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基础卷一、选择题(2024八上·电白期中)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称为地势。读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1.下列地形剖面图能反映沿30°N地势起伏状况的是( )A.B.C.D.2.我国的地势特征( )A.使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别较大 B.使各阶梯交界的地区落差较小C.使主要大江大河大致向东流动 D.阻碍了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3.(2024八上·钦州月考)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地势平坦,很少有山脉分布的高原是(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2024八上·防城港月考)下图左为“中国沿32°N地形剖面图”,下图右为“中国地形类型构成图”。完成下面小题。4.图中代码表示的地形区,正确的是( )A.①云贵高原 B.②四川盆地 C.③大兴安岭 D.④华北平原5.我国地形地势特点是( )A.地势南高北低 B.地形以平原为主C.地势西高东低 D.地形的类型单一6.我国的地形地势产生的影响有( )A.山区面积广大,为粮食种植提供有利条件B.地形复杂多样,有利于开展农业多种经营C.地势特点不利于海洋水汽进入,气候干旱D.地势阶梯分界线处河流流速快,利于航运(2024八上·兴宁月考)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位于内蒙古高原的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读我国四列山脉及两侧地形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7.图中序号能正确表示内蒙古高原位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8.搜寻队员在内蒙古高原东风着陆场看到的地理景观可能是( )A. B.C. D.9.图中山脉属于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的是( )A.喜马拉雅山脉、太行山脉 B.大兴安岭、天山山脉C.太行山脉、大兴安岭 D.喜马拉雅山脉、天山山脉(2024八上·兰州期中)读我国夏季风来源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0.据图可知,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是①和②,它们分别是( )A.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 B.来自太平洋和大西洋C.东北季风和西北季风 D.来自印度洋和大西洋11.由图可推测,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特点是( )A.分布均匀 B.西多东少C.北多南少 D.由沿海向内陆递减(2024八上·兰州期中)2024年10月以来,冷空气频繁影响我国,助推秋冬季节转换进程加速。下图为2024年10月18日全国秋冬进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与同纬度相比,塔里木盆地入冬时间整体较( )A.晚,原因是地形影响,气温较低B.早,原因是地形影响,气温较高C.晚,原因是地形影响,气温较高D.早,原因是地形影响,气温较低13.海南岛全部为“夏”的主要原因是( )A.被海域环绕,气温高 B.地形平坦,气温高C.人类活动少,气温高 D.纬度较低,气温高14.影响图中“夏、秋、冬”分布及整体推进方向的因素有( )①纬度位置及南北跨度②地形地势③海陆位置及东西跨度④河流湖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24八上·深圳期中)下图漫画中表现了我国某地区孩子们户外活动场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显示“粘知了”、“堆雪人”地区气候特征的是图( )A. B.C. D.16.一般情况下,下列四个省级特别行政区中“雪人”保存时间最长的是( )A.粤 B.湘 C.辽 D.津(2024八上·清新期中)下图为某校同学绘制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7.该图示意的是我国( )A.地形与植被的关系 B.地势对气候的影响C.冬季风行进的方向 D.内陆地区资源分布18.下列对示意图正确的调整是( )A.注明示意图大致沿36°N绘制B.调换青藏高原和华北平原的阶梯数C.补全气候类型名称,“季风气候”应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D.在阶梯间标注分界山脉,如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标注巫山(2024八上·兰州期中)古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述了长江干流某河段的一些水文特点。下图为长江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9.白帝城位于长江的( )A.源头 B.上游 C.中游 D.下游20.从诗句可读出,白帝城所处河段( )A.降水量大,水量充沛 B.河流冬季、夏季水位变化大C.地势平坦,适合运输 D.地势落差大,流速快21.推测上游、中游、下游三个河段水电站分布情况( )A.上游河段最密集,流经地势交界处,落差大B.中游河段最密集,河道弯曲,流速快C.下游河段最密集,降水多,水量最大D.下游河段最密集,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电量大(2024八上·电白期中)“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是唐朝诗人刘禹锡对黄河的描述。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2.诗句体现的黄河特征是( )A.支流众多,水量巨大,流速缓慢B.支流较少,含沙量大,无结冰期C.河道曲折,流速较快,东流入海D.河道曲折,含沙量大,流程较长23.黄河的“万里沙”主要源自(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华北平原24.近几年,黄河输沙量大幅度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A.控制了沿岸城市引黄灌溉的范围B.上游修筑堤坝,拦截泥沙C.中上游提高植被覆盖率保持水土D.下游建筑工地用沙量增加(2024八上·宝安期中)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继续发展源泉。读两条母亲河水系简图,完成下面小题。25.有关长江、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黄河与长江的a、b、c和d处都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B.长江和黄河都蕴藏着巨大的航运价值,都是我国的“黄金水道”C.在黄河流域c处出现的最严重生态问题,在长江流域不会出现D.长江、黄河都只有一个汛期,两条河流的汛期都出现在夏季26.针对长江的治理和保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下列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A.上游地区大力植树种草B.①处的沿江地带大力发展造纸工业C.宜昌一湖口河段退田还湖D.为防止长江流域鱼类资源的过度捕捞,建立长江休渔制度(2024八上·清新期中)白鹤滩水电站是我国建设的世界第二大水电站,入选“2023全球十大工程成就”。该水电站位于四川和云南交界的金沙江干流河段,它的建成标志着长江干流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下图示意我国主要大型水电站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7.从地势角度看,我国大型水电站多分布在( )A.第一级阶梯 B.第二级阶梯 C.第三级阶梯 D.阶梯交界处28.白鹤滩水电站所在的长江干流流向大致是(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29.白鹤滩水电站助力长江干流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彰显了长江( )A.广大的流域面积 B.丰富的年径流量C.巨大的水能资源 D.超强的运输能力30.(2024八上·钦州月考)如图是“长江、珠江、黄河和松花江的河流流量的年变化图”,按从高纬向低纬依次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②① D.②①③④二、图文材料题31.(2024八上·兴宁月考)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A是中国地势三级阶梯中的第 级阶梯,该阶梯上有中国面积最大的 高原。(2)写出图中B、C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名称:D ,E 。(3)山脉D东侧的地形区是 平原。(4)“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写了诗人乘船经过山脉① 的景象,该山脉为 走向。32.(2024八上·宝安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红嘴鸥是一种候鸟,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海湾等地,一般夏季到天山西部地区及东北部的湿地繁殖,深秋初冬季节会南下至32°N以南的地带越冬。红嘴鸥主食是鱼、虾、昆虫、水生植物和人类丢弃的食物残渣。材料二云南十八怪——“海鸥也把闹市爱”。红嘴鸥选择昆明(别称“春城”)周边越冬,与人同乐,成为冬日奇观。近年来,昆明定期举办海鸥文化节。材料三下图为红嘴鸥在我国境内迁徙路线示意图。(1)说出红嘴鸥迁徙东线停留地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的全称。(2)为什么红嘴鸥迁徙西线不走直线?请说明原因。(3)结合图文材料,分析红嘴鸥选择昆明周边越冬的原因。(4)简述昆明定期举办海鸥文化节的重要意义。33.(2024八上·兰州期中)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黄河治理与开发要量水而行,上下游统筹谋划,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材料二左图为“黄河流域图”,右图为黄土高原治理后的“绿水青山”景观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黄河的一系列水电站主要分布在 地区(填“上游”“中游”或“下游”)。(2)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返”中的“海”是指 。(3)凌汛是指河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地区时,因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据此推断黄河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图中的 (①或②)。(4)“河水一石,其泥六斗”体现了黄河 的水文特征;黄河下游由于流速锐减,泥沙淤积,形成了举世闻名的“ ”。34.(2024八上·电白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长江干流中下游河宽水深,水流平稳且水位季节变化较小,干流与支流通航里程超过7万千米,有“黄金水道”之称。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长江经济带不但要打造“黄金水道”,还应构建生态屏障,建成“绿色长廊”。材料二:长江流域示意图。(1)从气候的角度,分析长江干流结冰期特点。(2)从上、中、下游角度,说出水电站主要分布位置并简析其主要原因。(3)简述长江中下游适合发展航运的有利自然条件。(4)请为改善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提出可行性措施。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B2.C【知识点】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解析】【点评】我国地形复杂多样,以山地高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西高东低的地形使江大河大致向东流动,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1.我国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沿30°纬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我国的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2.A、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别较大是由于我国纬度南北差异大,地势影响较小,A错误;B、我国有三大阶梯,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B错误;C、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使我国主要大江大河受地势影响,大致自西向东流,C正确;D、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顺着地势深入内陆,带来降水,并非阻碍,D错误。故答案为:C。3.【答案】D【知识点】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解析】【分析】A、青藏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 4000 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不符合 “第二级阶梯”“地势平坦” 的描述,错误。B、云贵高原位于第二级阶梯,但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不平,多山脉和峡谷,不符合 “很少有山脉分布” 的特点,错误。C、黄土高原位于第二级阶梯,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地表呈现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的景观,地势起伏较大,并非平坦,错误。D、内蒙古高原位于第二级阶梯,平均海拔 1000-1200 米,地形以草原、荒漠为主,地势坦荡开阔,起伏和缓,很少有高大山脉分布,符合题目描述,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位于第一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位于第二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位于第三阶梯上地形区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答案】4.B5.C6.B【知识点】我国的主要山脉;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解析】【点评】我国幅员辽阔,纵横交错的山脉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梁,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在山脉构成的“网格”当中,镶嵌着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其中,高原、山地多分布西部地区,平原、丘陵多分布东部地区。如果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则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山区面积广大。4.A、读图结合所学,①所在区域是青藏高原,A错误;B、②位于青藏高原东侧,是四川盆地,B正确;C、③位于四川盆地东部,为巫山,是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C错误;D、④地海拔较低,且地势地平,距离海洋比较近,为长江中下游平原,D错误。故答案为:B。5.从地形剖面图能明显看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C正确,A错误;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BD错误。故答案为:C。6.A、山区地形崎岖,不利于大规模粮食种植,粮食种植一般在平原等地形,A错误。B、我国地形复杂多样,有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不同地形适合发展不同农业类型,利于开展农业多种经营,如山地发展林业、平原发展种植业等,B正确。C、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有利于海洋水汽深入内陆,带来丰富降水,不是气候干旱,C错误。D、地势阶梯分界线处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但不利于航运,航运适合在地势平缓、水流平稳区域,D错误。故答案为:B。【答案】7.C8.A9.C【知识点】我国的主要山脉;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解析】【点评】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面积最大,其中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33%,高原面积占总面积的26%,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12%,盆地面积占总面积的19%.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7.①喜马拉雅山脉北侧是青藏高原;②太行山脉东侧是华北平原;③大兴安岭西侧是内蒙古高原;④天山山脉南侧是塔里木盆地。所以能表示内蒙古高原位置的是③,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8.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在位于内蒙古高原阿拉善盟的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内蒙古高原的特点是广阔坦荡,东风着陆场离酒泉卫星发射基地较近,有戈壁出现,与图A景观符合,A符合题意;B景观沟壑纵横是黄土高原,C景观有石林分布,是云贵高原,该地区喀斯特地貌广布,D景观有雪山、冰川是青藏高原,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9.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是昆仑山脉 - 祁连山脉 - 横断山脉;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是大兴安岭 - 太行山脉 - 巫山 - 雪峰山。喜马拉雅山脉不是阶梯分界线;天山山脉也不是;太行山脉、大兴安岭属于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答案】10.A11.D【知识点】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我国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解析】【点评】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特点:在时间上,绝大部分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在空间上,主要是东部多西部少,南部多北部少,总体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10.我国具有显著地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因此季风气候典型,在我国季风区内,冬、夏风向有规律地更替着,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有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① )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② ),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11.我国的降水主要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影响,在夏季风自东南沿海地区向西北内陆地区逐渐推进的过程中,随着势力越来越弱,水汽越来越少,因而导致降水也越来越少,所以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答案】12.C13.D14.A【知识点】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解析】【点评】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12.塔里木盆地四周环山,与同纬度相比,塔里木盆地入冬时间整体较晚,因为塔里木盆地北部有高大的山脉阻挡南下的冷空气,气温较高,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13.海南岛全部为 “夏”,说明气温高,未入冬。其主要原因是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气温高,D正确;海域环绕、地形及人类活动都不是海南岛全部为“夏”的主要原因,ABC错误。故答案为:D。14.“夏、秋、冬”差异主要体现在气候差异, 影响气候分布及整体推进方向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及南北跨度 (纬度高,气温低)、地形地势(海拔高,气温低)、海陆位置及东西跨度(距海近,受海洋的影响大,温差小),①②③正确;河流湖泊对图中“夏、秋、冬”分布及整体推进方向的影响较小,④错误。故答案为:A。【答案】15.C16.C【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中国的行政区划;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解析】【点评】我国主要有五种气候类型,东部地区从南向北分布着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部分布着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着独特的高原山地气候。15.“粘知了” 是夏季活动,“堆雪人” 是冬季活动,说明该地区气候四季分明,有明显的夏季高温、冬季寒冷,且降水集中在夏季,符合温带季风气候特征,C正确;A图全年高温多雨,A错误;B图全年温和湿润,B错误;D图冬季寒冷夏季温和,降水少,D错误。故答案为:C。16.“雪人保存时间最长”,意味着该地区冬季气温低、寒冷时间长。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纬度越高,气温越低,“雪人”保存时间越长,下列四省纬度从高到底依次是辽、津、湘、粤,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答案】17.B18.A【知识点】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解析】【点评】我国东临太平洋,西高东低的地势优点: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17.读图可知,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便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故上图示意的是我国地势对气候的影响,B正确;图中未体现植被相关内容,A错误;图中箭头体现的是夏季风(带来降水),并非冬季风行进方向,C错误;图中无内陆地区资源分布相关信息,D错误。故答案为:B。18.A、图中经过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大致是我国沿36°N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A正确;B、青藏高原位于第一阶梯,华北平原位于第三阶梯,阶梯数与实际地形阶梯分布一致,无需调换,B错误;C、华北平原位于秦岭 - 淮河以北,对应的是温带季风气候,不是亚热带季风气候,C错误;D、在阶梯间标注分界山脉,如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标注太行山,D错误。故答案为:A。【答案】19.B20.D21.A【知识点】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解析】【点评】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上游 ,原因是落差大,流经阶梯交界处;长江上游重要水电站(枢纽)是葛洲坝 、三峡。19.长江的源头在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宜昌是长江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湖口是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白帝城位于宜昌以西,所以白帝城位于长江的上游河段,B正确,故排除ACD。故答案为:B。20.“千里江陵一日还”“轻舟已过万重山”体现了船行速度快,说明白帝城所处河段地势落差大,流速快,D符合题意;诗句中未体现降水量情况,A不符合题意;诗句中未体现冬季和夏季的水位变化,B不符合题意;长江上游地势并不平坦,不适合运输,C错误。故答案为:D。21.长江上游流经地势第一、二级和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所以上游河段水电站最密集,A正确; 中游河段流经平原地区,流速慢,水能资源不丰富,水电站没有上游河段多,B错误;下游河段流经长江中下游平原,水流平缓 ,降水多,水量最大,人口稠密,工业发达,但水电站没有上游河段多,C、D错误。故答案为:A。【答案】22.D23.B24.C【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解析】 【点评】黄河我国的第二大河,流域面积广大,但流量较小,且含沙量大是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因此治理黄河的根本在于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治理与环境保护。22.黄河的河道十分曲折,比如有 “九曲黄河” 的说法;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含沙量大;同时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流程较长,故D符合题意。黄河支流较多,但水量不大,且上游及阶梯交界处流速快,A不符合题意;没有体现结冰期与流向,故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23.黄河的“万里沙”指的是黄河含沙量高,其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进入黄河,B正确;青藏高原生态相对较好,水土流失少,不是泥沙主要来源,排除A;内蒙古高原植被等情况导致水土流失没有黄土高原严重,不是主要输沙源,排除C;华北平原是黄河泥沙沉积形成的,不是沙源地,排除D。故答案为:B。24.由上题可知,黄土高原的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因此治理黄河泥沙的关键在于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上游修筑堤坝,无法拦截到中游地区的泥沙,不会使黄河的含沙量大幅度减少,B错误;近几年黄河输沙量大幅减少,最主要是因为中上游地区重视生态建设,提高植被覆盖率,植被能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进而使黄河含沙量降低,C正确;控制了沿岸城市引黄灌溉的范围、下游建筑工地用沙量增加并不能使输沙量大幅度减少,A、D错误。故答案为:C。【答案】25.C26.B【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解析】【点评】长江主要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各拉丹冬峰,是我国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河流,中下游地区航运价值高,中上游地区水能资源丰富。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是我国第二大长河,也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下游河段因泥沙淤积严重,形成“地上河”,黄河上游和下游还会发生凌汛现象。25.A、黄河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中上游(a、b 段等 ),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d 段等 ),黄河下游(c 段 )是地上河,水能不丰富,故A错误;B、长江航运价值高,被称为 “黄金水道”;黄河航运价值较低,故B错误;C、在黄河流域下游c处出现的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的生态问题,在长江流域不会出现,故C正确;D、长江的汛期是5至9月份,黄河一年四季都有汛期,分别称为桃汛、伏汛、秋汛、凌汛,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26.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江上游地区适宜大力植树种草,减少水土流失,在宜昌—湖口河段要退田还湖,提高调蓄洪水能力,在长江流域借助便利的交通,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不适宜发展重化工业,长江中下游地区河湖众多,适宜发展淡水养殖业;要建立长江休渔制度,故ACD符合“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正确;①处沿江地带大力发展造纸工业,会产生大量污水,污染长江水体,不符合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理念,故B错误。依据题意,故答案为:B。【答案】27.D28.A29.C【知识点】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解析】【点评】白鹤滩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宁南县和云南省巧家县境内,是金沙江下游干流河段梯级开发的第二个梯级电站,计划2022年工程完工,完全竣工后将淹没耕地2.2万亩、林地10.2万亩,搬迁人口10万人,电站建成后,将仅次于三峡水电站成为中国第二大水电站。27.水电站建设需要考虑水能资源是否丰富,而地势阶梯交界处,由于河流落差大,水流速度快,水能资源丰富,符合大型水电站建设条件,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28.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自西向东流经多个地形区,最终注入东海,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29.“清洁能源走廊”重点在于能源,白鹤滩水电站是利用长江的水能资源发电,属于清洁能源开发。白鹤滩水电站利用长江巨大的水能资源发电,助力形成清洁能源走廊,彰显了长江水能资源优势,C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C。30.【答案】B【知识点】我国内流、外流河的分界;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长江是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图中四条河流中,④水量最丰富,所以④是长江;珠江的水量仅次于长江,居我国第二位,由图可知,③为珠江;黄河夏季水量较丰富,松花江河流的流量较小且一年有两次汛期,据图可知,①为黄河,②为松花江。按照纬度从高到低(松花江、黄河、长江、珠江),对应流量图为②①④③,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以秦岭一淮河为界,以南地区的河流流经湿润地区,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少,冬季河流不结冰。以北地区的河流流经半湿润或半干旱地区,水量不大,汛期较短,且冬季河流有结冰现象。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影响。夏季风带来的雨水成为河流的主要水源,随着夏季风的加强,雨带由南向北推移,河流水量骤增,水位上涨,形成汛期。我国不同河流的特点不同,如松花江在4月前后气温回升,冰雪融化,补给了河流水量。31.【答案】(1)一;青藏(2)太行山脉;大兴安岭(3)华北(4)巫山;东北—西南【知识点】我国的主要山脉;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解析】【分析】(1)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主要包括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等,图中 A 区域是青藏高原所在的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高原,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2)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 - 太行山脉 - 巫山 - 雪峰山。图中 D 是太行山脉,E 是大兴安岭,它们是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3)太行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东侧是D华北平原,西侧是黄土高原。(4)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山脉①是巫山,该山脉位于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呈东北—西南走向。【点评】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位于第一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位于第二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位于第三阶梯上地形区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1)图中A是我国三级阶梯中的第一级阶梯,该阶梯上有我国面积最大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也是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2)图中B位于第二级阶梯上,C位于第三级阶梯上,位于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D是太行山脉,E是大兴安岭。(3)D太行山脉东侧的地形区是华北平原,是我国第二大平原,是由黄河、淮河和海河冲积而成。(4)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山脉①是巫山,该山脉位于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呈东北—西南走向。32.【答案】(1)宁夏回族自治区(2)迁徙西线若走直线要穿过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高寒,需绕行。(3)①昆明周边纬度低,冬季气温较高;②多湿地和湖泊;(4)①有利于更好地保护红嘴鸥;②宣传正确地观鸟行为;③提高群众的爱鸟意识等。【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饮食、文化的影响【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红嘴鸥迁徙东线停留地位于银川,与4月初停留1月,银川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的全称是宁夏回族自治区。(2)读图可知,红嘴鸥迁徙西线若走直线,会经过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高寒,这种环境不适合红嘴鸥生存,因此需绕行。(3)读图可知昆明周边纬度低,且受寒潮影响较小,冬季气温较高;昆明周边多湿地和湖泊,能为红嘴鸥提供丰富的食物和庇护场所。(4)昆明定期举办海鸥文化节,让更多的人了解红嘴鸥,有利于提高市民保护海鸥的意识,宣传正确的观鸟行为,从而更好地保护红嘴鸥,并且可以借此机会促进当地旅游业地发展。【点评】我国行政区划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目前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1)读图可知,红嘴鸥迁徙东线停留地位于银川,与4月初停留1月,银川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的全称是宁夏回族自治区。(2)读图可知,迁徙西线若走直线要穿过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气候高寒,空气稀薄,鸟类也难以适应,因此需绕行。(3)读图可知昆明周边纬度低,且受寒潮影响较小,冬季气温较高;昆明周边多湿地和湖泊,能为红嘴鸥提供丰富的食物和庇护场所。(4)昆明定期举办海鸥文化节,让更多的人了解红嘴鸥,有利于提高市民保护海鸥的意识,宣传正确的观鸟行为,从而更好地保护红嘴鸥,并且可以借此机会促进当地旅游业地发展。33.【答案】(1)上游(2)渤海(3)①(4)含沙量大;地上河【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解析】【分析】(1)黄河上游流经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适合建设水电站。从图中可看出,水电站集中分布在黄河上游河段。(2)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源自巴颜喀拉山,最终注入渤海。(3)凌汛是指河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地区时,因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据此推断黄河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①河段,因为①河段的河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地区,并且河流有结冰期。(4)“河水一石,其泥六斗”体现了黄河含沙量大的水文特征,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下游进入华北平原,流速锐减,泥沙淤积,河床逐渐抬高,形成“地上河”。【点评】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以上为上游,河口到河南的桃花峪为中游,桃花峪以下为下游。黄河下游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修建水库也是治理黄河的重要手段。(1)读图可知,黄河水电站主要分布在源头至河口段,即上游地区。(2)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向东注入渤海。(3)凌汛是指河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地区时,因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据此推断黄河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①河段,因为①河段的河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地区,并且河流有结冰期。(4)“河水一石,其泥六斗”体现了黄河含沙量大的水文特征,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下游由于流速锐减,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地上河”。34.【答案】(1)长江干流主要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最冷月均温在0℃以上,无结冰期。(2)主要分布在上游;上游降水丰富,支流众多,水量大;落差较大(河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3)江宽水深;水流平稳;水位季节变化小;无结冰期;通航里程长。(4)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中下游地区退耕还湖,减少水污染;控制开发程度,防止过度开发。【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解析】【分析】(1)河流结冰期受最冷月气温影响,若最冷月平均气温>0℃ ,一般无结冰期;若≤0℃ ,有结冰期。长江干流主要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该气候区最冷月(1 月 )平均气温在 0℃以上,所以无结冰期。(2)长江流域水能丰富,被称为“水能宝库”,长江流域水电站主要分布在上游地区,该地区流经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3)长江中下游适合发展航运的有利自然条件有长江流域广,支流多,水系发达;长江中下游流经平原,地势平坦,水流平稳,有利于航行;长江主要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故河流水量大,且四季通航。(4)为了改善长江的生态环境,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中上游地区需要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营造防护林,保持水土;中下游需要退耕还湖,重点治理荆江河段,截弯取直,疏浚河道,减轻洪水对长江中下游的威胁;减少水污染等。【点评】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最后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线分别是:宜昌、湖口;长江上游奔流于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落差大,江流湍急,水能资源十分丰富。长江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航运价值最高的河流。(1)从气候的角度看,长江干流主要位于秦岭—淮河以南,主要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最冷月均温在0℃以上,无结冰期。(2)长江流域水能丰富,被称为“水能宝库”,长江流域水电站主要分布在上游地区,该地区流经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3)长江中下游适合发展航运的有利自然条件有长江流域广,支流多,水系发达;长江中下游流经平原,地势平坦,水流平稳,有利于航行;长江主要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故河流水量大,且四季通航。(4)为了改善长江的生态环境,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中上游地区需要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营造防护林,保持水土;中下游需要退耕还湖,重点治理荆江河段,截弯取直,疏浚河道,减轻洪水对长江中下游的威胁;减少水污染等。1 / 1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基础卷一、选择题(2024八上·电白期中)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称为地势。读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1.下列地形剖面图能反映沿30°N地势起伏状况的是( )A.B.C.D.2.我国的地势特征( )A.使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别较大 B.使各阶梯交界的地区落差较小C.使主要大江大河大致向东流动 D.阻碍了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答案】1.B2.C【知识点】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解析】【点评】我国地形复杂多样,以山地高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西高东低的地形使江大河大致向东流动,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1.我国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沿30°纬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我国的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2.A、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别较大是由于我国纬度南北差异大,地势影响较小,A错误;B、我国有三大阶梯,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B错误;C、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使我国主要大江大河受地势影响,大致自西向东流,C正确;D、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顺着地势深入内陆,带来降水,并非阻碍,D错误。故答案为:C。3.(2024八上·钦州月考)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地势平坦,很少有山脉分布的高原是(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答案】D【知识点】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解析】【分析】A、青藏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 4000 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不符合 “第二级阶梯”“地势平坦” 的描述,错误。B、云贵高原位于第二级阶梯,但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不平,多山脉和峡谷,不符合 “很少有山脉分布” 的特点,错误。C、黄土高原位于第二级阶梯,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地表呈现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的景观,地势起伏较大,并非平坦,错误。D、内蒙古高原位于第二级阶梯,平均海拔 1000-1200 米,地形以草原、荒漠为主,地势坦荡开阔,起伏和缓,很少有高大山脉分布,符合题目描述,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位于第一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位于第二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位于第三阶梯上地形区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2024八上·防城港月考)下图左为“中国沿32°N地形剖面图”,下图右为“中国地形类型构成图”。完成下面小题。4.图中代码表示的地形区,正确的是( )A.①云贵高原 B.②四川盆地 C.③大兴安岭 D.④华北平原5.我国地形地势特点是( )A.地势南高北低 B.地形以平原为主C.地势西高东低 D.地形的类型单一6.我国的地形地势产生的影响有( )A.山区面积广大,为粮食种植提供有利条件B.地形复杂多样,有利于开展农业多种经营C.地势特点不利于海洋水汽进入,气候干旱D.地势阶梯分界线处河流流速快,利于航运【答案】4.B5.C6.B【知识点】我国的主要山脉;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解析】【点评】我国幅员辽阔,纵横交错的山脉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梁,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在山脉构成的“网格”当中,镶嵌着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其中,高原、山地多分布西部地区,平原、丘陵多分布东部地区。如果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则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山区面积广大。4.A、读图结合所学,①所在区域是青藏高原,A错误;B、②位于青藏高原东侧,是四川盆地,B正确;C、③位于四川盆地东部,为巫山,是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C错误;D、④地海拔较低,且地势地平,距离海洋比较近,为长江中下游平原,D错误。故答案为:B。5.从地形剖面图能明显看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C正确,A错误;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BD错误。故答案为:C。6.A、山区地形崎岖,不利于大规模粮食种植,粮食种植一般在平原等地形,A错误。B、我国地形复杂多样,有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不同地形适合发展不同农业类型,利于开展农业多种经营,如山地发展林业、平原发展种植业等,B正确。C、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有利于海洋水汽深入内陆,带来丰富降水,不是气候干旱,C错误。D、地势阶梯分界线处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但不利于航运,航运适合在地势平缓、水流平稳区域,D错误。故答案为:B。(2024八上·兴宁月考)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位于内蒙古高原的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读我国四列山脉及两侧地形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7.图中序号能正确表示内蒙古高原位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8.搜寻队员在内蒙古高原东风着陆场看到的地理景观可能是( )A. B.C. D.9.图中山脉属于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的是( )A.喜马拉雅山脉、太行山脉 B.大兴安岭、天山山脉C.太行山脉、大兴安岭 D.喜马拉雅山脉、天山山脉【答案】7.C8.A9.C【知识点】我国的主要山脉;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解析】【点评】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面积最大,其中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33%,高原面积占总面积的26%,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12%,盆地面积占总面积的19%.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7.①喜马拉雅山脉北侧是青藏高原;②太行山脉东侧是华北平原;③大兴安岭西侧是内蒙古高原;④天山山脉南侧是塔里木盆地。所以能表示内蒙古高原位置的是③,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8.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在位于内蒙古高原阿拉善盟的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内蒙古高原的特点是广阔坦荡,东风着陆场离酒泉卫星发射基地较近,有戈壁出现,与图A景观符合,A符合题意;B景观沟壑纵横是黄土高原,C景观有石林分布,是云贵高原,该地区喀斯特地貌广布,D景观有雪山、冰川是青藏高原,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9.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是昆仑山脉 - 祁连山脉 - 横断山脉;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是大兴安岭 - 太行山脉 - 巫山 - 雪峰山。喜马拉雅山脉不是阶梯分界线;天山山脉也不是;太行山脉、大兴安岭属于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2024八上·兰州期中)读我国夏季风来源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0.据图可知,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是①和②,它们分别是( )A.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 B.来自太平洋和大西洋C.东北季风和西北季风 D.来自印度洋和大西洋11.由图可推测,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特点是( )A.分布均匀 B.西多东少C.北多南少 D.由沿海向内陆递减【答案】10.A11.D【知识点】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我国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解析】【点评】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特点:在时间上,绝大部分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在空间上,主要是东部多西部少,南部多北部少,总体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10.我国具有显著地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因此季风气候典型,在我国季风区内,冬、夏风向有规律地更替着,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有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① )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② ),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11.我国的降水主要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影响,在夏季风自东南沿海地区向西北内陆地区逐渐推进的过程中,随着势力越来越弱,水汽越来越少,因而导致降水也越来越少,所以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2024八上·兰州期中)2024年10月以来,冷空气频繁影响我国,助推秋冬季节转换进程加速。下图为2024年10月18日全国秋冬进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与同纬度相比,塔里木盆地入冬时间整体较( )A.晚,原因是地形影响,气温较低B.早,原因是地形影响,气温较高C.晚,原因是地形影响,气温较高D.早,原因是地形影响,气温较低13.海南岛全部为“夏”的主要原因是( )A.被海域环绕,气温高 B.地形平坦,气温高C.人类活动少,气温高 D.纬度较低,气温高14.影响图中“夏、秋、冬”分布及整体推进方向的因素有( )①纬度位置及南北跨度②地形地势③海陆位置及东西跨度④河流湖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12.C13.D14.A【知识点】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解析】【点评】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12.塔里木盆地四周环山,与同纬度相比,塔里木盆地入冬时间整体较晚,因为塔里木盆地北部有高大的山脉阻挡南下的冷空气,气温较高,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13.海南岛全部为 “夏”,说明气温高,未入冬。其主要原因是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气温高,D正确;海域环绕、地形及人类活动都不是海南岛全部为“夏”的主要原因,ABC错误。故答案为:D。14.“夏、秋、冬”差异主要体现在气候差异, 影响气候分布及整体推进方向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及南北跨度 (纬度高,气温低)、地形地势(海拔高,气温低)、海陆位置及东西跨度(距海近,受海洋的影响大,温差小),①②③正确;河流湖泊对图中“夏、秋、冬”分布及整体推进方向的影响较小,④错误。故答案为:A。(2024八上·深圳期中)下图漫画中表现了我国某地区孩子们户外活动场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显示“粘知了”、“堆雪人”地区气候特征的是图( )A. B.C. D.16.一般情况下,下列四个省级特别行政区中“雪人”保存时间最长的是( )A.粤 B.湘 C.辽 D.津【答案】15.C16.C【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中国的行政区划;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解析】【点评】我国主要有五种气候类型,东部地区从南向北分布着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部分布着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着独特的高原山地气候。15.“粘知了” 是夏季活动,“堆雪人” 是冬季活动,说明该地区气候四季分明,有明显的夏季高温、冬季寒冷,且降水集中在夏季,符合温带季风气候特征,C正确;A图全年高温多雨,A错误;B图全年温和湿润,B错误;D图冬季寒冷夏季温和,降水少,D错误。故答案为:C。16.“雪人保存时间最长”,意味着该地区冬季气温低、寒冷时间长。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纬度越高,气温越低,“雪人”保存时间越长,下列四省纬度从高到底依次是辽、津、湘、粤,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2024八上·清新期中)下图为某校同学绘制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7.该图示意的是我国( )A.地形与植被的关系 B.地势对气候的影响C.冬季风行进的方向 D.内陆地区资源分布18.下列对示意图正确的调整是( )A.注明示意图大致沿36°N绘制B.调换青藏高原和华北平原的阶梯数C.补全气候类型名称,“季风气候”应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D.在阶梯间标注分界山脉,如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标注巫山【答案】17.B18.A【知识点】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解析】【点评】我国东临太平洋,西高东低的地势优点: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17.读图可知,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便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故上图示意的是我国地势对气候的影响,B正确;图中未体现植被相关内容,A错误;图中箭头体现的是夏季风(带来降水),并非冬季风行进方向,C错误;图中无内陆地区资源分布相关信息,D错误。故答案为:B。18.A、图中经过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大致是我国沿36°N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A正确;B、青藏高原位于第一阶梯,华北平原位于第三阶梯,阶梯数与实际地形阶梯分布一致,无需调换,B错误;C、华北平原位于秦岭 - 淮河以北,对应的是温带季风气候,不是亚热带季风气候,C错误;D、在阶梯间标注分界山脉,如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标注太行山,D错误。故答案为:A。(2024八上·兰州期中)古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述了长江干流某河段的一些水文特点。下图为长江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9.白帝城位于长江的( )A.源头 B.上游 C.中游 D.下游20.从诗句可读出,白帝城所处河段( )A.降水量大,水量充沛 B.河流冬季、夏季水位变化大C.地势平坦,适合运输 D.地势落差大,流速快21.推测上游、中游、下游三个河段水电站分布情况( )A.上游河段最密集,流经地势交界处,落差大B.中游河段最密集,河道弯曲,流速快C.下游河段最密集,降水多,水量最大D.下游河段最密集,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电量大【答案】19.B20.D21.A【知识点】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解析】【点评】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上游 ,原因是落差大,流经阶梯交界处;长江上游重要水电站(枢纽)是葛洲坝 、三峡。19.长江的源头在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宜昌是长江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湖口是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白帝城位于宜昌以西,所以白帝城位于长江的上游河段,B正确,故排除ACD。故答案为:B。20.“千里江陵一日还”“轻舟已过万重山”体现了船行速度快,说明白帝城所处河段地势落差大,流速快,D符合题意;诗句中未体现降水量情况,A不符合题意;诗句中未体现冬季和夏季的水位变化,B不符合题意;长江上游地势并不平坦,不适合运输,C错误。故答案为:D。21.长江上游流经地势第一、二级和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所以上游河段水电站最密集,A正确; 中游河段流经平原地区,流速慢,水能资源不丰富,水电站没有上游河段多,B错误;下游河段流经长江中下游平原,水流平缓 ,降水多,水量最大,人口稠密,工业发达,但水电站没有上游河段多,C、D错误。故答案为:A。(2024八上·电白期中)“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是唐朝诗人刘禹锡对黄河的描述。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2.诗句体现的黄河特征是( )A.支流众多,水量巨大,流速缓慢B.支流较少,含沙量大,无结冰期C.河道曲折,流速较快,东流入海D.河道曲折,含沙量大,流程较长23.黄河的“万里沙”主要源自(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华北平原24.近几年,黄河输沙量大幅度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A.控制了沿岸城市引黄灌溉的范围B.上游修筑堤坝,拦截泥沙C.中上游提高植被覆盖率保持水土D.下游建筑工地用沙量增加【答案】22.D23.B24.C【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解析】 【点评】黄河我国的第二大河,流域面积广大,但流量较小,且含沙量大是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因此治理黄河的根本在于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治理与环境保护。22.黄河的河道十分曲折,比如有 “九曲黄河” 的说法;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含沙量大;同时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流程较长,故D符合题意。黄河支流较多,但水量不大,且上游及阶梯交界处流速快,A不符合题意;没有体现结冰期与流向,故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23.黄河的“万里沙”指的是黄河含沙量高,其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进入黄河,B正确;青藏高原生态相对较好,水土流失少,不是泥沙主要来源,排除A;内蒙古高原植被等情况导致水土流失没有黄土高原严重,不是主要输沙源,排除C;华北平原是黄河泥沙沉积形成的,不是沙源地,排除D。故答案为:B。24.由上题可知,黄土高原的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因此治理黄河泥沙的关键在于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上游修筑堤坝,无法拦截到中游地区的泥沙,不会使黄河的含沙量大幅度减少,B错误;近几年黄河输沙量大幅减少,最主要是因为中上游地区重视生态建设,提高植被覆盖率,植被能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进而使黄河含沙量降低,C正确;控制了沿岸城市引黄灌溉的范围、下游建筑工地用沙量增加并不能使输沙量大幅度减少,A、D错误。故答案为:C。(2024八上·宝安期中)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继续发展源泉。读两条母亲河水系简图,完成下面小题。25.有关长江、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黄河与长江的a、b、c和d处都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B.长江和黄河都蕴藏着巨大的航运价值,都是我国的“黄金水道”C.在黄河流域c处出现的最严重生态问题,在长江流域不会出现D.长江、黄河都只有一个汛期,两条河流的汛期都出现在夏季26.针对长江的治理和保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下列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A.上游地区大力植树种草B.①处的沿江地带大力发展造纸工业C.宜昌一湖口河段退田还湖D.为防止长江流域鱼类资源的过度捕捞,建立长江休渔制度【答案】25.C26.B【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解析】【点评】长江主要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各拉丹冬峰,是我国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河流,中下游地区航运价值高,中上游地区水能资源丰富。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是我国第二大长河,也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下游河段因泥沙淤积严重,形成“地上河”,黄河上游和下游还会发生凌汛现象。25.A、黄河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中上游(a、b 段等 ),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d 段等 ),黄河下游(c 段 )是地上河,水能不丰富,故A错误;B、长江航运价值高,被称为 “黄金水道”;黄河航运价值较低,故B错误;C、在黄河流域下游c处出现的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的生态问题,在长江流域不会出现,故C正确;D、长江的汛期是5至9月份,黄河一年四季都有汛期,分别称为桃汛、伏汛、秋汛、凌汛,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26.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江上游地区适宜大力植树种草,减少水土流失,在宜昌—湖口河段要退田还湖,提高调蓄洪水能力,在长江流域借助便利的交通,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不适宜发展重化工业,长江中下游地区河湖众多,适宜发展淡水养殖业;要建立长江休渔制度,故ACD符合“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正确;①处沿江地带大力发展造纸工业,会产生大量污水,污染长江水体,不符合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理念,故B错误。依据题意,故答案为:B。(2024八上·清新期中)白鹤滩水电站是我国建设的世界第二大水电站,入选“2023全球十大工程成就”。该水电站位于四川和云南交界的金沙江干流河段,它的建成标志着长江干流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下图示意我国主要大型水电站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7.从地势角度看,我国大型水电站多分布在( )A.第一级阶梯 B.第二级阶梯 C.第三级阶梯 D.阶梯交界处28.白鹤滩水电站所在的长江干流流向大致是(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29.白鹤滩水电站助力长江干流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彰显了长江( )A.广大的流域面积 B.丰富的年径流量C.巨大的水能资源 D.超强的运输能力【答案】27.D28.A29.C【知识点】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解析】【点评】白鹤滩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宁南县和云南省巧家县境内,是金沙江下游干流河段梯级开发的第二个梯级电站,计划2022年工程完工,完全竣工后将淹没耕地2.2万亩、林地10.2万亩,搬迁人口10万人,电站建成后,将仅次于三峡水电站成为中国第二大水电站。27.水电站建设需要考虑水能资源是否丰富,而地势阶梯交界处,由于河流落差大,水流速度快,水能资源丰富,符合大型水电站建设条件,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28.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自西向东流经多个地形区,最终注入东海,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29.“清洁能源走廊”重点在于能源,白鹤滩水电站是利用长江的水能资源发电,属于清洁能源开发。白鹤滩水电站利用长江巨大的水能资源发电,助力形成清洁能源走廊,彰显了长江水能资源优势,C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C。30.(2024八上·钦州月考)如图是“长江、珠江、黄河和松花江的河流流量的年变化图”,按从高纬向低纬依次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②① D.②①③④【答案】B【知识点】我国内流、外流河的分界;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长江是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图中四条河流中,④水量最丰富,所以④是长江;珠江的水量仅次于长江,居我国第二位,由图可知,③为珠江;黄河夏季水量较丰富,松花江河流的流量较小且一年有两次汛期,据图可知,①为黄河,②为松花江。按照纬度从高到低(松花江、黄河、长江、珠江),对应流量图为②①④③,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以秦岭一淮河为界,以南地区的河流流经湿润地区,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少,冬季河流不结冰。以北地区的河流流经半湿润或半干旱地区,水量不大,汛期较短,且冬季河流有结冰现象。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影响。夏季风带来的雨水成为河流的主要水源,随着夏季风的加强,雨带由南向北推移,河流水量骤增,水位上涨,形成汛期。我国不同河流的特点不同,如松花江在4月前后气温回升,冰雪融化,补给了河流水量。二、图文材料题31.(2024八上·兴宁月考)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A是中国地势三级阶梯中的第 级阶梯,该阶梯上有中国面积最大的 高原。(2)写出图中B、C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名称:D ,E 。(3)山脉D东侧的地形区是 平原。(4)“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写了诗人乘船经过山脉① 的景象,该山脉为 走向。【答案】(1)一;青藏(2)太行山脉;大兴安岭(3)华北(4)巫山;东北—西南【知识点】我国的主要山脉;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解析】【分析】(1)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主要包括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等,图中 A 区域是青藏高原所在的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高原,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2)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 - 太行山脉 - 巫山 - 雪峰山。图中 D 是太行山脉,E 是大兴安岭,它们是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3)太行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东侧是D华北平原,西侧是黄土高原。(4)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山脉①是巫山,该山脉位于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呈东北—西南走向。【点评】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位于第一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位于第二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位于第三阶梯上地形区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1)图中A是我国三级阶梯中的第一级阶梯,该阶梯上有我国面积最大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也是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2)图中B位于第二级阶梯上,C位于第三级阶梯上,位于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D是太行山脉,E是大兴安岭。(3)D太行山脉东侧的地形区是华北平原,是我国第二大平原,是由黄河、淮河和海河冲积而成。(4)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山脉①是巫山,该山脉位于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呈东北—西南走向。32.(2024八上·宝安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红嘴鸥是一种候鸟,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海湾等地,一般夏季到天山西部地区及东北部的湿地繁殖,深秋初冬季节会南下至32°N以南的地带越冬。红嘴鸥主食是鱼、虾、昆虫、水生植物和人类丢弃的食物残渣。材料二云南十八怪——“海鸥也把闹市爱”。红嘴鸥选择昆明(别称“春城”)周边越冬,与人同乐,成为冬日奇观。近年来,昆明定期举办海鸥文化节。材料三下图为红嘴鸥在我国境内迁徙路线示意图。(1)说出红嘴鸥迁徙东线停留地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的全称。(2)为什么红嘴鸥迁徙西线不走直线?请说明原因。(3)结合图文材料,分析红嘴鸥选择昆明周边越冬的原因。(4)简述昆明定期举办海鸥文化节的重要意义。【答案】(1)宁夏回族自治区(2)迁徙西线若走直线要穿过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高寒,需绕行。(3)①昆明周边纬度低,冬季气温较高;②多湿地和湖泊;(4)①有利于更好地保护红嘴鸥;②宣传正确地观鸟行为;③提高群众的爱鸟意识等。【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饮食、文化的影响【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红嘴鸥迁徙东线停留地位于银川,与4月初停留1月,银川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的全称是宁夏回族自治区。(2)读图可知,红嘴鸥迁徙西线若走直线,会经过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高寒,这种环境不适合红嘴鸥生存,因此需绕行。(3)读图可知昆明周边纬度低,且受寒潮影响较小,冬季气温较高;昆明周边多湿地和湖泊,能为红嘴鸥提供丰富的食物和庇护场所。(4)昆明定期举办海鸥文化节,让更多的人了解红嘴鸥,有利于提高市民保护海鸥的意识,宣传正确的观鸟行为,从而更好地保护红嘴鸥,并且可以借此机会促进当地旅游业地发展。【点评】我国行政区划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目前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1)读图可知,红嘴鸥迁徙东线停留地位于银川,与4月初停留1月,银川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的全称是宁夏回族自治区。(2)读图可知,迁徙西线若走直线要穿过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气候高寒,空气稀薄,鸟类也难以适应,因此需绕行。(3)读图可知昆明周边纬度低,且受寒潮影响较小,冬季气温较高;昆明周边多湿地和湖泊,能为红嘴鸥提供丰富的食物和庇护场所。(4)昆明定期举办海鸥文化节,让更多的人了解红嘴鸥,有利于提高市民保护海鸥的意识,宣传正确的观鸟行为,从而更好地保护红嘴鸥,并且可以借此机会促进当地旅游业地发展。33.(2024八上·兰州期中)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黄河治理与开发要量水而行,上下游统筹谋划,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材料二左图为“黄河流域图”,右图为黄土高原治理后的“绿水青山”景观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黄河的一系列水电站主要分布在 地区(填“上游”“中游”或“下游”)。(2)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返”中的“海”是指 。(3)凌汛是指河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地区时,因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据此推断黄河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图中的 (①或②)。(4)“河水一石,其泥六斗”体现了黄河 的水文特征;黄河下游由于流速锐减,泥沙淤积,形成了举世闻名的“ ”。【答案】(1)上游(2)渤海(3)①(4)含沙量大;地上河【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解析】【分析】(1)黄河上游流经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适合建设水电站。从图中可看出,水电站集中分布在黄河上游河段。(2)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源自巴颜喀拉山,最终注入渤海。(3)凌汛是指河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地区时,因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据此推断黄河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①河段,因为①河段的河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地区,并且河流有结冰期。(4)“河水一石,其泥六斗”体现了黄河含沙量大的水文特征,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下游进入华北平原,流速锐减,泥沙淤积,河床逐渐抬高,形成“地上河”。【点评】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以上为上游,河口到河南的桃花峪为中游,桃花峪以下为下游。黄河下游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修建水库也是治理黄河的重要手段。(1)读图可知,黄河水电站主要分布在源头至河口段,即上游地区。(2)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向东注入渤海。(3)凌汛是指河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地区时,因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据此推断黄河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①河段,因为①河段的河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地区,并且河流有结冰期。(4)“河水一石,其泥六斗”体现了黄河含沙量大的水文特征,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下游由于流速锐减,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地上河”。34.(2024八上·电白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长江干流中下游河宽水深,水流平稳且水位季节变化较小,干流与支流通航里程超过7万千米,有“黄金水道”之称。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长江经济带不但要打造“黄金水道”,还应构建生态屏障,建成“绿色长廊”。材料二:长江流域示意图。(1)从气候的角度,分析长江干流结冰期特点。(2)从上、中、下游角度,说出水电站主要分布位置并简析其主要原因。(3)简述长江中下游适合发展航运的有利自然条件。(4)请为改善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提出可行性措施。【答案】(1)长江干流主要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最冷月均温在0℃以上,无结冰期。(2)主要分布在上游;上游降水丰富,支流众多,水量大;落差较大(河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3)江宽水深;水流平稳;水位季节变化小;无结冰期;通航里程长。(4)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中下游地区退耕还湖,减少水污染;控制开发程度,防止过度开发。【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解析】【分析】(1)河流结冰期受最冷月气温影响,若最冷月平均气温>0℃ ,一般无结冰期;若≤0℃ ,有结冰期。长江干流主要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该气候区最冷月(1 月 )平均气温在 0℃以上,所以无结冰期。(2)长江流域水能丰富,被称为“水能宝库”,长江流域水电站主要分布在上游地区,该地区流经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3)长江中下游适合发展航运的有利自然条件有长江流域广,支流多,水系发达;长江中下游流经平原,地势平坦,水流平稳,有利于航行;长江主要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故河流水量大,且四季通航。(4)为了改善长江的生态环境,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中上游地区需要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营造防护林,保持水土;中下游需要退耕还湖,重点治理荆江河段,截弯取直,疏浚河道,减轻洪水对长江中下游的威胁;减少水污染等。【点评】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最后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线分别是:宜昌、湖口;长江上游奔流于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落差大,江流湍急,水能资源十分丰富。长江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航运价值最高的河流。(1)从气候的角度看,长江干流主要位于秦岭—淮河以南,主要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最冷月均温在0℃以上,无结冰期。(2)长江流域水能丰富,被称为“水能宝库”,长江流域水电站主要分布在上游地区,该地区流经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3)长江中下游适合发展航运的有利自然条件有长江流域广,支流多,水系发达;长江中下游流经平原,地势平坦,水流平稳,有利于航行;长江主要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故河流水量大,且四季通航。(4)为了改善长江的生态环境,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中上游地区需要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营造防护林,保持水土;中下游需要退耕还湖,重点治理荆江河段,截弯取直,疏浚河道,减轻洪水对长江中下游的威胁;减少水污染等。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基础卷(学生版).docx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基础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