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6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专题强化练2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题型1 守恒规律1.(2025重庆育才中学期中)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用作脱氯剂,若Na2S2O3与Cl2按个数比1∶4反应时,Cl2完全转化为Cl-,则S2将转化成 ( )A.S2- B.S C.S2.(2025湖南衡阳月考)R2与S2-能在酸性溶液中发生反应:R2+3S2-+14H+ 2R3++3S↓+7H2O,则R2中R元素的化合价为 ( )A.+4 B.+5 C.+6 D.+7题型2 强弱规律3.(2025广东梅州月考)已知:①2KMnO4+16HCl(浓) 2KCl+2MnCl2+5Cl2↑+8H2O;②Cl2+2FeCl2 2FeCl3;③2KI+2FeCl3 2KCl+I2+2FeCl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氧化性:Mn>Fe3+>Cl2>I2B.还原性:Cl->I->Fe2+C.Fe2+只有还原性D.由信息推测:反应Cl2+2I- 2Cl-+I2可以发生4.(2025河北衡水二中月考)稀土金属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稀土金属铈(Ce)性质活泼,其元素常见的化合价为+3和+4,可发生如下反应:①2CeO2+H2O2+6H+ 2Ce3++O2↑+4H2O,②H2O2+2I-+2H+ I2+2H2O,③I2+SO2+2H2O 4H++2I-+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氧化性:CeO2>H2O2>I2B.还原性:SO2>I->H2O2>Ce3+C.反应2CeO2+2I-+8H+ 2Ce3++I2+4H2O可以进行D.H2O2在反应①中被还原,在反应②中被氧化题型3 先后规律5.已知氧化性:Fe3+>Cu2+,在Fe2(SO4)3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若铁粉有剩余,则不溶物中一定有铜B.若铁粉有剩余,则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只有Fe2+C.若铁粉无剩余,且溶液中有Cu2+,则溶液中一定无Fe3+D.若铁粉无剩余,且溶液中无Cu2+,则溶液中一定有Fe2+,一定无Fe3+题型4 转化规律6.(2025江西部分高中联考)NaClO2主要用作漂白剂、脱色剂、消毒剂等。它与盐酸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5NaClO2+4HCl 4X↑+5NaCl+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X为Cl2O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还原产物为NaClD.该反应中被还原的氯原子与被氧化的氯原子的个数之比为5∶47.(2025河南部分高中期中联考)已知反应:aKClO3+bHCl(浓) cKCl+dCl2↑+eH2O。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b∶d=1∶6∶3B.该反应中生成的Cl2与H2O的质量之比m(Cl2)∶m(H2O)=1∶1C.氧化产物是Cl2,还原产物是KClD.被氧化的氯原子与被还原的氯原子的个数之比为6∶1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1.D 设该题述转化中的氧化产物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a,由得失电子守恒可得1×2×(a-2)=4×2×1,解得a=+6,则氧化产物为S。2.C 方法1:由电荷守恒可得(-n)+(-2)×3+1×14=3×2,解得n=2,R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R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方法2:R2,反应中生成R3+;S2-→S,每个S2-失去2个电子,由得失电子守恒可得(-3)×2=3×2,解得n=2,进而可得R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方法点津 应用得失电子守恒法进行计算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找物质——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相应的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 第二步:定得失——找准一个原子或离子得失电子数(注意化学式中该种粒子的个数); 第三步:列等式——N(氧化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高价-低价)=N(还原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高价-低价)。3.D 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根据题述反应分析可知氧化性KMnO4>Cl2>Fe3+>I2,故A错误;还原性I->Fe2+>Cl-,故B错误;Fe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C错误;因氧化性Cl2>I2,故反应Cl2+2I- 2Cl-+I2可以发生,D正确。4.D 反应①中氧化性:CeO2>O2,CeO2>H2O2,还原性:H2O2>Ce3+,反应②中氧化性:H2O2>I2,还原性:I->H2O2,反应③中还原性:SO2>I-。氧化性:CeO2>H2O2>I2,A正确;还原性:SO2>I->H2O2>Ce3+,B正确;氧化性:CeO2>I2,还原性:I->Ce3+,则反应2CeO2+2I-+8H+ 2Ce3++I2+4H2O可以进行,C正确;H2O2在反应①中为还原剂被氧化,在反应②中为氧化剂被还原,D错误。方法点津 首先根据题中反应方程式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然后根据同一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氧化剂>还原剂;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还原剂>氧化剂,进行物质性质强弱的比较及反应能否发生的判断。5.C 氧化性:Fe3+>Cu2+,在Fe2(SO4)3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铁粉,铁粉先与Fe3+反应,当将Fe3+完全反应后才与Cu2+反应。若铁粉有剩余,则Fe3+、Cu2+均无,溶液中金属阳离子只有Fe2+,且不溶物中有铜;若铁粉无剩余,且溶液中有Cu2+,说明铁粉少,可能并未将Fe3+完全还原,所以溶液中可能有Fe3+;若铁粉无剩余,且溶液中无Cu2+,说明铁将Cu2+完全还原了,这时溶液中一定无Fe3+,故选C。6.C 5NaClO2+4HCl 4X↑+5NaCl+2H2O,根据原子守恒可知,X为ClO2,A错误;该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不属于复分解反应,B错误;根据歧化反应规律,NaClO2中氯元素化合价由+3升高为+4,氧化产物是ClO2,氯元素化合价由+3降低为-1,还原产物为NaCl,C正确;该反应中NaCl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被还原的氯原子与被氧化的氯原子个数之比为1∶4,D错误。7.A 反应中KClO3中Cl元素由+5价降为0价,HCl中部分Cl元素由-1价升高为0价,结合原子守恒、得失电子守恒配平方程式为KClO3+6HCl(浓) KCl+3Cl2↑+3H2O,A正确;该反应中生成的Cl2与H2O的质量之比m(Cl2)∶m(H2O)=71∶18,B错误;反应中氯气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错误;被氧化的氯原子与被还原的氯原子的个数之比为5∶1,D错误。方法点津 解答此类题时要抓住歧化反应和归中反应的规律,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时,一定满足“中间价态→高价态+低价态”和“高价态+低价态→中间价态”。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