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阅读 语文园地八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阅读 语文园地八 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动物的名称,并识记相关生字。
2.掌握一些拟声词的用法,读背与动物有关的成语。
3.了解左右两边宽窄大致相等的字和书写规律。
4.朗读并背诵三句名言,领悟其在为人处世方面的教导意义。
5.学会观察连环画的方法,能理解图意,按顺序讲清楚图意,并能创造性地续编故事。
6.阅读故事《狐假虎威》,了解狐狸是如何借助老虎的威风吓跑百兽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记生字,学习拟声词,通过父与子看书入迷的故事,教育学生要热爱读书。
难点:积累名言,理解《狐假虎威》故事内容和寓意。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一些动物的名称,并识记相关生字。
2.掌握一些拟声词的用法,读背与动物有关的成语并积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到“语文园地八”走一走,那里有一道道难关,只要你们有开启智慧的钥匙,就能打开它们。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去闯关吗?
2.板书课题:语文园地八。
二、学习“识字加油站”
1.多媒体展示动物图片,师生一起看图说名称。
(1)学生看图叫出动物的名称。
(2)多媒体对应出示动物名称的词语。
(3)指名学生朗读,师生共同正音、识字。
①“狼”既是边音又是后鼻音,“猩”是后鼻音,“蚓”和“蚕”是前鼻音,都要读到位。
②“蛇、蚯蚓、蚕”都带有虫字旁,可以用“熟字+偏旁”的方法进行识记。
2.出示词语卡片“狼、猩猩、白鹤、蛇、鸽子、蚕、蚯蚓、骆驼、虾、狮子”,指名学生读词语,并与图片中的动物一一对应,辨识它们的特征。
(1)同桌之间讨论如何给这些动物分类,教师多媒体出示分类提示:
①从生活的地点分。(空中、陆地、水中)
②从属性分。(兽类、鸟类、昆虫类)
③从外形特点分。(有腿、无腿,体型大、体型小)
……
(2)小组交流分类方法,教师巡视指导,只要是有依据且合理的分法,教师均给予肯定和表扬。
(3)学生齐读词语。
三、学习“字词句运用”
1.学习“猜猜下面词语的读音,再选择合适的放在句子里读一读”。
(1)课件出示:叭 唰 吱
同学们,这几个字你们认识吗?如果不认识,那你们猜一猜,这几个字读什么?
学生猜读,猜正确后,教师又问:你是根据什么猜对这几个字的读音的?
引导学生说出:根据每个字的某一部分来猜读每个字。
教师解释:有些字,我们可以根据字的某一部分来猜它的读音。(2)学生运用猜读前面三个字的方法,猜读其他的字的读音。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再全班汇报。
(3)观察这些字,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
学生观察,自由举手汇报,引导学生说出这些字都是口字旁。
(4)再读一读这些字,你感觉到这些字都与什么有关?
引导学生感受到这些字都与声音有关。
教师相机指出:与声音有关的词,我们叫拟声词,也叫象声词。
(5)课件出示词语下面的两句话。学生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句子里,使句子通顺。
学生自主选择,选好后,读一读,再小组交流。指名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课件呈现填写正确的词语后的句子。学生齐读两句话。
2.学习“读下面的成语,和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1)课件出示成语,学生尝试读一读每个成语,借助拼音自主识读不认识的字。
(2)同桌互读,注意读准字音,对同桌读错的字音要及时给予指正。
(3)指名读、全班读,师生共同纠正读音。提醒同学注意“狼、惊、龙、凤、网、鸣”是后鼻音;“咽、胆”等字是前鼻音;“之、鼠”是翘舌音。
(4)说一说这些成语有什么特点。
①学生仔细观察这些成语,找出它们的特点。
②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③指名汇报。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适当小结:第一列的三个成语,每个成语含有两种动物;第二列的成语都是“××之+动物”类型的;第三列的三个成语,每个成语都含有“如”字和一种动物。
(5)根据发现的成语的特点,同桌间交流记忆这些成语的方法。
(6)指名学生朗读,全班朗读。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些动物朋友,知道了怎样给它们分类;还学习了有趣的拟声词和与动物有关的成语。下节课,我们将学习“语文园地八”的其他板块,请同学们课后好好预习哟!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左右两边宽窄大致相等的字和书写规律。
2.积累、背诵三句与为人处世有关的名言并理解其内容。
3.阅读故事《狐假虎威》,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其蕴含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交流方法,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在“语文园地五”的学习中,我们曾经学习过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方法,你们还记得学习的是哪一类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方法吗?
学生自由举手汇报:左短右长型和左长右短型。
过渡: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字形优美,横平竖直,方方正正,具有其他文字没有的风韵,所以我们要写好汉字。今天这节课,我们首先就来继续学习左右两边宽窄大致相等的汉字的书写。
二、学习“书写提示”
1.课件出示“数、群、船、能”四个字:学生观察每个字的字形特征,说一说每个字有什么特点。
教师引导:这四个字都是左右结构,仔细观察每个字的左右两边的大小,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2.学生观察分析,同桌交流。
指名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左右两边宽窄大致相等。
3.学生交流这四个字在书写时应该注意的地方,教师范写,并补充说明书写时的注意事项。
4.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5.组织学生进行书写评价,教师给予鼓励性评价。
三、学习“日积月累”
1.学生自主阅读“日积月累”中的句子,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指名学生分句朗读,体会句意。
3.鼓励学生再次进行朗读练习,将句子读得更加正确流利,读出节奏。
4.指名学生交流对这几句话的理解,教师讲解并引导学生领悟句子在为人处世方面的教导意义。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名言。大意是:自己做不到,也不要强加给别人。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像对待自己一样来对待他人,尊重他人。
(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的意思是:交朋友的时候,一定要守信用、讲诚信、重承诺。不能够说话不算话,要让朋友觉得你是个靠得住的人。
(3)“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大意是:如果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准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这句话告诉我们要遵守规矩。
5.学生齐读、背诵。
四、学习“我爱阅读”
1.谈话过渡: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很多生字,积累了一些与动物有关的成语和教导我们如何为人处世的名言,下面,我们来学习“我爱阅读”这一部分。
2.学生自主阅读《狐假虎威》,教师课件出示要求:(1)运用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2)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学生再读短文,想一想: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1)学生阅读思考,同桌之间说一说故事的内容。
(2)学生自由举手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归纳:这个故事讲述了狐狸被老虎捉住后,谎称自己为“百兽的首领”,并让老虎跟随巡视。林中野兽见到老虎纷纷逃窜,老虎误以为是惧怕狐狸,实则是他自己的威风震慑了群兽。
4.分角色表演,互动交流。
(1)学生在六人小组里表演,组长复述故事内容,分配角色,其他五位同学分别扮演狐狸、老虎、兔子、野猪、小鹿,戴上头饰表演。教师指名表演得好的小组上台表演。
(2)教师提问: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狐假虎威”这个成语在生活中常用来讽刺什么样的人呢?
学生思考,自由举手发言。教师总结:“狐假虎威”讽刺了依仗他人权势欺压、恐吓人的行为。我们要学会分辨,不被表象所迷惑。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不仅学习了宽窄大致相等的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方法,还积累了三句与为人处世有关的名言,了解了成语“狐假虎威”的故事,同学们的收获一定不小吧!课后,请同学们发挥想象:有一天,老虎和狐狸在森林里又见面了,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续编这个故事。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看连环画讲故事,教育学生要热爱读书。
2.学会观察连环画的方法,能理解图意,按顺序讲清楚图意,并能创造性地续编故事。
3.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和正确评价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埃·奥·卜劳恩的画像。谈话: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人吗?他是德国著名的连环漫画家,他的漫画充满温情和幽默,其代表作《父与子》更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系列亲情漫画,你们想看一看吗?
2.课件出示教材中的连环漫画,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请看,这就是《父与子》系列漫画之一。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学习这个连环漫画。
二、创设情境,指导交际
1.观察图画,了解内容。
(1)(课件出示五幅图)同学们请观看这几幅图,想一想,这几幅图讲了什么内容?
(2)学生自由看图。
(3)指名学生简单概括几幅图的意思。
2.观察图意,分图说话。
(1)课件出示第一幅图
①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②他们可能是在准备吃一天中的哪餐饭?
③饭菜丰盛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④把图意生动、具体地叙述出来。(板书:准备吃饭)
(2)课件出示第二幅图
①大家看看第二幅图,父亲去干什么了?(板书:喊孩子吃饭)
②图上的孩子在干什么?他的姿势是怎样的?说明了什么?
③指名把第二幅图的意思完整地说出来。
(3)课件出示第三幅图
①观察这幅图,说一说,孩子干什么去了?父亲在干什么?
②学生观察后,指名说一说。(板书:儿子进屋去吃饭)
(4)课件出示第四幅图
①观察图画,母亲和孩子在干什么?
②还有个椅子上为什么打了个问号?父亲去哪儿了?
③指名完整地说一说图意。(板书:空位子)
(5)课件出示第五幅图
①师:图中母亲的手指着外面,她可能在说什么?
生:她可能在问:“孩子,你爸爸干什么去了?”
师:想一想,父亲会在干什么呢?
生:我想他还在看书。
师:父亲看书忘了吃饭,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父亲看书入了迷。
②指名完整地把图意讲清楚。(板书:母亲的疑惑)
3.完整叙事,交流评价。
(1)你们能按要求把五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课件出示要求:①按顺序讲清楚图意。②内容要连贯,吐字要清晰,语言要生动有趣。③别人讲时,自己要认真听,知道讲的是哪幅图的内容。
(2)按要求试着跟你的同桌说一说。同桌之间互相补充。
(3)哪位同学愿意跟大家介绍一下?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完后可以评价,也可以补充。
学生自由举手,教师选取2至3名学生讲一讲。
(4)你觉得自己说得怎样?
学生自我评价,教师再指名学生评价。
三、再创情境,续编故事
1.同学们看懂了前面五幅图的意思,可是第六幅图是空白的,请根据前面五幅图的图意,想象第六幅图可能会是什么内容呢?先想一想,再和同桌交流。
引导:(1)从第五幅图中妈妈手指着外面,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举手发言。
(2)妈妈面对着孩子,手指着外面,好像在说着什么,她会说些什么呢
指名汇报。
(3)想一想,第六幅图会是什么内容呢
①学生思考、交流。教师到各小组听听学生的发言,相机点拨。
②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
③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原作中的图片:
同学们,看一看埃·奥·卜劳恩原创作品中第六幅图的情景,和你想的一样吗
2.续编故事,完整叙述。
(1)点名学生汇报。师:哪个小组愿意把这个故事完整地讲给大家听一听?(第六幅图的内容可以用原作的内容,也可以根据自己想象的来讲)如果讲的故事完整、有新意,可以得到“最佳故事奖”。听的同学要认真,如果评价或建议得到大家的认可,可以获得“最佳听众奖”哦!
(2)学生自由举手,教师指名到讲台上讲故事。
(3)师生共同评价,评选出“最佳故事奖”和“最佳听众奖”。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埃·奥·卜劳恩创作的《父与子》系列漫画通俗有趣,是儿童喜爱的漫画作品。请大家课后再找一找他的其他作品看一看吧!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本单元语文园地中,教师根据训练的不同要求和特点,主要采用分散和综合训练相结合的办法,优化了教学程序,提高了训练效率。如在教学“识字加油站”时,教师首先集中出示词语,让学生观察规律,再进行词语拆解,明确特点,这样有的放矢,训练目标明晰,方法简单易操作,提高了识字的效率。由于采用了分散与综合训练相结合的方法,学生在学习时,由点到面,逐层深入,既学到了知识,又掌握了方法。教学中,教师还注重了以读促教、以读促学的教学方法的运用,让学生通过读,感受领悟,掌握所学。
当然,教学中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情境的创设不够到位,如在教学“我爱阅读”部分时,只注重了学生在读中理解短文,没有注意情境的创设,没有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