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金木水火土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 金木水火土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 金木水火土
教学目标
1.会认“一、二、三、四、五、上、下”7个生字;认识田字格;会写“一、二、三、上”4个生字,认识“一”和“丨”2种基本笔画。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歌谣的语言美和韵律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本课7个生字;能在田字格中正确地写4个生字。
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歌谣的趣味性,感受歌谣的语言美和韵律美。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7个生字;学习歌谣,理解歌谣的意思,在诵读中体会歌谣的趣味性,感受歌谣的语言美和韵律美,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伸出左手,张开五指,提问:这是什么?左手有几个指头?
学生和教师一起数一数:一、二、三、四、五。
2.教师伸出右手,张开五指,再问:右手又有几个指头?
学生和教师一起数:一、二、三、四、五。
3.数手指头:可以数一数自己的手指头,也可以数一数同桌的手指头。
4.教师:一、二、三、四、五(板书:一二三四五)是五个有趣的数字。这节课,我们要来学习一首有意思的五字歌谣——《金木水火土》,我们一起读读。(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理解内容,诵读歌谣
1.教师范读歌谣《金木水火土》。
2.学习第二行。
(1)教师板书:金木水火土。
(2)结合板书,提问:“金”是金属,你们知道哪些事物是金属?“木”是树木,你们认识哪些树木?你们可以从哪里看到“水”?你们什么时候可以看到“火”?“土”就是泥土,你们见过什么颜色的泥土?(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回答)
(3)教师出示相关图片,学生欣赏。
(4)指导朗读第二行: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5)指名读第一、二行,要求全班配上手部动作(第一行数左手的五指,第二行数右手的五指)齐读。
3.学习第三、四行。
(1)教师板书:天地分上下,日月照今古。
(2)教师出示“天、地、日、月”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图片中事物的名称,理解“天、地、日、月”的意思。
(3)出示古代事物与现代事物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古”和“今”的意思。
(4)出示“上”和“下”的生字卡片,指名读。
引导说说这两个字的异同点。(提示:这两个字都是三笔,“上”的长横在下面,“下”的长横在上面。长横的上面有一短横,就是“上”;长横的下面有一小点,就是“下”。)
(5)指导朗读第三、四行: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6)教师小结:“天地分上下”指的是天空与大地是分开的,天空在上面,大地在下面;“日月照今古”指的是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太阳和月亮都照耀着大地。
(7)指名读第三、四行,要求全班配上手部动作(读到“上下”时,用右手食指依次指向上方和下方;读到“照”时,做照镜子的动作)齐读。
4.同桌互读歌谣:一个读第一、二行,另一个读第三、四行,看谁读得最准确。
5.分组赛读歌谣。
6.小组合作,尝试背诵歌谣。
7.全班配上手部动作诵读歌谣。
三、借助课件,认识汉字
1.教师:《金木水火土》这首歌谣里藏着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汉字,你们能找到它们吗?
2.播放课件,学生再次朗读歌谣。(在学生朗读的同时,出示本课要求认识的7个生字)
3.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四、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金木水火土》这首歌谣,不仅认识了“一、二、三、四、五、上、下”7个生字,还背诵了这首歌谣,收获可真大啊!下面,让我们再一次配上手部动作诵读这首歌谣吧!(全班配上手部动作诵读《金木水火土》)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7个会认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基本笔画“”和“丨”;会写本课4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全班配合手部动作诵读《金木水火土》。
2.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分男女生读,齐读。
3.出示1~5的数字卡片,指名读一读。
4.出示练习,要求:将相应的数字与汉字用直线连接。
1 2 3 4 5
三 四 五 一 二
学生独自完成练习。
二、书写生字
1.认识田字格。
(1)出示田字格,教师讲解横中线、竖中线及各小格的名称。
(2)出示儿歌,师生齐读: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2.认识笔画“一”,教师指导书写生字“一、二、三”。
(1)教师强调:在几种基本笔画中,横画运用得最多。横画在一个字中起横梁作用。
(2)教师指导写笔画“一”:顿笔,斜拉,顿笔,收笔。
(3)学生书空练写。
(4)学生在“写汉字”软件里观察“一、二、三”的书写顺序,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学生交流:怎么写这三个字才最漂亮?
教师相机指导“二、三”的书写,让学生体会汉字的间架结构,体会汉字的形体美,并了解“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
(6)学生描红,临写。三、讲故事,激发兴趣
1.教师讲故事:从前有一个小孩子特别聪明,入学的第一天,先生教他写“一”,他又是读,又是写。第二天先生教他读写“二”,第三天先生教他读写“三”。这个聪明的孩子有点儿烦了,他说每天就教一个字,太慢了,而且认字太简单了,“一”就是一横,“二”就是两横,“三”就是三横,那“四”就是四横,“五”就是五横,谁不知道啊!于是他就在家自学了,左邻右舍都知道这个孩子会认字写字了。没过几天,一位邻居来请他写封信,他应允了,准备好笔墨,铺开信笺,提笔在手,问道:“你的信写给谁?他叫什么名字?”邻居回答:“此人姓万,名千一。”孩子一听,心想写这个人的名字,先要画一万横,然后画一千横,最后再画一横,他不由得惊叹道:“这人的名字这么难写啊!”
2.交流讨论:“四”是四横吗?“五”是五横吗?这个小孩子错在哪儿呢?(学习不能想当然,一定要认真。)
3.认识笔画“丨”,教师指导写“上”字。
(1)出示生字“上”,教师:“上”有横还有竖。接下来,老师教你们写“丨”这个笔画。
明确:竖画在一个字中起支柱作用。因此,要写得端正,不能歪,尽量做到垂直,挺拔有力。只有这样写,才能不失重心,立地稳固。
(2)教师指导书写笔画“丨”:向右顿笔,转锋向下均匀行笔;中间要略慢一些;待出锋时直下,略快,似悬针一般,笔锋要尖细。
(3)学生书空练写。
(4)学生在“写汉字”软件里观察“上”的书写顺序,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教师相机指导“上”的书写,让学生体会汉字的间架结构,体会汉字的形体美。
(6)学生描红,临写。
(7)组内评议,写得好的奖励一颗小星星。
四、课堂小结
1.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认识了田字格,会写“一、二、三、上”;知道了写“二、三”时,要按照“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来写……)
2.教师表扬表现好的学生。
教学总结
【板书设计】
2 金木水火土
一二三四五,
金木水火土。
天地分上下,
日月照今古。
【教学反思】
课文语言虽然很浅显,但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还是有难度。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了“天、地、日、月”等图片,引导学生说说图片中事物的名称,帮助学生理解“天、地、日、月”的意思。另外,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见过的金属、树木、水、火、泥土,从而理解了“金、木、水、火、土”的意思。本课是一首歌谣,节奏明快,韵律优美,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如教师范读、同桌互读、小组赛读、配上手部动作诵读等。在读中学生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体会到了歌谣的趣味性,感受到了歌谣的语言美和韵律美,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