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三年级适应性检测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5.CDDDC 6-10.ACAAD 11-15.CDADC16.ABC 17.ACD 18.BC 19.C 20.BD21.【答案】(1)①.类囊体薄膜②.光照、Mg2+(2)①.R酶活性降低,暗反应速率降低,为光反应提供ADP、NADP、Pi减少②.大于(3)促进S基因转录使R酶增多从而促进丙糖磷酸的合成:抑制I基因转录减少淀粉合酶,从而减少淀粉合成对丙糖磷酸的消耗:促进L基因转录增加淀粉酶的量促进葡萄糖的生成【解析】【小问1详解】番茄叶肉细胞通常呈现绿色,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分布着捕获光能的色素有关;Mg+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成分,而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照,因此影响番茄叶肉细胞中叶绿素含量的外界因素除了温度外,还有光照、Mg2+;【小问2详解】据图分析,低温影响酶的活性进一步降低了光反应对光能的利用,其原因是低温降低了R酶的活性,使暗反应速度降低,从而为光反应提供ADP、NADP+、Pi减少,降低了光反应对光能的利用:由题意可知,低温条件下叶肉细胞内淀粉大量积累,说明低温对磷酸转运体的抑制作用大于对R酶的抑制:【小问3详解】由题意可知,Y蛋白可进入细胞核作用于基因S、I、L的启动子。低温下Y基因过表达株系叶绿体内淀粉积累减少,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蔗糖等可溶性糖的含量增加,因而具有更强的低温抗性。因此可推测Y基因过表达促进S基因转录使R酶增多从而促进丙糖磷酸的合成:抑制I基因转录减少淀粉合酶,从而减少淀粉合成对丙糖磷酸的消耗:促进L基因转录增加α淀粉酶的量促进葡萄糖的生成,从而使Y基因过表达株系能抗低温。22.【答案】(1)①.常染色体、XY同源区段②.AaXbYB(2)①.均为亮红眼或均为野生型②.显性③.突变基因使雄性个体致死(3)①.3/28②.1/11(4)①.果蝇W细胞中染色体上控制个体性状的基因数目和结构没有改变,并能正常表达②.1/2【小问1详解】用雄果蝇与残翅截毛雌果蝇杂交,F1中雌、雄果蝇均表现为长翅:残翅=1:1,说明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说明亲本关于长翅和残翅的基因型为Aa×aa;F,中雌果蝇全表现为截1毛,雄果蝇全表现为刚毛,性状与性别相关联,说明基因Bb位于性染色体上,F1中雄果蝇全为刚毛,说明基因B位于Y染色体上,说明亲本关于刚毛和截毛的基因型为XX×XYB,因此该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B。【小问2详解】野生型果蝇分别与品系甲、乙交配,F1均为野生型,F1自由交配,F2中亮红眼个体所占比例均为1/4。若品系甲、乙的突变仅涉及一对等位基因,假设野生型的基因型为AA,亮红色品系甲的基因型为a2a2,亮红色品系乙的基因型为a1a1,将品系甲、乙杂交,子代的基因型为a1a2,表型为亮红眼;若品系甲、乙的突变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假设野生型的基因型为EEFF,亮红色品系甲的基因型为EEff,亮红色品系乙的基因型为eeFF,将品系甲、乙杂交,子代的基因型为EFf,表型为野生型。褐色的雌性单基因突变体丙与纯合野生型雄果蝇杂交,F1中褐色雌:野生型雄:野生型雌=1:1:1,由于野生型为纯合子,F1出现两种表现型(褐色和野生型),因此褐色为杂合子,故果蝇丙发生的是显性突变;与理论上1:1:1:1相比少了褐色雄性,可知为伴性遗传,且显性纯合在雄性中致死。【小问3详解】假设褐色突变体丙的基因型为AAXHX(假设H/h控制体色),品系甲的雄果蝇为a2a2XY(A对a2为显性),选择品系甲的雄果蝇(a2a2XY)与突变体丙(AAXHX)杂交,F1为Aa2XHXh、Aa2XX和Aa2XHY、Aa2XhY,F1相互交配,F2中眼色正常且体色为褐色的雌蝇(AXX)的比例,先计算A的概率等于3/4(F1的Aa2和Aa2交配产生),再计算XHX,计算时要考虑XY致死,F1中的雌雄个体1/2XHX和1/2XX与雄性个体XY交配产生的子代中有1/2×1/4=1/8XHY死亡,子代中的XX本来等于1/2×1/4+1/2×1/2=3/8,去除致死的情况,子代中的XHX等于3/7,因此F2的AXHX=1/4×3/7=3/28。仅考虑体色,F1产生雌配子的概率及比例为XH:X-1:3,雄配子的概率及比例为X:Y=1:1,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XHX:XX:XHY(致死):XY=1:3:1:3,褐色基因(XH)的频率为1÷(2+6+3)=1/11。【小问4详解】果蝇W存在两对染色体异常联会情况,但由于果蝇W细胞中染色体上控制个体性状的基因数目和结构没有改变,并能正常表达,因此果蝇W表现正常。由题干信息“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异常联会的染色体两两分离”可知:该育性异常的植株两两分开的方式有相间分离即含有基因MYNR的染色体移向细胞的一极,即产生基因型为MYNR的配子,含有基因M、R、Y、N的染色体移向细胞的另一极,产生基因型为MYNR的配子,以该方式分开形成的两种配子均可育;相邻分离:包括上下分开或左右分开,上下分开时,产生基因型为MYYN和MRRN的配子,同理,左右分开时会产生基因型为YMMR和YNNR的配子,基因存在缺失或重复时表现不育,故果蝇W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MYNR:MRYN:MYYN:2高三年级适应性检测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冷休克蛋白(CSP)对细胞在低温时恢复生长和发挥细胞各种功能有重要作用。如大肠杆菌从37℃转到10℃培养时,出现4h左右的生长停滞,此时绝大多数蛋白质合成受阻,仅有24种CSP蛋白被合成。冷休克时,在大肠杆菌CSP家族中,CspA表达量非常高,易与mRNA结合,从而有效阻止mRNA二级结构的形成,使mRNA保持线性存在形式,易化了其翻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SP家族的合成需要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参与B.大肠杆菌低温培养时,核糖体功能停止,细胞内酶活性减弱C.大肠杆菌低温培养时合成的CSP能够提高细胞抵抗寒冷的能力D.冷休克时,mRNA链保持二级结构有助于与核糖体的结合并翻译2.核糖体中的rRNA具有维持核糖体的整体结构以及协助tRNA在mRNA上的定位等功能。研究表明,肽键形成位点(肽酰转移酶中心)由RNA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核糖体主要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B.肽键形成的催化反应是由rRNA执行的C.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存在肽酰转移酶D.细胞内的核糖体在细胞核的核仁内合成3.转分化是一种类型的分化细胞转变成另一种类型的分化细胞的现象。研究人员对诱导成年小鼠胰腺腺泡细胞转分化为胰岛B细胞进行了相关研究,部分过程如下图所示,图中指针表示Dnmt3a基因的表达量。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阶段阶段二f个过量表达M3因子胰泡细胞第4天胰岛β细胞(第0天)(第6~10天)未成功转化细胞(第610天)IA.转分化过程体现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B.转分化过程与植物组织细胞脱分化过程相同C.胰腺腺泡细胞和胰岛B细胞中蛋白质种类完全不同D.适当降低Dnmt3a的表达,可提升胰岛B细胞的比例4.真核生物线粒体基质内的DNA是双链闭合环状分子,外环为H链,内环为L链。大体过程为:先以L链为模板,合成一段RNA引物,然后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新的H链片段,当H链合成23时,新的L链开始合成,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线粒体DNA的说法错误的是(子链1H链复制起点1复制起点1→L链复制起点2复制起点2子链2A.DNA内外环的复制是不同步的,但子链都是从5'端向3'端延伸B.DNA分子中的磷酸二酯键数目与脱氧核苷酸数目相等C.DNA复制时可能还需要R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D.用15N只标记亲代DNA,复制n次后含14N/I5N的DNA占总数的1/2m5.利用假尿苷修饰可降低RNA疫苗的免疫原性,避免被自身免疫系统降解。但研究发现,在翻译时,核糖体遇到含有-甲基假尿苷的密码子时,有少量核糖体会发生移码,即在RNA上会向前或者向后移动一个核苷酸,并继续翻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mRNA疫苗产生的抗原蛋白能够激活T细胞参与免疫反应B.被假尿苷修饰的mRNA疫苗有可能产生多种不同的蛋白质C.mRNA疫苗和灭活病毒疫苗均在内环境中发挥作用D.mRNA疫苗不能整合到人体基因组中,所以比较安全6.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捕食、竞争、迁入和迁出等都会引起种群发生进化B.紫外线处理乳酸菌可引发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pdf 月考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