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8.2 共圆中国梦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本课为 1 课时内容分析 在一课的学习中,要理解怎样实现中国梦,理解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这个伟大时代,我们中国人有更多实现梦想和让人生出彩的机会。我们应知道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对国家有认同、对文化有底气、对发展有信心,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做自信的中国人。学情分析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九年级上册的最后一框,也是本册书的落脚点。本课时旨在引领学生了解国家建设目标及奋斗历程,最终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更好地理解个人成长与祖国发展之间的关系。同时,为下册教材的学习做好认知与情感铺垫。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与学段目标:【政治认同】知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领悟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了解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理解中国梦的内涵,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参见 2022版 新课标 P6)【法治观念】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参见 2022版 新课标 P12)【健全人格】理解个人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参见 2022版 新课标 P15)【责任意识】具备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能够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捍卫国家主权。(参见 2022版 新课标 P16)教学重点 怎么样实现中国梦?教学难点 怎么样做自信的中国人?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新课导入 方案一:【新闻链接】 肩负使命任务!创造新的伟业!【教师引导】这些年,我们在党的带领下完成了哪些成就?未来又有哪些重要使命?创造怎么样的伟大事业?【学生活动】分组讨论、举手回答、交流分享【教师总结】 党的二十大,擘画新的伟业:千秋伟业,薪火相传;百年大党,风华正茂。我们完成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方案二:【运用你的经验】阅读课本材料讨论大家对梦想的理解和如何实现梦想。【教师引导】说说他们可能有什么梦想,实现梦想需要哪些条件?【学生活动】分组讨论、举手回答、交流分享【教师总结】父母希望子女能成才。老师希望每个同学都能成才。大希望祖国日益强大。这些都需要国家的强大作为坚强后盾...... 通过观看和学习党的二十大的时政视频和内容,了解我们党如何谋划新的伟业。本环节注重时政教学,教师在讲授时既要做到讲授严谨,又要做到情感传递。备课时注意教师语言的推敲!不可信口开河!通过课本上“运用你的经验”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每个中国人有哪些梦想,启发学生思考国家和自己的未来,从而引出本课话题。方案一和方案二采取哪一种,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班级的学情灵活选用。新课讲授 一、民族复兴梦环节一:【教师引导】通过导入环节的学习和几个重要的固定用法和概念的图片讲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中国梦。【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后举手发言谈感悟。【教师总结】出示知识点,明确重点:1.如何实现中国梦:P113-114(怎么办) (1)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环节二:【教师引导】阅读和感悟“中国力量”、“中国道路”、“中国精神”的图片和案例。【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后举手发言谈感悟。【教师总结】出示知识点,明确重点: (2)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环节三:【教师引导】通过阅读热词“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的时政背景,思考如何做中国梦的参与者。【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后举手发言谈感悟。【教师总结】出示知识点,明确重点:2.做中国梦的参与者:P115 (1)当今时代是放飞梦想的时代,十三亿多中国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美好梦想,演绎自己的美丽人生。 (2)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二、自信的中国人环节一:【新闻链接】 我们是自信的中国人 【教师引导】回忆这些年的点点滴滴,有人说是艰难,有人说是感动,有人说是自信.....请你选择一个词语来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活动】分组讨论、举手回答、交流分享【教师总结】▲“自信的中国人”:这些年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新冠疫苗接种人数全球最多、空间站首次出舱、全面小康建成、成功举办冬奥会、华为突破技术封锁、成功举办杭州亚运会......这就是伟大、自信的中国人民,不断创造的奇迹!1.中国人为什么可以自信:P115(为什么) (1)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 (2)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让中国人更加自信。环节二:【教师引导】通过党的百年庆典和全面小康社会建成的时政新闻,让学生思考如何做自信的中国人。【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后举手发言谈感悟。【教师总结】出示知识点,明确重点:2.怎么样成为自信的中国人:P116-118(怎么办) (1)对国家有认同。 (2)对文化有底气。 (3)对发展有信心。 (4)自信不是妄自尊大,也不是故步自封。 (5)自信的中国人既是梦想家又是实干家,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既要满怀激情又要锲而不舍。 (6)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如何实现中国梦是一个比较综合全面的问题,也是中考重点考察的内容。教师在讲授时要注意分清层次,做好归类。环节一主要侧重党的领导,启发学生党的领导从哪些方面领导?然后引出几组重要的数字“固定用法”。注意此处的这么多概念,不用每个都进行拓展和详细讲解。此环节可以放手让学生举例。“中国力量”、“中国道路”、“中国精神”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体现的新闻等内容,让学生充分发言。教师不用进行额外拓展,把时间给学生即可。本环节通过“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句热词的讨论,引导学生明白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本环节通过视频和图片,帮助学生回忆这些年我们遇到的困难、创造的奇迹...通过情感的共鸣引导学生感悟我们中国人越来越自信,我们要成为更加自信的中国人!此部分内容是中国的重点考察内容,要求每个学生都要熟读记忆。特别是“开辟了...形成了...确立了...发展了...”这组根本所在的具体内容!注意此部分内容在讲授时,教师不要讲解太多,而应该放手让学生多发言,多举例。引导学生多思考课本知识点的意思。文本内容的解读并不难,关键是让学生能和日常生活有所联系,如果每个知识点,学生都能例举一二,那我们的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课堂小结 1.怎么样实现中国梦;自信的中国人有哪些特点;(重点)2.国家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是什么;(难点)课堂练习 详见配套课件课后拓展 课后调查:“圆梦计划书”调查活动。自行收集材料,下节课讨论,陈述观点,教师点评。 通过课后制作“圆梦计划书”,进一步了解如何实现中国梦,加深对本课知识的理解。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而中国梦浓缩了中华民族每一个人、每一个细节。浓缩了中华民族的苦难和辉煌,但大国的气象就从这探索里走出来,复兴的气概就从这跋涉里走出来。一个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诞生了。中国梦就是我们的梦,我们的梦就是中国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