )
A. 3:5和1/8 B. 1:3和1/5 C. 3:5和3/8 D. 1:3和1/8
4. 某研究小组用放射性同位素32P、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然后将大肠杆菌和被标记的噬菌体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分别进行搅拌、离心,并检测沉淀物和上清液中的放射性物质。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搅拌是为了使大肠杆菌内的噬菌体释放出来
B. 培养时间过短,会增加甲组离心管中上清液的放射性强度
C. 乙组子代噬菌体含有被35S标记的蛋白质
D. 该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主要遗传物质
5. 起始密码子甲硫氨酸和相邻氨基酸形成肽键的过程如图所示,其中a、b代表两种氨基酸。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过程进行的方向是从右5′到左3′,核糖体沿着②移动
B. ①含有氢键且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
C. 该过程中,遗传信息从②流向多肽链
D. 该过程结束时,终止密码子对应的tRNA携带一个缬氨酸
6. 某些基因存在的富含双核苷酸“CG”的区域,被称为“CG岛”,其中的胞嘧啶发生甲基化后会转变成5-甲基胞嘧啶,但仍能与鸟嘌呤互补配对。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胞嘧啶甲基化会影响DNA复制,导致基因突变
B. 胞嘧啶甲基化会改变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数,从而影响表达
C. 起始密码子位点处发生胞嘧啶甲基化会影响基因的转录
D. 基因组成相同的同卵双胞胎表型的轻微差异可能与胞嘧啶甲基化有关
7. 某精原细胞同源染色体联会时会出现如图所示的形状,其中字母代表染色体片段。该细胞中发生的变异不包含( )
A. 可遗传变异 B. 基因重组
C. 染色体数目变异 D. 染色体结构变异
8. 某研究团队发现了龙城热河蝎的化石。据化石分析,龙城热河蝎生活在陆地,须肢纤细,毒针较长,具有诸多海洋生物的原始特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龙城热河蝎化石是研究其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B. 龙城热河蝎化石证据揭示了其由陆生到水生的进化顺序
C. 从龙城热河蝎化石中提取DNA,可为其进化的相关研究提供分子生物学证据
D. 龙城热河蝎进化的过程也是其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过程
9.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不经过地理隔离也可能发生生殖隔离
B. 同种生物的不同种群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协同进化,形成了生物多样性
C. 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个体的表型使生物朝着适应环境的方向进化
D. 地理隔离可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种间基因库的差异可导致生殖隔离
10. 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需要“媒介”。下列有关该“媒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媒介”中可发生葡萄糖与乳酸的相互转化
B. 该“媒介”中某些物质的含量可以反映人体健康状况
C. 该“媒介”中的Na 、K 浓度失衡会影响肌肉细胞的兴奋性
D 该“媒介”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
11. 感染性肺水肿患者会出现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症状。肺组织的部分结构如图所示,其中A、B、C分别表示不同的细胞外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A处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 和Cl
B. 与C相比,B处的蛋白质含量更高
C. 肺毛细血管细胞生活的环境是B和A
D. 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A处渗透压降低,引起肺组织水肿
12. 模拟实验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研究方法,模拟实验的核心在于使用模型或替代物来模仿研究对象的某些特征或条件,然后在这个模型上进行实验,以模拟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下列关于利用模型模拟生物学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甲、乙两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两桶中的小球数必须相同
B. “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中,两种颜色的橡皮泥分别代表来自父方和母方的染色体
C. “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中,处于5′端的磷酸均同时连接2个脱氧核糖
D. “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中,自变量是酸或碱的滴加量,因变量是溶液的pH
13. 某二倍体生物通过无性繁殖可获得二倍体子代,其过程为减数分裂Ⅰ正常,减数分裂Ⅱ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但细胞不分裂。基因型为YyRr的该二倍体生物,Y、R位于一条染色体上,y、r位于其同源染色体上,在不考虑突变和染色体互换的前提下,其无性繁殖过程中,下列细胞分裂时期、基因组成、染色体组数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分裂时期 基因组成 染色体组数
A 减数分裂Ⅰ后期 YyRr 1
B 减数分裂Ⅱ中期 YYRR或yyrr 1
C 减数分裂Ⅱ后期 YYRR或yyrr或YYrr或yyRR 2
D 配子 YYyyRRrr 2
A. A B. B C. C D. D
14. 某人受到惊吓时,咀嚼和吞咽食物的动作会变慢。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完成咀嚼和吞咽动作的中枢在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的下部
B. 控制咀嚼和吞咽动作的传出神经属于外周神经系统
C. 控制咀嚼和吞咽动作的传出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
D. 咀嚼和吞咽食物引起胃液的分泌属于非条件反射
15. 某种澳大利亚袋鼠的甲、乙两种由单基因控制的稀有性状的遗传模式如下,其中性状甲由A/a基因控制,性状乙由B/b基因控制。已知Ⅱ-1不带有性状甲和性状乙的突变基因,不考虑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性状甲在雌性和雄性中的占比相同
B. Ⅰ-2的基因型为BbXAXA
C. Ⅲ-2同时表现两种稀有性状可能原因是基因重组
D. Ⅲ-5的控制性状甲的基因来自Ⅰ-2
16. 排尿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调节排尿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控制排尿的低级中枢在脊髓,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
B. 正常情况下,排尿过程中,交感神经兴奋时膀胱缩小
C. 该反射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逼尿肌、尿道内括约肌和尿道外括约肌
D. 排尿反射发生的过程中,神经冲动在神经甲上不会双向传导
二、非选择题:共60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7. 燕麦的粒形有椭圆形和披针形,颖片颜色有黑颖、黄颖和白颖。为研究两种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人员选用纯合体甲(椭圆形黑颖)、乙(披针形黄颖)和丙(披针形白颖)进行杂交获得F1,再让F1自交获得F2,结果如表所示。不考虑染色体互换,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 杂交组合 F1表型 F2表型及比例
① 甲×乙 椭圆形黑颖 椭圆形黑颖:椭圆形黄颖:披针形黑颖:披针形黄颖=9:3:3:1
② 甲×丙 椭圆形黑颖 椭圆形黑颖:椭圆形白颖:披针形黑颖:披针形白颖=9:3:3:1
(1)根据杂交结果可知,燕麦粒形的显性性状是________,控制该性状的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定律。
(2)已知颖片颜色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如图所示。根据实验①和②的结果不能判断控制颖片颜色的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若要进行判断,还需要选用乙和丙进行杂交。若F1均为黑颖,F1自交,F2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则控制颖片颜色的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若F1均为黑颖,F1自交,F2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则控制颖片颜色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3)若控制颖片颜色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则实验②中F2披针形黑颖燕麦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若让该披针形黑颖燕麦群体随机交配,则后代披针形黑颖燕麦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
18. 研究者将1个含14N/14N-DNA的大肠杆菌转移到以15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培养24h后,提取子代大肠杆菌的DNA,将DNA双链解开再进行密度梯度离心,试管中出现两种条带,如图1所示。DNA复制时两条子链的延伸方向相反,其中一条子链被称为前导链,该链连续延伸;另一条子链被称为后随链,该链逐段延伸所产生的片段被称为冈崎片段,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1中DNA单链的含量可判断,在该培养液中DNA复制了________次,得到的子代DNA分子中含14N的DNA分子和含15N的DNA分子的比例为________。该实验中,证明DNA半保留复制利用的生物学技术有________(答出2种)。
(2)图2中,酶a、b分别是________,复制过程是以DNA分子的________条链为模板进行的,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
(3)冈崎片段延伸的方向是________(用箭头和数字表示)。DNA复制的起点处含有丰富的A—T碱基对的原因是________。
19. 人体组织是由数万亿个细胞组成的高度复杂的系统,这些细胞在种类、时间和空间上各不相同,但相互协调,形成独特的微环境。组成人体的不同细胞的RNA种类存在差异,测定不同细胞的RNA组一般采用单细胞测序技术,即从机体不同的组织中提取细胞,在体外培养后,测定不同细胞的RNA种类。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内的RNA主要是以________为模板转录而来的,催化该过程的酶主要是________。与DNA复制相比,转录时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________。
(2)分化的细胞基因组一般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不同的组织形成的微环境能诱导细胞分化的方向,采用单细胞测序技术得到的结果可能与细胞的RNA组存在差异,原因可能是________。
(3)空间转录组(ST)技术是一种在组织细胞原位测定细胞RNA组的技术,该技术采用的一段特定的尿嘧啶序列能够进入活细胞,与活细胞中的mRNA腺嘌呤序列尾(真核细胞mRNA均具有)结合,研究人员把得到的产物回收并纯化后,将mRNA洗脱下来用于转录组分析。与单细胞测序技术相比,该技术的优点是________。
20. 某基因A编码区部分碱基序列及突变后的基因a编码区部分碱基序列如图所示,序号分别表示基因的两条链。基因A在体内指导合成的肽链的氨基酸序列为:甲硫氨酸—组氨酸—脯氨酸—赖氨酸 回答下列问题:
AUG(起始密码子):甲硫氨酸 CAU、CAC:组氨酸 CCU:脯氨酸 AAG:赖氨酸 UCC:丝氨酸 UAA:终止密码子
(1)基因A转录的模板链是________(填序号)。模板链的左侧到右侧的方向是________(填“5′→3′”或“3′→5′”)。若基因A转录出的前体mRNA序列中含有m个碱基,其中C占26%,G占32%,则相对应的DNA片段中胸腺嘧啶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
(2)基因A发生了碱基的________而突变成基因a。与基因A编码的蛋白A相比,基因a编码的蛋白a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
(3)细胞中决定组氨酸的密码子有2种,该现象对生物体生存发展的意义是________(答出1点)。
21. 脂肪细胞分泌的生物活性蛋白瘦素(Leptin)可使兴奋性神经递质5-羟色胺的合成和释放减少,阻碍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进而抑制食欲,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构成的结构是________。结构④是________。
(2)图中5-羟色胺以________的形式释放后与③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的③上的膜内电位变化为________。据题干信息推测,5-羟色胺对促食欲神经元的作用表现为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
(3)Leptin与神经元受体结合,神经元接收信号后,将信号传递至________产生饱食感。某些肥胖患者体内Leptin含量高,5-羟色胺水平也异常升高,导致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2025年秋季学期高二开学质量检测卷
生物学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2,选择性必修1第1章~第2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D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A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B
【13题答案】
【答案】B
【14题答案】
【答案】C
【15题答案】
【答案】C
【16题答案】
【答案】B
二、非选择题:共60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7题答案】
【答案】(1) ①. 椭圆形 ②. 基因的分离
(2) ①. 黑颖:黄颖:白颖=2:1:1 ②. 黑颖:黄颖:白颖=9:3:4
(3) ①. 4##四 ②. 1:3
【18题答案】
【答案】(1) ①. 3 ②. 1:4 ③. 密度梯度离心技术、同位素标记技术
(2) ①. 解旋酶、DNA聚合酶 ②. 两 ③. 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3) ①. 5'→3' ②. A-T碱基对氢键少,结构不稳定,容易解旋
【19题答案】
【答案】(1) ①. DNA ②. RNA聚合酶 ③. A-U
(2) ①. 相同 ②. 体外培养环境与体内微环境不同,可能导致基因表达发生变化
(3)直接在组织原位检测RNA,避免了体外培养对细胞状态的干扰
【20题答案】
【答案】(1) ①. ① ②. 3′→5′ ③. 21%
(2) ①. 增添 ②. 肽链长度缩短(或提前终止翻译) ③. 突变后基因a转录出的mRNA中提前出现了终止密码子UAA
(3)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由于碱基的改变而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增强了密码子的容错性);或者当某种氨基酸使用频率较高时,几种不同的密码子都编码同一种氨基酸,可以保证翻译的速度
【21题答案】
【答案】(1) ①. 突触 ②. 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
(2) ①. 胞吐 ②. 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③. 促进
(3) ①. 大脑皮层 ②. 靶细胞上Leptin的受体数量减少或受体活性降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