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第五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徐州市第五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徐州市第五中学高三年级8月质量检测
地 理
一、单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2分,共46分。
2022年3月25—30日,北美部分地区受到冷空气影响,出现降温。图3为“冷空气影响期间降温范围及31日地面天气形势图”。据此回答第1题。
1.因受暖锋影响,31日最可能的降水区域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图为2023年7月不同时刻亚洲局部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图中为北京时间)。读图,回答第2题。
2. 与20日14时相比,21日2时( )
A. 河北省风向由东南转为西南 B. 山西省受冷锋的影响,出现扬沙天气
C. 渤海海域天气转晴,风平浪静 D. 陕西省气温降低,地面长波辐射减弱
嶂石岩地貌广泛分布于太行山中.南段,其上层为厚且坚硬的石英砂岩,下层则是薄且较软的泥岩或页岩。该地貌发寄受岩性断裂带等因素影响,演化经历了从长墙到方山,再到石柱,最后到残丘的过程。下图为“某河谷两侧嶂石岩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按成因,与构成嶂石岩地貌岩石类型相同的是( )
A. 大理岩 B. 石灰岩 C. 玄武岩 D. 花岗岩
4. 与形成嶂石岩地貌的地质作用过程相近的是( )
A. 峡湾地貌 B. 雅丹地貌 C. 丹霞地貌 D. 钙华地貌
5. 该河谷两侧嶂石岩地貌景观存在差异,推测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岩性差异 B. 流水作用强度
C. 海拔差异 D. 构造发育程度
某流域地处我国三大自然区过渡地带。该河尾闾的古湖泊地层中蕴藏着晚第四纪以来的环境演化信息。历史时期,受气候变化影响.该流域农牧文化交替发展。下图为“该湖某处沉积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该沉积剖面中题粒物最细且有机质最丰富的是。( )
A. 风沙层I B. 湖相沉积层 C. 冲洪积层 D. 风沙层II
7. 推测距今9.5千年以来,该地气候变化经历了从( )
A. 干旱→湿润 B. 湿润→干旱 C. 干旱→湿润→干旱 D. 湿润-→干旱→湿润
8. 距今约5^4.5千年期间,该流域内。( )
A. 种植业扩张,人口增长 B. 种植业萎缩,人口减少
C. 畜牧业扩张,人口增长 D. 畜牧业萎缩,人口减少
某科研团队于2018年5~7月对珠江日附近海域水文要素进行了实测。该海域在5月10日出现表层海水盐度骤降的现象,随后乙测站的盐度逐渐回升,但甲测站回升幅度很小。下图为“甲、乙测站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观测期间,与甲测站相比,乙测站表层海水( )
A. 盐度较低,水温较高 B. 盐度较低,水温较低
C. 盐度较高,水温较低 D. 盐度较高,水温较高
10. 5月10日该海域表层海水盐度骤降,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河源冰雪消融 B. 锋面雨带滞留 C. 沿岸寒流加强 D. 热带气旋影响
11. 研究该海域水文要素,主要是为了( )
A. 开发海洋空间资源 B. 维护海洋生态安全
C. 优化海洋航运线路 D. 挖掘海洋旅游资源
盐水入侵是一种天然水文现象,其间河口区域河水盐度升高并扩散,使得河流咸淡水混合,河口附近河道水体变咸,形成咸潮。一般来说,长江口盐水入侵常常发生在每年11月至次年4月。2022年9月以来,长江口遭受多次严重的盐水入侵。图甲为长江口示意图,图乙为2022年8—10月崇明洲头水体盐度与潮差及徐六泾流量的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2022年长江口遭受盐水入侵较常年早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气候变暖,海平面升高 B. 长江流域提前进入枯水期
C. 处于天文大潮时期,潮差较大 D. 东南季风强,海浪较大
13. 多次观测结果表明,盐水入侵时,灵甸港观测站处水体盐度大于六滧观测站处。造成该差异主要因素是( )
A. 降水量 B. 河道宽度 C. 蒸发量 D. 上游来水量
万佛山丹霞地貌区位于湘、桂、黔三个省级行政区交界处,是全国最大的丹霞峰林地貌之一。该地貌区群峰挺立,象形景观众多,植被丰茂,有“绿色万里长城”之美誉。如图为万佛山三座山峰植物群落分布图(图中A-Q代表不同类型的植物群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图示植被的分布体现了( )
A.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B. 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C. 地方性分异规律
D. 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15. 谷底与坡顶的植被类型存在较大的差异,主要是因为谷底( )
A. 海拔较低,热量充足 B. 蒸发旺盛,降水充足
C. 崖壁反射太阳光线,光照充足 D. 地势低平,土壤水分充足
16. 如果地质构造稳定、气候无明显变化,未来该地植被群落的演化方向最可能是( )
A. 植被类型减少,草甸范围扩大 B. 植被类型减少,常绿阔叶林范围扩大
C. 植被类型增加,草甸范围减小 D. 植被类型增加,常绿阔叶林范围减小
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MOC)指北大西洋低纬地区上层海水向北流动,向大气释放热量与水汽后,变成高密度海水,在北大西洋高纬地区下沉形成深层水;深层水折返向南运动,越过赤道在南半球海域上升汇入上层海水形成闭环(下图)。全球气候变暖引起AMOC减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全球气候变暖引起AMOC减弱的直接原因可能是( )
A. 温室气体含量明显提升 B. 大西洋变暖海平面上升
C. 北极冰川消融海水变淡 D. 墨西哥湾暖流流速减缓
18. AMOC减弱带来的影响是( )
A. 北欧气温降低 B. 北半球变暖 C. 西欧降水增多 D. 南半球变冷
据研究:随气候的变化,北极地区宽度超过100米的河流横向迁移率从1972年到2020年整体下降了20%,河流水量和河岸状态的变化是河流横向迁移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下图为1966-2005年西伯利亚叶尼塞河流域气温、降水量、积雪覆盖面积与入海径流量多年月平均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一年径流量曲线 B. 乙一气温曲线 C. 丙一降水量曲线 D. 丁一积雪覆盖面积曲线
20. 关于叶尼塞河水文水系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结冰期长,有凌汛 ②河流含沙量大
③下游地区河道平直,航运价值高 ④河流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1. 该河流横向迁移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 )
①植被增多,根系发达,土层抗侵蚀能力增强
②气温升高,蒸发增强,河流水量减少,河流侵蚀能力减弱
③植被生长状况变好,增加地表水下渗,导致河流水量增加
④气候变暖,冻土层变薄,解冻时间变长,地表径流增加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武夷山脉植被的垂直地带性分异显著,按照不同海拔区间的代表性植被,划分了多个植被带。下表为其中四个海拔区间的代表性植被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海拔区间 代表性植被
① 米槠、甜槠、毛锥等常绿林
② 马尾松、毛竹等经济林;水稻、玉米等农作物
③ 白檀、云锦杜鹃等灌木;青茅、野菊花等草本
④ 黄山松、南方铁杉等针叶林
15. 表中①②③④区间的海拔从低到高为( )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②①④③ D. ④②③①
16. 土壤碳氮含量与微生物的活动和繁殖密切相关,常绿林土壤碳氮含量最大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4分
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0月初,我们踏上了长江源考察之旅。随着海拔逐渐升高,车行愈发艰难,途中多次陷车……过河滩时有许多石头,越往上游,石头越大。终于到了冰川跟前,这里树立着几个测量碑,记录着冰川退缩的数据,其中一块碑上刻着:生物多样性的顶端是冰川”
——摘自《长江源考察日记》
材料二 图为“长江源景观图”。
(1)从外力作用角度,指出河滩上石头的来源。(4分)
(2)从地貌角度,分析长江源考察行车难的原因。(4分)
(3)运用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阐释长江源地区冰川是孕育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因素。(6分)
(4)简述建立包括长江源在内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意义。(4分)
25.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阿者科村地处哀牢山山腰,海拔1880米,常年云雾缭绕,距离最近的城镇28千米,它以独特的梯田景观、保存完好的哈尼族传统民居“蘑菇房”和悠久的哈尼传统文化,成为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区的重点村落之一。2024年11月,我国云南的传统村落阿者科村入选由联合国旅游组织评选的“最佳旅游乡村”名单。
材料二:阿者科村村民探索出由森林、水系、村寨、梯田“四素同构”的生态环境资源利用方式,创造出“与自然共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表现形式。图甲为阿者科村“产—居—景”分布格局示意图,图乙为某游客在哀牢山景区拍摄的安全提示牌照片。
(1)推测阿者科村传统文化延续至今原因。(4分)
(2)分析阿者科村多云雾的原因。(6分)
(3)请从地形、气候角度分析哀牢山景区放置该警示牌的原因。(6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所示的我国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地边缘,山坡、冲积扇和冲积平原的植被均为草原,其中冲积平原草原茂盛。山坡表面多覆盖有沙和粉沙物质。附近气象站(海拔3367米)监测显示该地年降水量约291毫米,集中在夏季,冬春季多风。
材料二:被称为“西北粮仓”的河西走廊,自古就是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地域上包括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和嘉峪关五市,五市人口数分别是181.54万、47.05万、121.98万、111.54万、24.39万。下图是河西走廊略图。
(1)结合材料一,分别说明山坡和冲积扇堆积物中砾石颗粒的差异及其成因。(8分)
(2)结合材料一,说明分布在山坡(3800米左右)表面的沙和粉沙的主要来源地的地貌名称,并分析这些沙和粉沙的空间迁移过程。(6分)
(3)武威是河西走廊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根据材料二简析原因。(6分)徐州市第五中学高三年级8月质量检测
地理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D D B C D B C A C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B D C D B C A A C
21 22 23
A C B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24. (1)冰碛物;流水沉积物;风化物
(2)冻融地貌多,地基松软;河汊滩地多,需频繁涉水;冰碛地貌发育,岩石多棱角
(3)当地降水较少,冰川融水孕育河潮湿地,为生物提供生存环境;为生物提供水源;促进植物生长,为动物提供食物来源
(4)保存原生高寒生态系统;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提供科研基地与宣传教育场所
25. (1)位置偏僻,环境相对封闭,受现代文化影响小;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受外来人口影响小;种植历史悠久,农耕生活保存至今。
(2)阿者科村位于山区,昼夜温差大,夜间辐射降温,水汽容易凝结;该地海拔高,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作用,水汽冷却形成雾;森林覆盖率高,蒸腾作用强,水汽充足;稻田(水域)面积大,蒸发旺盛,水汽充足。
(3)山高谷深,地势陡峭,地表破碎,易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丰富,且降水集中,易诱发山洪、泥石流等灾害;山体垂直高差大,水热充足及其组合状况复杂,多野生动物,易攻击游客。
26. (1)山坡:以角砾为主,砾石分选较差(大小混杂),磨圆度较差(棱角分明);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海拔较高处可能有冰川作用)。
冲积扇:以沙砾为主,砾石分选较好,有一定的磨圆度;由流水搬运、沉积而成。
(2)地貌名称:冲积扇。
迁移过程:冬春季节西北风强劲;冲积扇地表干燥,地表沙粒易启动,风沙流着山坡爬升,到达一定位置后携沙能力减弱,沙和粉沙沉积在山坡上。
(3)武威所在绿洲规模大;地形平坦开阔;武威位于河西走廊东部,受夏季风影响,降水比其他城市多,自然条件更好;与省会兰州距离更近,向东联系更便利。徐州市第五中学高三年级8月质量检测
地理
一、单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2分,共46分。
2022年3月25一30日,北美部分地区受到冷空气影响,出现降温。图3为“冷空气影响期间降温范围及
31日地面天气形势图”。据此回答第1题。
016
1000
992
西


降温区
锋线
墨西哥湾
-1016一
等压线(百帕)
1.因受暖锋影响,31日最可能的降水区域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图为2023年7月不同时刻亚洲局部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图中为北京时间)。读图,回答第2题。
100°E
110°E
120°E
100°E
110°E
120°E
20日14时
21日2时
1010
1010
000
40°N
40°N
005
30°N
30°N
一1000一等压线及数值hPa
▲▲冷锋
2.与20日14时相比,21日2时()
A.河北省风向由东南转为西南
B.山西省受冷锋的影响,出现扬沙天气
C.渤海海域天气转晴,风平浪静
D.陕西省气温降低,地面长波辐射减弱
第1页
嶂石岩地貌广泛分布于太行山中.南段,其上层为厚且坚硬的石英砂岩,下层则是薄且较软的泥岩或页
岩。该地貌发寄受岩性断裂带等因素影响,演化经历了从长墙到方山,再到石柱,最后到残丘的过程。下
图为“某河谷两侧嶂石岩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按成因,与构成嶂石岩地貌岩石类型相同的是()
A.大理岩
B.石灰岩
C.玄武岩
D.花岗岩
4.与形成嶂石岩地貌的地质作用过程相近的是()
A.峡湾地貌
B.雅丹地貌
C.丹霞地貌
D.钙华地貌
5.该河谷两侧嶂石岩地貌景观存在差异,推测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岩性差异
B.流水作用强度
C.海拔差异
D.构造发育程度
某流域地处我国三大自然区过渡地带。该河尾闾的古湖泊地层中蕴藏着晚第四纪以来的环境演化信
息。历史时期,受气候变化影响该流域农牧文化交替发展。下图为“该湖某处沉积剖面示意图”。据此完
成下面小题。
距今时间/千年
深度/m
r0
风沙层
2.7
冲洪积层
4.3
湖相沉积层
6.7
·风沙层
9.5
6.该沉积剖面中题粒物最细且有机质最丰富的是。()
A.风沙层I
B.湖相沉积层
C.冲洪积层
D.风沙层Ⅱ
第2页
7.推测距今9.5千年以来,该地气候变化经历了从()
A.干旱→湿润
B.湿润→干旱
C.干旱→湿润→干旱D.湿润→千旱→湿润
8.距今约5^4.5千年期间,该流域内。()
A.种植业扩张,人口增长
B.种植业萎缩,人口减少
C.畜牧业扩张,人口增长
D.畜牧业萎缩,人口减少
某科研团队于2018年5~7月对珠江日附近海域水文要素进行了实测。该海域在5月10日出现表层海
水盐度骤降的现象,随后乙测站的盐度逐渐回升,但甲测站回升幅度很小。下图为“甲、乙测站位置示意
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测站
0
20km
9.观测期间,与甲测站相比,乙测站表层海水()
A.盐度较低,水温较高
B.盐度较低,水温较低
C.盐度较高,水温较低
D.盐度较高,水温较高
10.5月10日该海域表层海水盐度骤降,最可能的原因是()
A.河源冰雪消融
B.锋面雨带滞留
C.沿岸寒流加强
D.热带气旋影响
11.研究该海域水文要素,主要是为了()
A.开发海洋空间资源
B.维护海洋生态安全
C.优化海洋航运线路
D.挖掘海洋旅游资源
第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