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维护祖国统一课件(共44张PPT)+视频素材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 维护祖国统一课件(共44张PPT)+视频素材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44张PPT)
九年级全
第四单元 和谐与梦想
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
7.2 维护祖国统一
目 录
2
3
4
1
6
核心素养目标
新知学习
新课导入
自主学习
5
7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随堂练习
你知道国家为什么要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吗?
新课导入
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情境思考:
视频:《反分裂国家法》实施20周年座谈会
时长:1分45秒
自主学习
1.为什么要反对分裂
2.如何反对分裂
3.“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及地位。
4.“一国两制”伟大实践的现实意义。
5.怎样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6.为什么要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7.如何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本P97-P103,思考以下问题,时间5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
了解“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和地位,理解实行“一国两制”具有重大意义,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
责任意识:
关心国家发展,为维护国家统一贡献青春力量。
法治观念:
了解《反分裂法》等法律,树立法治意识,认识到维护祖国统一是每个公民的光荣义务。
反对分裂
新知学习
反对分裂,就要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尤其要坚决反对借民族和宗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动。分裂会导致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各族人民就会遭殃。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台资通电军“倚网谋独”终是死路一条
近年来,台湾资通电军充当“台独”分裂势力的爪牙,无所不用其极地对大陆开展网络攻击渗透活动。攻击渗透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大量发送钓鱼和反宣邮件、潜伏主流社交媒体平台、散布虚假消息、竭力为民进党当局谋“独”行径张目。
国家安全机关坚定捍卫国家安全,坚决打击台湾资通电军网络谋“独”、网络间谍活动,彻查幕后黑手,肃清危害隐患。
情境思考:
你对国家安全机关坚决打击台湾资通电军“倚网谋独”有什么认识?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台湾同胞无不沉痛哀悼。当时在北京的台湾同胞撰写挽联:三百万台湾刚醒同胞,微先生何人领导?四十年祖国未竟事业,舍我辈其谁分担!
孙中山先生始终坚定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旗帜鲜明反对一切分裂国家分裂民族的言论和行为。他说:“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
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绝不容忍国家分裂的历史悲剧重演,一切分裂祖国的活动都必将遭到全体中国人坚决反对。
孙中山先生始终坚定维护国家统一说明了什么?
情境思考:
为什么要反对分裂?(教材P98)
1
①分裂会导致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各族人民就会遭殃。
②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课堂笔记
视频:解放军不会给“台独”分裂留下任何空间(央视网)
视频时长:1分钟
结合视频,请思考我们该如何反对分裂?
情境思考:
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安全
俄乌冲突
巴以冲突
印巴冲突
为什么要维护国家安全?
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家安全和发展环境复杂多变,我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也处于从发展中大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更自觉地维护国家安全。
情境思考:
如何反对分裂?(教材P98)
2
①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尤其要坚决反对借民族和宗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动。
③维护国家安全,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课堂笔记
“一国两制”
1982年,邓小平创造性地将解决台湾、香港和澳门问题的构想概括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1982年12月,《宪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这为实行“一国两制”提供了宪法依据。
全国人大于1990年和1993年分别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一国两制”方针具有了法律效力。
“一国两制”思想的形成:
“一国两制”是党领导人民实现祖国
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
“一国两制”对香港的发展有怎样的影响?
视频:香港回归后繁荣发展
视频时长:1分52秒
情境思考:
让香港享有高度自治权,促进其繁荣稳定
“一国两制”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一国两制
一个国家
两种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的主体:社会主义制度
港澳台:资本主义制度
基本内容: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享有高度自治权。
关系:“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
前提
基础
从属
统一于派生并
“一国两制”
“一国两制”
民族区域自治
区别
针对地区
港、澳、台特别行政区
少数民族聚居地
自治程度
高度
一定程度
解决问题
祖国统一问题
民族问题
社会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自治”大PK
澳门回归20余年来,是澳门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
经济多年持续的发展,带来了澳门的高就业率、低失业率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澳门人均GDP一度走到亚洲第二、世界第四的位置。
回归后的香港
回归后的澳门
香港连续20多年获评为“世界最自由经济体”。
香港已发展成为亚洲第一金融中心,拥有亚洲第一的人才竞争力,全球金融指数排名仅次于纽约和伦敦,营商便利全球第三。
回归祖国20多年来,香港本地生产总值GDP翻了一番多。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所创造的奇迹:
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香港、澳门回归20多年取得的巨大成就,说明了什么?
“一国两制”的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
实行“一国两制”的现实意义(教材P102-P103)
3
课堂笔记
①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②香港、澳门回归以来,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
香港、澳门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做法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必须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落实中央对特别行政区的全面管治权。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落实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特别行政区社会大局稳定。坚决防范和遏制外部势力干预港澳事务,支持港澳巩固提升竞争优势,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怀抱,祖国实现完全统一了吗?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尚未完全实现统一。
台湾问题
台湾问题:
情境思考: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乡愁》
(台湾·余光中)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作者将自己的乡愁比喻为台湾海峡,表达了他期盼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我国宪法规定,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必须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
1987年11月,第一批探亲台湾同胞经香港赴大陆,踏上家乡故土,标志着长达38年之久的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大幕就此拉开。
1992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开始进行事务性商谈,双方达成“九二共识”;1994年,大陆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将保护台商投资纳入法制化轨道;2008年12月,两岸空运直航、海运直航和直接通邮正式启动,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迈开历史性步伐;2010年,《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推进了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化、制度化进程。
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是命运与共的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情境思考:
上述材料体现了两岸同胞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畅叙乡情,共赴传统文化之约
第一届海峡两岸民俗文体汇在广东省汕尾市启动。来自海峡两岸的3000余名嘉宾齐聚一堂,畅叙同胞亲情乡谊,共赴一场中华传统文化之约。
闽台匠人匠心交流活动在福州举办,海峡两岸的匠人们用自己的笔墨和印章,共同完成“匠心连两岸”书画作品。
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月,以中华文化为纽带,促进了两岸人文交流、经贸合作,增进了两岸同胞情感联结。
情境思考:
两岸同胞共赴传统文化之约体现了什么?
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重要性、现实性及有利条件(教材P102-P103)
4
课堂笔记
(1)重要性:①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②国家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前提和基本保证。
(2)现实性:我国宪法规定,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
(3)有利条件:①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②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
据海关总署统计,2024年,两岸贸易总额2929.71亿美元,同比增长9.4%。其中,大陆对台出口751.89亿美元,同比增长9.8%;大陆自台进口2177.82亿美元,同比增长9.3%。据商务部统计,2024年大陆新设台资企业7941家,同比增长1.6%。
两岸经济贸易综述
“五月五,是端阳;吃粽子,挂香囊;门插艾,香满堂;龙舟下水喜洋洋。”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传统佳节端午节,尽管有一湾海峡分隔,两岸同胞有着相同的传统习俗,拥有共同的文化记忆和传承。
赛龙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在台湾,台北、新北、桃园、高雄等地的龙舟赛也热闹登场。此外,挂艾草、带香包、喝雄黄酒等也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端午习俗,虽分隔两地、相隔千里,但两岸同胞对端午有着相同的情愫,正是中华文化将彼此紧密相连。
两岸的文化“纽带”
两岸经济贸易往来紧密
两岸文化联系紧密
情境思考:上述材料对我们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有何启示?
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有利于推进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打造两岸共同市场,壮大中华民族经济,夯实和平统一的基础。
两岸同胞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实现心灵契合,增进对和平统一的认同。
2024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会见马英九一行。
习近平表示,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没有什么心结不能化解,没有什么问题不能商量,没有什么势力能把我们分开。海峡的距离,阻隔不断两岸同胞的骨肉亲情。
我们欢迎台湾青年来祖国大陆追梦、筑梦、圆梦。希望两岸青年互学互鉴、相依相伴、同心同行,跑好历史的接力棒,为实现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应马英九文教基金会邀请,由清华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邱勇院士担任团长,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大学7所大陆高校师生一行40人,于2024年11月27日午间抵达台湾开启交流参访行程,与台湾6所高校和1所高中开展交流,并参访台湾有关历史文化古迹。
两岸交流活动
两岸同胞要多走动、多交流、多沟通,增进理解、信任,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情境思考:马英九带领台湾青年学子访问大陆、大陆高校师生回访,这对我们实现祖国统一有何启迪?
怎样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教材P102-P103)
5
(1)国家:①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②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③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壮大中华民族经济,夯实和平统一的基础。
(2)两岸同胞:①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实现心灵契合,增进对和平统一的认同;②要多走动、多交流、多沟通,增进理解、信任,共同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课堂笔记
拓展设问:中学生可以为维护祖国统一做什么?
①增强爱国情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好建设祖国的本领。
②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势力。
③积极宣传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原则和立场。坚决同一切分裂祖国、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
(提示:可从意识、行动、宣传等角度思考)
维护祖国统一
课堂小结
反对分裂原因及做法
“一国两制”内涵
澳门 香港 台湾
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享有高度自治权。
做法:要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要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
要维护国家安全
解决台湾问题的做法
基本方针;政治基础;
文化交流;融合发展;人文沟通
实行“一国两制”的现实意义
如何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1.2024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会见马英九一行时表示,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辉煌灿烂、举世无双的中华文明,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为之感到骄傲和荣光。这说明(  )
①两岸同胞要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②一个中国原则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③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
④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我们的神圣职责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随堂练习
→说法正确
C
→说法错误,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说法正确
→不符合题意,题干强调的是两岸关系
2.从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领域到跨境金融、合作查验等专业领域,从人才跨境往来、车辆跨境通行、数据跨境流通到政务服务跨境合作……粤港澳三地持续扩大规则衔接、机制对接覆盖面,将“制度之异”转化为“制度之利”。下列适合作为礼赞这一发展之变的是( )
①“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了成功
②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取得了新进展
③港澳昂首阔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④前景无限,发挥完全自治独特优势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说法正确
A
→两岸关系是指大陆与台湾地区的关系,说法错误
→说法正确
→“完全自治” 的说法错误,是“高度自治”
3.2025年是《反分裂国家法》实施20周年,这部法律向世人昭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分裂国家、维护祖国统一的坚定意志和强大民意,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形势,我们要 ( )
①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的活动
②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政治基础
③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④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说法正确
C
→说法错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基本方针;一个中国原则是政治基础
→说法正确
→说法正确
4.2024年10月1日,澳门大桥正式通车。该大桥与港珠澳大桥口岸人工岛连接,成为澳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又一重要通道。可见,澳门大桥的开通( )
①推动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②书写“一国两制”成功实践新篇章
③加强澳门与祖国内地的沟通联系
④搭建澳门居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桥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说法正确
→说法正确
→说法正确
→未体现
A
5.(2025云南)从《关于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的意见》发布实施,到《反分裂国家法》实施20周年座谈会隆重举行,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台岛周边开展联合演训……这一系列举措( )
①实现了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②表明我国坚决反对“台独”,维护祖国统一
③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正当必要行动
④有利于震慑“台独”分裂势力,遏制外来干涉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说法错误
→说法正确
→说法正确
→说法正确
D
6.一座城市的街巷地名是当地历史、文化的载体和见证。漫步台北街头,看见南京东路、杭州南路、重庆北路、忠孝东路、仁爱路、信义路……似曾相识感扑面而来。这些地名背后都有着一段不平凡的故事,寄托着台湾同胞无尽的牵挂,成为印刻在他们记忆里的乡愁。这些地名(   )
①表明了中华民族已实现伟大复兴
②承载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期盼
③诉说着两岸同根同源的历史文化
④印证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事实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目前还没有实现,①说法错误
D
→说法正确
→说法正确
→说法正确
7.“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每年春节,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有相同的传统习俗。推进祖国统一必须弘扬中华文化,是因为( )
A.依靠文化力量就能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B.解决台湾问题需要深化两岸经济合作
C.中华文化是凝聚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
D.海峡两岸对和平统一已达成充分共识
→说法过于绝对
C
→与题意无关
→说法正确
→但仍有部分 “台独” 势力妄图分裂国家
8.阅读下列材料,运用中华一家亲的知识,回答问题。
香港
澳门
香港新一届特区政府首份施政报告指出,香港要大力发展STEAM教育、职业教育,进一步强化国民教育,为香港发展贡献功能;要发挥背靠祖国的优势,扩展发展机遇;成立“人才服务窗口”,吸引全球人才和培育青年人才成长;要看清大局,维护香港国安法的权威,坚定维护中央对香港特区包括选举制度在内的政治制度的决定权。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以下简称“深合区”)成立以来,为澳门提供土地和就业支撑,助力澳门与内地共同发展;深合区是一个首创,澳门需要在多方面革故鼎新,突破瓶颈;澳门产业结构相对单一,深合区的出现为推动澳门构建适度多元的产业结构拓展更广阔的空间;“筑牢国家安全防线,维护特区安定和谐大局”是2024年澳门特区政府施政重点,澳门将始终确保政权、管治权牢牢掌握在爱国者手中。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多年以来,发展显著:香港营商环境世界一流,连续二十多次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澳门“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建设扎实推进,会展、中医药等新兴产业方兴未艾,“小而富”“小而美”已成为澳门的魅力名片。
双城
腾飞
未来
图谱
(1)请结合“双城腾飞”内容,联系维护国家统一的知识,你能够得出什么结论?(2分)
审设问:
设问类型:描述特征类
限定知识
【答案】“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以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果”体现了香港、澳门回归以来,“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2分)
解题方法:
①审:明确材料范围、限定知识及设问类型
②析:结合试题材料和设问要求,抓住关键信息,进行综合归纳,要从整体和细节上进行全面概括;用描述性语言,根据设问的限定,对应材料,一一描述。
③答:根据分析,联系教材知识,结合分值分点组织答案。注意要言简意赅,高度概括,准确表达。
香港
澳门
香港新一届特区政府首份施政报告指出,香港要大力发展STEAM教育、职业教育,进一步强化国民教育,为香港发展贡献功能;要发挥背靠祖国的优势,扩展发展机遇;成立“人才服务窗口”,吸引全球人才和培育青年人才成长;要看清大局,维护香港国安法的权威,坚定维护中央对香港特区包括选举制度在内的政治制度的决定权。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以下简称“深合区”)成立以来,为澳门提供土地和就业支撑,助力澳门与内地共同发展;深合区是一个首创,澳门需要在多方面革故鼎新,突破瓶颈;澳门产业结构相对单一,深合区的出现为推动澳门构建适度多元的产业结构拓展更广阔的空间;“筑牢国家安全防线,维护特区安定和谐大局”是2024年澳门特区政府施政重点,澳门将始终确保政权、管治权牢牢掌握在爱国者手中。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多年以来,发展显著:香港营商环境世界一流,连续二十多次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澳门“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建设扎实推进,会展、中医药等新兴产业方兴未艾,“小而富”“小而美”已成为澳门的魅力名片。
双城
腾飞
未来
图谱
(2)请根据“未来图谱”内容,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香港和澳门在绘就发展图谱过程中有哪些共性和个性?(8分)
审设问:
设问类型:说明类
析材料、联知识:
【答案】共性:“香港积极参与国家重大战略、深合区助力澳门与内地共同发展”说明香港、澳门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香港看清大局,坚定维护中央对香港的决定权;澳门坚定不移维护国家安全,让政权和管治权掌握在爱国者手中”说明香港、澳门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
个性:香港:香港要大力发展多种教育说明香港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视教育发展;“香港吸引全球人才和培育青年人才成长”说明香港坚持人才强国战略,努力招揽人才。
澳门:深合区的成立是首创,要革故鼎新,突破瓶颈说明推动澳门发展要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深合区更好发展;澳门要利用深合区优势,构建适度多元的产业结构说明澳门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1点2分,共性与个性都要有才能得满分,8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