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选择题1.D 2.C 3.B 4.A 5.B 6.B 7.A 8.D9.D 10.A 11.D 12.B 13.C 14.A 15.D 16.A二、非选择题17.(10 分)(1)实地监测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2)教学楼、交通主干道(边缘)、商业街、运动场。(教学楼必答,其余 3 个选答 2 个。若答案超过 3 类,只取前 3 类)18.(1)(6 分)运河长度较大(1 分),沿途地形起伏较大(1 分),开挖工程量大(1 分);年降水量大,夏秋季节台风频发(1 分),多暴雨洪水灾害(1 分),面临地质灾害威胁(1 分)。(2)(8 分)新增就业机会(1 分),增加运营收入(1 分);缩短了船只出海的距离与时间(运输效率提高)(1 分),节省运输成本(1 分);完善区域交通网络(1 分),方便货物外运(货物运输量增大)(1 分);带动运河沿线地区产业集聚发展(1 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腹地扩大、促进城市化)(1 分)。(3)(6 分)珠江水量减少(1 分),流速减缓(1 分);受海水倒灌,河口水域盐度升高(1 分);温度和密度发生变化(1 分);水体自净能力下降,污染物扩散能力减弱(1 分);生物栖息地环境改变,水体生态功能下降(1 分)。19.(1)(7 分)物质来源:陆地岩石碎屑(矿物碎屑/岩石风化产物)(1 分),植物残体(1 分)。形成过程:外力(冰川、河流或风力)(1 分)将岩石碎屑和植物残体搬运至甲处(1分),再经历沉积(1 分)、压实(1 分)、固结(1 分)作用。(或陆地岩石被风化成碎屑(1 分)及植物生长死亡后的残体(1 分),在外力(冰川、河流或风力)(1 分)作用下搬运至甲处(1 分),再经历沉积(1 分)、压实(1 分)、固结(1 分)作用。)(2)(7 分)湖泊水位高于现代(1 分)。该时期岩芯主要成分是沙质粉砂(1 分),粒度较大(1分),说明当时入湖河流流量较大(1 分);芯中含有较多植物残体(1 分),说明陆地植被茂盛,气候温暖(1 分),冰雪融水量大,对湖泊补给量大(1 分)。(3)(8 分)甲处位于湖泊中心(1 分),水较深(1 分)(答位于湖盆深处直接给 2 分),湖水流速缓(水体稳定)(1 分),利于植物残体沉降、富集(1 分);湖泊所处区域海拔高(1 分),水温低(1 分),湖底(深水)环境缺氧(1 分),植物残体不易腐烂分解(微生物分解作用弱)(1 分)。(在此卷上答题无效)2025-2026学年福州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完卷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友情提示: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甘蔗是重要的制糖作物,收获后2天内为最优加工期。我国某甘蔗产区秉持物尽其用的绿色发展理念,构建起甘蔗全流程零废弃的制糖加工体系(图1)。据此完成1~2题。主→物质和能量的流动白糖、红糖等品甘创糖种植加工副远溢造纸、发电、可降解鲁具等糖蜜帮母、雨精、有机肥等物旅叶一饲料、发电、有机肥等滤泥一有机肥图11.副产物的深度利用对制糖加工环节的最有利影响是A,提升白糖品质B.降低技术门槛C.提高红糖产量D.强化能源自供2.全流程零废弃的制糖加工体系建成后,有利于甘蔗种植园A.控制种植密度D预防甘蔗病害C.稳定土壤肥力D减少人工投入20世纪50年代建成的福建省首条省际铁路(蒸汽机车牵引)采用“强载重、弱速度”的轨道技术,入闽首站是南平市来舟站。后期南平市又新建了多个高铁站点。来舟站于2016年停办客运业务并被列为工业遗产类文物保护单位。图2示意来舟站周边地形。据此完成3~5题。11759…铁路。火车站2638263770110150190230270(海拔/米)图2高三地理一1一(共6页)3.该铁路采用“强载重、弱速度”轨道技术的主要原因是A途经村庄多B.地形起伏大C.效率要求低D.资金缺口大4.在图2区域范围内,该火车站选址的主要优势是Q河谷相对开阔,利于工程建设②近河取水方便,供应蒸汽机车⑨位于河流凹岸,泥沙不易堆积④周边森林茂密,枕木供应充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来舟站2016年停办客运业务的主要考虑是A,保护生态环境B.整合运力资源C.修缮陈旧设施D.留存工业遗产大西洋上的福戈岛由火山周期性喷发形成。研究团队对其开展考察,发现该岛整体环境较为千旱,但部分区域森林茂密。图3示意福戈岛地形,图4为用无人机拍摄并经技术处理的该岛照片。据此完成6~8题。2427W2418W一1600一海拔/米150W图3图46.该岛的甲区域土层特别疏松且富含矿物质,其主要形成条件是A.流水堆积B.风力堆积C.岩石风化D.人工培育7.推测森林最茂密的区域位于该岛的A.东北部B.西北部C.东南部D.西南部8.拍摄图4照片时,无人机位于该岛的A.东侧B.西侧C.南侧D.北侧高三地理一2一(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2026学年福州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 地理 参考答案.docx 2025-2026学年福州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 地理.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