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一提到诺贝尔,我们马上想到代表最高荣誉的诺贝尔奖,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了解首届诺贝尔奖设置、颁发的过程,感触诺贝尔激励后来科学研究的高尚品德。诺贝尔(1833—1896),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市,是杰出的化学家、工程师。他一生共获得355项技术发明专利,其中以硝化甘油制作炸药的发明最为闻名。他不仅从事研究发明,而且进行工业实践,兴办实业,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诺贝尔1860年,诺贝尔开始研究硝化甘油,但在1864年,工厂发生爆炸。为了防止以后再发生意外,诺贝尔将硝化甘油吸收在惰性物质中,这样使用比较安全。诺贝尔称它为“达纳”炸药,后获得专利。1875年,诺贝尔将火棉(纤维素硝酸酯)与硝化甘油混合起来,得到胶状物质,称为“炸胶”,比“达纳”炸药有更强的爆炸力,他的这项发明也获得了专利。他还有许多其他的发明,在橡胶合成、皮革及人造丝的制造方面都获有专利。根据诺贝尔的遗嘱,他逝世后将大部分遗产作为基金,每年以其利息或投资收益奖励给前一年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方面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士。这就是诺贝尔奖,于1901年第一次颁发。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伯纳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于1901年首次颁发。莫言: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屠呦呦: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她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遗嘱( ) 渗透( ) 卓有成效( )zhòng裁( ) bō款( ) bān发( )基础夯实——字词过关1.掌握下列字音字形。yíshènzhuó仲拨颁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1)遗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颁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建树:________________(4)卓有成就:___________________人在生前或临死时对自己身后事如何处理用口头或书面形式所做的嘱咐。授予(勋章、奖状、证书等)。建立的功绩。有突出的成绩、成就。记一记3.辨析词语。词语 逝世 去世同 都有“死亡”的意思。 异 一般用于书面语,含庄重意。 指(成年人)死去。例 ①今天,我深切体会到居里夫人的 给我们带来的巨大悲痛。 ②她积劳成疾,最终因病 了。 逝世去世快速浏览课文,你能在看了这则新闻后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吗?时间:地点:人物:事件:1901年12月10日斯德哥尔摩瑞典国王、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为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颁奖本文的体裁是新闻,根据上节课所学,新闻的结构一般由标题、导语、背景、结语等组成。据此可将本文怎样划分层次呢?标题: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导语:首段,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主体:1-3段,具体介绍获奖者情况;明确颁奖机构、时间和地点。背景和结语:第4段,诺贝尔奖金的来源;奖金管理权与评奖权分离。大声朗读文章的电头和导语部分,思考:分别交代了哪些内容?电头交代通讯社名称、时间、地点导语交代了颁奖的时间,颁发者和颁奖机构以及诺贝尔奖设立的奖项。细读课文,揣摩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含义。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1赏析:“发现”是已有的事物或现象从隐藏、不为人知的状态到为众人所知的状态的过程。而X射线本身是存在的,所以此处用“发现”,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2赏析:“卓有成就”指贝林在血清疗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很突出,用在这里表明对贝林在医学方面所取得成就的认可和肯定。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3赏析:“颇”字在这里有“很、相当地”的意思,表明普吕多姆在诗歌创作方面的造诣和成果非凡。1最后一段中,作者特别说明诺贝尔奖的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有什么用意?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能够有效保证诺贝尔奖评奖的公正性。公正性是权威性的基础,诺贝尔奖一百多年以来形成的权威性,与这一制度保障关系密切。就当时而言,诺贝尔奖是首次颁发,特别需要强调其权威性。但如果明确写出,则需要大量文字(比如介绍评奖者的专业水准和道德操守),并非消息所能承担。因此,作者巧妙地用新闻背景来表现诺贝尔奖的公正与权威,既客观,又简洁。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导语主体背景诺贝尔的颁发者和颁发机构颁发时间、颁发奖项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所做贡献资金来源资金管理和评奖两权分离总括全文准确详实科学 进步 和平知识梳理这则消息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报道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奖的相关信息以及诺贝尔奖的有关知识,表达出了作者对诺贝尔及获奖者对人类贡献的高度赞美。小 结李远哲,1936年11月19日,男,汉族,出生于中国台湾省新竹市,著名化学科学家,诺贝尔化学奖得主。1986年,李远哲和美国哈佛大学的达德利·赫希巴赫、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约翰·波拉尼三人因为在应用交叉分子束实验方法,在反应动力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李远哲朱棣文,1948年2月28日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第12任美国能源部部长、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现任斯坦福大学物理学教授。1997年,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因“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与他同获该奖项的是美国科学家威廉·菲利普斯和一法国科学家科昂·塔努吉。朱棣文崔琦,出生于1939年2月28日,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人,第六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裔,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籍华人科学家。1998年解释了电子量子流体这一特殊现象,获得诺贝尔物理奖。200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崔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