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周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周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6 届上学期高三第二周考试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考生号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单选题( 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诗、情、画、意”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A.“日照澄州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可以形成丁达尔效应
B.“熬胆砚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置换反应
C.“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过程
D.“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沙中淘金”是物理变化
2.将下列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30 20 5 0
反应后质量/g 14 a 5 20
A.a的值是6 B.丙物质一定是未参加反应的杂质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参加反应的乙和生成的丁的质量比是5:1
3.钟南山院士及其团队研究证实,连花清瘟可显著抑制新冠病毒在细胞中的复制。连花清瘟中所含连翘主要成分之一是连翘酚(化学式为C15H18O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连翘酚属于氧化物 B.连翘酚由15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7个氧原子构成
C.连翘酚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连翘酚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5:28
4.下列关于水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B.在电解水实验中,正负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
C.水体有自净功能,城市生活污水可直接排放D.通常情况下,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5.粽子的香味源于粽叶中含有的对乙烯基苯酚(化学式为C8H8O),下列关于对乙烯基苯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乙烯基苯酚由三种元素组成 B.1个对乙烯基苯酚分子由8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C.对乙烯基苯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0 D.对乙烯基苯酚属于氧化物
6.“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工业生产次氯酸钠的原理是2NaOH+Cl2=NaClO+X+H2O。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Cl2所属的物质类别是单质 B.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C.X的化学式为NaCl D.反应后的剩余物质为混合物
7.已知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X↑,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为H2 B.该反应类型属于置换反应
C.铝的化合价由0升至+3 D.可采用与制取CO2相同的发生装置制取X
8.某化学兴趣小组用预处理后的废弃油脂进行皂化反应,制备高级脂肪酸钠并回收甘油的简单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皂化反应完成的标志是液体不分层B.过程①属于物理变化
C.过程②可用装置M完成(夹持装置已略去)D.实现过程③的操作是蒸馏
9.将洁厕灵和“84消毒液”同时使用,则会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的有毒气体是ClO 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属于氧化物的有2种
C.生成的有毒气体是Cl 2D.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10.如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分子对应的物质都属于氧化物B.生成物中单质与化合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生成物中单质与化合物的质量比为7:22D.该反应过程中,分子、原子的种类均不发生改变
11.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属于盐的是
A.碱石灰 B.工业用纯碱 C.石英 D.金刚石
12.用铁泥(主要成分为,还含有少量FeO和Fe)制备纳米的流程如图。浊液D中铁元素以FeOOH的形式存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步骤②的反应过程中,有气体放出
B.步骤③加入NaOH溶液的过程中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沉淀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C.步骤④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纳米属于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13.龙是神兽,是祥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更是中国人的精神图腾。下列有关龙的历史文物中,主要材质是有机物的是
A.嘉庆龙袍 B.赤走金龙 C.云龙纹罐 D.红山玉龙
A.A B.B C.C D.D
14.下列装置可以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制备 B.灼烧海带
C.制备胶体 D.测量体积
A.A B.B C.C D.D
第II卷(非选择题)
三、综合题( 本题共4小题,共58分。请按要求作答)
15.(碲)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第族。碲的一种化合物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量子点,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质,其粒子直径介于,其制备的原理和步骤如下:
制备原理:;。
步骤Ⅰ:按照如图所示搭建反应装置。
步骤Ⅱ:向仪器C中加入蒸馏水,再加入的,搅拌溶解,通入,再加入8滴(巯基乙酸),用的溶液调节为,继续通入。
步骤Ⅲ:使用滴管将溶液(稍过量)快速一次性加入到上述溶液中。二者混合后即开始加热,同时通入冷凝水,反应一段时间,可得到由(巯基乙酸)修饰的量子点产物。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元素简化的电子排布式为 。
(2)仪器C的名称为 。
(3)下图为配制溶液的部分过程,若操作a只进行了1次,则配制浓度可能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定容后, (填写操作),再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贴好标签。
(4)溶液是利用与在水中反应得到,反应过程中有气体生成,其产物还有,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步骤Ⅲ中“快速一次性加入溶液”的原因是 。
(6)若实验加热回流时间过长,产物的量子点的特性比较差,结合信息分析其原因是 。
(7)产物中含有的质量为,则的产率最接近_____(填序号)。
A.40% B.50% C.60% D.70%
16.丙烯酸乙酯天然存在于菠萝等水果中,是一种食品用合成香料,可以用乙烯、丙烯等石油化工产品为原料进行合成。其中A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丙烯酸中含有官能团名称 。②反应类型 。
(2)石蜡油在碎瓷片作用下产生A的过程是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下同)分馏是 变化,其中碎瓷片作用 。
(3)请写出④的化学方程式 。
(4)丙烯酸乙酯天然存在于菠萝等水果中,是一种食品用合成香料。久置的丙烯酸乙酯自身会发生聚合反应,所得聚合物可用于生产织物和皮革处理剂,请用方程式表示上述聚合过程 。
(5)丙烯酸乙酯的同分异构体中,能使溴水褪色,并能与碳酸氢钠反应产生气体的有 种,写出其中一种没有支链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不考虑顺反异构)
17.电动汽车的兴起对金属镁和碳酸锂()的需求增大。以盐湖卤水(主要成分是、NaCl、LiCl)为原料,制备金属镁和碳酸锂的主要物质转化流程如下:
资料:部分物质的溶解度如下表:
物质 LiCl
20℃时溶解度/g 1.32 0.039 77 54.8 难溶
(1)为避免引入新杂质,过程Ⅰ中加入的适量物质X是 (填“氢氧化钙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
(2)制镁过程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过程Ⅱ目的是浓缩含锂溶液。这个过程中,氯化钠的结晶方法是 (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4)过程Ⅲ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用盐湖卤水制取碳酸锂,要先除去卤水中的氯化镁,其原因是 。
18.实验室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模拟农业上选种实验,配制过程包括如下操作。请回答:
(1)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
(2)该实验中量取水的体积应为 mL(水的密度为1g/cm3)量水时若仰视读数,则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 。(填“偏大”或“偏小”)那么选出沉下的种子相较于之前更 (填“优”或“次”)。
(3)图示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填字母)。
A.④②⑤①③ B.①②③④⑤ C.④⑤②③①
(4)溶解度曲线中的任何一点都表示溶液的一种特定状态,当溶液状态发生变化时,表示溶液状态的点的位置(坐标)也将发生相应的改变。如图一是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如图二表示在t2℃向25g固体甲中分批次加入水,充分搅拌,结果如图所示(温度不变):
①根据(图一)分析,能表示甲的饱和溶液的点是 (填A或B)。
②根据(图二)分析,一定是甲的饱和溶液的是 (填序号)。
③根据(图二)分析,t2℃时,甲的溶解度可能为 。
A.50g B.25g C.40g D.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D D D B B C C C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B D A D
15.(1) (2)三颈烧瓶 (3)偏小 盖上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4)(5)防止被氧化
(6)产物溶液属于胶体,加热时间过长,胶体容易聚沉(7)B
16.(1) 碳碳双键、羧基 加成反应(2)化学 物理 防止暴沸
(3)
(4)
(5) 8 或者或者
17.(1)氢氧化钠溶液 (2)(3)蒸发结晶
(4)
(5)防止MgCl2与Na2CO3反应生成MgCO3沉淀,导致Li2CO3不纯
18.(1)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2) 42 偏小 次(3)A(4) A ②③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