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有答案)

资源简介

漳州一中2025~2026学年高三上第一次月考
生物科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5题,1~10每题2分,11~15每题4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玉米被腐霉菌、青枯杆菌侵染会患青枯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玉米细胞和青枯杆菌都在核糖体上进行转录
B. 玉米细胞和腐霉菌都含有C、H、O、N、P等元素
C. 腐霉菌和青枯杆菌的DNA复制都主要在细胞核内进行
D. 玉米细胞和青枯杆菌的有氧呼吸都主要在线粒体内进行
2. 某同学假期预习教材时,想利用我国人工智能大模型检索、学习一些学科问题,下列检索的问题合理的是(  )
A. 乳酸菌进行有丝分裂的过程包含几个阶段
B. 线粒体外膜上哪些酶参与催化ATP的合成
C. 破坏内环境酸碱平衡的最低乳酸量是多少
D. 取茎尖进行植物组织培养为什么能获得脱毒苗
3. 下列实验都需要使用显微镜观察,依据表中结果判断实验需要改进的是(  )
选项 观察目的 结果
A 用苏丹Ⅲ染液鉴定花生子叶中的脂肪 细胞中有橘黄色颗粒
B 观察水绵叶绿体的形态 叶绿体呈绿色带状
C 用清水浸润的黑藻叶片观察细胞质流动 绿色椭球形叶绿体环绕液泡移动
D 用蔗糖溶液处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观察质壁分离 紫色液泡几乎充满整个细胞
A. A B. B C. C D. D
4. 研究人员观察芦笋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并对染色体进行分析,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制作临时装片的流程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B. 观察到有丝分裂前期细胞染色体形态结构最清晰
C. 芦笋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10条非同源染色体
D. 芦笋花粉母细胞(一种原始生殖细胞)减数分裂可形成20个四分体
5. 天山雪莲是一种高山珍稀植物,与低海拔物种向日葵亲缘关系近。与向日葵相比,其抗冻、抗紫外线、耐缺氧相关基因表达量显著上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抗冻基因是在高海拔环境中诱导产生的
B. 高寒环境决定了天山雪莲种群的进化方向
C. 天山雪莲高表达抗冻基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 天山雪莲种群耐缺氧基因频率可能高于向日葵
6.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引发的疾病,大多数患者的发病与体内存在抗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有关,其发病机理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重症肌无力与风湿性心脏病均属于自身免疫病
B. 乙酰胆碱无法与受体结合,导致电信号无法转换成化学信号
C. 神经—肌肉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是由突触前膜胞吐的信息分子
D. 注射药物抑制乙酰胆碱降解酶的活性,可缓解重症肌无力症状
7. 为研究乙烯对拟南芥根部向地性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处理和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或推测错误的是(  )
处理时间 培养条件 根尖曲率θ/°
8h 对照组培养基 71.3±2.4
8h 含乙烯合成前体的培养基 38.1±2.9
A. 本实验应在黑暗条件下进行,排除光对结果的影响
B. 乙烯对拟南芥根部的向地性现象的发生有抑制作用
C. 重力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的重要环境因素
D. 根弯曲生长的原因是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速度快
8. 生产L-谷氨酸主要依赖有氧发酵,常用菌种谷氨酸棒状杆菌大多为生物素合成缺陷型。在各组发酵罐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生物素,检测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发酵过程将空气直接通入发酵罐以保证有氧条件
B. 甲~丁组谷氨酸棒状杆菌数量均呈现“S”形增长
C. 乙~丁组L-谷氨酸产量不与菌体细胞密度呈正比
D. 发酵前用平板划线法进行谷氨酸棒状杆菌的纯培养
9. 大熊猫主要食用冷箭竹,但体内缺乏纤维素酶,靠肠道内的纤维素分解菌帮助消化。由于受到道路、农田等干扰,秦岭地区的大熊猫被分割成几个局域种群,2017年建设秦岭国家公园以保护野生大熊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建设国家公园属于易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B. 国家公园里的大熊猫、冷箭竹共同构成一个群落
C. 大熊猫与肠道内纤维素分解菌的种间关系为寄生
D. 被分隔在不同局域的大熊猫种群间存在地理隔离
10. mTOR是一种对细胞生长和增殖有调节作用的胞内蛋白激酶。抑制mTOR活性可使小鼠囊胚的内细胞团增殖减慢,进而导致胚胎发育停滞;当mTOR被重新激活时,囊胚恢复正常发育。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囊胚移植到受体母鼠前要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B. 通过体外受精和胚胎培养技术可获得小鼠囊胚
C. 移植前用mTOR抑制剂处理囊胚可提高移植成功率
D. 该研究可为体外培养胚胎的非冷冻保存提供理论基础
11. Rubisco是光合作用中催化CO2固定的酶。研究者以自然界中某Rubisco为原型(WT),构建单个氨基酸随机替换的Rubisco突变体库,其中两种突变体与WT酶的活性如图所示。相关推测正确的是( )
A. 光照和CO2充足时Rubisco活性是影响光合速率的重要因素
B. CO2浓度超过一定值后曲线不再升高是受反应体系中C5量限制
C. Rubisco突变体库中大多数突变体酶的活性都高于WT型
D. 模仿酶V266G改造作物中Rubisco能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
12. 分枝杆菌的K7基因是维持TM4噬菌体吸附能力的关键基因。按照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流程,进行相关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选项 分枝杆菌 TM4噬菌体 实验结果
A 未敲除K7组和敲除K7组 35S标记 两组的上清液中放射性无明显区别
B 未敲除K7组和敲除K7组 32P标记 敲除K7组沉淀中放射性强度低于未敲除组
C 32P标记的未敲除K7组 未标记 释放的子代TM4均带有32P标记
D 35S分别标记未敲除K7组和敲除K7组 未标记 两组子代TM4放射性强度无明显差别
A. A B. B C. C D. D
13. 为检测睡眠对甲型肝炎病毒(HAV)疫苗效果的影响,研究人员分别为受试者在第0、8和16周注射三次疫苗,并在接种当晚(23:00至次日6:30)要求受试者睡眠或持续清醒,得到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HAV疫苗能激发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B. 第二次接种后,睡眠可显著促进辅助性T细胞产生抗体
C. 与清醒组相比,睡眠组HAV特异性辅助性T细胞数占比较大
D. 由图可知,多次接种后产生了更多种类的记忆细胞和抗体
14. 海水立体养殖能有效减少饲料投放,降低赤潮风险。表层养殖海带等大型藻类,海带下面挂笼养殖滤食小型浮游植物的牡蛎,底层养殖以底栖微藻、生物残体残骸等为食的海参。下图为某海水立体养殖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M、N表示营养级,其中数字代表能量数值,单位是KJ·m-2·a-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能量从M流向N时的传递效率约为11.8% B. M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消费者和分解者
C. 若增加海带养殖量,会使牡蛎的产量降低 D. 海水立体养殖充分利用了群落的空间结构
15. 转基因抗虫棉的Bt蛋白在细胞质积累,可能与内源蛋白相互作用,产生非期望效应。C蛋白能结合纤维素,科研人员将C基因与Bt基因连接构建融合基因(如下图)导入棉花细胞。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使用DNA连接酶催化C基因和Bt基因连接
B. 选择引物2和4进行PCR以确定基因正确连接
C. 可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将融合基因导入棉花细胞
D. 融合基因表达可促进Bt蛋白在细胞壁定向积累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60分)
16. 人和其它哺乳动物体内的脂肪组织可分为白色脂肪组织(WAT)和棕色脂肪组织(BAT),细胞结构模式图如图1,二者可以相互转化。WAT的高积累会导致肥胖,通过诱导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能显著促进机体的能量消耗,从而有效防治肥胖。
(1)组成脂肪的元素有________,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________物质,当生命活动需要时可以分解利用。
(2)根据图1,从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角度分析,WAT转化为BAT之后产热效率提高的原因: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3)解偶联蛋白(UCP)表达增高是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的关键,UCP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能驱散膜两侧的H+电化学势梯度,使电子传递链过程不产生ATP,作用机制如图2。
①图2表示的膜结构是_______,其增大膜面积的方式是_______。
②H+通过ATP合成酶以_______方式进入基质,以驱动ATP的合成。
(4)欲检测某减肥药物(EF)的药效,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和高脂组(16只),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高脂组给予高脂饲料,自由采食和饮水,每周测量体重。高脂组连续高脂喂养15周后,再分为模型对照组和EF组,EF组大鼠每天按体重分别皮下注射EF,对照组皮下注射同等剂量生理盐水,模型对照组大鼠皮下注射_______连续注射10d。检测大鼠组织内UCP表达量,结果如图3。请评价该药物_______(填“有”或“没有”)效果,并阐述理由:______。
17. 蜘蛛通过结网捕获萤火虫等猎物,对蜘蛛的捕猎策略进行了研究。
(1)蜘蛛和萤火虫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雌性萤火虫通常静止不动而雄性萤 火虫在空中飞舞,因此蛛网上捕获的萤火虫通常为_______性。
(2)萤火虫通过腹部发光器发光进行交流。雌萤发出频率为“ — — ”的单脉冲荧光吸引雄萤,雄萤通过发出频率为“…—…—…”的多脉冲荧光回应雌萤。雄萤触网引发振动,蜘蛛接近缠绕萤火虫,并对其注射微量毒素。检测不同萤火虫发出的荧光情况,结果如图1。结果说明触网后雄萤产生的荧光发生了雌性化改变,作出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
(3)为进一步研究蜘蛛的捕猎策略,进行图2实验。实验过程中,将组a和组c萤火虫的胸部也涂抹了相同面积的墨汁,目的是_______。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可知,蜘蛛对萤火虫的捕猎策略为_______。
(4)从本题涉及内容中任选一个信息传递的实例,并以此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_______。
18. 布偶猫又称布拉多尔猫,多为三色猫或双色猫,是非常理想的家养宠物。已知布偶猫的毛色受多对基因控制,请根据控制不同颜色基因的特点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布偶猫中有纯色个体,野生型为海豹色(B),后来培育出巧克力色(b)、蓝色和丁香色等类型,蓝色、丁香色分别是海豹色、巧克力色的稀释色,受d基因控制,D基因无稀释功能。
①利用射线处理野生型海豹色个体的受精卵不一定能获得巧克力色的个体,那是因为该处理方式依据的原理具有________的特点。
②如何确定一只蓝色的布偶公猫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写出实验方案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
(2)野生型基因(e)使布偶猫呈现黑色,突变型基因(E)使其呈现红色。
①若E、e基因同时存在则为黑红交错的双色猫,且双色猫均为母猫,不考虑从性遗传(一般指常染色体上的基因,由于性别的差异而表现出雌、雄分布比例上或表现程度上的差别),分析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
②当白斑基因(S)存在时,对毛发颜色的分布会造成影响,使双色猫中同种颜色的毛发聚为一簇,称为三花。三花个体也是最受欢迎的类型,三花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
③极少数的双色猫和三花猫为公猫,且天生没有生育能力,该现象可能是哪种变异导致的?_______。
19.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因肝细胞内甘油三酯过度堆积引发病理变化,与高果糖摄入密切相关。研究发现食品中的丁酸钠(NaB)有缓解NAFLD的作用,为探究其机制,科研人员做了系列实验。
(1)肝脏是调节能量和糖脂代谢的重要器官,可以通过合成和分解________调节血糖浓度,也参与脂质的合成和分解。
(2)为探究NaB对肝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机制,研究人员将小鼠分为三组进行实验,各组处理如表,然后检测肝细胞甘油三酯、C酶(促进脂肪分解的关键酶)和F酶(促进脂肪合成的关键酶)含量,结果如下图。
组别 处理
对照组1 正常饮水,灌胃生理盐水
对照组2 30%果糖饮水,灌胃生理盐水
实验组3 30%果糖饮水,灌胃NaB(200mg/kg)
表1
①上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2相比,实验组_______。
②已有研究发现,肠道乳酸杆菌丰度与NaB呈正相关,乳酸杆菌可以通过糖酵解途径利用果糖合成γ-氨基丁酸。研究人员进一步用γ-氨基丁酸处理小鼠,检测肝细胞中甘油三酯、C酶和F酶的含量,目的是探究_______。结果显示,γ-氨基丁酸处理后,甘油三酯、C酶和F酶含量的变化趋势与NaB处理的结果相同。
(3)综合上述所有实验结果,从下列选项选择合理并排序,以完善NaB缓解果糖诱导的NAFLD的机制:N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缓解NAFLD。
a.C酶增多
b.F酶增多
c.肠道乳酸杆菌丰度增加
d.γ-氨基丁酸增多
e.促进脂肪分解
f.抑制脂肪合成
20. 苏氨酸是常用工业原料,目前主要通过大肠杆菌发酵生产。我国研究者尝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菌株生产能力。
(1)大肠杆菌苏氨酸合成酶基因启动子是______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
(2)当细胞中苏氨酸含量较高时,会抑制苏氨酸合成酶基因的转录。A基因编码的A蛋白位于大肠杆菌细胞膜上,可将苏氨酸运出细胞。分别利用三种具有持续表达活性的启动子和A基因、红色荧光蛋白(RFP)基因构建表达载体并导入大肠杆菌菌株W中,获得三种工程菌,相关处理及结果如图。工程菌W-01苏氨酸产量显著高于W的原因是_______。
(3)W-01菌株具有更高的苏氨酸产量,但其生长明显弱于菌株W和其他工程菌,从物质与能量的角度,推测原因是_______。
(4)大肠杆菌拟核中有一个环状DNA分子,其上的F基因是调控细胞分裂的主要基因,当其表达水平较低时,可产生含有多个拟核DNA的多倍体菌株,这种菌株细胞体积和细胞内基因表达产物增加。综合利用上述信息,设计一个插入W-01菌株F基因启动子与编码区之间的表达元件,如下图,制备高产苏氨酸的多倍体工程菌,且该工程菌能够在含氯霉素的培养基中生长①_____;②_____;③_____。
漳州一中2025~2026学年高三上第一次月考
生物科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5题,1~10每题2分,11~15每题4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A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A
【12题答案】
【答案】D
【13题答案】
【答案】C
【14题答案】
【答案】A
【15题答案】
【答案】B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60分)
【16题答案】
【答案】(1) ①. C、H、O ②. 储能
(2)BAT中脂肪滴变多,体积变小,易于分解产热;线粒体增多,产热增加
(3) ①. 线粒体内膜 ②. 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 ③. 协助扩散
(4) ①. 等剂量的生理盐水 ②. 有 ③. 因为注射EF的大鼠组织内UCP1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说明EF能促进肥胖大鼠脂肪细胞棕色化,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治肥胖
【17题答案】
【答案】(1) ①. 捕食 ②. 雄
(2)组3发光频率发生了相似于组2的改变
(3) ①. 排除墨汁气味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②. 蜘蛛通过缠绕萤火虫和注射毒素,使雄萤产生的荧光发生了雌性化改变,进而吸引并捕获更多的雄萤
(4)雌萤发出荧光吸引雄萤,有利于种群的繁衍;萤火虫触网引起蛛网振动,作为信息吸引蜘蛛,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18题答案】
【答案】(1) ①. 不定向性和低频性 ②. 实验方案:可选择多只丁香色的母猫与之杂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
预期结果和结论:
如果子代均为蓝色个体,则待测个体基因型是BBdd,即为纯合子;
如果后代表现为蓝色、丁香色,且比例接近1∶1,则待测个体的基因型Bbdd,即为杂合子。
(2) ①. 双色猫为母猫,其性染色体组成为XX,基因型为XEXe,由于X染色体随机失活,导致双色猫出现 ②. SSXEXe、SsXEXe ③. 正常公猫只含有1条X染色体,所以不可能是双色毛,极少数的的双色猫和三花猫为公猫,应该是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19题答案】
【答案】(1)肝糖原
(2) ①. 甘油三酯含量更低,C酶相对含量更高,F酶相对含量无明显变化 ②. γ-氨基丁酸是否参与NaB通过C酶调节脂质代谢的过程
(3) ①. c ②. d ③. a ④. e
【20题答案】
【答案】(1)RNA聚合
(2)工程菌W-01中A蛋白表达量高,苏氨酸运出速率高,菌体中苏氨酸浓度低,对苏氨酸合成酶基因转录的抑制弱
(3)外源基因表达及苏氨酸大量合成消耗菌体中的物质和能量
(4) ①. 氯霉素抗性基因 ②. 终止子 ③. 活性低的启动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