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6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化学贯穿古今,下列对古诗词所涉及的化学知识解读错误的是 ( )A.“江雾霏霏作雪天,樽前醉倒不知寒”,雾属于气溶胶B.“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xH2O,Fe2O3属于氧化物C.“冶金铸为剑,精光射牛斗”,钢铁能导电,所以钢铁是电解质D.“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清香美酒中含乙醇(C2H5OH),乙醇属于有机物2.同济大学许维教授团队首次成功合成了两种环形碳(C10和C14),为碳材料家族又添2位新成员。研究发现C10和C14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10和C14互为同素异形体B.C10和C14比石墨稳定C.C10和C14之间的转化属于物理变化D.C10和C14均属于化合物,均可以被氧化3.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组合是 ( )选项 混合物 纯净物 单质 电解质A 盐酸 NaOH 石墨 K2SO4溶液B 空气 Fe(OH)3胶体 铁 Na2CO3C CuSO4·5H2O CaCl2 水银 铜D 氯水 KNO3晶体 O3 NaCl4.某种硅溶胶胶团的组成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对硅溶胶通电,硅溶胶中离子做定向移动B.若硅溶胶中混有少量氯化钠,可用滤纸过滤提纯C.硅溶胶区别于悬浊液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不同D.用激光笔照射该分散系,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5.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含有大量Mn的溶液中:K+、H+、S、Cl-B.无色透明的溶液中:CC.使酚酞溶液呈红色的溶液中:Na+、 K+、SD.使紫色石蕊溶液呈红色的溶液中:Na+、K+、C6.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给事实不相符的是 ( )A.食醋去除水垢中的CaCO3:CaCO3+2H+ Ca2++H2O+CO2↑B.NaH用作野外生氢剂:NaH+H2O Na++OH-+H2↑C.用5% Na2SO4溶液能有效除去误食的Ba2+:Ba2++S BaSO4↓D.ClO2可将废水中的CN-氧化成CO2和N2:2ClO2+2CN- 2CO2+N2+2Cl-7.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一步实现的是 ( )A.Fe3O4 Fe FeCl3 B.NaOH NaNO3 NaClC.Ca(OH)2 CaCO3 CO2 D.Cu CuO Cu(OH)28.向一定浓度的Ba(OH)2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的NaHSO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B段导电能力下降是由于溶液中Ba2+和OH-的量减小B.C点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OH-+H+ H2OC.D点对应的溶液中存在的离子主要是Na+、SD.V1、V2的关系为V1∶V2=2∶5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氧化性Cl2>Fe3+>I2,向FeI2溶液中通入过量Cl2:2I-+Cl2 I2+2Cl-B.向二元弱酸H2C2O4溶液中滴入足量澄清石灰水:C2+Ca(OH)2 CaC2O4↓+2OH-C.向Ca(C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Ca2++2ClO-+H2O+CO2 2HClO+CaCO3↓D.Ca(HCO3)2溶液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HC+Ca2++OH- CaCO3↓+H2O10.复印机工作时易产生臭氧(O3),臭氧浓度过高时,对人的呼吸道、肺部有刺激。已知臭氧可发生如下反应:O3+2KI+H2O 2KOH+O2+I2,下列对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KI被氧化B.1个O3参加反应转移2个电子C.氧化产物I2与还原产物O2的个数之比为1∶1D.H2O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11.亚磷酸(H3PO3)是一种弱酸,与足量的NaOH反应为2NaOH+H3PO3 Na2HPO3+2H2O,亚磷酸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4H3PO3 3H3PO4+PH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2HPO3属于酸式盐B.亚磷酸受热分解的反应中,生成1个PH3转移6个电子C.Na2HPO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2HPO3 2Na++H++PD.亚磷酸受热分解的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个数之比为1∶312.如图是在一定温度下,向不同电解质溶液中加入新物质时体系导电性的变化曲线(其中I为电导率,m为加入的新物质的质量)。下列情况与图a、b、c的变化趋势对应正确的是 ( )a b c①Ba(OH)2溶液中滴入H2SO4溶液至过量②CH3COOH溶液中滴入氨水至过量③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至过量④NH4Cl溶液中逐渐加入适量的NaOH固体至恰好反应⑤盐酸中通入少量氨气A.②-a ①③-b ④⑤-c B.②⑤-a ①③-b ④-cC.②⑤-a ①-b ③④-c D.⑤-a ①④-b ②③-c13.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其中可能含有KCl、Ba(NO3)2、CuSO4、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以下实验(所加试剂均足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粉末中一定有KCl、Na2CO3、Ba(NO3)2B.KCl是否存在无法确定,需进一步实验确定C.白色沉淀乙可能是AgCl和Ag2CO3的混合物D.原粉末中一定没有CuSO4,可能有KCl14.元素铬(Cr)的几种化合物存在下列转化关系,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Cr2O3固体绿色KCrO2溶液黄色K2CrO4溶液橙红色K2Cr2O7溶液A.过程①表明Cr2O3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B.过程②的离子方程式为2Cr+4H2OC.过程③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H+ H2O、2Cr+H2OD.过程①②③中发生的反应中铬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变化15.天然气是应用广泛的燃料,但含有少量H2S等气体。在酸性溶液中利用硫杆菌可实现天然气的催化脱硫,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程甲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B.脱硫过程O2间接氧化H2SC.该脱硫过程需要不断添加Fe2(SO4)3溶液D.过程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O2+4H+ 4Fe3++2H2O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12分)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为五个椭圆交叉构成的图案,其中五个椭圆内分别写了C2H5OH、CO2、Fe2O3、FeCl3、KOH五种物质,图中相连的物质均可归为一类,相交部分A、B、C、D为相应的分类标准代号。①相连的两种物质都是电解质的是 (填分类标准代号,下同),都是氧化物的是 。 ②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够相互反应的是 (填分类标准代号),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③上述五种物质中的某一种物质能与某种强酸反应生成上述五种物质中的另一种物质,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分类方法应用比较广泛,属于同一类的物质具有相似性,在生活和学习中使用分类的方法处理问题,可以做到举一反三,还可以做到由此及彼。如:①CO2、SiO2、SO2、SO3都属于酸性氧化物,由CO2+Ca(OH)2(足量) CaCO3↓+H2O,可完成SO3与足量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NaHCO3、NaHS都属于弱酸形成的酸式盐,根据NaHCO3+NaOH Na2CO3+H2O,完成NaHS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7.(13分)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Ⅰ.现有含有少量NaCl、Na2SO4、Na2CO3杂质的NaNO3溶液,选择适当的试剂除去杂质,得到纯净的NaNO3固体,实验流程如图所示:(1)沉淀A是BaSO4和 (填化学式)。 (2)过程②涉及的离子反应是 。 (3)过程①②③中均进行的分离操作是 (填操作名称)。 (4)③中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的目的是 。 Ⅱ.某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厂,甲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下表离子中的三种,乙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下表离子中的另外三种。阳离子 K+、Ag+、Fe3+阴离子 Cl-、OH-、N已知:OH-与Ag+不能大量共存。(5)经检测,甲厂排放的废水呈碱性,故甲厂排放的废水中所含的离子为 。 (6)如果在乙厂排放的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可以回收其中的 (填元素符号),涉及的离子反应为 。 18.(14分)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同时具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如果我们能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就有可能做到趋利避害,使之更好地为社会的发展服务。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一例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负面影响: 。 (2)实验室为监测空气中汞蒸气的含量,往往悬挂涂有CuI的滤纸,根据滤纸是否变色或颜色发生变化所用去的时间来判断空气中的含汞量,其反应为4CuI+Hg Cu2HgI4+2Cu。①上述反应产物Cu2HgI4中,Hg元素显+2价,Cu元素显 价。 ②以上反应中的氧化剂为 ,当有2个CuI参与反应时,转移 个电子。 ③用单线桥法标明上述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3)+6价铬的毒性很强,具有一定的致癌作用,需要转化为低毒的Cr3+,再转化为不溶物除去,废水中含有的Cr2可以用绿矾(FeSO4·7H2O)除去,测得反应后的溶液中含Cr3+、Fe2+、Fe3+、H+等阳离子,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的净水剂。从其组成的阳离子来看,高铁酸钠属于 盐,其中Fe元素的化合价是 价。其净水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主要为4Na2FeO4+10H2O 4Fe(OH)3(胶体)+3O2↑+8NaOH,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为 。 19.(16分)数字化实验在化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某实验小组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实验一)。将电脑、数字化实验中压强传感器通过真空橡胶管与盛有二氧化碳的烧瓶相连,迅速注入80 mL 40%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实验压强变化如曲线A。①仪器甲的名称是 ,曲线A的变化趋势可能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造成的也可能是 造成的。 ②为了更科学地判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还需用80 mL (填试剂名称),做同样的实验得曲线B,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实验一能说明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但不能确定反应产物。由此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二):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实验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然后滴加氯化钡溶液 没有沉淀产生实验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然后滴加氯化钡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①实验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②实验B中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 。 (3)由实验一、二说明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且随着通入二氧化碳的量不同反应的产物不同。若同时生成两种含碳产物,检验含碳产物的方法是:先向反应后的产物中滴加足量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滴加 ,观察到的现象是 ,证明同时有两种产物生成。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1.C 雾是小水滴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气溶胶,A正确;Fe2O3属于氧化物,B正确;钢铁属于合金,为混合物,所以钢铁不属于电解质,C错误;乙醇属于有机物,D正确。2.A C10和C14为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A正确、D错误;C10和C14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不如石墨稳定,B错误;C10和C14为两种不同的物质,相互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C错误。3.D A项,硫酸钾溶液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错误。B项,Fe(OH)3胶体是混合物,错误。C项,CuSO4·5H2O是纯净物,铜是单质,不是电解质,错误。4.B 物质导电是因为带电粒子的定向移动,对硅溶胶通电,硅溶胶中离子做定向移动,A正确;胶体、溶液的分散质都能通过滤纸,若硅溶胶中混有少量氯化钠,不能用滤纸过滤提纯,应该用渗析的方法提纯,B错误;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为1~100 nm,悬浊液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 nm,硅溶胶区别于悬浊液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不同,C正确;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用激光笔照射该分散系,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可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D正确。5.C Mn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可将Cl-氧化,因此Mn、H+和Cl-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Cu2+在水溶液中呈蓝色,B错误;使酚酞溶液呈红色的溶液显碱性,OH-、Na+、 K+、S相互之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C正确;使紫色石蕊溶液呈红色的溶液显酸性,C不能大量存在,D错误。6.A CH3COOH是弱酸,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 Ca2++2CH3COO-+H2O+CO2↑,A符合题意。7.C A项,CO还原Fe3O4得到Fe,Fe与HCl反应生成FeCl2,不能生成FeCl3;B项,NaOH与HNO3发生中和反应生成NaNO3,但NaNO3与KCl不反应;C项,Ca(OH)2与CO2反应生成CaCO3,CaCO3与CH3COOH反应又生成CO2,反应均能一步实现;D项,Cu与O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CuO,但CuO不能与H2O反应生成Cu(OH)2。8.D 向Ba(OH)2溶液中滴加NaHSO4溶液,依次发生的反应为NaHSO4+Ba(OH)2 BaSO4↓+NaOH+H2O、NaHSO4+NaOH Na2SO4+H2O。AB段发生的反应为NaHSO4+Ba(OH)2 BaSO4↓+NaOH+H2O,导电能力下降是由于溶液中Ba2+和OH-的量减小,A正确;C点发生的反应为NaHSO4+NaOH Na2SO4+H2O,离子方程式为OH-+H+ H2O,B正确;D点NaHSO4和NaOH恰好完全反应,所以溶液中存在的离子主要是Na+、S,C正确;加入NaHSO4溶液体积为V1 mL时发生的反应为NaHSO4+Ba(OH)2 BaSO4↓+NaOH+H2O,加入NaHSO4溶液体积为V2 mL时发生的总反应为2NaHSO4+Ba(OH)2 BaSO4↓+Na2SO4+2H2O,所以V1、V2的关系为V1∶V2=1∶2,D错误。9.D 当Cl2过量时,既氧化I-也氧化Fe2+,离子方程式为2Fe2++4I-+3Cl2 2Fe3++6Cl-+2I2,A错误;H2C2O4为二元弱酸,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C2O4+Ca2++2OH- CaC2O4↓+2H2O,B错误;向Ca(C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有碳酸氢钙生成,C错误。10.C KI中I元素化合价升高,KI被氧化,A项正确;1个O3参加反应时,仅有1个O由0价降至-2价,转移2个电子,B项正确;O3生成O2,O2中的氧原子化合价没变,O2既不是氧化产物也不是还原产物,C项错误;反应前后H2O中各元素化合价均不变,H2O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D项正确。11.B 亚磷酸(H3PO3)是一种弱酸,其与足量的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3PO3 Na2HPO3+2H2O,则Na2HPO3属于正盐,A错误;根据化学方程式4H3PO3 3H3PO4+PH3↑可知,生成1个PH3转移6个电子,B正确;Na2HPO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2HPO3 2Na++HP,C错误;亚磷酸受热分解的过程中,部分磷原子从+3价升高到+5价,H3PO4为氧化产物,部分磷原子从+3价降低到-3价,PH3为还原产物,则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个数之比为3∶1,D错误。12.A ①中发生反应Ba(OH)2+H2SO4 BaSO4↓+2H2O,随着H2SO4溶液的滴入,溶液电导率逐渐减小,当Ba(OH)2、H2SO4恰好完全反应时,电导率最小,再继续滴入H2SO4溶液,电导率又逐渐增大,与图b变化趋势一致;②CH3COOH为弱酸,向CH3COOH溶液中滴入氨水,生成的CH3COONH4易电离,溶液电导率增大,当氨水过量时,溶液电导率又减小,与图a变化趋势一致;③先发生Ca(OH)2+CO2 CaCO3↓+H2O,溶液电导率减小,当CO2过量时CaCO3转化为易电离的Ca(HCO3)2,溶液电导率又增大,与图b变化趋势一致;④中发生反应NH4Cl+NaOH NaCl+NH3·H2O,溶液电导率几乎不变,与图c变化趋势一致;⑤中发生反应HCl+NH3 NH4Cl,溶液电导率几乎不变,与图c变化趋势一致;故A正确。13.A 固体粉末加水溶解后过滤,有能够完全溶于稀HNO3的滤渣,该滤渣可能是BaCO3或CuCO3,即原粉末中一定含Na2CO3;滤液中加稀硫酸生成的白色沉淀甲为BaSO4,即原粉末中一定含Ba(NO3)2,则一定无CuSO4;滤液中含Ba2+,则肯定没有C,滤液中加AgNO3溶液,生成的白色沉淀乙应为AgCl,即原粉末中含KCl。由上述分析可知,原粉末中一定有KCl、Na2CO3、Ba(NO3)2,一定没有CuSO4,A项正确,B、D项错误;白色沉淀乙是AgCl,不可能含Ag2CO3,C项错误。14.D 过程①是Cr2O3和KOH反应生成KCrO2和H2O,表明Cr2O3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A正确;过程②中KCrO2被过氧化氢氧化为K2CrO4,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电荷守恒可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r+4H2O,B正确;过程③加H2SO4溶液,过量的NaOH与H2SO4发生中和反应,铬酸根离子转化为重铬酸根离子,离子方程式为H++OH- H2O、2Cr+H2O,C正确;过程①③中铬元素的化合价未发生变化,过程②中铬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6价,D错误。15.C 过程甲中发生的反应为Fe2(SO4)3+H2S 2FeSO4+S↓+H2SO4,氧化产物(S)与还原产物(FeSO4)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A正确;脱硫过程中O2间接氧化H2S,B正确;过程甲中发生的反应为Fe2(SO4)3+H2S 2FeSO4+S↓+H2SO4,过程乙中发生的反应为4FeSO4+O2+2H2SO4 2Fe2(SO4)3+2H2O,转移相同数量的电子,过程甲消耗的Fe2(SO4)3与过程乙生成的Fe2(SO4)3等量,则该脱硫过程不需要不断添加Fe2(SO4)3溶液,C错误;过程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O2+4H+ 4Fe3++2H2O,D正确。16.答案 (除标注外,每空2分)(1)①CD B(1分) ②D(1分) 复分解 ③Fe2O3+6H+ 2Fe3++3H2O(2)①SO3+2OH- S+H2O ②NaHS+NaOH Na2S+H2O解析 (1)①Fe2O3、FeCl3、KOH都是电解质,CO2和Fe2O3都是氧化物。②FeCl3和KOH能发生反应:FeCl3+3KOH Fe(OH)3↓+3KCl,属于复分解反应。③根据题目要求,在题述五种物质中,Fe2O3能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O3+6H+ 2Fe3++3H2O。(2)①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SO3与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3+2OH- S+H2O。②弱酸形成的酸式盐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NaHS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S+NaOH Na2S+H2O。17.答案 (除标注外,每空2分)(1)BaCO3(1分) (2)Ag++Cl- AgCl↓ (3)过滤(1分) (4)除去Ba2+、Ag+ (5)OH-、Cl-、K+(3分)(6)Ag Fe+2Ag+ 2Ag+Fe2+解析 (1)由实验流程图可知,加入过量Ba(NO3)2溶液,得到的沉淀A为BaSO4和BaCO3的混合物。(2)溶液1中的Cl-与Ag+反应生成AgCl,离子方程式为Ag++Cl- AgCl↓。(3)过程①②③中均得到溶液和沉淀,进行的分离操作为过滤。(4)①中Ba2+过量,②中Ag+过量,Ba2+、Ag+均能和C反应生成沉淀,③中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能除去Ba2+、Ag+。(5)甲厂排放的废水呈碱性,则甲厂排放的废水中一定含OH-,不含Ag+、Fe3+,且Ag+和Cl-应在不同废水中,故甲厂排放的废水中所含离子为OH-、Cl-、K+。(6)乙厂排放的废水中含Ag+、Fe3+、N,向其中加入一定量铁粉,能回收金属Ag,涉及的离子反应为Fe+2Ag+ 2Ag+Fe2+。18.答案 (除标注外,每空2分)(1)钢铁锈蚀(合理即可)(1分)(2)①+1(1分) ②CuI 1 ③(3)Cr2+6Fe2++14H+ 6Fe3++2Cr3++7H2O(4)钠(1分) +6价(1分) 用激光笔照射液体,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解析 (2)①Cu2HgI4中Hg元素是+2价,I元素是-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Cu元素显+1价。②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部分CuI中铜元素化合价从+1价降低到0价,所以反应中的氧化剂为CuI;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4个CuI参与反应时转移2个电子,则当有2个CuI参与反应时,转移1个电子。③反应中Hg元素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2价,失去2个电子,则题述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可表示为。(3)由题意知,用绿矾(FeSO4·7H2O)除去废水中含有的Cr2时,Fe2+被氧化为Fe3+,Cr2被还原为Cr3+,依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以及原子守恒可知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r2+6Fe2++14H+ 6Fe3++2Cr3++7H2O。(4)高铁酸钠(Na2FeO4)的阳离子是钠离子,从阳离子的角度分析高铁酸钠属于钠盐,其中 Na元素是+1价,O元素是-2价,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Fe元素的化合价是+6价。胶体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所以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为用激光笔照射液体,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19.答案 (每空2分)(1)①圆底烧瓶 CO2溶于水且与水反应 ②蒸馏水 排除CO2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的干扰(2)①CO2+OH- HC BaCO3↓(3)氢氧化钠溶液(答案合理即可) 有白色沉淀生成解析 (1)①仪器甲的名称是圆底烧瓶;气体压力减小,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二是二氧化碳溶于水且与水反应。②要用蒸馏水做对比实验,排除气体压力减小是二氧化碳溶于水且与水反应造成的,所以还需用80 mL蒸馏水做同样的实验得曲线B。(2)①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然后滴加氯化钡溶液,没有沉淀产生,说明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离子方程式为CO2+OH- HC;②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然后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碳酸钡,说明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3)由实验一、二说明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且随着通入二氧化碳的量不同反应的产物不同。若同时生成碳酸钠、碳酸氢钠,检验产物的方法是:先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足量的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再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同时有两种产物生成。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