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6 届上学期高三第四周考试化学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考生号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一、单选题( 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向10 mL pH为2的稀硫酸中加入一定浓度的BaCl2溶液,恰好反应时溶液体积为100 mL,则反应后溶液的pH为A.2 B.3 C.4 D.52.配制500mL 0.lmol/L的NaOH溶液,下列操作会使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大的是A.定容时仰视刻度线B.称量时用了生锈的砝码C.未洗涤溶解NaOH的烧杯 D.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3.实验室要用80 mL 0.2 mol/L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100 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A.称取3.2 g硫酸铜(CuSO4),加入100 mL水B.称取3.2 g胆矾(CuSO4·5H2O)配成100 mL溶液C.称取5.0 g胆矾(CuSO4·5H2O),加入100 mL水D.称取5.0 g胆矾(CuSO4·5H2O)配成100 mL溶液4.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22g CO2中所含有的原子数为0.5NA B.标准状况下,22.4L的水中所含分子数为NAC.常温常压下,16g CH4所含电子数目为10NA D.2g氢气所含原子数目为NA5.国外宇航员吃着“牙膏和砖块”时,中国宇航员已经在太空泡茶了,茶叶装在特制包装袋中,注水后用加热器进行加热就可以喝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宇航员喝茶时注入的2 mol H2O的摩尔质量是36 g·mol-1 B.标准状况下,NA个H2O分子所占体积为22.4 LC.含有2NA个氧原子的水的质量为36 g D.1 mol H2O中含有3 mol电子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标准状况下,1LHCl和1LH2O的物质的量相同②1mol任何气体所含的分子数都相等,体积也都约为22.4L③标准状况下,1gH2和14gN2的体积相同④将1mol的NaCl溶于1L水中,得到溶液的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A.① B.② C.③ D.④7.16.2g氮的氧化物中氧元素质量和16.5g二氧化碳中的氧元素质量相等,该氮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A.NO B.N2O C.N2O3 D.N2O58.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浓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0.3 mol·L-1Na2SO4溶液中含有Na+和SO的总物质的量为0.9 molB.106 g Na2CO3·10H2O溶于水配成1 L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标准状况下22.4 L NH3溶于水配成1 L溶液,所得溶液浓度为1 mol·L-1D.要配制100 mL 1 mol·L-1硫酸铜溶液,需要胆矾16 g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40 g NaOH溶于1 L水中,c(NaOH)=1 mol·L-1B.从1 L 1 mol·L-1的碳酸钠溶液中取出500 mL后,剩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1C.0.1 L 2.0 mol·L-1的氨水中n(NH3)=0.2 mol D.100 mL溶液中含有28.4 g Na2SO4,则溶液中c(Na+)=4.0 mol·L-110.偏二甲肼(C2H8N2)是一种高能燃料,燃烧产生的巨大能量可作为航天运载火箭的推动力。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6.02×1023个偏二甲肼分子的质量约为60 g B.偏二甲肼中C、H、N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4∶1C.1 mol偏二甲肼的质量为60 g·mol-1 D.6 g偏二甲肼含有NA个偏二甲肼分子1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2 mol水的摩尔质量是36 g·mol-1 B.在标准状况下,1 mol水的体积约是22.4 LC.1 mol水中含有2 mol氢 D.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18/(6.02×1023) g12.生物质气(主要成分为CO、、等)在含铬催化剂作用下可制备甲醇。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含键数目为 B.1mol基态Cr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为C.分子中杂化的原子数为 D.反应,每消耗2.24LCO,转移电子数为13.白磷可用于制备磷酸及其化合物、杀虫剂等。白磷与氢氧化钡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发生如下转化: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中P的杂化方式为 B.反应I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C.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为D.反应II中被溶液氧化的为时,转移的电子数为14.高溴酸钠是一种氧化剂,其制备反应为,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含质子数目为 B.溶液中含数目为C.与的混合固体中含电子数目为 D.含的溶液中氧原子数目为第II卷(非选择题)三、综合题( 本题共4小题,共58分。请按要求作答)15.白磷()是磷的单质之一,易溶于,易氧化。与足量完全燃烧生成,与足量反应生成。(1)的电子式为 。(2)分子中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的原子数为 。(3)①12.40g白磷完全燃烧所消耗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燃烧产物溶于水配成100.00mL磷酸()溶液,该磷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②和的球棍模型如下图所示。已知:断裂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P—O a、P=O b、O=O c,1mol完全燃烧放出能量d kJ,则断裂1mol P—P需要吸收能量 kJ。(4)含0.300mol的水溶液滴加到含0.500mol的悬浮液中,反应恰好完全,生成1种难溶盐和16.2g。该难溶盐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16.和均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为进一步研究和的重要性质,某学习小组利用下列装置(其中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一系列的探究实验。I.探究和氧化性的强弱。(已知:与硫酸反应可制得)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为 ,实验前应 。(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装置B中溶液变为红色,装置D中无明显现象,则和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 。并写出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II.探究的漂白性。(3)填写表格实验 操作 现象 结论或原因1 将装置E中产生的通入装置C中 品红溶液褪色 结论: 漂白性(填“有”或“无”)2 若将装置A、E中产生的气体同时等流速通入装置C中 品红溶液不褪色 原因: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III.为提高上述实验中尾气的吸收效果,用盛有NaOH溶液的装置代替F装置。现配制245mL溶液。(4)需用托盘天平称取 gNaOH进行配制。使用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还需用到 。(5)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会导致配制的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 (填标号)。A.NaOH固体溶解后立即进行转移B.溶解NaOH固体时用过的烧杯和玻璃棒未进行洗涤C.在配制溶液中进行定容时,俯视容量瓶上的刻度线17.氯化亚锡(SnCl2)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其化学性质与FeCl2相似。实验室用金属Sn、Cl2在浓盐酸作用下可制得SnCl2,装置如下:已知:颜色 熔点℃ 沸点℃ 化学性质SnCl4 无色 -33 114 遇水强烈反应SnCl2 白色 246 623 易与水反应,强还原性实验步骤:①先用a g金属锡与氯气在浓盐酸作用下生成SnCl4。②固体反应完后,再加入b g金属锡(b>a)。③充分反应后反应液经一系列操作,获得SnCl2。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为 ,D中盛放试剂为 。(2)A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加热之前需先打开A中活塞,目的是 。(3)步骤1须控制温度为30~105℃,原因是 。(4)解释步骤2中b>a的原因是 。(5)配制400mL浓度约为0.1mol/L的SnCl2溶液,操作为:称取7.6g固体→加20mL盐酸溶解→加水稀释→加少量Sn粉保存。下列仪器中不需要使用的是___________。A.100mL烧杯 B.500mL量筒 C.500mL容量瓶 D.500mL细口试剂瓶18.过氧化脲[化学式为]也是一种消毒剂,实验室中可用尿素与过氧化氢制取:。在烧杯中分别加入、40mL蒸馏水和12.0g尿素,搅拌溶解。下反应40min,冷却结晶、过滤、干燥,得白色针状晶体9.4g。(1)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保留1位小数)(2)过氧化脲的产率为 。(结果用百分数表示)(3)称取一定量产品,用蒸馏水溶解后配制成100mL溶液。下图为“溶液配制”的过程:称量→溶解→冷却→操作①→洗涤→注入→混匀→定容→操作②→装瓶贴标签下列图示中,操作①为 、操作②为 。(均填编号)(4)量取25.00mL过氧化脲溶液至锥形瓶中,加入一定量稀,用标准浓度的溶液滴定至微红色,记录滴定体积,计算纯度。以下操作导致过氧化脲纯度测定结果偏低的是______。(不定项)A.量取过氧化脲溶液的滴定管仅用蒸馏水润洗B.滴定管水洗后未用溶液润洗C.摇动锥形瓶时溶液滴到锥形瓶外D.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B D C C C D C D A题号 11 12 13 14答案 D A D C15.(1) (2)5 (3) 11.2L 4.00(4)16.(1) 分液漏斗 检查装置气密性(2)(3)有 (4) 10.0 250mL容量瓶 (5)AC17.(1) 球形冷凝管 碱石灰(2) 2+16H++10Cl-=2Mn2++5Cl2↑+8H2O 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产生的SnCl4与空气中的水发生反应(3)提高反应速率,同时防止浓盐酸、SnCl4挥发(4)SnCl4+Sn=2SnCl2,消耗a g锡恰好将SnCl4完全转化为SnCl2,过量的锡防止SnCl2被氧化(5)B18.(1)9.8 (2)50% (3) b d (4)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