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美丽的颜色【新版八上语文授课课件(配套上课典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 美丽的颜色【新版八上语文授课课件(配套上课典案)】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人教新版 八上 语文
同步课件
2025年秋统编新版八上语文精品课件 嵌视频
第二单元 生活的记忆
11
10*美丽的颜色
教学目标
1.[重点] 了解文中记述的居里夫妇提炼镭的过程,感受科学家的人格魅力。
2.[重点] 把握标题的含义以及文中引述的作用。
3.[难点] 感受本文的语言风格,品味语言中的情味。
有一位女性科学家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而且是在两个不同的领域,你知道这个人是谁吗 对,她就是伟大的科学家玛丽·居里。1903年她和丈夫皮埃尔·居里及柏克勒尔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导入新课
我们都知道,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可以尽享此殊荣给他们带来的荣耀,但你们知道这些获奖者背后的故事吗 你们知道他们是怎样工作和生活的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颜色》一文,来了解伟大的科学家玛丽·居里背后的故事。
速读课文(或听读),字词检测。
【读读写写】
wēi( )妙  zào( )热   沥青( )
骤雨( ) 窒息( ) 和颜yuè( )色
吹嘘( ) 荧光( ) jīn( )疲力尽
教学过程
预 · 教材新知



zhòu
zhì


yíng

【据意猜词】
1. :温度高,极热。
2. :形容态度和蔼可亲。
3. :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
炽热
和颜悦色
筋疲力尽
【探究一】 细读文本,探寻“美丽”
1.快速默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探 · 教材写法
明确:居里夫妇在棚屋里用四年的时间提炼镭的过程。
2.仔细阅读课文,概括文中体现的居里夫人的精神品格。
明确:①坚定的信念。当时居里夫妇对镭的判断只是一种推断,很多科学家并不相信。但居里夫人相信自己的判断,并为之付出了巨大而艰辛的努力,最终证明了自己的推断。
②对科学研究具有极大的热情。高难度的科研项目,极端艰苦的工作条件,高强度、长时间的工作……都不能阻挡居里夫人的科研热情,她着迷于这种神秘的材料,想尽一切办法找到它,尽管工作辛苦,但仍然觉得很快乐。
③时刻保持专注。科研工作不能有半点马虎,居里夫人几乎把全部精力放在工作上。不管是体力工作还是脑力劳动,居里夫人都全神贯注。就像她自己所写的那样“我们在一种独特的专心景况中过日子”。
④科研中注重效率,懂得分工协作的重要性,并任劳任怨。为了提高效率,居里夫妇做了分工,皮埃尔在棚屋里做细致的实验,而居里夫人选择了“男子的职务”。她每天烧火、上煤,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冒着刺鼻的浓烟,拿着差不多和自己一般高的铁条,连续搅动熔化锅中沸腾着的材料……但居里夫人从无怨言并乐在其中。
3.文章开篇说“这是一种奇异的新的开始,这种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无疑地在玛丽以前没有一个女人体验过),两次都挑选了最简陋的布景”,结合全文说说“艰苦”以及“微妙的快乐”体现在哪里。
明确:
艰苦:①工作环境恶劣——“娄蒙路的棚屋……忍受室外的严寒”。
②工作条件简陋——“他们炼制……露天地里进行……不至于因烟窒息”。
③工作强度大——“有时候我整天……筋疲力尽”。
④技术落后,工作难度大——“最困难的……分离出来”。
微妙的快乐:在新领域中的期盼、科学研究上的兴趣、“意外发现”的惊喜。
【探究二】 研读文本,理解“美丽”
1.本文的标题是《美丽的颜色》。“美丽的颜色”在文中一共出现了三次。请跳读课文,依次找出含有“美丽的颜色”的句子,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
明确:①这个物理学家和颜悦色地回答:“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
②再说:“你记得你对我说‘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的那一天吗 ”
③镭不只有“美丽的颜色”,它还自动发光!
从句中可以发现,对“美丽的颜色”,人物情感有着从“期待”到“确信”最终“惊喜万分”的变化。在这一系列的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到居里夫妇对于镭,如同对待自己无比深爱的孩子一般,体现了他们献身科学的热情。
2.“美丽的颜色”仅仅指镭的颜色吗
明确:“美丽的颜色”不仅仅指镭的颜色,也指居里夫妇在艰难条件下坚持科研的美丽人格和科学精神。
【探究小结】
事实上,课文标题《美丽的颜色》具有一语双关的内涵美。第一,指居里夫妇凝望着的那美丽的颜色,“那些略带蓝色荧光的轮廓闪耀着,悬在夜的黑暗中”,这是镭的颜色之美。第二,在艰苦环境中的坚守是美丽的,在艰苦工作中感受到微妙的快乐更是一种美丽,这是居里夫妇的人格美;居里夫妇把“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忘我地工作,终于揭开了镭的“秘密”,这是居里夫妇求真的科学美。
【探究三】 品读文本,赏析语言
1.作为一篇传记,文章在语言表达上有许多“美丽”之处。请同学们分析下面的语句,品析这些“美丽”。
(1)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
明确:运用细节描写,再现了居里夫人炼制镭时的情景,“在院子里”
“被风吹”“周围的烟”写出了工作环境的恶劣;“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飘起来”、“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写出了她炼制镭的劳动强度之大,工作之艰辛,突出了她不畏艰难、热爱科学、乐观坚定的科学精神和任劳任怨的崇高品格。
(2)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
明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玛丽比作“一家工厂”,进一步强调了玛丽的工作量之大,表现了她的能干与工作的艰辛,这是主观评价,又是客观事实,既富有诗意又意味深长,包含着对居里夫人的敬仰和爱戴。作者是居里夫人的女儿,她写居里夫人,既是写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也是在写自己崇敬的母亲。这就使得本文在客观的真实里,始终洋溢着诗意和温情。
(3)但是镭要保持它的神秘性,丝毫不希望人类认识它。
明确: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镭”以人的思想感情,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提炼“镭”的艰难。
(4)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皮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
明确:运用顶真的手法,突出此次科学研究的难度大,时间长,但居里夫妇浑然不觉,对科学的热爱使得他们沉醉其中,痴迷不已,表现出两位科学家勇于应对挑战的精神。
(5)在寂静中,两个人的脸都转向这些微光,转向这射线的神秘来源,转向镭,转向他们的镭!
明确:这里连用四个“转向”,最后定格在“他们的镭”上,仿佛一个慢镜头,把人物内心的激动和期盼清晰细腻、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2.传记在叙事的同时,作者有时会根据情节的需要,引用传主的一些书信、日记以及他人的回忆、档案资料等。本文多处引用居里夫人的话,找出两处,体会其作用。
资料卡
人物传记中“引用”的作用
①可以凸显传主的精神面貌,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起到增强作品历史深度和情感力度的作用。(传主角度)
②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可读性。(文本角度)
③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作者角度)
④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传主。(读者角度)
明确:(示例一)第6段的引用,补充了居里夫妇在棚屋的生活、工作细节,展示了他们当时的心理感受,突出了他们坚定乐观的精神和对科学的热爱,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
(示例二)第14、15段的引用,写出了居里夫妇在科研路上虽然孤独,但遇到困难时,二人相互鼓励,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并且和志同道合的科学家交流,体会到平静而专注的快乐,表现出他们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
【探究小结】
引用居里夫人的原话,补充了历史细节,展现了传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同时变换了文章的叙述节奏,使行文更加生动。
居里夫人天下闻名,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她一生获得各种奖金10次,各种奖章16枚,各种名誉头衔117个,却全不在意。有一天,她的一位朋友来她家做客,忽然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发给她的金质奖章,于是惊讶地说:“居里夫人,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名人轶事
拓展阅读
【课堂小结】
学习了《美丽的颜色》这篇课文,相信大家一定为居里夫妇身上可贵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并从中受益匪浅。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学以致用,那么,你们的学习和生活将会充满“美丽的颜色”。
传记中引用的作用
教材溯源:明考点
本文在叙事的同时,多次引用居里夫人的话,有什么作用
串 · 教材重点
方法指导:巧总结
答案:文中多次引用居里夫人的话,补充了历史细节,展示出居里夫人的心理感受,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变换了文章的叙述节奏,使行文更加生动。
美丽的颜色热爱科学
板书设计
坚定执着
持之以恒
作业布置
完成作业手册或《作业本》第10课的训练。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