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二节 第3课时 炔烃(课件+学案+练习,共3份打包)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章 第二节 第3课时 炔烃(课件+学案+练习,共3份打包)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

资源简介

第3课时 炔烃
新知探究(一)——乙炔的结构与性质
1.炔烃
(1)炔烃的官能团是    ,链状炔烃分子里只含有一个    时,其通式可表示为         。
(2)炔烃物理性质的递变与烷烃和烯烃的相似:沸点随分子中        的递增而逐渐升高;密度随碳原子数的增多而逐渐增大(均小于ρ水)。
2.乙炔的物理性质
乙炔(俗称电石气)是  色  臭的气体,密度比相同条件下的空气小,  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3.乙炔的组成与结构
(1)组成和结构
(2)结构特点
①乙炔是最简单的炔烃。乙炔分子中的四个原子在      上。
②乙炔分子中的碳原子均采取  杂化,碳原子和氢原子之间均以   (σ键)相连接,碳原子和碳原子之间以三键(1个σ键和2个π键)相连接。
  [微点拨] ①炔烃中的共线原子至少4个。
②炔烃中含有π键,易发生加成反应。
4.乙炔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①燃烧:乙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伴有浓烟,且能放出大量的热,可用于焊接或切割金属。
②乙炔能被酸性KMnO4溶液   ,从而使之褪色。
(2)加成反应
乙炔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卤素单质、氢气、HCN、HX、水等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如:HC≡CH+Br2      
CHBrCHBr+Br2  
CH≡CH+H2  
CH≡CH+2H2  
CH≡CH+HCl  
CH≡CH+H2O  
  [微点拨] “CC—OH”结构不稳定,会转化为稳定的“C—CHO”。
(3)加聚反应
nCH≡CH      ,聚乙炔可用于制备导电高分子材料。
  [微点拨] 炔烃的化学性质与乙炔相似,均能发生氧化、加成、加聚反应。
[题点多维训练]
1.鉴别甲烷、乙烯、乙炔三种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
A.通入溴水中,观察溴水是否褪色
B.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观察颜色变化
C.点燃,检验燃烧产物
D.点燃,观察火焰明亮程度及产生黑烟量的多少
2.用乙炔为原料制取CH2Br—CHBrCl,可行的反应途径是 (  )
A.先加Cl2,再加Br2
B.先加Cl2,再加HBr
C.先加HCl,再加HBr
D.先加HCl,再加Br2
3.(1)请写出戊炔所有属于炔烃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2)1 丁炔与足量Br2的CCl4溶液充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为     。
(3)某炔烃通过催化加氢反应得到2 甲基戊烷,由此推断该炔烃可能的结构简式为          。
新知探究(二)——乙炔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探究
1.实验装置及原理
电石(CaC2)与水反应非常剧烈,反应制得的乙炔中通常会含有硫化氢等杂质气体。所用装置和试剂设计如下:
(1)①中反应方程式:                       ,用饱和食盐水不用水的理由是            。(2)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现象:         ,作用是  。
(3)③中现象是             ,结论是  。
(4)④中的现象是            ,结论是  。
2.思考讨论
(1)能否去掉装置② 理由是什么
(2)①中导气管口附近塞少量棉花的作用是什么
(3)能否用启普发生器制乙炔 为什么
[题点多维训练]
1.(2024·伊春高二期中)如图为实验室制取乙炔并验证其性质的装置图。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
A.逐滴加入饱和食盐水可控制生成乙炔的速率
B.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乙炔具有还原性
C.将纯净的乙炔点燃,有浓烈的黑烟,说明乙炔的不饱和程度高
D.用Br2的CCl4溶液验证乙炔的性质,不需要用硫酸铜溶液除杂
2.下列是实验室制取乙炔、洗气和性质实验所需的装置及试剂,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制取乙炔气体所需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
(2)如果按照气体发生、洗气、性质实验装置的顺序从左到右连接起来,请写出接口连接的顺序:发生装置出口   接   ,   接   或   。(填数字)
(3)装置C的作用是  。
(4)如果要进行乙炔的可燃性实验,首先应该    。
命题热点——烷烃、烯(炔)烃的特征反应
1.烷烃的特征反应为取代反应
+X2(g)+HX
取代1 mol 氢原子需要1 mol X2,生成1 mol HX。2.烯(炔)烃的特征反应——加成反应
1 mol碳碳双键()可以和1 mol Br2(或1 mol H2)完全加成,1 mol碳碳三键(—C≡C—)可以和2 mol Br2(或2 mol H2)完全加成。
3.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比较
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
概念 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 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三键)两端的原子直接结合新的原子或原子团的反应
反应方式 有进有出 只进不出
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变化 ①若不成环,分子总数不变 ②若成环,分子总数增多 减小
实例 ①CH3CH3+Cl2 CH3CH2Cl+HCl ② CH2CH2+Br2CH2Br—CH2Br
  [典例] ①1 mol某链烃最多能和2 mol HCl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 mol二氯代烷;②1 mol该二氯代烷能和8 mol 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只含碳元素和氯元素的氯代烃。该链烃可能是 (  )
A.CH3CHCH2
B.CH2CHCHCH2
C.CH3CHCHCH3
D.CH2CH2
听课记录:
[题点多维训练]
1.下列物质与Br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能生成的溴代烃数目最多的是(不考虑立体异构) (  )
选项 A B C D
反应物 CH3CH3 丙烯
反应条件 光照 常温,Br2的 CCl4溶液 常温,Br2的 CCl4溶液 常温,Br2的 CCl4溶液
2.在一定条件下,乙炔可转化为乙烯基乙炔(CH≡C—CHCH2)。下列关于乙烯基乙炔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1 mol乙烯基乙炔最多能与3 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
C.乙烯基乙炔分子中含有两种官能团
D.等质量的乙炔与乙烯基乙炔完全燃烧时耗氧量不相同
3.以乙炔为主要原料可以合成聚氯乙烯、聚丙烯腈和氯丁橡胶,有关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反应:nCH2CH—CHCH2
请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物质的结构简式:A        ,C        。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  ;
反应③:  ;
反应⑥:  。
第3课时 炔烃
新知探究(一)
1.(1)—C≡C— —C≡C— CnH2n-2(n≥2) (2)碳原子数
2.无 无 微
3.(1)H︰C C︰H H—C≡C—H CH≡CH 
(2)①一条直线 ②sp 单键
4.(1)①2CH≡CH+5O24CO2+2H2O ②氧化
(2)CHBrCHBr CHBr2—CHBr2 CH2CH2 CH3CH3 CH2CHCl CH3CHO (3) CHCH
[题点多维训练]
1.选D 乙烯、乙炔都为不饱和烃,都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A不能鉴别;乙烯、乙炔都为不饱和烃,都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B不能鉴别;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不能鉴别;含碳量不同,则点燃时火焰明亮程度及产生黑烟量的多少不同,D可鉴别。
2.选D 分析由CH≡CH到CH2Br—CHBrCl的组成变化:增加了2个溴原子、1个氢原子和1个氯原子,推得加成的物质分别是氯化氢和溴。先利用催化剂使CH≡CH与HCl生成CH2CHCl,再与Br2反应生成CH2Br—CHBrCl。
3.(1)CH≡C—CH2—CH2—CH3、CH3C≡CCH2CH3、
(2)CH≡C—CH2CH3+2Br2CHBr2—CBr2—CH2CH3 加成反应 (3)、
新知探究(二)
1.(1)CaC2+2H2OCa(OH)2+CH≡CH↑ 减缓反应,得到平稳气流 (2)H2S+Cu2+CuS↓+2H+ 生成黑色沉淀 吸收乙炔中的H2S气体 (3)紫色褪去 乙炔发生氧化反应
(4)溶液褪色 乙炔发生加成反应
2.(1)提示:否。H2S具有还原性,干扰实验。
(2)提示:防止反应产生的泡沫涌入导管。
(3)提示:不能。①CaC2吸水性强,与水反应剧烈,不能随用随停;②反应放出大量热,易使启普发生器炸裂;③生成的Ca(OH)2呈糊状容易堵塞球形漏斗。
[题点多维训练]
1.选D 电石和水反应比较剧烈,所以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逐滴加入饱和食盐水可控制反应物水的供给,从而控制生成乙炔的速率,A正确;酸性KMnO4溶液能氧化乙炔,因此乙炔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乙炔具有还原性,B正确;对于烃类物质而言,不饱和程度越高,则含碳量越高,火焰越明亮,冒出的烟越浓,乙炔含有碳碳三键,是不饱和程度较高的烃类物质,则将纯净的乙炔点燃,有浓烈的黑烟,说明乙炔的不饱和程度高,C正确;制取乙炔气体中会混有硫化氢可以被Br2氧化,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对乙炔性质的检验产生干扰,所以应用硫酸铜溶液洗气,D错误。
2.解析:(1)实验室用电石和饱和氯化钠溶液反应制取乙炔,此反应不需加热,故所需的发生装置为A、D、F。
(2)制取的乙炔中含少量的H2S等杂质气体,故先用CuSO4溶液洗气,再用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来检验乙炔性质,则实验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出口1接3,4接2或5。
(3)电石中含CaS等杂质,会导致制得的乙炔中含H2S等杂质气体,对乙炔的检验造成干扰,故硫酸铜溶液的作用是除去H2S等杂质气体。 (4)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必须验纯。
答案:(1)ADF (2)1 3 4 2 5 (3)除去H2S等杂质气体
(4)验纯
命题热点
[典例] 选B 1 mol某链烃最多能和2 mol HCl发生加成反应,则分子含有2个CC或1个C≡C,1 mol该二氯代烷能和8 mol 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只含碳元素和氯元素的氯代烃,1个二氯代烷分子中含有8个氢原子,其中2个氢原子为链烃与HCl发生加成反应引入,所以链烃分子中含有6个氢原子。
[题点多维训练]
1.选A 乙烷的一溴取代物有1种,二溴取代物有2种,三溴取代物有2种,四溴取代物有2种(与二溴取代物数目相同),五溴取代物有1种(与一溴取代物数目相同),六溴取代物有1种,所以可能得到9种溴代烃;与Br2的CCl4溶液中的Br2发生加成反应,可生成、、3种溴代烃;丙烯与Br2的CCl4溶液中的Br2发生加成反应,只能生成CH3CHBrCH2Br1种溴代烃;与Br2的CCl4溶液中的Br2发生加成反应,可得到、、、4种溴代烃。
2.选D 乙烯基乙炔与乙炔的最简式均为CH,等质量的二者完全燃烧时耗O2相同,D错误。
3.解析:根据题中各物质转化关系可知,乙炔与HCl加成生成的A为CH2CHCl,A发生加聚反应得到聚氯乙烯;乙炔与HCN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的B为CH2CHCN,B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丙烯腈;两分子乙炔聚合生成的C为CH≡C—CHCH2,C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的D为CH2CCl—CHCH2,D发生加聚反应生成氯丁橡胶。
答案:(1)CH2CHCl CH≡C—CHCH2
(2)CH≡CH+HClCH2CHCl
CH≡CH+HCNCH2CHCN
CH≡C—CHCH2+HCl(共77张PPT)
第3课时  炔烃
目录
新知探究(一)——乙炔的结构与性质
新知探究(二)——乙炔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探究
课时跟踪检测
命题热点——烷烃、烯(炔)烃的特征反应
乙炔的结构与性质
新知探究(一)
1.炔烃
(1)炔烃的官能团是 ,链状炔烃分子里只含有一个
时,其通式可表示为 。
(2)炔烃物理性质的递变与烷烃和烯烃的相似:沸点随分子中_____
的递增而逐渐升高;密度随碳原子数的增多而逐渐增大(均小于ρ水)。
—C≡C—
—C≡C—
CnH2n-2(n≥2)
碳原
子数
2.乙炔的物理性质
乙炔(俗称电石气)是 色 臭的气体,密度比相同条件下的空气小, 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3.乙炔的组成与结构
(1)组成和结构
(2)结构特点
①乙炔是最简单的炔烃。乙炔分子中的四个原子在 上。
②乙炔分子中的碳原子均采取 杂化,碳原子和氢原子之间均以 (σ键)相连接,碳原子和碳原子之间以三键(1个σ键和2个π键)相连接。
[微点拨] ①炔烃中的共线原子至少4个。
②炔烃中含有π键,易发生加成反应。
一条直线
sp
单键
4.乙炔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①燃烧:乙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伴有浓烟,且能放出大量的热,可用于焊接或切割金属。
②乙炔能被酸性KMnO4溶液 ,从而使之褪色。
2CH≡CH+5O2 4CO2+2H2O
氧化
(2)加成反应
乙炔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卤素单质、氢气、HCN、HX、
水等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如:
HC≡CH+Br2―→ ;
CHBr==CHBr+Br2―→ 。
CH≡CH+H2 ;
CHBr==CHBr
CHBr2—CHBr2
CH2==CH2
CH≡CH+2H2 。
CH≡CH+HCl 。
CH≡CH+H2O 。
[微点拨] “C==C—OH”结构不稳定,会转化为稳定的“C—CHO”。
CH3CH3
CH2==CHCl
CH3CHO
(3)加聚反应
nCH≡CH ,聚乙炔可用于制备导电高分子材料。
[微点拨] 炔烃的化学性质与乙炔相似,均能发生氧化、加成、加聚反应。
1.鉴别甲烷、乙烯、乙炔三种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
A.通入溴水中,观察溴水是否褪色
B.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观察颜色变化
C.点燃,检验燃烧产物
D.点燃,观察火焰明亮程度及产生黑烟量的多少
[题点多维训练]

解析:乙烯、乙炔都为不饱和烃,都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A不能鉴别;乙烯、乙炔都为不饱和烃,都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B不能鉴别;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不能鉴别;含碳量不同,则点燃时火焰明亮程度及产生黑烟量的多少不同,D可鉴别。
2.用乙炔为原料制取CH2Br—CHBrCl,可行的反应途径是 (  )
A.先加Cl2,再加Br2   B.先加Cl2,再加HBr
C.先加HCl,再加HBr D.先加HCl,再加Br2

解析:分析由CH≡CH到CH2Br—CHBrCl的组成变化:增加了2个溴原子、1个氢原子和1个氯原子,推得加成的物质分别是氯化氢和溴。先利用催化剂使CH≡CH与HCl生成CH2 CHCl,再与Br2反应生成CH2Br—CHBrCl。
3.(1)请写出戊炔所有属于炔烃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2)1 丁炔与足量Br2的CCl4溶液充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为     。
CH≡C—CH2—CH2—CH3、CH3C≡CCH2CH3、

CH≡C—CH2CH3+2Br2―→CHBr2—CBr2—CH2CH3
加成反应
(3)某炔烃通过催化加氢反应得到2 甲基戊烷,由此推断该炔烃可
能的结构简式为  。

乙炔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探究
新知探究(二)
1.实验装置及原理
电石(CaC2)与水反应非常剧烈,反应制得的乙炔中通常会含有硫化氢等杂质气体。所用装置和试剂设计如下:
(1)①中反应方程式: ,用饱和食盐水不用水的理由是 。
(2)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现象:
,作用是 。
(3)③中现象是 ,结论是 。
(4)④中的现象是 ,结论是 。
CaC2+2H2O―→Ca(OH)2+CH≡CH↑
减缓反应,得到平稳气流
H2S+Cu2+===CuS↓+2H+
生成黑色沉淀
吸收乙炔中的H2S气体
紫色褪去
乙炔发生氧化反应
溶液褪色
乙炔发生加成反应
2.思考讨论
(1)能否去掉装置② 理由是什么
提示:否。H2S具有还原性,干扰实验。
(2)①中导气管口附近塞少量棉花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防止反应产生的泡沫涌入导管。
(3)能否用启普发生器制乙炔 为什么
提示:不能。①CaC2吸水性强,与水反应剧烈,不能随用随停;②反应放出大量热,易使启普发生器炸裂;③生成的Ca(OH)2呈糊状容易堵塞球形漏斗。
1.(2024·伊春高二期中)如图为实验室制取乙炔并验证其性质的装置图。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
A.逐滴加入饱和食盐水可控制
生成乙炔的速率
B.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乙炔具有还原性
C.将纯净的乙炔点燃,有浓烈的黑烟,说明乙炔的不饱和程度高
D.用Br2的CCl4溶液验证乙炔的性质,不需要用硫酸铜溶液除杂
[题点多维训练]

解析:电石和水反应比较剧烈,所以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逐滴加入饱和食盐水可控制反应物水的供给,从而控制生成乙炔的速率,A正确;酸性KMnO4溶液能氧化乙炔,因此乙炔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乙炔具有还原性,B正确;对于烃类物质而言,不饱和程度越高,则含碳量越高,火焰越明亮,冒出的烟越浓,乙炔含有碳碳三键,是不饱和程度较高的烃类物质,则将纯净的乙炔点燃,有浓烈的黑烟,说明乙炔的不饱和程度高,C正确;制取乙炔气体中会混有硫化氢可以被Br2氧化,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对乙炔性质的检验产生干扰,所以应用硫酸铜溶液洗气,D错误。
2.下列是实验室制取乙炔、洗气和性质实验所需的装置及试剂,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制取乙炔气体所需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
解析:实验室用电石和饱和氯化钠溶液反应制取乙炔,此反应不需加热,故所需的发生装置为A、D、F。
ADF
(2)如果按照气体发生、洗气、性质实验装置的顺序从左到右连接起来,请写出接口连接的顺序:发生装置出口   接   ,   接___   或   。(填数字)
解析:制取的乙炔中含少量的H2S等杂质气体,故先用CuSO4溶液洗气,再用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来检验乙炔性质,则实验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出口1接3,4接2或5。
1
3
4
2
5
(3)装置C的作用是  。
解析:电石中含CaS等杂质,会导致制得的乙炔中含H2S等杂质气体,对乙炔的检验造成干扰,故硫酸铜溶液的作用是除去H2S等杂质气体。
(4)如果要进行乙炔的可燃性实验,首先应该   。
解析: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必须验纯。
除去H2S等杂质气体
验纯
烷烃、烯(炔)烃的特征反应
命题热点
1.烷烃的特征反应为取代反应
+X2(g) +HX
取代1 mol 氢原子需要1 mol X2,生成1 mol HX。
2.烯(炔)烃的特征反应——加成反应
1 mol碳碳双键( )可以和1 mol Br2(或1 mol H2)完全加成,1 mol碳碳三键(—C≡C—)可以和2 mol Br2(或2 mol H2)完全加成。
3.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比较
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
概念 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 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三键)两端的原子直接结合新的原子或原子团的反应
反应方式 有进有出 只进不出
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变化 ①若不成环,分子总数不变 ②若成环,分子总数增多 减小
实例 ①CH3CH3+Cl2 CH3CH2Cl+HCl ② CH2==CH2+Br2
―→CH2Br—CH2Br
续表
[典例] ①1 mol某链烃最多能和2 mol HCl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1 mol二氯代烷;②1 mol该二氯代烷能和8 mol 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只含碳元素和氯元素的氯代烃。该链烃可能是 (  )
A.CH3CH==CH2     B.CH2==CHCH==CH2
C.CH3CH==CHCH3 D.CH2==CH2

[解析] 1 mol某链烃最多能和2 mol HCl发生加成反应,则分子含有2个C C或1个C≡C,1 mol该二氯代烷能和8 mol 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只含碳元素和氯元素的氯代烃,1个二氯代烷分子中含有8个氢原子,其中2个氢原子为链烃与HCl发生加成反应引入,所以链烃分子中含有6个氢原子。
1.下列物质与Br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能生成的溴代烃数目最多的是(不考虑立体异构) (  )
[题点多维训练]
选项 A B C D
反应物 CH3CH3 丙烯
反应条件 光照 常温,Br2的 CCl4溶液 常温,Br2的 CCl4溶液 常温,Br2的
CCl4溶液

解析:乙烷的一溴取代物有1种,二溴取代物有2种,三溴取代物有2种,四溴取代物有2种(与二溴取代物数目相同),五溴取代物有1种(与一溴取代物数目相同),六溴取代物有1种,所以可能得到9种溴代烃; 与Br2的CCl4溶液中的Br2发生加成反应,可生成 、 、
3种溴代烃;丙烯与Br2的CCl4溶液中的Br2发生加成反应,只能生成CH3CHBrCH2Br1种溴代烃; 与Br2的CCl4溶液中的Br2发生加成反应,可得到 、 、 、 4种溴代烃。
2.在一定条件下,乙炔可转化为乙烯基乙炔(CH≡C—CH==CH2)。下列关于乙烯基乙炔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1 mol乙烯基乙炔最多能与3 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
C.乙烯基乙炔分子中含有两种官能团
D.等质量的乙炔与乙烯基乙炔完全燃烧时耗氧量不相同

解析:乙烯基乙炔与乙炔的最简式均为CH,等质量的二者完全燃烧时耗O2相同,D错误。
3.以乙炔为主要原料可以合成聚氯乙烯、聚丙烯腈和氯丁橡胶,有关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反应:nCH2==CH—CH==CH2
请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物质的结构简式:A      ,C         。
解析:根据题中各物质转化关系可知,乙炔与HCl加成生成的A为CH2==CHCl,A发生加聚反应得到聚氯乙烯;乙炔与HCN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的B为CH2==CHCN,B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丙烯腈;两分子乙炔聚合生成的C为CH≡C—CH==CH2,C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的D为CH2==CCl—CH==CH2,D发生加聚反应生成氯丁橡胶。
CH2==CHCl
CH≡C—CH==CH2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  ;
反应③: ;
反应⑥: 。
CH≡CH+HCl CH2==CHCl
CH≡CH+HCN CH2==CHCN
CH≡C—CH==CH2+HCl
解析:根据题中各物质转化关系可知,乙炔与HCl加成生成的A为CH2==CHCl,A发生加聚反应得到聚氯乙烯;乙炔与HCN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的B为CH2==CHCN,B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丙烯腈;两分子乙炔聚合生成的C为CH≡C—CH==CH2,C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的D为CH2==CCl—CH==CH2,D发生加聚反应生成氯丁橡胶。
课时跟踪检测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3
15

12
1.(2024·吉林白城高二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石的电子式:Ca2+C ]2-
B.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炔
C.乙炔、丙炔中的碳原子均为sp杂化
D. 的名称为2,3 二甲基 4 戊炔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3
15
12
解析:乙炔可能被酸性KMnO4氧化为CO2引入新杂质,B错误;丙炔中的碳原子有sp和sp3两种杂化,C错误;D项的名称为3,4 二甲基 1 戊炔,错误。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2.下列关于乙炔结构和性质的叙述中,既不同于乙烯,也不同于乙烷的是 (  )
A.存在不饱和键
B.不易发生取代反应,易发生加成反应
C.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处在同一条直线上
D.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解析:乙烯、乙炔都存在不饱和键,乙烷中不存在不饱和键,故A错误;乙烯、乙炔都易发生加成反应,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乙炔中的所有原子都处在同一条直线上,乙烯中的所有原子都处在同一平面上,乙烷中碳原子与所连的4个原子构成四面体,乙炔既不同于乙烯,也不同于乙烷,故C正确;乙烯、乙炔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乙烷不能,故D错误。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3.下列关于炔烃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炔烃分子中所有碳原子都在同一直线上
B.分子中含有碳碳三键的不饱和链烃叫炔烃
C.炔烃易发生加成反应,也易发生取代反应
D.炔烃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解析:多碳原子的炔烃中碳原子不一定在一条直线上,如1 丁炔中的4个碳原子不在同一直线上,故A错误;分子中含有碳碳三键的不饱和链烃为炔烃,故B正确;炔烃易发生加成反应,难发生取代反应,故C错误;炔烃既能使溴水褪色,也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D错误。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4.某烃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后,所得产物为2,2,3 三甲基戊烷,则该烃的结构可能有(两个双键连接在同一碳原子上时结构不稳定,不考虑立体异构) (  )
A.4种         B.5种
C.6种 D.7种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解析:某烃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后,所得产物为2,2,3 三甲基戊烷,其碳骨架为 ,如果含有1个碳碳双键,则碳碳双键的位置可以在1、2、3处;如果含有2个碳碳双键,则位置只能在1和3处;如果含有1个碳碳三键,位置只能在1处;如果含有1个碳碳双键和1个碳碳三键,则只能是1处是碳碳三键,3处是碳碳双键,因此可能的结构有6种。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5.(2024·广东汕头高二期中)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乙炔,并验证乙炔的某些化学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A.实验室制备乙炔的时候,通常用饱和食盐水和电石制备
B.装置B中盛有氢氧化钠溶液,作用是吸收水蒸气
C.C中可以观察到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如果没有B装置,则D装置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能证明乙炔被氧化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解析:A中生成乙炔,反应制得的乙炔中通常会含有硫化氢、磷化氢等杂质气体,可通过硫酸铜溶液除去,通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乙炔的性质。电石与水的反应非常剧烈,实验室通常用饱和食盐水和电石制备乙炔,A正确;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乙炔中的杂质气体,需要使用硫酸铜溶液,B错误;乙炔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C中可以观察到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正确;硫化氢气体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如果没有B装置,则D装置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能证明乙炔被氧化,D正确。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6.下列各选项能说明分子式为C4H6的烃是HC≡C—CH2—CH3,而不是CH2==CH—CH==CH2的事实是 (  )
A.燃烧时有黑烟
B.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D.与足量溴水反应,生成物中只有2个碳原子上有溴原子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解析:1 丁炔和1,3 丁二烯含碳量相同,燃烧都有浓烟,A不能据此确定结构; 两者都为不饱和烃,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不能确定; 1 丁炔含有甲基,具有甲烷的结构特征,1,3 丁二烯中两个碳碳双键之间为单键,可自由旋转,所有的原子不一定共平面,C不能根据是否共平面判断; 与足量溴水反应,生成物中只有2个碳原子上有溴原子,说明是炔烃,因为Br2加成后溴原子只能连在炔烃的两个不饱和碳原子上,而1,3 丁二烯完全加成后溴原子连在四个碳原子上,故D正确。

1
2
4
5
6
7
8
9
10
12
11
13
14
15
3
7.(2024·安徽师大附中期末)0.5 mol某气态烃能与1 mol HCl完全加成,加成后产物分子中的氢原子又可被3 mol Cl2完全取代,则此气态烃可能是 (  )
A.HC≡CH B.CH2==CH2
C.CH≡CCH3 D.CH2==C(CH3)2
1
2
4
5
6
7
8
9
10
12
11
13
14
15
3
解析:0.5 mol该烃能与1 mol HCl完全加成,说明烃分子中含有1个碳碳三键或2个碳碳双键;加成后产物分子中的氢原子又可被3 mol Cl2完全取代,说明0.5 mol该烃与1 mol HCl完全加成后的产物分子中含有3 mol H原子,则0.5 mol 该烃中含有2 mol H原子,即1 mol该烃中含有
4 mol H原子,选项中符合要求的只有CH≡CCH3。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8.某烃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 mol该烃完全燃烧消耗11 mol O2
B.与氢气完全加成后的产物分子中含2个甲基
C.1 mol该烃与Br2完全加成,消耗Br2的物质的量为3 mol
D.该烃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6组吸收峰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解析:由该烃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8H12,则1 mol该烃完全燃烧消耗O2的物质的量为mol=11 mol,故A正确;碳碳双键、碳碳三键均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该烃与H2完全加成后的产物分子中含3个甲基,故B错误;碳碳双键、碳碳三键均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则
1 mol该烃与Br2完全加成,消耗Br2的物质的量为3 mol,故C正确;该烃分子中含有6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则该烃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6组吸收峰,故D正确。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9.已知1 mol某烃A完全燃烧可得到3 mol CO2,在一定条件下,1 mol该烃能与2 mol HCl完全加成生成化合物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烃A为2 甲基丙烯
B.实验室制取烃A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2+2H2O―→Ca(OH)2+C2H2↑
C.化合物B可发生聚合反应
D.1 mol化合物B上的氢原子可被6 mol Cl2完全取代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解析:1 mol某烃A完全燃烧可得到3 mol CO2,则A分子中含有3个碳原子,而在一定条件下1 mol 该烃能与2 mol HCl发生完全加成反应,故该烃含有1个碳碳三键(不考虑C==C==C),则该烃A为CH3C≡CH,A的名称是丙炔,故A、B错误; 化合物B中没有碳碳不饱和键,不能发生聚合反应,故C错误; B的分子式为C3H6Cl2,B上的氢原子可被6 mol Cl2完全取代,故D正确。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10.(2024·江苏连云港高二期中)将乙炔通入银氨溶液,产生白色沉淀:HC≡CH+2[Ag(NH3)2]+ ―→AgC≡CAg↓+2N+2NH3。通过该实验可以区分乙炔和乙烯。已知乙炔银遇酸可放出乙炔。下列分析或推测正确的是(  )
A.乙炔与银氨溶液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乙炔中C—H的活性比乙烯中C—H的活性强
C.2 丁炔与银氨溶液能发生类似反应
D.乙炔通入AgNO3溶液中也能发生类似反应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解析:乙炔与银氨溶液反应过程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乙炔能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乙炔银,乙烯不与银氨溶液反应,说明乙炔中C—H的活性比乙烯中C—H的活性强,B正确;三键碳原子上连有氢原子才能与银氨溶液发生该反应,2 丁炔三键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不能与银氨溶液发生类似反应,C错误;乙炔通入硝酸银溶液中若能发生类似反应,则会形成酸性环境,此环境下乙炔银会放出乙炔,故不能发生与题述类似的反应,D错误。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11.分子式为C4H6的烃有多种结构,下列叙述中能说明其结构是CH3—C≡C—CH3的事实是 (  )
A.所有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与Br2加成可以得到2种产物
D.1 mol该烃最多能与2 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解析:H—C≡C—H中所有原子在同一直线上,则所有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说明两个甲基取代乙炔中两个氢原子,因此其结构是CH3—C≡C—CH3,故A符合题意;碳碳双键和碳碳三键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该分子可能含有两个碳碳双键,如H2C==CHCH==CH2,故B不符合题意;H2C==CHCH==CH2与Br2加成也可以得到2种产物,因此不能说明其结构是CH3—C≡C—CH3,故C不符合题意;1 mol H2C==CHCH==CH2最多也能与2 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因此不能说明其结构是CH3—C≡C—CH3,故D不符合题意。
12
1
2
4
5
6
7
8
9
10
11
13
14
15
3
12.(2024·广东汕尾月考)乙炔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乙炔,并验证乙炔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1)利用电石制备乙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用饱和食盐水代替蒸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aC2+2H2O―→CH≡CH↑
减小反应速率,使产生的乙炔气流
+Ca(OH)2
平稳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3)装置A的作用是           ,装置B中的现象是         。
除去乙炔中的杂质气体
溶液的紫红色褪去
(4)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类型是     ,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加成反应
CH≡CH+2Br2―→CHBr2CHBr2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5)若称取a g电石,反应完全后,将生成的乙炔全部通入足量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溶液增重b g,则电石的纯度为      (用含有a、b的式子表示)。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增重b g,即生成乙炔的质量为b g,乙炔的物质的量为 mol,根据CaC2+2H2O―→CH≡CH↑+
Ca(OH)2可知参加反应的CaC2的物质的量为 mol,故m(CaC2)=×64 g,则CaC2的纯度为×100%。
×100%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13.写出与H2加成生成2 甲基戊烷的炔烃结构简式及名称:

4 甲基 2 戊炔;
4 甲基 1 戊炔
,
,

10
1
2
4
5
6
7
8
9
11
12
13
14
15
3
高阶思维训练
14.乙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发生如图的转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A.1个乙烯基乙炔分子中含有7个σ键,3个π键
B.正四面体烷的二氯代物只有1种结构
C.苯乙烯( )和环辛四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D.等质量的苯和乙烯基乙炔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量不同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解析:由乙烯基乙炔的结构简式知A项正确;正四面体烷的二氯代物只有1种,B项正确;苯乙烯( )和环辛四烯的分子式都是C8H8,结构不同,所以互为同分异构体,C项正确;苯与乙烯基乙炔的最简式均为CH,所以等质量的苯与乙烯基乙炔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相同,D项错误。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15.乙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已知乙炔的二聚反应为2HC≡CH H2C==CH—C≡CH,其三聚反应同理。现以乙炔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其中A为乙炔的二聚产物;E为乙炔的三聚产物,E分子中有四个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高分子D的结构简式为 。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炔的电子式为      。
解析:A为乙炔的二聚产物,则A为CH2==CH—C≡CH,E为乙炔的三聚产物,且E分子中有四个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则E为CH2==CH—C≡C—CH==CH2,根据D的结构简式知,B为CH2==CH—CCl==CH2。
(1)乙炔的电子式为 。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2)聚乙炔可用于制备导电高分子材料,写出聚乙炔的结构简式:      ,下列关于聚乙炔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聚乙炔塑料容易因氧化而失去活性
b.1 mol聚乙炔能与1 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
c.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等质量的聚乙炔与乙炔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不相同
ac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解析:A为乙炔的二聚产物,则A为CH2==CH—C≡CH,E为乙炔的三聚产物,且E分子中有四个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则E为CH2==CH—C≡C—CH==CH2,根据D的结构简式知,B为CH2==CH—CCl==CH2。
(2)聚乙炔的结构简式为 。a.聚乙炔塑料中含有碳碳双键,容易被氧化而失去活性,正确;b.1 mol 聚乙炔能与n 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错误;c.聚乙炔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正确;d.聚乙炔与乙炔的最简式相同,故等质量的聚乙炔与乙炔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相同,错误。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3)B的结构简式为           ,A→B的反应类型为     。
解析:A为乙炔的二聚产物,则A为CH2==CH—C≡CH,E为乙炔的三聚产物,且E分子中有四个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则E为CH2==CH—C≡C—CH==CH2,根据D的结构简式知,B为CH2==CH—CCl==CH2。
(3)由A、B的结构简式可知A→B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
(4)E的结构简式为 。
CH2==CH—CCl==CH2
加成反应
CH2==CH—C≡C—CH==CH2课时跟踪检测(九) 炔烃
1.(2024·吉林白城高二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石的电子式:Ca2+C ]2-
B.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炔
C.乙炔、丙炔中的碳原子均为sp杂化
D.的名称为2,3 二甲基 4 戊炔
2.下列关于乙炔结构和性质的叙述中,既不同于乙烯,也不同于乙烷的是 (  )
A.存在不饱和键
B.不易发生取代反应,易发生加成反应
C.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处在同一条直线上
D.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3.下列关于炔烃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炔烃分子中所有碳原子都在同一直线上
B.分子中含有碳碳三键的不饱和链烃叫炔烃
C.炔烃易发生加成反应,也易发生取代反应
D.炔烃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4.某烃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后,所得产物为2,2,3 三甲基戊烷,则该烃的结构可能有(两个双键连接在同一碳原子上时结构不稳定,不考虑立体异构) (  )
A.4种         B.5种
C.6种 D.7种
5.(2024·广东汕头高二期中)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乙炔,并验证乙炔的某些化学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实验室制备乙炔的时候,通常用饱和食盐水和电石制备
B.装置B中盛有氢氧化钠溶液,作用是吸收水蒸气
C.C中可以观察到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如果没有B装置,则D装置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能证明乙炔被氧化
6.下列各选项能说明分子式为C4H6的烃是HC≡C—CH2—CH3,而不是CH2CH—CHCH2的事实是 (  )
A.燃烧时有黑烟
B.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D.与足量溴水反应,生成物中只有2个碳原子上有溴原子
7.(2024·安徽师大附中期末)0.5 mol某气态烃能与1 mol HCl完全加成,加成后产物分子中的氢原子又可被3 mol Cl2完全取代,则此气态烃可能是 (  )
A.HC≡CH B.CH2CH2
C.CH≡CCH3 D.CH2C(CH3)2
8.某烃的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1 mol该烃完全燃烧消耗11 mol O2
B.与氢气完全加成后的产物分子中含2个甲基
C.1 mol该烃与Br2完全加成,消耗Br2的物质的量为3 mol
D.该烃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6组吸收峰
9.已知1 mol某烃A完全燃烧可得到3 mol CO2,在一定条件下,1 mol该烃能与2 mol HCl完全加成生成化合物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烃A为2 甲基丙烯
B.实验室制取烃A的化学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2H2↑
C.化合物B可发生聚合反应
D.1 mol化合物B上的氢原子可被6 mol Cl2完全取代
10.(2024·江苏连云港高二期中)将乙炔通入银氨溶液,产生白色沉淀:HC≡CH+2[Ag(NH3)2]+AgC≡CAg↓+2N+2NH3。通过该实验可以区分乙炔和乙烯。已知乙炔银遇酸可放出乙炔。下列分析或推测正确的是 (  )
A.乙炔与银氨溶液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乙炔中C—H的活性比乙烯中C—H的活性强
C.2 丁炔与银氨溶液能发生类似反应
D.乙炔通入AgNO3溶液中也能发生类似反应
11.分子式为C4H6的烃有多种结构,下列叙述中能说明其结构是CH3—C≡C—CH3的事实是 (  )
A.所有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与Br2加成可以得到2种产物
D.1 mol该烃最多能与2 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
12.(2024·广东汕尾月考)乙炔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乙炔,并验证乙炔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电石制备乙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用饱和食盐水代替蒸馏水的目的是  。
(3)装置A的作用是            ,装置B中的现象是            。
(4)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类型是       ,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若称取a g电石,反应完全后,将生成的乙炔全部通入足量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溶液增重b g,则电石的纯度为      (用含有a、b的式子表示)。
13.写出与H2加成生成2 甲基戊烷的炔烃结构简式及名称:  。
高阶思维训练
14.乙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发生如图的转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1个乙烯基乙炔分子中含有7个σ键,3个π键
B.正四面体烷的二氯代物只有1种结构
C.苯乙烯()和环辛四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D.等质量的苯和乙烯基乙炔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量不同
15.乙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已知乙炔的二聚反应为2HC≡CHH2CCH—C≡CH,其三聚反应同理。现以乙炔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其中A为乙炔的二聚产物;E为乙炔的三聚产物,E分子中有四个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高分子D的结构简式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炔的电子式为      。
(2)聚乙炔可用于制备导电高分子材料,写出聚乙炔的结构简式:      ,下列关于聚乙炔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聚乙炔塑料容易因氧化而失去活性
b.1 mol聚乙炔能与1 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
c.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等质量的聚乙炔与乙炔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不相同
(3)B的结构简式为             ,A→B的反应类型为      。
(4)E的结构简式为  。
课时跟踪检测(九)
1.选A 乙炔可能被酸性KMnO4氧化为CO2引入新杂质,B错误;丙炔中的碳原子有sp和sp3两种杂化,C错误;D项的名称为3,4 二甲基 1 戊炔,错误。
2.选C 乙烯、乙炔都存在不饱和键,乙烷中不存在不饱和键,故A错误;乙烯、乙炔都易发生加成反应,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乙炔中的所有原子都处在同一条直线上,乙烯中的所有原子都处在同一平面上,乙烷中碳原子与所连的4个原子构成四面体,乙炔既不同于乙烯,也不同于乙烷,故C正确;乙烯、乙炔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乙烷不能,故D错误。
3.选B 多碳原子的炔烃中碳原子不一定在一条直线上,如1 丁炔中的4个碳原子不在同一直线上,故A错误;分子中含有碳碳三键的不饱和链烃为炔烃,故B正确;炔烃易发生加成反应,难发生取代反应,故C错误;炔烃既能使溴水褪色,也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D错误。
4.选C 某烃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后,所得产物为2,2,3 三甲基戊烷,其碳骨架为,如果含有1个碳碳双键,则碳碳双键的位置可以在1、2、3处;如果含有2个碳碳双键,则位置只能在1和3处;如果含有1个碳碳三键,位置只能在1处;如果含有1个碳碳双键和1个碳碳三键,则只能是1处是碳碳三键,3处是碳碳双键,因此可能的结构有6种。
5.选B A中生成乙炔,反应制得的乙炔中通常会含有硫化氢、磷化氢等杂质气体,可通过硫酸铜溶液除去,通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乙炔的性质。电石与水的反应非常剧烈,实验室通常用饱和食盐水和电石制备乙炔,A正确;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乙炔中的杂质气体,需要使用硫酸铜溶液,B错误;乙炔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C中可以观察到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正确;硫化氢气体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如果没有B装置,则D装置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能证明乙炔被氧化,D正确。
6.选D 1 丁炔和1,3 丁二烯含碳量相同,燃烧都有浓烟,A不能据此确定结构; 两者都为不饱和烃,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不能确定; 1 丁炔含有甲基,具有甲烷的结构特征,1,3 丁二烯中两个碳碳双键之间为单键,可自由旋转,所有的原子不一定共平面,C不能根据是否共平面判断; 与足量溴水反应,生成物中只有2个碳原子上有溴原子,说明是炔烃,因为Br2加成后溴原子只能连在炔烃的两个不饱和碳原子上,而1,3 丁二烯完全加成后溴原子连在四个碳原子上,故D正确。
7.选C 0.5 mol该烃能与1 mol HCl完全加成,说明烃分子中含有1个碳碳三键或2个碳碳双键;加成后产物分子中的氢原子又可被3 mol Cl2完全取代,说明0.5 mol该烃与1 mol HCl完全加成后的产物分子中含有3 mol H原子,则0.5 mol 该烃中含有2 mol H原子,即1 mol该烃中含有4 mol H原子,选项中符合要求的只有CH≡CCH3。
8.选B 由该烃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8H12,则1 mol该烃完全燃烧消耗O2的物质的量为mol=11 mol,故A正确;碳碳双键、碳碳三键均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该烃与H2完全加成后的产物分子中含3个甲基,故B错误;碳碳双键、碳碳三键均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则1 mol该烃与Br2完全加成,消耗Br2的物质的量为3 mol,故C正确;该烃分子中含有6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则该烃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6组吸收峰,故D正确。
9.选D 1 mol某烃A完全燃烧可得到3 mol CO2,则A分子中含有3个碳原子,而在一定条件下1 mol 该烃能与2 mol HCl发生完全加成反应,故该烃含有1个碳碳三键(不考虑CCC),则该烃A为CH3C≡CH,A的名称是丙炔,故A、B错误; 化合物B中没有碳碳不饱和键,不能发生聚合反应,故C错误; B的分子式为C3H6Cl2,B上的氢原子可被6 mol Cl2完全取代,故D正确。
10.选B 乙炔与银氨溶液反应过程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乙炔能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乙炔银,乙烯不与银氨溶液反应,说明乙炔中C—H的活性比乙烯中C—H的活性强,B正确;三键碳原子上连有氢原子才能与银氨溶液发生该反应,2 丁炔三键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不能与银氨溶液发生类似反应,C错误;乙炔通入硝酸银溶液中若能发生类似反应,则会形成酸性环境,此环境下乙炔银会放出乙炔,故不能发生与题述类似的反应,D错误。
11.选A H—C≡C—H中所有原子在同一直线上,则所有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说明两个甲基取代乙炔中两个氢原子,因此其结构是CH3—C≡C—CH3,故A符合题意;碳碳双键和碳碳三键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该分子可能含有两个碳碳双键,如H2CCHCHCH2,故B不符合题意;H2CCHCHCH2与Br2加成也可以得到2种产物,因此不能说明其结构是CH3—C≡C—CH3,故C不符合题意;1 mol H2CCHCHCH2最多也能与2 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因此不能说明其结构是CH3—C≡C—CH3,故D不符合题意。
12.解析:(5)根据题意可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增重b g,即生成乙炔的质量为b g,乙炔的物质的量为 mol,根据CaC2+2H2OCH≡CH↑+Ca(OH)2可知参加反应的CaC2的物质的量为 mol,故m(CaC2)=×64 g,则CaC2的纯度为×100%。
答案:(1)CaC2+2H2OCH≡CH↑+Ca(OH)2
(2)减小反应速率,使产生的乙炔气流平稳
(3)除去乙炔中的杂质气体 溶液的紫红色褪去
(4)加成反应 CH≡CH+2Br2CHBr2CHBr2
(5)×100%
13.,4 甲基 2 戊炔;
,4 甲基 1 戊炔
14.选D 由乙烯基乙炔的结构简式知A项正确;正四面体烷的二氯代物只有1种,B项正确;苯乙烯()和环辛四烯的分子式都是C8H8,结构不同,所以互为同分异构体,C项正确;苯与乙烯基乙炔的最简式均为CH,所以等质量的苯与乙烯基乙炔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相同,D项错误。
15.解析:A为乙炔的二聚产物,则A为CH2CH—C≡CH,E为乙炔的三聚产物,且E分子中有四个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则E为CH2CH—C≡C—CHCH2,根据D的结构简式知,B为CH2CH—CClCH2。
(1)乙炔的电子式为C H。(2)聚乙炔的结构简式为 CHCH 。a.聚乙炔塑料中含有碳碳双键,容易被氧化而失去活性,正确;b.1 mol 聚乙炔能与n 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错误;c.聚乙炔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正确;d.聚乙炔与乙炔的最简式相同,故等质量的聚乙炔与乙炔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相同,错误。(3)由A、B的结构简式可知A→B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
答案:(1)C H (2)  ac
(3)CH2CH—CClCH2 加成反应
(4)CH2CH—C≡C—CHCH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