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基础卷一、选择题(2024八上·清新期中)“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 是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回的天地,还是冰与火的乐章……”下图示意我国行政区域及北京时间6:00我国东西端两地景观差异。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若下图中矩形代表中国,下列关于中国位置描述恰当的是( )A. B.C. D.2.造成同一时刻图中东西端两地景观差异的原因是( )A.经度跨度大 B.纬度跨度大 C.海陆差异大 D.地势起伏大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领土最北端、最西端均位于①省B.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分布在②岛C.③与我国陆地接壤,是最大的内陆国D.④是南海,是我国的内海(2024八上·电白期中)下图示意中国轮廓及北京时间6:00我国东西端两地景观差异,读图,完成下列小题。4.我国领土的最北端位于( )A.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B.漠河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C.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5.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太平洋的西岸B.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全部位于热带C.从半球位置看,我国位于东半球和南半球D.从经度位置看,我国是跨经度最广的国家6.造成我国同一时间东西端两地景观差异的原因是( )A.地球公转 B.地形不同 C.南北跨度大 D.东西距离长(2024八上·雷州期中)纪录片《航拍中国》以航拍俯瞰视角,呈现祖国大地无与伦比的美;陆疆的辽阔,海疆的浩瀚,……。第一季完成了下图所示甲乙丙丁四个省区的拍摄,展现了我国东西南北中的不同风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航拍中国》展现了我国辽阔的疆域,当东部的丙地旭日东升时,西部的甲地却繁星满天,这说明我国( )A.跨东、西半球 B.跨南、北半球C.跨纬度较大 D.跨经度较大8.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B.大部分领土位于北寒带C.我国东临太平洋,南邻印度洋 D.海陆兼备,不利于对外交流9.丁省区的简称是( )A.晋 B.秦 C.陇 D.琼10.《航拍中国》拍摄组到甲地时,发现当地最多的少数民族及民族风情是( )A.那达慕大会——壮族 B.泼水节——朝鲜族C.手鼓舞——维吾尔族 D.赛龙舟——傣族11.乙所在海域是( )A.南海 B.黄海 C.东海 D.渤海(2024八上·高州期末)【人口发展主题】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图为2010—2022年我国年末总人口数及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12.2010-2022年,我国人口总数减少的年份是( )A.2012年 B.2016年 C.2021年 D.2022年13.近年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①人口政策调整②养老观念转变③生育观念转变④育儿成本增加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4.为扭转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的趋势,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优化生育政策 B.完善养老制度C.实施延迟退休 D.加快城市化进程(2023八上·巴中月考)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图是一帧剪纸作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该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是( )A.泼水节 B.火把节 C.开斋节 D.那达慕16.该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A.宁夏回族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C.吉林省 D.云南省17.该省级行政区相邻的国家是( )A.朝鲜 B.俄罗斯 C.哈萨克斯坦 D.印度(2024八上·桂阳期中)“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这首脍炙人口的《龙的传人》歌曲,唱出了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如图示意我国在地球上的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从半球位置来看,“这条龙”位于( )A.西半球、北半球 B.东半球、南半球C.西半球、南半球 D.东半球、北半球19.歌词中“东方”是从海陆位置来看的,“这条龙”位于( )A.亚洲东部,印度洋西岸 B.亚洲西部,大西洋西岸C.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D.亚洲西部,太平洋东岸20.(2024八上·游仙期末)读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轮廓图(比例尺不一致),关于四省级行政单位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省有太阳直射现象B.乙省是我国纬度最低的省级行政单位C.丙省濒临东海和黄海D.丁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2024八上·兰州期中)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21.图中A、B分别代指的城市是( )A.黑河;腾冲 B.腾冲;黑河 C.漠河;昆明 D.昆明;漠河2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AB线将我国人口分布按稠密和稀疏特点分成两种区域。B.A线以东人口稀疏,以西人口稠密。C.我国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D.我国青藏高原地区人口稀疏,主要是因为气候寒冷。(2024八上·兰州期中)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3.汉族庆祝的传统节日是( )A.那达慕大会 B.端午节 C.雪顿节 D.泼水节24.欢度那达慕大会的少数民族,其聚居地的典型特征为( )A.草原广布 B.鱼米之乡 C.梯田绵延 D.雪域高原25.庆祝泼水节的少数民族,其传统民族采用“干栏式”竹楼,如图,其房屋设计的作用有( )A.墙体厚实窗户较小,可以抵御寒风B.屋顶高耸,不易积雪C.防潮防湿,防蚊虫蛇蚁D.厚墙隔热,小窗防风沙(2024八上·深圳期中)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人口数据显示,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下图是中国老龄化人口(60岁以上)时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6.根据数据,我国人口增长率是( )A.6.7‰ B.7.37‰ C.0.67‰ D.-0.67‰27.据图分析,2010年以来我国老龄化人口( )A.逐年减少 B.先减少后增加C.逐年增加 D.先增加后减少(2024八上·深圳期中)读“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图及各省区人口、面积数据统计”,完成下面小题。28.图中①和④省区的简称是( )A.内蒙古鄂 B.新鲁 C.湘鲁 D.鲁新29.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通常以每平方千米的常住人口为计算单位。四省区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30.(2024八上·清新期中)下列关于我国行政区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基本实行省、县、镇三级行政区划B.我国共有56个省级行政单位C.香港、澳门是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D.我国共有4个直辖市31.(2024八上·清新期中)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共有34个少数民族B.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藏族C.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数目最多D.汉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2025八上·自流井期末)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即按人口政策有计划地生育。从1971年的“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到1982年的“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从2013年启动“单独二孩”政策、2015年全面二孩政策落地,到2021年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三个孩子。我国的生育政策在半个世纪中不断调整。读近年来我国的人口出生率曲线和出生人数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32.按照日前我国的人口发展趋势,我国未来最可能面临的问题是( )A.国防兵源不足 B.就业压力加大C.交通拥堵加剧 D.环境污染加剧33.日前我国实施“三孩”政策主要是为了( )A.减少人口数量 B.降低人口出生率C.缓解人口老龄化 D.减慢人口增长速度34.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说明( )①人口政策只解决人口增长过快问题②人口政策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③人口发展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④人口增长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25八上·罗湖期末)2022年3月5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完善三孩生育政策的配套措施。表为我国2022年人口相关数据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人口年龄结构 城乡人口比重 人口自然增长率(‰)0-14岁 16-59岁 ≥60岁 城镇人口 乡村人口 -0.6018.2% 62% 19.8% 65.22% 34.78%35.由表可知,我国2022年( )A.城镇人口少于乡村人口 B.人口向中西部地区集聚C.0-14岁人口的比重最高 D.人口总数少于2021年36.我国已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由此带来的不利影响有( )A.促进经济发展 B.社会养老负担大C.减轻就业压力 D.人均资源量增加37.明确完善三孩生育政策的配套措施,有利于我国( )A.人口合理分布 B.改善人口年龄结构C.人口快速增长 D.平衡人口城乡比例二、图文材料题38.(2024八上·鹤山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远方的家》栏目连续推出了大型系列特别节目《边疆行》《沿海行》《行走西藏》等,以纪实的手法,记录了所经地区的风土人情。材料二 《边疆行》和《沿海行》路线图。(1)通过《边疆行》路线可看出,我国有陆上邻国的省级行政单位有 个,《边疆行》摄制组采访经过的省级行政单位中,跨经度最广的省区是 (写全称),采访了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是 (写全称)。(2)《边疆行》路线发现,我国陆上邻国中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和陆上邻国中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写国家)(3)《沿海行》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域中,既临渤海又临黄海的有 、 。(填简称)(4)既临海又有陆上疆界的两个省区分别为 、 (写全称)(5)通过《边疆行》和《沿海行》路线的了解,对我国地理位置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经济B.辽阔的海域,便于我国海洋事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C.陆地疆域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我国与众多陆上邻国发展边境贸易D.我国领土全部位于北温带,温和多雨,利于农业生产39.(2024八上·朝阳期末)我们伟大的祖国,地理位置优越,疆域辽阔。读中国的疆域及邻国图,完成下列问题。(1)我国邻国众多,① 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② 是既与我国陆上相邻,又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2)我国大陆海岸线漫长,从北到南,濒临的海域依次是③ 、黄海、东海和南海,其中位于南海的 是我国领土的最南端。(3)我国岛屿众多,面积最大的岛屿是 。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 海峡,是我国的内海。(4)我国地理位置优越,请对比说明我国与日本在海陆位置方面的优越性 。40.(2024八上·秦安期中)读中国民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中国各民族中, 族人口最多。(2)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什么?(3)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省区名称。① ,② ,③ ,④ ,⑤ 。(4)分布在图中④、⑤两地的少数民族分别是 族和 族。(5)喜爱弹奏冬不拉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图中的 (省区);喜爱拉马头琴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图中的 (省区);每年七八月份,举行那达慕大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图中的 (省区)。(填数字)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C2.A3.B【知识点】中国的疆域;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解析】【点评】我国地理位置优越,从半球位置看,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1.中国的地理位置特点: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从纬度位置看,中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北回归线(23.5°N)穿过中国南部,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2.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导致不同经度地区存在时间差异。经度每隔15°,时间相差 1 小时。我国东西跨经度约 62°,经度跨度大,造成东西部地方时差异,出现同一时刻不同景观,A正确;与纬度跨度大、海陆差异大、地势起伏大无关,BCD错误。故答案为:A。3.A、我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市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 。图中①是黑龙江省,最西端不在①省,A错误 。B、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的火烧寮,图中②是台湾岛,B正确 。C、图中③是蒙古,是与我国陆地接壤的内陆国,但世界最大的内陆国是哈萨克斯坦,不是蒙古,C错误 。D、我国的内海是渤海和琼州海峡,④是南海,南海是边缘海,不是内海,D错误 。故答案为:B。【答案】4.B5.A6.D【知识点】中国的疆域;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解析】【点评】从半球位置看,我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海陆兼备的国家;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4.我国领土四至点有明确界定: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市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最南端在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5.A、我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也就是太平洋的西岸,该叙述正确;B、我国领土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全部位于热带,该叙述错误;C、从半球位置看,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并非南半球,该叙述错误;D、跨经度最广的国家是俄罗斯,我国是跨纬度较广的国家,该叙述错误。故答案为:A。6.A、地球公转主要影响四季变化、昼夜长短变化等,和我国东西端同一时间景观差异无关,A错误。B、地形不同会造成局部景观差异,但不是东西端大范围同一时间景观差异的原因,B错误。C、南北跨度大主要影响我国南北方向的气候、景观差异,比如南北的温度、植被等差异,和东西端差异无关,C错误。D、我国东西距离长,跨经度广,由于地球自转,东边时刻早,西边时刻晚,就会出现同一时间东端日出、西端还在睡觉的景观差异,D正确。故答案为:D。【答案】7.D8.A9.B10.C11.A【知识点】中国的疆域;我国民族的分布;中国的行政区划;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解析】【点评】从半球位置看,我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海陆兼备的国家;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7.当东部丙地旭日东升(白天),西部甲地繁星满天(夜晚),是因为我国东西跨经度大 。经度不同导致地方时不同,跨经度广使得东西部时间差异明显,D正确;我国地处北半球和东半球,AB错误;与纬度位置无关,C错误。故答案为:D。8.A、我国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A正确;B、我国大部分领土位于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B错误;C、东临太平洋,没有濒临印度洋,C错误;D、海陆兼备的位置,利于通过海洋和陆地与各国交流,D错误。故答案为:A。9.图中丁省区是陕西省,简称“秦”或“陕”,B正确;晋为山西省的简称,A错误;陇为甘肃省的简称,C错误;琼为海南省的简称,D错误。故答案为:B。10.甲地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当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维吾尔族,手鼓舞是维吾尔族传统舞蹈,C正确;壮族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朝鲜族分布在东北三省,傣族分布在云南省,ABD错误。故答案为:C。11.我国海域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乙所在的海域为纬度最低的南海,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答案】12.D13.B14.A【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解析】【点评】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12.读图中柱状图代表的年末总人口数可知,2022年年末总人口14.118亿,低于2021年末总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数,说明2022年我国人口总数减少;故答案为:D。13.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育儿成本在增加,生育观念、养老观念的转变,使得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为缓解人口增长率降低的问题,可以对人口政策进行调整,逐步开放生育;符合题意的是②③④,故答案为:B。14.为了扭转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的趋势,缓减人口老龄化,我国应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从而改善我国人口结构,缓解人口增长率降低的问题;故答案为:A。【答案】15.D16.B17.B【知识点】我国民族的分布;中国的行政区划;中国陆上邻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解析】【点评】我国共有56个民族,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部地区。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15.根据图片中的信息,图中少数民族为蒙古族,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是那达慕大会,D正确;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开斋节主要是回族、维吾尔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ABC错误。故答案为:D。16.由图可知,图中少数民族为蒙古族,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故答案为:B。17.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与内蒙古自治区相邻的国家有蒙古、俄罗斯;朝鲜、哈萨克斯坦和印度都与内蒙古自治区不相邻,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答案】18.D19.C【知识点】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解析】【点评】我国领土的面积:960万平方千米我国的临海:自北而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我国的邻国:俄罗斯、蒙古、越南、老挝、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朝鲜。隔海相望的国家: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朝鲜、越南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在太平洋西岸。纬度位置: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最南端: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上,4°N附近;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汇合处,135°E多;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73°E附近。18.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赤道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我国经度范围:73°E-135°E,处于东半球,纬度范围:3°N至53°N,处于北半球。故答案为:D。19.“这条龙”指的是中国,中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故答案为:C。20.【答案】A【知识点】中国的疆域;我国民族的分布;中国的行政区划;我国的海域【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A.甲是云南省,有北回归线穿越,有太阳直射现象,A符合题意;B.乙是广东省,而我国纬度最低的省级行政单位是海南省,B不符合题意;C.丙是山东省,濒临渤海和黄海,C不符合题意;D.丁是黑龙江省,而我国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云南省,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位置最东的是黑龙江省,位置最西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置最南的是海南省,位置最北的是黑龙江省;邻国最多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数目最多的是云南省;人口最多的是广东省,人口最少的是澳门特别行政区;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自西向东依次是: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它们都是太平洋的边缘部分,东岸直接面临太平洋,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答案】21.A22.B【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解析】【点评】我国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其分界线大致是黑龙江省的黑河市到云南省的腾冲县,此线以东人口占全国的94%,以西人口占全国人口的6%。21.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黑河 — 腾冲线(又称胡焕庸线),该线以东人口稠密,以西人口稀疏。图中 A 是黑河,位于黑龙江省,B 是腾冲,位于云南省,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22.A、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龙江省的A黑河—云南省的B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A正确;B、此线以东人口稠密,此线以西人口稀疏,B错误;C、我国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C正确;D、我国青藏高原地区人口稀疏,主要原因是海拔高,气候寒冷,D正确。根据题意,故答案为:B。【答案】23.B24.A25.C【知识点】我国民族的分布;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形成条件、分布、形态、民居与环境);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解析】【点评】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自身的风俗习惯,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给人们以美的感受,我们要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23.A、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如赛马、摔跤,A错误。B、端午节是汉族的传统节日,纪念屈原,有赛龙舟、吃粽子等习俗,B正确。C、雪顿节是藏族的传统节日,展佛、藏戏表演,C错误。D、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泼水祈福,D错误。故答案为:B。24.A、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蒙古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高原,该地区的典型特征是草原广布,A正确;B、鱼米之乡位于我国南方长江中下游地区,故B错误;C、梯田绵延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丘陵地带,故C错误;D、雪域高原位于青藏地区,故D错误。故答案为:A。25.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南部,气候湿热、蚊虫蛇蚁多。干栏式竹楼底层架空,可防潮防湿,同时防蚊虫蛇蚁,C正确;“干栏式”竹楼,墙体薄,窗户较大,有利于通风散热,不用抵御寒风和风沙,A、D错误;该地区地处南方地区,降雪少,不需要防积雪,B错误。故答案为:C。【答案】26.D27.C【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解析】【点评】我国为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实施"三孩"政策,并配套支持措施;鼓励生育,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能够提高出生率,缓解老龄化等。26.人口自然增长率计算公式为: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已知人口出生率为6.7%,人口死亡率为7.37%,代入公式可得:6.7%0-7.37%0=-0.67%,所以我国人口增长率是-0.67%,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27.观察"中国老龄化人口(60岁以上)时钟”,2010年60岁以上人口为1.78亿,2011年为1.85亿、2012年1.94亿……2050年预计达4.8亿。可见2010年以来,我国60岁以上老龄化人口数量持续上升,即老龄化人口逐年增加,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答案】28.C29.C【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分布特点及原因)【解析】【点评】我国行政区划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目前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28.图①中省会是长沙,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是湖南省,湖南省简称 “湘”;图④中省会是济南,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是山东省,山东省简称“鲁”。所以①和④省区简称是湘、鲁,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29.人口密度计算公式为:人口密度 = 人口数量 ÷ 面积(单位:人 / 平方千米 )。通过计算对比,湖南省的人口密度约为317人/平方千米,②内蒙古自治区的人口密度约为20人/平方千米,③新疆的人口密度约为12人/平方千米,④山东省的人口密度约为608人/平方千米;因此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密度最小,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30.【答案】B【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解析】【分析】A、我国行政区划 基本实行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行政区划,A选项正确;B、我国共有34 个省级行政单位 ,包括 23 个省、5 个自治区、4 个直辖市、2 个特别行政区 ,B选项错误;C、香港、澳门是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 ,它们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实行高度自治,C选项正确;D、我国共有 4 个直辖市,分别是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 ,D选项正确。依据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我国行政区划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目前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31.【答案】C【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我国民族的分布;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解析】【分析】A、我国共有 56 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余 55 个为少数民族,A错误;B、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B错误;C、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C正确;D、汉族人口遍布全国各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D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包括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 。这些民族在中国各地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答案】32.A33.C34.D【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解析】【点评】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为了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长期均衡发展,国家不断调整计划生育政策。我国从2016年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2021年开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并配套支持措施。32.从近年来我国的人口出生率曲线和出生人数柱状图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出生率呈下降趋势,出生人口数也在减少。随着时间推移,劳动力人口会逐渐减少,而国防兵源主要来自适龄的劳动力人口,所以未来最可能面临国防兵源不足的问题,A正确;人口减少,就业压力、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会随着时间推移有所缓解,排除BCD。故答案为:A。33.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实施 “三孩” 政策可以增加劳动力人口,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C正确;“三孩” 政策是鼓励生育的政策,目的不是减少人口数量,而是适当增加 人口数量,提高人口出生率,加快人口增长速度,ABD错误。故答案为:C。34.人口政策不仅解决人口增长过快问题,还会解决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等问题,①错误。人口政策要根据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需求进行调整,如从 “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到 “三孩” 政策,就是为了适应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②正确。人口发展如果不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会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所以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要考虑与资源、环境相协调,③正确。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都可能影响经济的发展,人口政策的调整就是为了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相适应,④正确。故答案为:D。【答案】35.D36.B37.B【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解析】【点评】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为了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长期均衡发展,国家不断调整计划生育政策。我国从2016年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2021年开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并配套支持措施。35.A、从表中数据可知,2022 年我国城镇人口比重为 65.22%,乡村人口比重为 34.78%,城镇人口比重远高于乡村人口比重,所以城镇人口多于乡村人口,A 错误。B、表格中未提供人口分布区域相关信息,无法得出人口向中西部地区集聚的结论,B 错误。C、由表中数据可知,0 - 14 岁人口比重为 18.2%,16 - 59 岁人口比重为 62%,≥60 岁人口比重为 19.8%,16 - 59 岁人口的比重最高,C 错误。D、人口自然增长率 = 出生率 - 死亡率,2022 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 0.60‰,说明人口出现了负增长,即 2022 年人口总数少于 2021 年,D 正确。故答案为:D。36.我国已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比重大,而老龄人口非劳动力,所以社会养老负担大,B正确;本题问的是不利影响,促进经济发展、减轻就业压力都是有利影响,人口老龄化不能导致人均资源量增加,且人均资源量增加也不是不利影响,不符合题意,ACD错误。故答案为:B。37.三孩生育政策,会增加出生率,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年龄结构,B正确;人口分布与气候、社会经济发展相关,和三孩生育政策无关,A错误;三孩生育政策会导致出生率有所上升,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不会导致我国人口快速增长,C错误;城乡之间的人口分布主要受社会经济影响,和三孩生育政策无关,D错误。故答案为:B。38.【答案】(1)9;内蒙古自治区;云南省(2)俄罗斯;印度(3)鲁;辽(4)辽宁省;广西壮族自治区(5)D【知识点】我国民族的分布;中国的行政区划;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中国陆上邻国、隔海相望的国家【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我国有陆上邻国的省级行政单位有:辽宁省 、 吉林省 、 黑龙江省 、 内蒙古自治区 、 甘肃省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西藏自治区 、 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共 9个。《边疆行》摄制组采访经过的省级行政单位中,跨经度最广的省区是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是云南省,简称云或滇。(2)读图分析可知,我国陆上邻国中,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印度,首都新德里。(3)读图分析可知,《沿海行》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域中,既临渤海又临黄海的有山东省和辽宁省,山东省简称鲁,行政中心济南;辽宁省简称辽,行政中心沈阳。(4)读图分析可知,既临海又有陆上疆界的两个省区分别为辽宁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辽宁省临渤海与朝鲜接壤,广西壮族自治区临南海与越南接壤。(5)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A.我国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经济,A不符合题意;B.我国有辽阔的海域,便于我国海洋事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B不符合题意;C.陆地疆域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我国与众多陆上邻国发展边境贸易,C不符合题意;C.我国领土大部分位于北温带,温和多雨,利于农业生产,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9;内蒙古自治区;云南省;(2)俄罗斯;印度;(3)鲁;辽;(4)辽宁省;广西壮族自治区;(5)D。【点评】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其中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5个自治区(新疆、西藏、广西、宁夏、内蒙古)和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其中位置最东的是黑龙江省,位置最西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置最南的是海南省,位置最北的是黑龙江省;邻国最多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数目最多的是云南省;人口最多的是广东省,人口最少的是澳门特别行政区;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自西向东依次是: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我国临海的省区有14个: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台湾、广东、香港、澳门、广西、海南共14个 省级行政区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每个省区都有自己的简称,多数省区是取省名中的一个字做简称;有的用本省著名的山、河名做简称;有的省区用本省历史名称做简称;部分省区有两个简称。(1)由图可知,我国有陆上邻国的省级行政单位有9个,《边疆行》摄制组采访经过的省级行政单位中,跨经度最广的省区是内蒙古自治区,采访了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是云南省。(2)由图可知,我国陆上邻国中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陆上邻国中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印度。(3)由图可知,《沿海行》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域中,既临渤海又临黄海的有山东省和辽宁省,山东省简称鲁,辽宁省简称辽。(4)由图可知,既临海又有陆上疆界的两个省区分别为辽宁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辽宁省临渤海与朝鲜接壤,广西壮族自治区临南海与越南接壤。(5)由图可知,我国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故A正确;我国辽阔的海域,便于我国海洋事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故B正确;我国疆域辽阔,陆地疆域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我国与众多陆上邻国发展边境贸易,故C正确;我国领土大部分位于北温带,温和多雨,利于农业生产,少部分位于热带,故D错误。故D符合题意,故选D。39.【答案】(1)俄罗斯;越南(2)渤海;曾母暗沙(3)台湾岛;琼州(4)日本地处太平洋西部,被浩瀚的太平洋围绕,没有陆上邻国,也没有与外界进行陆上交往的通道。我国地处亚欧大陆东部,面临广阔的太平洋,同时拥有陆上和海上交往的便利条件,我国海陆位置更优越。【知识点】中国的疆域;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中国陆上邻国、隔海相望的国家【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我国邻国众多,①是俄罗斯,地跨亚欧两大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②是位于中南半岛的越南,是既与我国陆上相邻,又与我国海岸相邻的国家。(2)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 1.8 万多千米 ,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读图可知,③是渤海;我国领土的最南端位于海南省的南海的曾母暗沙。(3)我国岛屿众多,第一大岛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是海南岛。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4)日本是一个岛国,四周被海洋环绕,位于太平洋西部,缺乏与其他国家的陆上联系通道,在对外贸易、文化交流等方面相对受限,主要依赖海上运输。中国地处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这种海陆兼备的位置使得中国既可以通过陆上交通与中亚、西亚、欧洲等地区进行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如古代的丝绸之路;又可以通过海上交通与世界各国进行广泛的经济合作和交流,拥有广阔的海洋资源和众多优良港口,有利于发展海洋经济和对外贸易。所以相比日本,中国海陆位置更具优越性。【点评】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东部自北向南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海岸线漫长曲折达18000多千米;我国陆上国界长达2.2万多千米,与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有14个。(1)读图可知,我国邻国众多,①是俄罗斯,地跨亚欧两大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②是位于中南半岛的越南,是既与我国陆上相邻,又与我国海岸相邻的国家。(2)由图可知,③是渤海,是我国内海之一;我国领土的最南端位于海南省的南海的曾母暗沙。(3)我国岛屿众多,第一大岛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是海南岛。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4)日本地处太平洋西部,被浩瀚的太平洋围绕,没有陆上邻国,也没有与外界进行陆上交往的通道。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一方面我国东临太平洋,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深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沛,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我国东临太平洋,沿海多优良港口,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便于从海上与海外各国交往;西部深入亚欧大陆,便于从陆地与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直接往来。40.【答案】(1)汉(2)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3)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4)蒙古;藏(5)③;④;④【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我国民族的分布;中国的行政区划;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我国共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2)读图分析可知, 中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不同民族相互穿插、混合居住,同时又有一些民族在局部地区相对集中聚居。(3)读图分析可知,①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是回族聚居地;②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壮族主要聚居地;③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维吾尔族聚居地;④是内蒙古自治区,是蒙古族聚居地;⑤是西藏自治区,是藏族聚居地 。(4)读图分析可知,④是内蒙古自治区,主要少数民族是蒙古族;⑤是西藏自治区,主要少数民族是藏族 。(5)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冬不拉是哈萨克族的传统乐器,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图中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马头琴是蒙古族的传统乐器,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图中④内蒙古自治区。故答案为:(1)汉;(2) 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3)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4)蒙古;藏;(5)③;④;④。【点评】我国有56个民族,汉族占91.11%。少数民族中壮族人数最多。人口在500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 藏族。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多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我国共有5个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维吾尔族为主,西藏自治区以藏族为主,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壮族为主,宁夏回族自治区以回族为主,内蒙古自治区以蒙古族为主。我国民族众多,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节日风俗,苗年是苗族人民的传统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苗年即苗族新年,一般在秋收完毕、一年农活基本结束时举行。雪顿节是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藏族人民的传统宗教节日。泼水节是是中国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和中南半岛某些民族的新年节日,为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期间,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汉族的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1)在我国众多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这是基于我国的人口构成基本常识。(2)从民族分布图中可以直观看到,各民族在全国范围内并非集中分布在某一区域,而是不同民族相互穿插、混合居住,同时又有一些民族在局部地区相对集中聚居,所以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的特点。(3)根据中国省级行政区的轮廓、位置以及民族分布特征来判断。宁夏回族自治区是回族聚居地,在图中对应①;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壮族主要聚居地,对应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维吾尔族聚居地,对应③;内蒙古自治区是蒙古族聚居地,对应④;西藏自治区是藏族聚居地,对应⑤ 。(4)内蒙古自治区(④)主要少数民族是蒙古族,西藏自治区(⑤)主要少数民族是藏族,所以④地对应蒙古族,⑤地对应藏族。(5)冬不拉是哈萨克族的传统乐器,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③);马头琴是蒙古族的传统乐器,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④);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④) 。1 / 1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基础卷一、选择题(2024八上·清新期中)“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 是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回的天地,还是冰与火的乐章……”下图示意我国行政区域及北京时间6:00我国东西端两地景观差异。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若下图中矩形代表中国,下列关于中国位置描述恰当的是( )A. B.C. D.2.造成同一时刻图中东西端两地景观差异的原因是( )A.经度跨度大 B.纬度跨度大 C.海陆差异大 D.地势起伏大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领土最北端、最西端均位于①省B.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分布在②岛C.③与我国陆地接壤,是最大的内陆国D.④是南海,是我国的内海【答案】1.C2.A3.B【知识点】中国的疆域;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解析】【点评】我国地理位置优越,从半球位置看,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1.中国的地理位置特点: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从纬度位置看,中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北回归线(23.5°N)穿过中国南部,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2.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导致不同经度地区存在时间差异。经度每隔15°,时间相差 1 小时。我国东西跨经度约 62°,经度跨度大,造成东西部地方时差异,出现同一时刻不同景观,A正确;与纬度跨度大、海陆差异大、地势起伏大无关,BCD错误。故答案为:A。3.A、我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市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 。图中①是黑龙江省,最西端不在①省,A错误 。B、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的火烧寮,图中②是台湾岛,B正确 。C、图中③是蒙古,是与我国陆地接壤的内陆国,但世界最大的内陆国是哈萨克斯坦,不是蒙古,C错误 。D、我国的内海是渤海和琼州海峡,④是南海,南海是边缘海,不是内海,D错误 。故答案为:B。(2024八上·电白期中)下图示意中国轮廓及北京时间6:00我国东西端两地景观差异,读图,完成下列小题。4.我国领土的最北端位于( )A.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B.漠河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C.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5.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太平洋的西岸B.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全部位于热带C.从半球位置看,我国位于东半球和南半球D.从经度位置看,我国是跨经度最广的国家6.造成我国同一时间东西端两地景观差异的原因是( )A.地球公转 B.地形不同 C.南北跨度大 D.东西距离长【答案】4.B5.A6.D【知识点】中国的疆域;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解析】【点评】从半球位置看,我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海陆兼备的国家;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4.我国领土四至点有明确界定: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市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最南端在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5.A、我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也就是太平洋的西岸,该叙述正确;B、我国领土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全部位于热带,该叙述错误;C、从半球位置看,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并非南半球,该叙述错误;D、跨经度最广的国家是俄罗斯,我国是跨纬度较广的国家,该叙述错误。故答案为:A。6.A、地球公转主要影响四季变化、昼夜长短变化等,和我国东西端同一时间景观差异无关,A错误。B、地形不同会造成局部景观差异,但不是东西端大范围同一时间景观差异的原因,B错误。C、南北跨度大主要影响我国南北方向的气候、景观差异,比如南北的温度、植被等差异,和东西端差异无关,C错误。D、我国东西距离长,跨经度广,由于地球自转,东边时刻早,西边时刻晚,就会出现同一时间东端日出、西端还在睡觉的景观差异,D正确。故答案为:D。(2024八上·雷州期中)纪录片《航拍中国》以航拍俯瞰视角,呈现祖国大地无与伦比的美;陆疆的辽阔,海疆的浩瀚,……。第一季完成了下图所示甲乙丙丁四个省区的拍摄,展现了我国东西南北中的不同风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航拍中国》展现了我国辽阔的疆域,当东部的丙地旭日东升时,西部的甲地却繁星满天,这说明我国( )A.跨东、西半球 B.跨南、北半球C.跨纬度较大 D.跨经度较大8.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B.大部分领土位于北寒带C.我国东临太平洋,南邻印度洋 D.海陆兼备,不利于对外交流9.丁省区的简称是( )A.晋 B.秦 C.陇 D.琼10.《航拍中国》拍摄组到甲地时,发现当地最多的少数民族及民族风情是( )A.那达慕大会——壮族 B.泼水节——朝鲜族C.手鼓舞——维吾尔族 D.赛龙舟——傣族11.乙所在海域是( )A.南海 B.黄海 C.东海 D.渤海【答案】7.D8.A9.B10.C11.A【知识点】中国的疆域;我国民族的分布;中国的行政区划;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解析】【点评】从半球位置看,我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海陆兼备的国家;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7.当东部丙地旭日东升(白天),西部甲地繁星满天(夜晚),是因为我国东西跨经度大 。经度不同导致地方时不同,跨经度广使得东西部时间差异明显,D正确;我国地处北半球和东半球,AB错误;与纬度位置无关,C错误。故答案为:D。8.A、我国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A正确;B、我国大部分领土位于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B错误;C、东临太平洋,没有濒临印度洋,C错误;D、海陆兼备的位置,利于通过海洋和陆地与各国交流,D错误。故答案为:A。9.图中丁省区是陕西省,简称“秦”或“陕”,B正确;晋为山西省的简称,A错误;陇为甘肃省的简称,C错误;琼为海南省的简称,D错误。故答案为:B。10.甲地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当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维吾尔族,手鼓舞是维吾尔族传统舞蹈,C正确;壮族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朝鲜族分布在东北三省,傣族分布在云南省,ABD错误。故答案为:C。11.我国海域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乙所在的海域为纬度最低的南海,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2024八上·高州期末)【人口发展主题】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图为2010—2022年我国年末总人口数及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12.2010-2022年,我国人口总数减少的年份是( )A.2012年 B.2016年 C.2021年 D.2022年13.近年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①人口政策调整②养老观念转变③生育观念转变④育儿成本增加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4.为扭转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的趋势,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优化生育政策 B.完善养老制度C.实施延迟退休 D.加快城市化进程【答案】12.D13.B14.A【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解析】【点评】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12.读图中柱状图代表的年末总人口数可知,2022年年末总人口14.118亿,低于2021年末总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数,说明2022年我国人口总数减少;故答案为:D。13.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育儿成本在增加,生育观念、养老观念的转变,使得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为缓解人口增长率降低的问题,可以对人口政策进行调整,逐步开放生育;符合题意的是②③④,故答案为:B。14.为了扭转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的趋势,缓减人口老龄化,我国应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从而改善我国人口结构,缓解人口增长率降低的问题;故答案为:A。(2023八上·巴中月考)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图是一帧剪纸作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该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是( )A.泼水节 B.火把节 C.开斋节 D.那达慕16.该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A.宁夏回族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C.吉林省 D.云南省17.该省级行政区相邻的国家是( )A.朝鲜 B.俄罗斯 C.哈萨克斯坦 D.印度【答案】15.D16.B17.B【知识点】我国民族的分布;中国的行政区划;中国陆上邻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解析】【点评】我国共有56个民族,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部地区。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15.根据图片中的信息,图中少数民族为蒙古族,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是那达慕大会,D正确;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开斋节主要是回族、维吾尔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ABC错误。故答案为:D。16.由图可知,图中少数民族为蒙古族,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故答案为:B。17.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与内蒙古自治区相邻的国家有蒙古、俄罗斯;朝鲜、哈萨克斯坦和印度都与内蒙古自治区不相邻,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2024八上·桂阳期中)“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这首脍炙人口的《龙的传人》歌曲,唱出了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如图示意我国在地球上的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从半球位置来看,“这条龙”位于( )A.西半球、北半球 B.东半球、南半球C.西半球、南半球 D.东半球、北半球19.歌词中“东方”是从海陆位置来看的,“这条龙”位于( )A.亚洲东部,印度洋西岸 B.亚洲西部,大西洋西岸C.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D.亚洲西部,太平洋东岸【答案】18.D19.C【知识点】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解析】【点评】我国领土的面积:960万平方千米我国的临海:自北而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我国的邻国:俄罗斯、蒙古、越南、老挝、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朝鲜。隔海相望的国家: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朝鲜、越南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在太平洋西岸。纬度位置: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最南端: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上,4°N附近;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汇合处,135°E多;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73°E附近。18.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赤道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我国经度范围:73°E-135°E,处于东半球,纬度范围:3°N至53°N,处于北半球。故答案为:D。19.“这条龙”指的是中国,中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故答案为:C。20.(2024八上·游仙期末)读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轮廓图(比例尺不一致),关于四省级行政单位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省有太阳直射现象B.乙省是我国纬度最低的省级行政单位C.丙省濒临东海和黄海D.丁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答案】A【知识点】中国的疆域;我国民族的分布;中国的行政区划;我国的海域【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A.甲是云南省,有北回归线穿越,有太阳直射现象,A符合题意;B.乙是广东省,而我国纬度最低的省级行政单位是海南省,B不符合题意;C.丙是山东省,濒临渤海和黄海,C不符合题意;D.丁是黑龙江省,而我国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云南省,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位置最东的是黑龙江省,位置最西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置最南的是海南省,位置最北的是黑龙江省;邻国最多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数目最多的是云南省;人口最多的是广东省,人口最少的是澳门特别行政区;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自西向东依次是: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它们都是太平洋的边缘部分,东岸直接面临太平洋,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2024八上·兰州期中)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21.图中A、B分别代指的城市是( )A.黑河;腾冲 B.腾冲;黑河 C.漠河;昆明 D.昆明;漠河2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AB线将我国人口分布按稠密和稀疏特点分成两种区域。B.A线以东人口稀疏,以西人口稠密。C.我国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D.我国青藏高原地区人口稀疏,主要是因为气候寒冷。【答案】21.A22.B【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解析】【点评】我国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其分界线大致是黑龙江省的黑河市到云南省的腾冲县,此线以东人口占全国的94%,以西人口占全国人口的6%。21.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黑河 — 腾冲线(又称胡焕庸线),该线以东人口稠密,以西人口稀疏。图中 A 是黑河,位于黑龙江省,B 是腾冲,位于云南省,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22.A、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龙江省的A黑河—云南省的B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A正确;B、此线以东人口稠密,此线以西人口稀疏,B错误;C、我国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C正确;D、我国青藏高原地区人口稀疏,主要原因是海拔高,气候寒冷,D正确。根据题意,故答案为:B。(2024八上·兰州期中)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3.汉族庆祝的传统节日是( )A.那达慕大会 B.端午节 C.雪顿节 D.泼水节24.欢度那达慕大会的少数民族,其聚居地的典型特征为( )A.草原广布 B.鱼米之乡 C.梯田绵延 D.雪域高原25.庆祝泼水节的少数民族,其传统民族采用“干栏式”竹楼,如图,其房屋设计的作用有( )A.墙体厚实窗户较小,可以抵御寒风B.屋顶高耸,不易积雪C.防潮防湿,防蚊虫蛇蚁D.厚墙隔热,小窗防风沙【答案】23.B24.A25.C【知识点】我国民族的分布;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形成条件、分布、形态、民居与环境);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解析】【点评】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自身的风俗习惯,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给人们以美的感受,我们要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23.A、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如赛马、摔跤,A错误。B、端午节是汉族的传统节日,纪念屈原,有赛龙舟、吃粽子等习俗,B正确。C、雪顿节是藏族的传统节日,展佛、藏戏表演,C错误。D、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泼水祈福,D错误。故答案为:B。24.A、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蒙古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高原,该地区的典型特征是草原广布,A正确;B、鱼米之乡位于我国南方长江中下游地区,故B错误;C、梯田绵延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丘陵地带,故C错误;D、雪域高原位于青藏地区,故D错误。故答案为:A。25.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南部,气候湿热、蚊虫蛇蚁多。干栏式竹楼底层架空,可防潮防湿,同时防蚊虫蛇蚁,C正确;“干栏式”竹楼,墙体薄,窗户较大,有利于通风散热,不用抵御寒风和风沙,A、D错误;该地区地处南方地区,降雪少,不需要防积雪,B错误。故答案为:C。(2024八上·深圳期中)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人口数据显示,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下图是中国老龄化人口(60岁以上)时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6.根据数据,我国人口增长率是( )A.6.7‰ B.7.37‰ C.0.67‰ D.-0.67‰27.据图分析,2010年以来我国老龄化人口( )A.逐年减少 B.先减少后增加C.逐年增加 D.先增加后减少【答案】26.D27.C【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解析】【点评】我国为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实施"三孩"政策,并配套支持措施;鼓励生育,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能够提高出生率,缓解老龄化等。26.人口自然增长率计算公式为: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已知人口出生率为6.7%,人口死亡率为7.37%,代入公式可得:6.7%0-7.37%0=-0.67%,所以我国人口增长率是-0.67%,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27.观察"中国老龄化人口(60岁以上)时钟”,2010年60岁以上人口为1.78亿,2011年为1.85亿、2012年1.94亿……2050年预计达4.8亿。可见2010年以来,我国60岁以上老龄化人口数量持续上升,即老龄化人口逐年增加,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2024八上·深圳期中)读“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图及各省区人口、面积数据统计”,完成下面小题。28.图中①和④省区的简称是( )A.内蒙古鄂 B.新鲁 C.湘鲁 D.鲁新29.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通常以每平方千米的常住人口为计算单位。四省区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28.C29.C【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分布特点及原因)【解析】【点评】我国行政区划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目前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28.图①中省会是长沙,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是湖南省,湖南省简称 “湘”;图④中省会是济南,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是山东省,山东省简称“鲁”。所以①和④省区简称是湘、鲁,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29.人口密度计算公式为:人口密度 = 人口数量 ÷ 面积(单位:人 / 平方千米 )。通过计算对比,湖南省的人口密度约为317人/平方千米,②内蒙古自治区的人口密度约为20人/平方千米,③新疆的人口密度约为12人/平方千米,④山东省的人口密度约为608人/平方千米;因此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密度最小,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30.(2024八上·清新期中)下列关于我国行政区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基本实行省、县、镇三级行政区划B.我国共有56个省级行政单位C.香港、澳门是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D.我国共有4个直辖市【答案】B【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解析】【分析】A、我国行政区划 基本实行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行政区划,A选项正确;B、我国共有34 个省级行政单位 ,包括 23 个省、5 个自治区、4 个直辖市、2 个特别行政区 ,B选项错误;C、香港、澳门是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 ,它们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实行高度自治,C选项正确;D、我国共有 4 个直辖市,分别是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 ,D选项正确。依据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我国行政区划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目前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31.(2024八上·清新期中)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共有34个少数民族B.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藏族C.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数目最多D.汉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答案】C【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我国民族的分布;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解析】【分析】A、我国共有 56 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余 55 个为少数民族,A错误;B、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B错误;C、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C正确;D、汉族人口遍布全国各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D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包括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 。这些民族在中国各地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2025八上·自流井期末)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即按人口政策有计划地生育。从1971年的“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到1982年的“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从2013年启动“单独二孩”政策、2015年全面二孩政策落地,到2021年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三个孩子。我国的生育政策在半个世纪中不断调整。读近年来我国的人口出生率曲线和出生人数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32.按照日前我国的人口发展趋势,我国未来最可能面临的问题是( )A.国防兵源不足 B.就业压力加大C.交通拥堵加剧 D.环境污染加剧33.日前我国实施“三孩”政策主要是为了( )A.减少人口数量 B.降低人口出生率C.缓解人口老龄化 D.减慢人口增长速度34.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说明( )①人口政策只解决人口增长过快问题②人口政策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③人口发展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④人口增长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32.A33.C34.D【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解析】【点评】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为了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长期均衡发展,国家不断调整计划生育政策。我国从2016年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2021年开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并配套支持措施。32.从近年来我国的人口出生率曲线和出生人数柱状图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出生率呈下降趋势,出生人口数也在减少。随着时间推移,劳动力人口会逐渐减少,而国防兵源主要来自适龄的劳动力人口,所以未来最可能面临国防兵源不足的问题,A正确;人口减少,就业压力、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会随着时间推移有所缓解,排除BCD。故答案为:A。33.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实施 “三孩” 政策可以增加劳动力人口,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C正确;“三孩” 政策是鼓励生育的政策,目的不是减少人口数量,而是适当增加 人口数量,提高人口出生率,加快人口增长速度,ABD错误。故答案为:C。34.人口政策不仅解决人口增长过快问题,还会解决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等问题,①错误。人口政策要根据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需求进行调整,如从 “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到 “三孩” 政策,就是为了适应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②正确。人口发展如果不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会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所以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要考虑与资源、环境相协调,③正确。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都可能影响经济的发展,人口政策的调整就是为了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相适应,④正确。故答案为:D。(2025八上·罗湖期末)2022年3月5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完善三孩生育政策的配套措施。表为我国2022年人口相关数据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人口年龄结构 城乡人口比重 人口自然增长率(‰)0-14岁 16-59岁 ≥60岁 城镇人口 乡村人口 -0.6018.2% 62% 19.8% 65.22% 34.78%35.由表可知,我国2022年( )A.城镇人口少于乡村人口 B.人口向中西部地区集聚C.0-14岁人口的比重最高 D.人口总数少于2021年36.我国已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由此带来的不利影响有( )A.促进经济发展 B.社会养老负担大C.减轻就业压力 D.人均资源量增加37.明确完善三孩生育政策的配套措施,有利于我国( )A.人口合理分布 B.改善人口年龄结构C.人口快速增长 D.平衡人口城乡比例【答案】35.D36.B37.B【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解析】【点评】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为了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长期均衡发展,国家不断调整计划生育政策。我国从2016年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2021年开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并配套支持措施。35.A、从表中数据可知,2022 年我国城镇人口比重为 65.22%,乡村人口比重为 34.78%,城镇人口比重远高于乡村人口比重,所以城镇人口多于乡村人口,A 错误。B、表格中未提供人口分布区域相关信息,无法得出人口向中西部地区集聚的结论,B 错误。C、由表中数据可知,0 - 14 岁人口比重为 18.2%,16 - 59 岁人口比重为 62%,≥60 岁人口比重为 19.8%,16 - 59 岁人口的比重最高,C 错误。D、人口自然增长率 = 出生率 - 死亡率,2022 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 0.60‰,说明人口出现了负增长,即 2022 年人口总数少于 2021 年,D 正确。故答案为:D。36.我国已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比重大,而老龄人口非劳动力,所以社会养老负担大,B正确;本题问的是不利影响,促进经济发展、减轻就业压力都是有利影响,人口老龄化不能导致人均资源量增加,且人均资源量增加也不是不利影响,不符合题意,ACD错误。故答案为:B。37.三孩生育政策,会增加出生率,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年龄结构,B正确;人口分布与气候、社会经济发展相关,和三孩生育政策无关,A错误;三孩生育政策会导致出生率有所上升,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不会导致我国人口快速增长,C错误;城乡之间的人口分布主要受社会经济影响,和三孩生育政策无关,D错误。故答案为:B。二、图文材料题38.(2024八上·鹤山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远方的家》栏目连续推出了大型系列特别节目《边疆行》《沿海行》《行走西藏》等,以纪实的手法,记录了所经地区的风土人情。材料二 《边疆行》和《沿海行》路线图。(1)通过《边疆行》路线可看出,我国有陆上邻国的省级行政单位有 个,《边疆行》摄制组采访经过的省级行政单位中,跨经度最广的省区是 (写全称),采访了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是 (写全称)。(2)《边疆行》路线发现,我国陆上邻国中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和陆上邻国中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写国家)(3)《沿海行》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域中,既临渤海又临黄海的有 、 。(填简称)(4)既临海又有陆上疆界的两个省区分别为 、 (写全称)(5)通过《边疆行》和《沿海行》路线的了解,对我国地理位置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经济B.辽阔的海域,便于我国海洋事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C.陆地疆域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我国与众多陆上邻国发展边境贸易D.我国领土全部位于北温带,温和多雨,利于农业生产【答案】(1)9;内蒙古自治区;云南省(2)俄罗斯;印度(3)鲁;辽(4)辽宁省;广西壮族自治区(5)D【知识点】我国民族的分布;中国的行政区划;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中国陆上邻国、隔海相望的国家【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我国有陆上邻国的省级行政单位有:辽宁省 、 吉林省 、 黑龙江省 、 内蒙古自治区 、 甘肃省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西藏自治区 、 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共 9个。《边疆行》摄制组采访经过的省级行政单位中,跨经度最广的省区是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是云南省,简称云或滇。(2)读图分析可知,我国陆上邻国中,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印度,首都新德里。(3)读图分析可知,《沿海行》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域中,既临渤海又临黄海的有山东省和辽宁省,山东省简称鲁,行政中心济南;辽宁省简称辽,行政中心沈阳。(4)读图分析可知,既临海又有陆上疆界的两个省区分别为辽宁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辽宁省临渤海与朝鲜接壤,广西壮族自治区临南海与越南接壤。(5)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A.我国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经济,A不符合题意;B.我国有辽阔的海域,便于我国海洋事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B不符合题意;C.陆地疆域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我国与众多陆上邻国发展边境贸易,C不符合题意;C.我国领土大部分位于北温带,温和多雨,利于农业生产,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9;内蒙古自治区;云南省;(2)俄罗斯;印度;(3)鲁;辽;(4)辽宁省;广西壮族自治区;(5)D。【点评】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其中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5个自治区(新疆、西藏、广西、宁夏、内蒙古)和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其中位置最东的是黑龙江省,位置最西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置最南的是海南省,位置最北的是黑龙江省;邻国最多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数目最多的是云南省;人口最多的是广东省,人口最少的是澳门特别行政区;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自西向东依次是: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我国临海的省区有14个: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台湾、广东、香港、澳门、广西、海南共14个 省级行政区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每个省区都有自己的简称,多数省区是取省名中的一个字做简称;有的用本省著名的山、河名做简称;有的省区用本省历史名称做简称;部分省区有两个简称。(1)由图可知,我国有陆上邻国的省级行政单位有9个,《边疆行》摄制组采访经过的省级行政单位中,跨经度最广的省区是内蒙古自治区,采访了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是云南省。(2)由图可知,我国陆上邻国中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陆上邻国中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印度。(3)由图可知,《沿海行》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域中,既临渤海又临黄海的有山东省和辽宁省,山东省简称鲁,辽宁省简称辽。(4)由图可知,既临海又有陆上疆界的两个省区分别为辽宁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辽宁省临渤海与朝鲜接壤,广西壮族自治区临南海与越南接壤。(5)由图可知,我国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故A正确;我国辽阔的海域,便于我国海洋事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故B正确;我国疆域辽阔,陆地疆域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我国与众多陆上邻国发展边境贸易,故C正确;我国领土大部分位于北温带,温和多雨,利于农业生产,少部分位于热带,故D错误。故D符合题意,故选D。39.(2024八上·朝阳期末)我们伟大的祖国,地理位置优越,疆域辽阔。读中国的疆域及邻国图,完成下列问题。(1)我国邻国众多,① 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② 是既与我国陆上相邻,又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2)我国大陆海岸线漫长,从北到南,濒临的海域依次是③ 、黄海、东海和南海,其中位于南海的 是我国领土的最南端。(3)我国岛屿众多,面积最大的岛屿是 。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 海峡,是我国的内海。(4)我国地理位置优越,请对比说明我国与日本在海陆位置方面的优越性 。【答案】(1)俄罗斯;越南(2)渤海;曾母暗沙(3)台湾岛;琼州(4)日本地处太平洋西部,被浩瀚的太平洋围绕,没有陆上邻国,也没有与外界进行陆上交往的通道。我国地处亚欧大陆东部,面临广阔的太平洋,同时拥有陆上和海上交往的便利条件,我国海陆位置更优越。【知识点】中国的疆域;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中国陆上邻国、隔海相望的国家【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我国邻国众多,①是俄罗斯,地跨亚欧两大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②是位于中南半岛的越南,是既与我国陆上相邻,又与我国海岸相邻的国家。(2)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 1.8 万多千米 ,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读图可知,③是渤海;我国领土的最南端位于海南省的南海的曾母暗沙。(3)我国岛屿众多,第一大岛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是海南岛。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4)日本是一个岛国,四周被海洋环绕,位于太平洋西部,缺乏与其他国家的陆上联系通道,在对外贸易、文化交流等方面相对受限,主要依赖海上运输。中国地处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这种海陆兼备的位置使得中国既可以通过陆上交通与中亚、西亚、欧洲等地区进行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如古代的丝绸之路;又可以通过海上交通与世界各国进行广泛的经济合作和交流,拥有广阔的海洋资源和众多优良港口,有利于发展海洋经济和对外贸易。所以相比日本,中国海陆位置更具优越性。【点评】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东部自北向南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海岸线漫长曲折达18000多千米;我国陆上国界长达2.2万多千米,与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有14个。(1)读图可知,我国邻国众多,①是俄罗斯,地跨亚欧两大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②是位于中南半岛的越南,是既与我国陆上相邻,又与我国海岸相邻的国家。(2)由图可知,③是渤海,是我国内海之一;我国领土的最南端位于海南省的南海的曾母暗沙。(3)我国岛屿众多,第一大岛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是海南岛。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4)日本地处太平洋西部,被浩瀚的太平洋围绕,没有陆上邻国,也没有与外界进行陆上交往的通道。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一方面我国东临太平洋,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深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沛,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我国东临太平洋,沿海多优良港口,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便于从海上与海外各国交往;西部深入亚欧大陆,便于从陆地与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直接往来。40.(2024八上·秦安期中)读中国民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中国各民族中, 族人口最多。(2)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什么?(3)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省区名称。① ,② ,③ ,④ ,⑤ 。(4)分布在图中④、⑤两地的少数民族分别是 族和 族。(5)喜爱弹奏冬不拉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图中的 (省区);喜爱拉马头琴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图中的 (省区);每年七八月份,举行那达慕大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图中的 (省区)。(填数字)【答案】(1)汉(2)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3)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4)蒙古;藏(5)③;④;④【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我国民族的分布;中国的行政区划;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我国共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2)读图分析可知, 中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不同民族相互穿插、混合居住,同时又有一些民族在局部地区相对集中聚居。(3)读图分析可知,①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是回族聚居地;②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壮族主要聚居地;③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维吾尔族聚居地;④是内蒙古自治区,是蒙古族聚居地;⑤是西藏自治区,是藏族聚居地 。(4)读图分析可知,④是内蒙古自治区,主要少数民族是蒙古族;⑤是西藏自治区,主要少数民族是藏族 。(5)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冬不拉是哈萨克族的传统乐器,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图中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马头琴是蒙古族的传统乐器,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图中④内蒙古自治区。故答案为:(1)汉;(2) 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3)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4)蒙古;藏;(5)③;④;④。【点评】我国有56个民族,汉族占91.11%。少数民族中壮族人数最多。人口在500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 藏族。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多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我国共有5个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维吾尔族为主,西藏自治区以藏族为主,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壮族为主,宁夏回族自治区以回族为主,内蒙古自治区以蒙古族为主。我国民族众多,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节日风俗,苗年是苗族人民的传统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苗年即苗族新年,一般在秋收完毕、一年农活基本结束时举行。雪顿节是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藏族人民的传统宗教节日。泼水节是是中国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和中南半岛某些民族的新年节日,为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期间,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汉族的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1)在我国众多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这是基于我国的人口构成基本常识。(2)从民族分布图中可以直观看到,各民族在全国范围内并非集中分布在某一区域,而是不同民族相互穿插、混合居住,同时又有一些民族在局部地区相对集中聚居,所以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的特点。(3)根据中国省级行政区的轮廓、位置以及民族分布特征来判断。宁夏回族自治区是回族聚居地,在图中对应①;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壮族主要聚居地,对应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维吾尔族聚居地,对应③;内蒙古自治区是蒙古族聚居地,对应④;西藏自治区是藏族聚居地,对应⑤ 。(4)内蒙古自治区(④)主要少数民族是蒙古族,西藏自治区(⑤)主要少数民族是藏族,所以④地对应蒙古族,⑤地对应藏族。(5)冬不拉是哈萨克族的传统乐器,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③);马头琴是蒙古族的传统乐器,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④);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④)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基础卷(学生版).docx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基础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