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井冈翠竹》说课课件(共20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8课《井冈翠竹》说课课件(共20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井冈翠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说课PPT
目录
第一章
说教材
第二章
说学情
第四章
说教学过程
第三章
说教法学法
第五章
说板书设计
说教材
第一章
教材地位与作用
《井冈翠竹》选自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单元主题为“哲理之思”。
作为一篇状物散文,文章通过对井冈翠竹外形、功绩与精神的描写,借物喻人,赞颂了井冈山军民在革命年代坚贞不屈、无私奉献的精神,并揭示其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联系。
教材地位与作用
文章语言凝练,善用排比、拟人、顶真等修辞手法,兼具审美价值与思想深度,是培养学生“审美鉴赏”“文化传承”素养的重要载体。
文中“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与单元“托物言志”的阅读训练重点高度契合,为学生理解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提供了生动范例。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基于核心素养)
语言运用
掌握“修直挺拔”“魂飞魄散”等生词;品析排比、拟人等修辞的表达效果,尝试仿写借物喻人的段落。
文化自信
理解井冈翠竹的象征意义,感悟革命精神的时代价值;联系生活实例,传承红色基因,增强文化自信。
思维能力
梳理“竹子的革命功绩”,绘制思维导图,提升逻辑分析与归纳能力;讨论“翠竹精神”的当代意义,培养辩证思维。
审美创造
配乐朗读并绘制“井冈翠竹图”,感受语言画面美;撰写文物解说词,体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
分析翠竹的修辞手法及象征意义,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逻辑。
重点
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感悟“翠竹精神”的当代传承,实现革命文化的内化与迁移。
难点
说学情
第二章
学生基础
七年级学生已具备初步的修辞辨识能力,能概括段落大意,但对“借物喻人”手法中“物”与“人”的深层联结理解不足。
教师预测
85%的学生能找出文中排比句,但仅40%能准确分析其情感内涵;对“革命精神”的背景认知较为模糊,需通过情境创设填补历史距离感。
前测显示
学习需求
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需设计角色代入任务(如“导览员考核”)增强代入感;借助可视化工具(如“革命功绩表”“竹钉阵配图”)降低抽象概念的认知难度;通过分层任务(如解说词撰写、仿写练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表达需求。
说教法学法
第三章
教法设计
01
以“井冈山博物馆导览员训练营”为主线,通过“文物解密”等任务驱动学习。
情境创设
02
围绕“翠竹象征革命精神”,设计从外形到精神内涵的阶梯式问题。
问题链导学
03
品读文本后,进行“解说词撰写”等任务,促进语言迁移。
读写结合
学法指导
合作探究法
小组合作完成“布展排序”“革命功绩表”,培养协作与信息整合能力。
圈画修辞句并批注作用,建立“修辞—情感—精神”的阅读策略。
批注式阅读
通过配乐朗读、绘图创作、视频观看(如纪录片《井冈山》),深化文化体验。
多模态学习
说教学过程
第四章
第一课时 探秘“井冈翠竹”
教师佩戴“馆长工作牌”,宣布加入“导览员训练营”,需通过三项考核任务为翠竹展区设计解说词。
情境导入
01
修复破损的“生词标签”(如“魂飞魄散”“硝盐罐”),结合课文填空。
文物解密——字词通关
02
设计意图:
以角色代入激发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
夯实语言基础,初步感知翠竹的革命贡献。
第一课时 探秘“井冈翠竹”
小组按“外形—革命贡献—现代建设”排序展板卡片,用“因为……所以……”说明理由。
布展排序——结构梳理
03
为“竹扁担”“竹钉阵”撰写解说词,要求包含外形、用途、精神三层内容,参照评价量表互评。
模拟导览——解说词撰写
04
设计意图:
梳理文章“由物及人、由昔至今”的逻辑脉络,培养整体感知能力。
设计意图:
通过“具象—意象—精神”的写作训练,深化对借物喻人的理解。
第一课时 探秘“井冈翠竹”
课后作业
05
观察生活中的“翠竹精神”案例(如环卫工人、校园松树),拍照配文,为第二课时分享做准备。
第二课时 感悟“翠竹之魂”
朗读挑战:配乐朗读,评选“最美诵读员”。
绘画创作:根据课文描写绘制“井冈翠竹图”,标注关键词与修辞手法。
品读环节
02
01
分享学生提交的“翠竹精神”案例,总结精神内核:逆境坚守、平凡奉献、团结聚力。
导入环节
03
小组合作填表、深度品读,探究竹子的革命功绩与精神象征,理解革命文化。
解密环节
第二课时 感悟“翠竹之魂”
04
仿写“借物喻人”段落,投票评选“最佳象征奖”,鼓励用文字致敬平凡英雄。
创意写作
基础层:背诵第8-9段,摘抄象征句。
提升层:观看纪录片《井冈山》,撰写300字观后感。
创意层:为校园植物设计“精神名片”(如“操场梧桐:守护成长”)。
分层作业
05
说板书设计
第五章
板书内容
井冈翠竹
外形美
(苍翠挺拔)
功绩伟
(革命武器)
精神魂
(坚贞不屈)
借物喻人
井冈山人民
主体:以树状图呈现知识框架,突出“物—人—情”的逻辑关系。
中部:用颜色区分“外形”“功绩”“精神”,强化象征手法的三重维度。
底部:动态补充学生分享的“翠竹精神”案例,体现教学评一致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