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4.2 凝聚法治共识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本课为 1 课时内容分析 本课主题关键词是“厉行法治”。从上一节课的承袭“法治精神”,本节课主要从“怎么办”的角度去学习如何才能践行法治,完善法治。本课是统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的第二框题凝聚法治共识。本课的教学旨在引导学生感知身边的政府,了解我国政府的职责及政府运行的法治原则,帮助学生理解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公民尊法守法,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率先垂范,才能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学情分析 本课的知识点知识点要抓住法治的主要实践角色的问题,在课文中,我们不难发现,法治的践行主要靠政府,我们要抓住政府是主角,那么本课的方向就不会错。进入九年级,学生感受、认识和参与公共生活的范围不断扩展,学生思维开始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因此本课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建设法治中国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经过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法律常识,初步具备运用法律知识明辨是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但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学生对其缺乏系统认识。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政府依法行政的原则,知道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要求,明确初中生在法治中国建设中应该承担的责任,进而将法治作为基本的生活方式,在实践中培育法治素养。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与学段目标:【政治认同】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参见 2022版 新课标 P10)【法治观念】了解法律对个人生活、社会秩序和国家发展的作用,理解法治的本质和特征。(参见 2022版 新课标 P13)【健全人格】理解个人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参见 2022版 新课标 P15)【责任意识】关心社会,知道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的优越性,了解时政。(参见 2022版 新课标 P15)教学重点 如何依法行政?教学难点 如何厉行法治?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新课导入 方案一:【新闻链接】“鬼秤”,仅仅是缺斤少两吗?▲2024年5月16日,网民发布视频称,在海州区某市场购物时发现一商户短斤少两,并被市场主办方工作人员抢夺手机。【教师引导】“鬼秤”是商家的错,为什么网友要吐槽市监局?【学生活动】分组讨论、举手回答、交流分享【教师总结】政府的职责是提供服务和管理社会,这个案件虽然主要责任是商家和市场管理方,但是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没有认真履职,避重就轻!方案二:【运用你的经验】阅读课本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在生活中,人们经常与政府打交道。遇到这些情况,应该找政府哪个部门?【学生活动】分组讨论、举手回答、交流分享【教师总结】①公安局;②市场监督管理局;③教育局;④林业水利局;⑤民政局; 通过近期讨论海鲜市场鬼秤背后政府管理的失责,分析一个现象背后的政治知识,思考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引出本课知识。通过课本上运用你的经验的素材,让学生感悟日常生活中我们享受到了哪些政府的服务,从而思考政府的作用。方案一和方案二采取哪一种,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班级的学情灵活选用。新课讲授 一、法治政府环节一:【教师引导】结合导入环节的讨论和知识铺垫,引导学生感悟“政府的作用、宗旨、目标”。【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后举手发言谈感悟。【教师总结】出示知识点,明确重点:1.政府的作用、宗旨、目标:P51(1)含义:就是按照法治的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2)作用: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3)来源:在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4)宗旨: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5)原则:政府要按照法治原则运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努力建设法治政府。环节二:【教师引导】阅读“依法行政”的相关漫画和材料。【教师提问】依法行政的重要性、要求、核心分别是什么呢?【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后举手发言谈感悟。【教师总结】出示知识点,明确重点:2.依法行政的重要性、要求、核心:P52(1)重要性: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2)要求: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2)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环节三:【新闻链接】淄博是如何实现城管和商贩双向奔赴?【教师提问】城管的职责是什么?你对他的印象是怎样的?为什么淄博能实现城管和商贩双向奔赴?【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后举手发言谈感悟。【教师总结】出示知识点,明确重点:城管是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全称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政府的依法行政、人性化管理让百姓生活更美好。材料中淄博城管既有人性化管理,也要对涨价宰客的严格执法,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同时,小摊贩也配合管理,遵纪守法也值得赞扬!环节四:【教师引导】阅读课本“相关链接”的材料,了解转变政府职能的知识,并补充三张清单的知识。【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后举手发言谈感悟。【教师总结】出示知识点,明确重点:3.依法行政的要求:P52(1)政府: ①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②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2)个人: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二、厉行法治环节一:【教师引导】结合课本相关链接的图片讨论如何厉行法治。【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后举手发言谈感悟。【教师总结】出示知识点,明确重点:1.厉行法治的要求:P53-55 (1)总述: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环节二:【探究活动】阅读下列漫画材料,思考并配对与正确的法律连线。环节三:【教师引导】通过阅读课本“相关链接”的内容,了解热词“教科书式执法”的背景知识。【教师提问】依法行政的重要性、要求、核心分别是什么呢?【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后举手发言谈感悟。【教师总结】出示知识点,明确重点: (2)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3)政府:各级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4)全社会:加强法治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环节四:【典型例题】阅读下列材料,并尝试回答下面的中考典型例题。【教师提问】运用“建设法治中国”的知识,说说如何杜绝直播行业偷逃税现象的发生?(4分)【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后举手发言谈感悟。【教师总结】出示知识点,明确重点:答:①立法机关:科学立法,完善直播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②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③企业:要依法诚信经营;④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1点1分,共4分。其他言之有理答案,也可得分。环节五:【教师引导】阅读漫画材料,并思考德治与法治的关系。【教师提问】“父母玩手机不管孩子”、“空巢老人无人照看”......请你运用所学分析,如何用法律解决这些道德问题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后举手发言谈感悟。【教师总结】出示知识点,明确重点:2.道德与法治的关系:P55(1)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2)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3)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政府与我们关系密切,无时无刻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让学生思考政府的作用,学生有话可说。但是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务必往正能量方面引导。在“淄博烧烤”的话题的背景下,可以较好的得出讨论结果。所谓依法行政,简单来说就是政府也要遵守法律。我们利用几幅漫画,指出现实中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表明依法行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上一个环节,我们提出了一个依法行政的不足之处,而此处我们再一次引出“淄博是如何实现城管和商贩的双向奔赴”,很好的点题,且回答了上一个问题。也即只要政府依法行政,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一定能被人民认可和赞扬!通过上述环节的深入讨论和学习,本环节可以顺理成章的对依法行政的要求进行总结。注意此处2023新教材删除了“三张清单”的知识,但是很多题目可能仍旧会涉及,教师可以适当提醒学生,让学生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厉行法治是本课中的重点内容,学生要比较全面的掌握十六字方针与课本图片的对应。即明确社会各个角色应该做到哪一点,这是解题和应试必须掌握的!通过漫画连线,让学生了解近些年我国在“科学立法”方面所取得的进步。依法执法就是最好的文明执法! 作为执法对象,公民有配合执法的义务,不配合甚至抗法行为,只会招致更为不利的法律后果;作为执法现场的旁观者,以录像等方式对警方执法进行监督,是公民权利,却也不能忘了“不能断章取义”。通过一个中考题,综合回顾本课所学的知识,并且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知识。教师讲解的时候注意耐心解析,并且要教会学生掌握一点的解题技巧。本环节主要讨论的是德治与法治的关系,同时也是对本书《道德与法治》的一个很好的点题,也是对此前七八年级道德部分知识的很好地回顾。教师讲解的时候,务必选择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让学生充分讨论和思考!课堂小结 1.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维护合法权益。掌握政府的作用、宗旨;2.为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政府和个人分别应该怎么做。3.明白厉行法治,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与道德共同发挥作用。课堂练习 详见配套课件课后拓展 课后思考:法治学习和宣传,推荐纪录片《法治中国》。自行收集材料,下节课讨论,陈述观点,教师点评。 通过利用课外时间,让学生观看一些法治的书籍、宣传片等内容,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法治意识的践行,本课重点放在政府这个社会角色上,政府作为社会管理的主要责任承担,必须践行法治精神。而政府从性质上看,又是行政机关,所以,法治政府就是依法行政。我们通过几个视频,介绍法治与政府的关系,又通过最多跑一次改革说明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创新表现。 厉行法治的内容比较宽泛,依法行政也是包含在厉行法治的内容中。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其他公民,共同守法。我们推荐“教科书式执法”视频,非常典型的事件,该事件中警察的表现非常的专业,但是同时也是非常的严格执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