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香港,璀璨的明珠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9 香港,璀璨的明珠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9* 香港,璀璨的明珠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通句子,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香港的繁华和美丽,了解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
3.激发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感受香港的繁华和美丽。
难点 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紧扣单元主题,揭示课题
导入法一
1.师:我们一起回忆一下,这个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课文呢?(《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美丽的小兴安岭》)
2.师:很显然,这几篇课文都是围绕“壮丽的祖国河山”这个主题编排的,文章的结构安排、表达方法上有共性,也有差异。今天,我们要了解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香港。
3.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导入法二
1.板书课题,指导学生读题目。
2.学生在课前阅读的基础上,简单地介绍自己认识的香港。
3.教师播放香港视频资料,学生形象感知香港。
4.指名说一说观后的感受。
5.教师导入:1997年7月1日,香港这个失散了百年的孩子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你们看——(播放香港回归视频)
二、快速阅读,理清条理
1.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出示阅读要求:
(1)借助文中的拼音,把课文读准、读通顺。
(2)边读边画出文中的四字词语,并读准确。
(3)想一想:这篇课文和我们学过的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2.教师出示词语卡片,先指名读,再全班读。
3.指名反馈,教师点拨归纳:这篇课文和我们学过的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相似的地方在于:
(1)结构:总—分—总。
(2)分述部分都有清晰的表达顺序,或是以观察地点的变化为序,或是以时间为序,或是从不同方面进行介绍。
(3)围绕关键句展开描写。
4.教师小结:因此,同学们可以采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两课的方法,学习课文《香港,璀璨的明珠》。
三、小组合作,研读文本
1.教师导读:接下来,就请各小组迁移我们学习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课文《香港,璀璨的明珠》。
2.教师出示导读提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1)先说说课文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画出中心句。
(2)讨论:作者分别从哪几个方面具体介绍了香港?
(3)小组内以小导游的方式,互相向对方介绍香港。(每人选择其中一点进行介绍就可以了)
(4)选自己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
3.集体交流,提升感悟。
(1)指名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或找出中心句。
(2)师:香港是我国南海之滨一颗璀璨无比的明珠,那里是享誉世界的航运中心、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还是购物、品尝美食和旅游的好去处。那么,课文分别从哪几个方面具体介绍了香港呢?
学生反馈,教师板书: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
(3)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语句,说一说喜欢的原因。
(4)指导学生品读下面的语句:
每当夜幕降临,香港便成了灯的海洋。大型灯光音乐汇演“幻彩咏香江”将声和光交织在一起,把香港的夜景映照得绚丽多姿。港湾里闪烁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洒落人间。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高楼大厦的霓虹灯流光溢彩,热情欢迎来自五洲四海的游客。
语段通过丰富的修辞手法和生动的表达方式,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香港夜晚的美丽景象,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和活力。“香港便成了灯的海洋”,将香港的夜景比作海洋,形象地描绘了灯光之多、之广。“港湾里闪烁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洒落人间”,将港湾的灯光比作洒落的焰火,不仅描绘了灯光的色彩斑斓,还赋予了其动态的美感,仿佛是从天而降的璀璨星辰。“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将车灯比作闪光的长河,形象地描绘了车流的连绵不断和灯光的流动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热情欢迎来自五洲四海的游客”,将高楼大厦的霓虹灯拟人化,展现了城市的友好和热情。通过列举不同地点的灯光,形成了排比句式,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4. 各小组派优秀小导游上台介绍香港。
四、课堂小结,拓展阅读
1.教师导语:同学们,正如刚才的小导游们介绍的,香港是个繁华而美丽的地方。它不愧为南海之滨一颗璀璨无比的明珠。
2.播放歌曲《东方之珠》。
3.教师总结:香港的今天是繁荣而美丽的,你可能无法想象它曾历经百年沧桑,也曾一度离开祖国母亲的怀抱。1997年7月1日,香港终于回归了,这是一个载入香港历史的重要日子,一件中华民族的盛事,一个体现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胜利的历史时刻。同学们关注今日香港的同时,也应进一步了解香港的昨天。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是本单元最后一篇课文,也是一篇略读课文。在教学本课的时候,教师遵循了略读课文教学的原则,放手让学生自读,充分发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长文短教,实现了课堂内容的有效整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但是,学生间存在着差异,有的认知能力强,有的认知能力弱;有的表达能力强,有的表达能力弱,这种差异集中表现在小组合作学习以及集体交流的环节上,很多小组都成了会读书的学生的个人秀,更多的学生则成了忠实的听众,不善于表达自己的看法,使得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够很好地发挥其功效。如何调动小组内每一个成员参与小组学习的积极性,大胆表达,是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应该关注的问题。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