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 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学目标】
1.认识“植、如、脚”等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如、已、经”等生字,理解“铠甲、观察、粗心”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四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能用自己的话进行简单的介绍。
4.学会留心观察大自然,发现自然的奥秘。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的四种植物是怎么传播种子的。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植、如、脚”等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如、已、经、别”。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轻松谈话,激趣导入
1.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外出或旅行时会乘坐哪些交通工具?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交流,教师相机出示交通工具的图片。
2.教师激趣过渡:是啊,我们人类有双脚,可以乘坐交通工具到别的地方去。那么植物呢?它们的根深深扎到泥土里不能移动,如果想去旅行,该怎么办呢?想要知道植物旅行的秘密,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吧!
3.教师板书课题:植物妈妈有办法。出示词语卡片:植物,指名学生认读,强调“植”是翘舌音,指名学生朗读课题。
二、识字学词,读通读顺
1.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出示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标出小节号;(3)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3.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4.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1)明确这是一首小诗,一共有6个小节。
(2)出示第1~6小节中的词语,指名学生认读,根据学生的认读情况相机正音,正音后指名学生朗读诗句,将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5.学生再次自由练习朗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得更加流利。
三、巩固识字,整体感知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方式巩固学生的识字成果。
2.单独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指名学生认读,并鼓励学生观察字形,交流识字方法。
3.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适当指导:本课生字大部分都是形声字,如“植、纷、炸、识”,可以利用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方法来识记,这样才会记得又准又牢。4.学生再次轻声朗读课文,教师提出学习要求:边读边想,看看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把它们画出来。
5.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圈画,并与同桌轻声交流自己的读书发现。
6.指名学生汇报交流,明确:课文介绍了四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分别是蒲公英、苍耳、石榴、豌豆。四、出示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本节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如、已、经、别。
2.指名学生认读,口头组词,加强理解。
3.学生观察生字,交流识字方法和书写要领。
4.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适当指导:“已”字第三笔与第二笔相接处要出头;“如”的左边“女”两撇平行,距离适中,点画稍短,横画左伸;右边“口”上窄下宽,左竖稍右倾,横折的折笔内收,末横托住整体。
5.教师范写这4个字,学生观察书写后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很多生字和词语朋友,还知道四位植物妈妈想出了好办法让自己的孩子去旅行。那么,她们的好办法究竟是什么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轻、发、胆、肚、更、识”。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语感。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四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能用自己的话进行简单的介绍。
4.学会留心观察大自然,发现自然的奥秘。
◆教学过程
一、整体回顾,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语,同桌互相检查订正。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并说说课文主要介绍了哪四位植物妈妈(蒲公英、苍耳、石榴、豌豆)。
3.教师过渡:这四位植物妈妈是用什么办法让自己的孩子去旅行的呢?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去美丽的大自然,仔细观察、发现吧!
二、理解办法,练习表达
1.教师出示相关大自然的图片(图片中有蒲公英、苍耳、石榴、豌豆),指导学生观察图片,找出这四种植物。
2.了解蒲公英传播种子的办法。
(1)指名学生朗读第2小节。
(2)出示蒲公英图片,学生仔细观察,说说句中的“降落伞”指的是什么。(蒲公英的种子)
(3)图片出示降落伞和蒲公英的种子,让学生在对比观察中发现两者的相似之处。
(4)拓展想象,练习表达:当风轻轻吹过,蒲公英妈妈会跟自己的孩子说些什么?
(5)结合文中的句子和生活实际,理解“纷纷”一词的意思,鼓励学生用“纷纷”一词造句。
(6)学生自由练读第2小节,读出风的轻柔和孩子们出发时的心情。
(7)教师小结:纷纷出发的孩子们随风飘呀飘呀,落到哪里,就在那里生根、发芽、长大。
3.了解苍耳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
(1)教师过渡: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让孩子们四处旅行,可是苍耳妈妈没有降落伞,她会想出什么好办法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3小节,从中寻找答案吧!
(2)学生朗读第3小节,教师出示苍耳的图片。学生观察,用自己的话描述苍耳的样子。
(3)出示“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鼓励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
教师小结:当动物们经过苍耳丛时,苍耳宝宝就会挂在动物的皮毛上,当动物抖落身上的苍耳宝宝时,它们就开始落地生根、发芽。
(4)学生齐读第3小节。
4.了解石榴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
(1)教师出示石榴的图片,学生朗读第4小节。
(2)出示“孩子们在鸟肚子里睡上一觉,就会钻出来落户安家”,引导学生说说石榴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
(3)教师小结:当小鸟啄食石榴的时候,种子被小鸟吃进肚子里,跟随它一起旅行。小鸟排便时,石榴种子就出来落户安家。
5.了解豌豆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
(1)教师激趣过渡:刚才我们认识了三位聪明的妈妈,可接下来的这位植物妈妈既没有降落伞,也没有带刺的铠甲,她又有什么办法让孩子去旅行呢?
(2)学生自由朗读第5小节,同桌轻声交流自己的读书发现。
(3)指名学生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教师出示课文插图和豆荚炸开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豆荚炸开时豌豆宝宝们蹦着跳着的情景。
(4)指导学生朗读第5小节,配上动作,读出趣味。
6.回归整体,练习表达。
(1)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四位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接下来,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的第2~5小节,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她们是怎么传播种子的。
学生自主读书,与同桌互相练说。
(2)师:好多同学都高高地举起了自己的小手,看来“植物妈妈们”都已经做好准备了,那我们就请一位同学上台介绍介绍吧!
一生走上讲台,戴上蒲公英形状的头饰,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传播种子的办法。
示例:我是蒲公英妈妈,我为孩子们准备了一顶顶轻盈的降落伞,当微风轻轻吹过的时候,孩子们就乘着风,扬起降落伞纷纷出发,到合适的地方生根、发芽。
(3)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位植物妈妈说得怎么样?
(4)学生评议,教师小结:我们在扮演植物妈妈的时候,要把自己的办法说清楚,把句子说完整,还可以配上恰当的表情和动作哟!
7.全班齐读课文。
三、趣味朗读,培养语感
1.师生合作朗读课文:教师读每一小节的第一行,学生读其余部分。
2.五人一小组合作朗读:一生读第1、6小节,其余四人分别读第2~5小节。
3.学生自由练读课文。
4.教师给予一定的方法指导。
(1)把握课文的思路:第1小节是提出问题,第2~5小节分别介绍了四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第6小节鼓励同学们仔细观察。按照这个思路去理解朗读,效果更好。
(2)体会押韵:鼓励学生读一读,说说哪里读起来特别顺口。
教师明确:这篇课文每小节的一、二、四行的尾字多带有韵母“a”,这样的字叫作“韵脚”,它们读音相似,读起来朗朗上口。
指名学生分小节朗读,全班齐读。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轻、发、胆、肚、更、识。
2.指名学生认读,口头组词,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意思。
3.教师范写,在范写时重点指导:“发”字首笔的折笔略上扬,第二笔撇与第四笔捺舒展。“更”的第六笔撇是竖撇,最后一笔捺画要穿过竖撇,注意穿插平衡。
4.学生书写、描红、临写,教师巡视,强调正确的书写姿势,并进行个别指导。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植物妈妈们虽然没有双脚,但是想出了许多好办法让自己的孩子去旅行,她们可真聪明!其实,大自然中有很多这样的神奇现象,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会有更多有趣的发现。(多媒体出示课文最后一小节,全班齐读)
【教学总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有两点成功之处。一是落实了“读”这一教学重点。本文语言浅显,节奏轻快,朗朗上口,是一篇训练学生朗读、培养学生语感的优秀文本。在教学中,如何落实这一目标呢?回顾整个教学过程,从初读时的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到精读时对关键词语的理解和重点句子的朗读指导,再到回归整体时的趣味朗读,教师一步一个台阶,指导学生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情趣。虽然是读,但是不同的环节要求各不相同,学生读得有滋有味,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二是突破了“说”这一教学难点,在学生已经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巧妙地创设情境,鼓励学生扮演植物妈妈,用第一人称的语气来介绍,这种角色的转换,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口头表达的欲望,让学生将课文中的语言转换成自己的语言,真正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