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蚌埠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蚌埠市2026届高三调研性监测
地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写在答题卡和试卷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务必擦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泰山日出是山东省一大胜景,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泰山观日出的最佳条件通常为天空晴朗、能见度优良且无云雾遮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泰山日出最佳观赏季节为(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 6月下旬,在泰山山顶(36°N,117°E)和海南三亚(18°N,109°E)观赏日出( )
A. 两地日出方位角相同 B. 泰山日出方位更偏北
C. 三亚日出时刻更早 D. 两地正午太阳角度差值为18°
3. 某文旅集团计划利用GIS规划泰山新登山路线,需优先调用的图层是( )
①等高线图 ②古迹分布图 ③植被类型图 ④气象灾害频率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经济高速发展,人口数量快速增加,人口性别比(通常以每100名女性对应的男性数量来表示)明显升高,人口年龄结构也发生较大变化。下图为2023年全国和广东省人口年龄构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广东省近三十年性别比变化趋势主要原因是( )
A. 生育政策调整 B. 产业转型升级 C. 外商投资增加 D. 传统观念影响
5. 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广东省目前人口年龄结构带来的影响为( )
A. 社会养老负担较重 B. 人口自然增长较慢 C. 劳动力数量较充足 D. 社会经济发展缓慢
2025年7月19日,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标志着墨脱水电站进入建设阶段。该水电站位于雅鲁藏布江下游米林县派村至墨脱县西让村的大拐弯峡谷段,主要采取截弯取直、隧洞引水的方式,充分利用50公里直线距离内约2000多米的天然落差进行发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墨脱水电站选择在雅鲁藏布江下游大拐弯峡谷段建设,主要得益于该区域( )
A. 降水丰富,径流量较大 B. 山高谷深,地势落差大
C. 峡谷狭窄,建设成本低 D. 人口稀少,移民压力小
7. 该工程采取“截弯取直、隧洞引水”方式的主要目的是( )
A. 保护峡谷生态环境 B. 降低工程建设难度 C. 避开地震多发区域 D. 提高水能利用效率
8. 墨脱水电站建设过程中可能面临主要自然挑战是( )
A. 地形崎岖,地质条件复杂 B. 气候干旱,施工条件恶劣
C. 冻土广布,地基稳定性差 D. 河谷狭窄,施工空间不足
云南省昆明市至老挝万象市的中老铁路于2021年12月3日正式通车,这是由我国延伸到邻国的第一条动车线路,该项目在云南省主要采用双线建设,在老挝境内采用单线建设。中老铁路带动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下图为中老铁路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中老铁路老挝境内采用单线建设的主要原因是( )
①运行效率高 ②工程难度大 ③保护生态 ④运输需求少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10. 中老铁路通车后,沿线城市发展最快的可能是( )
A. 昆明 B. 西双版纳 C. 磨丁 D. 万象
11. 有利于促进中老铁路跨境物流高效畅通的措施有( )
A. 增加列车班次 B. 简化通关流程 C. 限制货物种类 D. 减少车站数量
黄河下游起始于桃花峪,汇入渤海,全长786千米,河道上段陡下段缓。小浪底水库位于桃花峪上游120千米处,自2002年开展调水调沙试验以来,黄河下游地区行洪输沙能力提高,生态环境发生显著变化。下图为2003-2015年黄河下游主要水文站河床泥沙中值粒径的时空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与2003年相比,2015年黄河下游河道泥沙沉积的变化趋势是( )
A. 沉积量增加,颗粒变粗 B. 沉积量增加,颗粒变细
C. 沉积量减少,颗粒变粗 D. 沉积量减少,颗粒变细
13. 长期调水调沙后,黄河下游河段总体上( )
A. 纵剖面平均坡度趋于减小 B. 河道弯曲程度增加
C. 河道上段加深,下段变浅 D. 河道淤积速度加快
14. 小浪底调水调沙对下游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是( )
A. 土壤盐渍化程度加剧 B. 湿地面积因水位下降而萎缩
C. 生物多样性持续下降 D. 补充水源,改善生态环境
若尔盖湿地地处四川、甘肃和青海省交界,位于川西高原北端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是我国第一大高原沼泽湿地。若尔盖湿地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受全球变暖等因素的影响,若尔盖湿地月平均流量的变化呈“双峰型”分布。下图为1981—2015年若尔盖湿地月平均流量、月降水量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该湿地“双峰型”流量特征的形成,主要依赖于( )
A. 地下水与降雨的叠加补给 B. 季节性积雪融水持续补给
C. 冻土融水与降水的时空组合 D. 湖泊沼泽的均匀调蓄作用
16. 推测若尔盖湿地8月径流量减少关键因素是( )
A. 气温降低冰雪融水减少 B. 地势平坦导致下渗增多
C. 降水量激增引发沼泽蓄水 D. 蒸散发增强与植被滞留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哀牢山纵贯云南省中部,是云南省东、西部气候的分界线,也是横断山区与云贵高原的地理分界线。境内山高谷深,天气多变,其特色民居依山势而建,多以木质结构承重,石头砌基,墙体厚实,屋顶陡坡。哀牢山国家级保护区是黑长臂猿、绿孔雀等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近年来,随着哀牢山知名度的上升,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探秘。下图为哀牢山地理位置。
(1)从地形角度分析哀牢山成为横断山区与云贵高原地理分界线的原因。
(2)分析哀牢山民居特点的形成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3)简述哀牢山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甘肃省榆中县(如下图)位于黄土高原西部,海拔约1400-3600米,年均温6.6℃,夏季平均气温18-22℃,灌溉水源以祁连山冰雪融水为主。近年来,榆中县依托独特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冷凉蔬菜产业,主要销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被誉为“高原夏菜之乡”,但目前仍以鲜菜外销为主,深加工产品占比低,且品牌影响力较弱。
(1)分析榆中县发展冷凉蔬菜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2)说明榆中县冷凉蔬菜能够远销东部沿海地区的原因。
(3)针对榆中县冷凉蔬菜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某中学地理调查小组计划访谈相关蔬菜生产企业,请为他们拟一份访谈提纲。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北黑土地开垦以来一直处于高强度利用状态,导致黑土退化严重,主要表现为土层变薄、自然肥力下降、土壤板结等问题,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吉林省大黑山山体呈东北—西南走向,东西两坡均为商品粮基地,西坡为土质较黏重的山前台地平原,东坡为低山丘陵。大黑山东西两坡存在不同程度的黑土退化。近年来,人们采取了横坡垄作(一种沿等高线方向筑垄的坡地耕作技术)、垄沟秸秆覆盖等农业生产技术,有效遏制了黑土退化。下图为横坡垄作断面。
(1)分析东北黑土退化的人为原因。
(2)说明大黑山东、西坡黑土退化程度的差异,并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
(3)简述横坡垄作、垄沟秸秆覆盖在防治黑土退化中所起的作用。
蚌埠市2026届高三调研性监测
地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写在答题卡和试卷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务必擦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题答案】
【答案】1. C 2. B 3. A
【4~5题答案】
【答案】4 B 5. C
【6~8题答案】
【答案】6. B 7. D 8. A
【9~11题答案】
【答案】9. D 10. C 11. B
【12~14题答案】
【答案】12. C 13. A 14. D
【15~16题答案】
【答案】15. C 16.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题答案】
【答案】(1)哀牢山呈西北—东南走向,地处横断山区与云贵高原之间;哀牢山两侧地形差异大,西侧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山河相间,东侧云贵高原相对平缓;哀牢山阻挡了两大区域之间的要素交流。
(2)哀牢山地形起伏大,特色民居一般依山而建,减少建设难度和对山体的破坏;当地降水丰富,民居屋顶坡度较大,利于排水;山区天气多变,昼夜温差较大,民居墙体较厚,能够起到较好的保温隔热作用;民居建设就地取材,降低成本。
(3)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保证下游水源质量;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维护区域生态平衡。
【18题答案】
【答案】(1)海拔较高,夏季冷凉,适宜冷凉蔬菜生长;高原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蔬菜养分积累;有祁连山冰雪融水提供灌溉水源,水质较好。
(2)东部沿海夏季高温,冷凉蔬菜产量低;冷凉蔬菜品质好,东部沿海市场需求量大;交通条件及冷藏保鲜技术改善,保障蔬菜新鲜度。
(3)该企业蔬菜的销售渠道;该企业目前开展冷凉蔬菜深加工的产品;该企业深加工业务较少的原因;冷凉蔬菜在深加工方面的潜在优势和劣势;冷凉蔬菜品牌影响力较弱的原因;冷凉蔬菜品牌建设和推广需要解决的问题。
【19题答案】
【答案】(1)长期高强度开垦,重用轻养,黑土有机质减少;不合理耕作导致水土流失加重,土层变薄,养分流失;化肥施用增多,黑土板结现象严重,养分失衡以及营养元素含量减少。
(2)差异:东坡黑土退化程度较西坡严重
原因:东坡夏季降水量大,强度大,对土壤的冲刷强烈,黑土退化严重;东坡地势起伏大,地表径流流速快,坡面侵蚀强;西坡土质较黏重,西坡土壤的抗蚀性较东坡强。
(3)减缓地表径流,减弱流水对黑土的冲刷,减少养分流失;秸秆覆盖,增加土壤有机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