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生物试卷(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生物试卷(有答案)

资源简介

呼和浩特市2025-2026学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监测生物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作答选择题时,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重新填涂。作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所有答案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科学研究表明,小鼠体内的中性粒细胞被招募到炎症组织的过程与细胞外表面的“糖RNA”(RNA上连接多糖分子)有关。下列有关“糖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元素组成为C、H、O、N、P
B. 分子中至少含有两种糖类
C. 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
D. 可能与细胞识别功能有关
2. 湿地是候鸟的重要栖息地,某地因城市扩张和外来物种入侵等因素导致湿地严重退化。为修复湿地,采取了植被恢复和消杀外来物种等措施。下列湿地修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仅能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 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C. 遵循自生、协调、整体等生态工程原理
D. 能使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有所增加
3. 将人眼睑成纤维细胞传代培养后,再培养形成支架,在该支架上接种人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培养一段时间后分离获得上皮细胞片层,可用于人工角膜的研究。上述过程不涉及( )
A. 制备细胞悬液
B. 置于等适宜条件下培养
C. 离心收集细胞
D. 用胰蛋白酶消化支架后分离片层
4. 缬氨霉素是一种脂溶性抗生素,可结合在微生物的细胞膜上,将K+运输到细胞外(如图所示),降低细胞内外的K+浓度差,使微生物无法维持细胞内离子的正常浓度而死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缬氨霉素顺浓度梯度运输K+到膜外 B. 缬氨霉素为运输K+提供ATP
C. 缬氨霉素运输K+与质膜的结构无关 D. 缬氨霉素可致噬菌体失去侵染能力
5. 下图为植物细胞呼吸的部分反应过程示意图,图中NADH可储存能量,①、②和③表示不同反应阶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发生在细胞质基质,②和③发生在线粒体
B. ③中NADH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参与了水的形成
C. 无氧条件下,②③不能进行,①能正常进行
D. 无氧条件下,①产生的NADH中的部分能量转移到ATP中
6. 下列化学试剂在相关生物学实验中具有相同作用的是(  )
选项 化学试剂 相关实验
A 聚乙二醇 制备杂交瘤细胞 植物体细胞杂交
B 酒精 植物组织培养 脂肪的鉴定实验
C 盐酸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D NaOH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
A. A B. B C. C D. D
7. 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不仅受甲状腺激素(TH)长反馈调节,还受促甲状腺激素(TSH)的短反馈调节和TRH的超短反馈调节(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三种激素通过定向运输来抑制TRH分泌
B. TH低于正常浓度时,可以促进TRH的分泌
C. 与正常人相比,缺碘可导致TSH水平增加
D. 下丘脑调节甲状腺分泌TH属于正反馈调节
8. 狂犬病毒(RV)容易入侵人类神经系统,人被携带RV的犬、猫科动物抓咬后,可患致命性脑炎,接种疫苗是防控的有效手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来就有的非特异性免疫对RV不起作用
B. 树突状细胞将RV抗原加工处理后传递给B细胞
C 若注射疫苗后出现过敏反应说明免疫自稳功能失调
D. 疫苗防控应用了免疫反应的特异性和免疫系统的记忆性
9. 某人工移栽的竹林在无人管理后发生如图所示的演替,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竹林在无人管理后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B. 竹林中的物种最终都会被麻栎林中的物种所取代
C. 麻栎林的自我调节能力高于人工移栽的竹林
D. 该演替是植物相互竞争的结果,与非生物环境无关
10. 环境因素可通过下图所示途径影响生物性状。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可引起DNA的碱基序列改变
B. ②可调节③水平的高低
C. ②引起的变异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D. ④可引起蛋白质结构或功能的改变
11. 为更好地保护草原生态系统,有人对某草原两种鼠类及其天敌的昼夜相对活动频次进行统计,结果如下图。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A. 子午沙鼠的昼夜活动节律主要受到了兔狲的影响
B. 两种鼠类的活动节律显示它们已发生生态位分化
C. 两种天敌间的竞争比两种沙鼠间的竞争更为激烈
D. 一定数量的兔狲和赤狐有利于维持草原生态平衡
12. 研究者将多巴胺受体阻断剂注射入实验组大鼠的海马齿状回区 ,给予大鼠声音刺激后再电刺激,每天40次至建立条件反射后进行消退实验,检测大鼠主动回避率(%)如下表。
天数 1 2 3 4 5 6 7
对照组 18.56 33.75 38. 75 42.53 66.01 38.75 2542
实验组 13.75 21.25 22.50 21.25 33.42 16.28 16.19
注:当声音刺激出现时大鼠逃到安全区躲避电刺激为1次主动回避反应,主动回避率达 65%说明建立条件反射,回降到35%以下说明条件反射消退。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电刺激是主动回避条件反射中的条件刺激
B. 只给予声音刺激不给电刺激可使条件反射消退
C. 对照组在第5天建立主动回避条件反射,第7天消退
D. 实验说明大鼠主动回避学习与多巴胺受体的激活有关
13. 豆瓣酱是我国地方特色调味品,生产豆瓣酱时要将蚕豆瓣制作成豆瓣曲,再添加调料进一步发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沸水浸泡能杀死蚕豆细胞,减少有机物消耗
B. 面粉可为菌种的快速繁殖和生长提供营养
C. 菌种中含有产蛋白酶和淀粉酶的微生物
D. 豆瓣酱的制备主要是利用厌氧微生物发酵
14. 临床发现一例特殊的特纳综合征患者,其体内存在3种核型:“45,X””46,XX””47,XXX”(细胞中染色体总数,性染色体组成)。导致该患者染色体异常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其母亲卵母细胞减数分裂Ⅰ中X染色体不分离
B. 其母亲卵母细胞减数分裂Ⅱ中X染色体不分离
C. 胚胎发育早期部分细胞有丝分裂中1条X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
D. 胚胎发育早期部分细胞有丝分裂中2条X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
15. 中国科学院研究团队利用相关生物学技术,成功培育出世界上首例只有双雌来源的孤雌小鼠和双雄来源的孤雄小鼠,实现了哺乳动物的同性繁殖,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通过以上生殖方式产生的孤雌或孤雄小鼠均为二倍体生物
B. 孤雌小鼠的后代均为雌性,孤雄小鼠的后代均为雄性
C. 孤雄小鼠的获得利用了动物细胞工程、基因工程、胚胎工程
D. 上述技术为拯救仅存单一性别的濒危哺乳动物提供了可能性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错选得0分。
16. 在甲、乙、丙、丁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淀粉溶液,在甲、乙、丙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淀粉酶溶液,丁试管中加入等量盐酸和淀粉酶的混合液,均在低于最适温度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甲、乙、丙试管中产物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适当提高甲试管的温度,A点将上移
B. 三支试管所处的温度高低可能为甲>乙>丙
C. 三支试管加入淀粉量的多少为甲>乙=丙
D. 若绘制丁试管中产物量的变化曲线则应与横轴重合
17. 过渡带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的过渡区域。大兴安岭森林与呼伦贝尔草原的过渡带中,森林和草原镶嵌分布,该区域环境较两个群落的内部核心区域更为异质多样。下列有关过渡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环境复杂,通过协同进化形成了适应该环境特征的物种组合
B. 属于群落间的交错区域,其物种丰富度介于草原和森林之间
C. 相较于森林和草原核心区域,存在明显不同的群落水平结构特征
D. 可能有更多可抵抗不良环境波动的物种,影响群落结构的稳定性
18. 秋眠植物在秋季光照减少和气温下降时表现出的休眠现象,有利于提高植物的抗寒能力。下图为红光条件下苜蓿植株秋眠的信号转导途径,PIFI是转录因子,其他英文表示的都是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缺氮影响光敏色素的合成,进而导致GA3oX1基因的表达产物减少
B. 红光刺激光敏色素后可引起赤霉素与脱落酸的比值上升
C. 据图中信息推测,由夏季进入秋季,光照中红光的比例可能逐渐增加
D. 苜蓿秋眠是外界因素、基因表达、植物激素共同调控的结果
19. 活化的T细胞表面的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与正常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一旦结合,T细胞即可“认清”对方,不触发免疫反应。肿瘤细胞可过量表达PD-L1进行免疫逃逸。肿瘤治疗时将化疗药物与抗PD-L1单克隆抗体结合,形成抗体-药物偶联物(抗PD-L1-ADC),效果比只使用抗PD-L1单克隆抗体更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制备抗PD-L1单克隆抗体时,第二种筛选过程需要用到PD-L1蛋白
B. 体外条件下培养第二种筛选得到的杂交瘤细胞可获取大量所需抗体
C. 抗PD-L1-ADC既可阻断PD-1与PD-L1结合,又能杀伤肿瘤细胞
D. 若设计制备抗PD-1-ADC可产生与抗PD-L1-ADC相同的治疗效果
20. 侏儒小鼠作父本,野生型小鼠作母本,F1都是侏儒小鼠;反交后F1都是野生型小鼠。正反交实验的F1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F2均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以下不能够解释上述实验现象的是(  )
A. 控制侏儒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 控制侏儒性状的基因在线粒体DNA上
C. 含侏儒基因的精子不能完成受精作用
D. 来源于母本的侏儒和野生型基因不表达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在温室中种植番茄,光照强度和CO2浓度是制约产量的主要因素。某地冬季温室的平均光照强度约为200μmol·m-2·s-1,CO2浓度约为400μmol·mol-1。为提高温室番茄产量,有人测定了补充光照和CO2后番茄植株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光照强度μmol·m-2·s-1 CO2浓度μmol·mol-1 净光合速率μmol·m-2·s-1 气孔导度mol·m-2·s-1 叶绿素含量mg·g-1
对照 200 400 7.5 0.08 42.8
甲 400 400 14.0 0.15 59.1
乙 200 800 10.0 0.08 55.3
丙 400 800 17.5 0.13 65.0
注:气孔导度和气孔开放程度呈正相关
(1)为测定番茄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可用_________提取叶绿素。色素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量可反映色素的含量,为减少类胡萝卜素的干扰,应选择_________(填“蓝紫光”或“红光”)来测定叶绿素含量。
(2)与对照组相比,甲组光合作用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更多的_________,从而提高了净光合速率。与甲组相比,丙组的净光合速率更高,气孔导度略低,但经测定发现其叶肉细胞间的CO2浓度却更高,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
(3)根据本研究结果,在冬季温室种植番茄的过程中,若只能从CO2浓度加倍或光照强度加倍中选择一种措施来提高番茄产量,应选择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
22. 某湖泊生态系统因工厂排放含有机废弃物污水,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藻类爆发,鱼类大量死亡。科研人员对该湖泊进行生态修复,部分措施如下:
①种植芦苇、莲藕等挺水植物;②投放以藻类为食的鲢鱼;③定期投放微生物制剂(含分解有机物的细菌)。请回答以下问题:
(1)湖泊中的芦苇、藻类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其作用是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固定太阳能;鱼类属于消费者,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
(2)藻类爆发导致鱼类大量死亡,分解者将其中的有机物分解释放的能量______(填“能”或“否”)被生产者重新利用,原因是______。
(3)修复措施①②能够参与控制富营养化,净化水体的原因分别是______(答三点);可通过检测______验证③的作用效果。
23. 甜叶菊中所含甜菊糖的甜度是蔗糖的300倍左右,下图为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生产甜菊糖甙的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①过程称为______,进行①②过程培养基中的关键激素是______。
(2)某科研人员从苏云金杆菌中获取 Bt毒蛋白基因,并将其导入甜叶菊叶肉细胞,培育出抗虫的甜叶菊,过程如下图。
①通过PCR 扩增 Bt毒蛋白基因时,通常选择下列______组合作为引物对。
A. 5'-CTACTG-3'和 5'-ATCCGC-3'
B. 5'-CTACTG-3'和 5'-GCGGAT-3'
C. 5'-CAGTAG-3'和5'-ATCCGC-3'
D. 5'-GTCATC-3'和5'-ATGGCG-3'
②农杆菌侵染甜叶菊叶肉细胞时,可将 Bt毒蛋白基因转移到叶肉细胞中的原因是______。
③培养基A和培养基B分别添加的抗生素是______,从筛选结果分析,含有 Bt毒蛋白基因的菌落是______。
(3)农杆菌转化法可用于获取转基因植物,还可通过T-DNA插入基因内部使基因沉默,获得突变体。为获得 mm突变体,某科研小组利用野生型 MM,通过农杆菌转化法使基因M沉默。由于T-DNA插入位置随机,为确定T-DNA 是否插入M基因,该小组采用“三引物法”进行PCR 扩增,即采用三种引物 (LP、RP、BP),LP、RP为与目的基因片段互补的特异引物,BP 为插入 T-DNA 的特异引物,如图所示 (说明:T-DNA 插入基因后,会阻止被插入基因两端引物的扩增产物的形成)。先用 BP+LP 或 BP+RP 进行 PCR 反应,若______(填“有”或“无”)目的片段,则确定该突变体为 T-DNA 插入。再用 LP+RP进行 PCR 反应,若______(填“有”或“无”)目的片段,则确定该突变体为纯合子。
24.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点的代谢性疾病。可分为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等类型。请分析并回答:
(1)胰岛素是______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一方面通过促进血糖进入细胞氧化分解,合成糖原和甘油三酯等增加血糖去路,另一方面通过______减少血糖来源。
(2)胰岛素通过“3-磷酸肌醇激酶(PI3K)—磷酸二酯酶(PDE)”途径调节葡萄糖代谢,其部分机理如图所示。研究发现部分肥胖患者的PDE活性明显降低,使机体持续高血糖,据图分析,PDE活性降低导致机体血糖上升的原因是______。
(3)为探究葛根芩连汤对Ⅱ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科研人员利用Ⅱ型糖尿病模型鼠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实验结果表明______。
(4)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作用机制主要涉及与胰岛细胞质膜上G蛋白偶联的GLP-1受体结合,通过刺激G蛋白使腺苷酸环化酶活化,从而触发胰岛素的分泌。司美格鲁肽的适应症是治疗糖尿病,其与体内GLP-1结构类似。
①司美格鲁肽______(填“能”或者“不能”)用于治疗胰岛B细胞受损引起的糖尿病。
②司美格鲁肽具有天然GLP-1生物活性,但作用时间较长,每周只需给药一次,原因可能是_____。
25. 在繁育陶赛特绵羊的过程中,发现一只臀部骨骼肌尤为发达、产肉量高(美臀)的个体。研究发现,美臀性状由单基因(G/g)突变所导致,以常染色体显性方式遗传。此外,美臀性状仅在杂合子中,且G基因来源于父本时才会表现;母本来源的G基因可通过其雄性子代使下一代杂合子再次表现美臀性状。回答下列问题:
(1)育种人员将美臀公羊和野生型正常母羊杂交,子一代中美臀羊的理论比例为______;选择子一代中的美臀羊杂交,子二代中美臀羊的理论比例为______。
(2)由于羊角具有一定伤害性,育种人员尝试培育美臀无角羊。陶赛特绵羊另一条常染色体上R基因的隐性突变导致无角性状产生,如图a进行杂交,P美臀有角羊应作为______(填“父本”或“母本”),便于从中选择亲本;若要实现F3中美臀无角个体比例最高,应在中选择亲本基因型为______。
(3)研究发现,美臀性状由G基因及其附近基因(图b)共同参与调控,其中D基因调控骨骼肌发育,其高表达使羊产生美臀性状;M基因的表达则抑制D基因的表达。来自父本的G基因使D基因高表达,而来自母本、具有相同序列的G基因只促进M基因的表达,这种遗传现象属于______。GG基因型个体的体型正常,推测其原因_______。
(4)在育种过程中,较难实现美臀无角性状稳定遗传,考虑到胚胎操作过程较繁琐,可采集并保存________,用于美臀无角羊的人工繁育。
呼和浩特市2025-2026学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监测生物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作答选择题时,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重新填涂。作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所有答案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A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D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A
【12题答案】
【答案】A
【13题答案】
【答案】D
【14题答案】
【答案】C
【15题答案】
【答案】B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错选得0分。
【16题答案】
【答案】BC
【17题答案】
【答案】ACD
【18题答案】
【答案】ABD
【19题答案】
【答案】ABC
【20题答案】
【答案】ABC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题答案】
【答案】(1) ①. 无水乙醇##无水酒精##丙酮##C2H5OH ②. 红光
(2) ①. ATP(腺苷三磷酸/能量)和NADPH(还原性辅酶II) ②. 环境/外界/温室/提供/补充的 CO2更多##甲比丙的 CO2多##丙比甲的 CO2少
(3) ①. 光照强度加倍##光强加倍 ②. 甲>乙(乙<甲)的光合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有机物生成量/有机物积累量),光照强度加倍使净光合速率提高幅度更大
【22题答案】
【答案】(1) ①. 生产者 ②. 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 ①. 否 ②. 分解者释放的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生产者无法利用热能
(3) ①. 芦苇、莲藕可以吸收水体中的N、P等无机盐,还可以遮光抑制藻类的繁殖,鲢鱼可通过捕食减少藻类数量 ②. 有机废弃物浓度的含量(降低程度)
【23题答案】
【答案】(1) ①. 脱分化 ②. 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
(2) ①. B ②. Bt毒蛋白基因插入了Ti质粒的T-DNA中,农杆菌侵染甜叶菊叶肉细胞后,将Ti质粒上的T-DNA转移到被侵染的叶肉细胞,并将其整合到该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③. 潮霉素、氨苄青霉素 ④. 2、4
(3) ①. 有 ②. 无
【24题答案】
【答案】(1) ①. 胰岛B ②. 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
(2)PDE活性降低,对脂肪分解转化为葡萄糖的抑制作用减弱,脂联素减少,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减少,葡萄糖的分解变慢
(3)二甲双胍和葛根芩连汤都可以降低血糖,且葛根芩连汤的降糖效果比甲双胍好
(4) ①. 不能 ②. 司美格鲁肽是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其结构与体内合成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结构不同,体内缺乏水解该物质的酶,因此能持续发挥作用
【25题答案】
【答案】(1) ①. 1/2 ②. 1/4
(2) ①. 父本 ②. GGrr(父本)和ggrr(母本)
(3) ①. 表观遗传 ②. 来自母本的 G 基因促进 M 基因表达,抑制 D 基因的高表达。 (4)精液##或精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