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阅读 语文园地一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阅读 语文园地一 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认识“朗、雾、暴”等生字,会写“转、夹”,正确认读9个词语,拓展学生的识字渠道。
2.比较几组动词的不同意思,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3.练习用加点的词语说说自己的日常生活,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4.正确、美观地书写左窄右宽和左宽右窄的汉字,提高对汉字结构的整体把握能力。
5.正确、流利地背诵古诗《梅花》,大致了解诗句的意思。
6.向别人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重点说清有趣之处,做到吐字清楚,有礼貌地提问。
7.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童话故事《企鹅寄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汉字,学古诗,把介绍的内容说清楚明白。
难点:比较几组动词的不同意思,体会用词的准确性。说出动物的有趣之处。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朗、雾、暴、雷”等生字,会写“转、夹”,正确认读9个词语,拓展学生的识字渠道。
2.比较几组动词的不同意思,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3.练习用加点的词语说说自己的日常生活,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出示视频,激趣导入
1.教师播放一段天气预报的视频资料,学生认真观看。
2.指名学生交流在刚才的天气预报中听到了哪些有关天气的词语。
3.教师激趣导入:生活中处处能识字,看天气预报也是我们学习汉字的一种途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与天气有关的汉字和词语吧!
二、学习“识字加油站”
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主认读与天气有关的词语,注意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教师指名朗读,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并正音。
3.图文对照,理解意思。
(1)教师出示表示这九种天气的图片,学生认真观察,说说每幅图各对应什么天气。
(2)指名学生交流,教师简要讲解这些天气的主要特点。
(3)找朋友:将表示天气的图片与对应的词语连起来,进一步巩固识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4.巩固识字,识记字形。
(1)教师随机出示九张表示天气的词语卡片,指名认读,开火车读。
(2)教师单独出示要求会认的字“朗、雾、暴、雷、阵、冻、夹”及会写的字“转、夹”。
(3)学生认真观察,说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见过这些字,又是如何记住它们的。
(4)指名学生交流,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如:“朗、阵、冻”都是左右结构,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可以记住;“雷、雾”是上下结构,可用熟字加熟字的方法来帮助记忆;“夹”是“夫”字中间加上一点一撇。
5.联系生活,适当拓展。
(1)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还知道哪些表示天气的词语。
(2)指名学生交流,根据交流情况,教师给予鼓励,并适当板书(如:冻雨、多云等)拓宽学生的识字渠道,增加学生的识字量。
三、教学“字词句运用”
1.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学生朗读题目,明确题目的意思。
(2)学生自主读一读词语,想一想每一组的两个加点词语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不同。
(3)指名学生朗读词语并交流自己的理解,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教师适当指导。
(4)教师明确这些加点的词语都是表示动作的,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一组演一演。
(5)指名学生表演展示,师生共同评议,看动作是否准确、形象地表达了词语的意思。
2.教学第二部分。
(1)出示第11页和第12页的两句话,学生自由读一读。
(2)指名学生朗读这两句话,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3)鼓励学生用上句中加点的词语,来说说自己的日常生活。
(4)学生自主思考练说,与同桌轻声交流。
(5)指名学生交流自己说的句子,师生共同评议,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乎生活常识。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在语文园地里认识了很多汉字朋友,了解了更多与天气有关的其他词语,还知道不同的动作要用不同的词语来表示,收获可真多呀!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美观地书写左窄右宽和左宽右窄的汉字,提高对汉字结构的整体把握能力。
2.正确、流利地背诵古诗《梅花》,大致了解诗句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童话故事,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谈话导入
1.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从幼儿园到现在,已经学了不少古诗,哪位同学愿意把自己学过的古诗背给大家听一听?
2.学生背诵自己学过的古诗,教师给予鼓励。
3.教师过渡:同学们,我们中国是诗歌的王国,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
二、学习“日积月累”
1.教师范读古诗《梅花》,明确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王安石。
2.学生借助拼音自主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指名学生朗读古诗,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正音,强调:“数”这个多音字在句中要读第四声,“凌”是后鼻音,“为”也是一个多音字,此处表达的是“因为”的意思,要读第四声。
4.正音后学生再次练习朗读。
5.教师指导学生读出古诗的节奏: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6.学生练读,全班有节奏地齐读古诗。
7.鼓励学生结合插图和生活实际,大致说说诗句的意思。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适当指导:“数枝梅”的意思是“有几枝梅花”,“凌寒”指天气特别寒冷,“为”是“因为”的意思。
8.出示图片,欣赏梅花。
9.学生练读,尝试背诵。
10.指名学生背诵,全班齐背古诗。
三、学习“我爱阅读”
1.过渡:同学们,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小蝌蚪长大后,它的尾巴会消失;水受热后,会变成水蒸气升上天,再变成雨、雪等落下来;植物有很多种传播种子的办法。现在,我们来学习“我爱阅读”这一个板块,看看《企鹅寄冰》这篇童话又告诉了我们什么。
2.学生自主阅读童话故事《企鹅寄冰》,教师课件出示自读要求:①自主读童话,遇到不认识的字做上记号,并运用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②读通句子,注意长句子的断句,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带着问题再读短文:①企鹅给谁寄冰?②从哪儿寄到哪儿?③冰寄到后发生了什么事?
(1)学生自主读短文,边读边思考问题,同桌互相说一说对以上问题的回答。
(2)学生自由举手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归纳:①企鹅给狮子寄冰。②从南极寄到非洲。③冰寄到后,却变成了水。
4.互动交流:为什么企鹅把冰寄给狮子,狮子收到的却是水?而狮子把水退给企鹅后,企鹅收到的仍然是冰?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发生以上变化的原因。
生:冰变成了水,是受热的原因。
师:说得有道理,你怎么知道水受热了呢?
生:企鹅生活在南极,那里冰天雪地;狮子生活在炎热的非洲,冰寄到那里肯定会受热融化了。
师:对,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非洲比南极热多了,所以冰从南极寄到非洲,会融化变成水。
生:我知道狮子把水退回南极后,由于南极温度低,水又结成了冰。
师:说得很好。通过交流分析,大家已经弄清楚了企鹅寄给狮子的冰变成水、狮子退回去的水又结成冰的原因了。
5.读了这个童话故事后,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自由举手回答,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师生共同评价。
小结:通过《企鹅寄冰》这篇童话,我们知道了冰受热后融化成水,水受冷后结成冰这个科学知识。
四、汉字书写指导
1.教师过渡:刚才我们练习朗读了童话故事《企鹅寄冰》,累坏了小嘴巴,接下来,让我们的小嘴巴休息一会儿,动起小手来吧!
2.出示课本第12页“书写提示”中的四个汉字:海、作、都、别。指名学生认读。
3.引导学生观察这四个汉字的结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4.指名学生交流,教师小结:这四个字都是左右结构,但是“海、作”两个字左边窄,右边宽;“都、别”两个字正好相反,左边宽,右边窄。
5.教师在黑板上范写指导,学生观察书写。
6.学生自主描红、仿写,教师巡视了解书写情况,强调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7.拓展:鼓励学生想想还有哪些左右结构的汉字是左窄右宽或左宽右窄的,各写出两个。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背诵了古诗《梅花》,朗读了有趣的童话故事,又进一步掌握了左右结构汉字的书写要领,学得特别开心。课后,请大家把古诗《梅花》背给家长听一听,再和家人一起读一读《企鹅寄冰》,和家人一起分享我们的学习收获。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突出重点。
2.能吐字清楚地表达,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教师创设情境:本地新开了一个动物园,里面的动物可多啦!瞧,都有谁?(教师出示相关动物图片,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
2.教师激趣:动物园刚开张,还缺少解说员,动物园的园长想从咱们班招聘一些小小解说员。究竟哪些同学能担任小小解说员呢?那就要看谁能介绍好这些有趣的动物啦!(教师板书本次口语交际的题目:有趣的动物)
二、教师示范,方法指导
1.师生互动,交流怎样才能介绍好这些动物。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教师适当小结补充:当解说员要吐字清楚,声音洪亮,把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介绍清楚,最重要的是说出它们有趣的地方。
2.教师示范介绍,提醒学生认真倾听:
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介绍的有趣的动物是松鼠。松鼠全身长着棕褐色的毛,一对机灵的小耳朵经常动来动去,它的眼睛又大又圆,好像时刻在观察身边有没有好吃的。松鼠的尾巴又大又长,高高地翘起来,比松鼠的身体还长呢!最有趣的是松鼠吃东西的样子,它用两只前爪紧紧地抱住食物,小嘴巴动个不停,吃得可香啦!
3.鼓励学生评价老师的介绍,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教师适当梳理:
(1)介绍了松鼠全身的毛、耳朵、眼睛、尾巴,重点介绍了松鼠吃东西的样子。
(2)声音洪亮,吐字清楚,用普通话进行介绍。
(3)态度大方,表情自然。
4.教师小结:我们在向别人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时,也可以学着老师的样子说清楚动物的外形,重点说说它有趣的地方,注意声音洪亮,吐字清楚哟!
三、自主练说,小组交流
1.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认真观察它的外形,想一想它最有趣的地方是什么。(在此过程中,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若干种常见的动物图片供学生观察参考,告诉学生可以选择课本插图中的动物,也可以说插图中没有但是自己喜欢的动物)2.学生观察思考,自主练说。
3.四人一小组,学生在小组内互相练说,轻声交流。
4.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交流情况,并给予一定的指导。
四、展示汇报,互动评议
1.出示介绍和倾听要求:
(1)上台介绍的同学做到声音洪亮、表情自然,把内容说明白,重点说清楚小动物有趣在什么地方。
(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有不明白的地方,等介绍人说完了再有礼貌地举手提问。
2.推荐一名小组代表上台进行展示。
3.根据小组代表的介绍情况,师生从内容是否清楚明白、是否说出了有趣的地方、声音是否洪亮、吐字是否清楚等方面进行评议。
4.学生互动提问,台上介绍人进行解答。
5.再请二至三名小组代表上台进行介绍。(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小组代表的介绍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指导,还要提醒台下的学生认真倾听,注意文明交流)
6.师生共同评选出最佳解说员。
五、课堂小结
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它们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欢乐,希望同学们能和它们成为好朋友。回家后向家人介绍这些有趣的动物,把对动物的关爱之情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本次语文园地的教学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一是紧贴生活实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如,“识字加油站”中联系生活实际中的天气现象引导学生学习。二年级的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习惯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有了这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学生才能调动积极情绪,乐于学习。二是成功突破了“字词句运用”中“体会不同动词的意思”这一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教师没有进行空洞的讲解,而是让学生自主朗读、思考,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出示图片给予学生直观感受,同桌合作进行表演。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学生亲自参与体验,真正体会到不同动词的表达效果,感受到用词的准确性,从而训练和增强了语感。三是教学口语交际时,教师根据主题巧妙创设了为动物园招聘小小解说员这一情境,从课堂教学情境看,情境的创设贴近儿童的心理,成功激发了孩子们的表达欲望。
本次教学的不足之处是:第一课时因为字词学习较多,时间分配上略显紧张,没有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练习运用加点词说说自己的日常生活。这些在以后的教学中都应加以注意和改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