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必修1第二章设计的基础第三节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基础知识拆解春天的“时间密码”——体验技术设计的一般流程课件(共24张PPT+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必修1第二章设计的基础第三节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基础知识拆解春天的“时间密码”——体验技术设计的一般流程课件(共24张PPT+视频)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拆解春天的“时间谎言”
——体验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
一首古诗引发的思考……
如果把桃花盛开看作春天到来的其中一个现象,这首诗侧面反映了不同地方春天到来的时间可能不同。
那么,如何判断春天什么时候到来呢?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成群燕子排成V字形飞过淡粉色桃花林,下方有融化的溪流和发芽的柳树,手绘水彩风格,浅色系 --ar 16:9
列出你认为春天到来时最明显的变化。
请同学们思考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一键回到古代(古人判断春天到来的技术与方法)
物候观察(梅花开放)
饮食习俗(春盘制作)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唐 罗隐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物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归雁、游鱼
万物生芽
物候观察
平板电脑上找到deepseek,查找其他关于春天(立春)的古诗,并说说古人是从什么角度判断春天的到来。
古诗记载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春日春盘细生菜,
忽忆两京梅发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
菜传纤手送青丝。
立 春
唐·杜甫
人文风俗
气候现象
古诗记载
玉律传佳节,青阳应此辰。
土牛呈岁稔,彩燕表年春。
春 日
唐·冷朝阳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悯 农
唐·李绅
农耕活动
传统仪式
物候观察(梅花开放)
饮食习俗(春盘制作)
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我们该如何判断春天到来的时间?
VS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注:此处教师演示将所搜集的关于春天的古诗导入AI分析古人判断春天到来的方法,左边为AI生成的词云图。
立春到,春天就到了吗?
问题提出
问题细化
方案设计
资料收集
解决问题
成果展示
立春到,春天就到了吗
问题1:立春哪天到来?
问题2:春天哪天到来?(气象学上的量化标准)
请以小组为单位跟deepseek对话,输入问题并查找答案。
问题提出
问题细化
方案设计
资料收集
解决问题
成果展示
立春到,春天就到了吗
问题1:立春哪天到来?
问题2:春天哪天到来?
立春一般为每年的2月3、4、5天中任一天。
从气象学角度看,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达到10℃以上,才被视为春天的开始。
问题提出
问题细化
方案设计
资料收集
解决问题
成果展示
1、请搜索某市春季的气温数据。
2、根据Excel数据表,利用函数公式计算北京在该时段的日平均温度。并回答问题3。(如不清楚如何操作,请观看平板上的微课)
问题3:某地冬季后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上是什么时间?
这一年北京气象意义上进入春天是3月28日。
问题提出
问题细化
方案设计
资料收集
解决问题
成果展示
问题提出
问题细化
方案设计
资料收集
解决问题
成果展示
#注:此处为应用不同工具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讲解。向学生演示借助折线图工具、AI生图等工具可以将复杂的信息转变为直观可视的图像;为技术方案的设计和解决问题提供多种思路和角度。
问题4:全国立春是同一天,那各地春天也都是同一天吗?
活动名称:“描”“绘”心中的春天——数据与想象的融合
1、 以小组为单位分别绘制哈尔滨、北京、武汉、惠州四地春天折线图。观察折线图,说说你所绘制地区春天到来的具体时间并回答问题4。
问题提出
问题细化
方案设计
资料收集
解决问题
成果展示
春天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教师提供关于不同地方春天的描述句子,引导学生想象,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豆包交流,让豆包生成这些地方的春天图片,或者学生家乡等地方的春天图片。
2、与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豆包交流,让豆包生成这些地方的春天图片,或者你的家乡等地方的春天图片。
北京:春风吹绿了枝头,玉渊潭的樱花如云似霞,公园里孩子们的笑声回荡。
武汉:东湖的柳枝轻轻摇曳,樱花大道上花瓣飘落,江汉关的钟声在暖阳中回响。
广州:木棉花热烈绽放,珠江边的绿意盎然,早茶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
惠州:…………
活动名称:“描”“绘”心中的春天——数据与想象的融合
问题提出
问题细化
方案设计
资料收集
解决问题
成果展示
春天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教师提供关于不同地方春天的描述句子,引导学生想象,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豆包交流,让豆包生成这些地方的春天图片,或者学生家乡等地方的春天片。
以小组为单位分别绘制哈尔滨、北京、武汉、惠州四地春天折线图。观察折线图,说说你所绘制地区春天到来的具体时间并回答问题4。
利用豆包的“AI绘图”功能, 通过与它对话,让它生成你心中大亚湾的春天,可以适当添加大亚湾的自然景观、文化人文、旅游休闲等关键词。
如:小径湾、十里银滩、石油石化、东升岛古村、客家围屋、红色文化等……
问题提出
问题细化
方案设计
资料收集
解决问题
成果展示
问题4:全国立春是同一天,那各地春天也都是同一天吗?
问题提出
问题细化
方案设计
资料收集
解决问题
成果展示
#注:此环节通过绘制折线图,帮助学生理解春天的实际到来时间因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锻炼学生的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体验技术设计的关键步骤:对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寻求解决方法。
哈尔滨:4月10日
北京:3月28日
武汉:3月8日
惠州:2月11日
哈尔滨
武汉
惠州
46°
40°
30°
24°
问题提出
问题细化
方案设计
资料收集
解决问题
成果展示
问题提出
问题细化
方案设计
资料收集
解决问题
成果展示
#注:此环节由学生展示小组与生成式人工智能交流后创作的家乡春天的图片,并分享其在与AI对话中的关键词或策略。
旨在通过描述和想象,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希望,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鼓励学生通过语言描述和与人工智能的互动,学会借助人工智能的优势;通过分享和讨论,增强学生对设计成果交流展示的体验和了解,为后期选择展示方案设计的成果提供方法和途径。
交流、评价探究成果
立春到,春天就到了吗?
问题1、立春哪天到来?
问题2、春天何时到来?
问题3、冬季后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上是什么时间?
问题4、 全国立春和春天都是同一天吗?
查找各地气温数据
计算日平均气温
绘制数据图表
分析并得到答案
借助AIGC绘制“心中的春天”
技术设计的一般流程(上)
课后作业
主题:围绕二十四节气提出研究性问题
任务要求:请同学们课后思考,围绕二十四节气还有哪些研究性问题。每位同学提出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性问题,并对解决这个问题设计对应实施方案或者设计相应文创作品。下节课将分享各自的研究题目,并进行小组讨论。
提示:可以结合生活经验、传统文化或自然现象来思考问题;可以收集信息、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如DeepSeek)交流,获取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有趣现象或未解之谜。
附图:技术与设计部分实践成果——以《24节气》为例
—感谢您的观看—
#注:本节是第二章技术设计的基础前置课程,亦是融合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的先行跨学科课程。本节课时长40分钟,主要教学目标如下:
(1)学生能够了解技术设计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包括发现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选择方法及研制工具、设计方案解决问题、总结反思等环节。
(2)学生能够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利用大数据解决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问题,培养数据意识和分析能力。
(3)学生能够学会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获取信息,拓宽知识面和信息获取渠道;在与其对话中捋清解决问题思路,提高信息素养。
(4)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和传统文化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