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空气和氧气 复习 学生实验 课件 (共23张PPT) 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 空气和氧气 复习 学生实验 课件 (共23张PPT) 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仪器名称:
 A.      ,B.      ,
 C.      ,D.      。
右图是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指出错误:
1. 试管内缺          ;
2. 试管内导管         ;
3. 试管口           ;
4. 铁夹            ;
5. 集气瓶中导管        ;
6. 集气瓶口缺少        。
7. 七步骤: 。
一团棉花
不要伸入太长
要略向下倾斜
没有夹在中上部
没有伸到瓶底
玻璃片
酒精灯
铁架台
试管
集气瓶
查、装、定、点、收、移、熄
(画一个正确的图)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学生实验】
一、常见实验装置
1. 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A 属于固体加热型,适用 制氧气。
B 属于固液不加热型,适用 制氧气。
常用右图装置代替 B,容器改用 。
图 ① 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
先夹住导管,再向长颈漏斗中加水,
如果漏斗中形成 ,
说明气密性好。使用时,
应将 下端伸到液面以下防止漏气。
图 ② 中的 和图 ③ 中的注射器,
优点都是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高锰酸钾
过氧化氢
锥形瓶
长颈漏斗
分液漏斗
一段稳定的水柱
2. 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
C 装置是 法,
E 装置是 排空气法,
收集氧气
不能选择右图中 装置。
F 装置是多功能瓶,可用于储气、除杂等,
用于排水法收集氧气,
氧气从 入;
用于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氧气从 入。
排水
向上
D
b
a
密度小,
瓶上走。
密度大,
走瓶下。
氧气比瓶内水密度小
氧气比瓶内空气密度大
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应该 a 进 b 出。




a b
a b
排水法收集氧气,
应从 b 进 a 出。
b a
3.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
A~E装置中,可选择的组合 和 ,
该反应表达式为 。
A
C
KMnO4 △ K2MnO4 + MnO2 + O2↑
3.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
步骤:
① 根据 原理,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 在试管内装入高锰酸钾后,还要放入 。
  防止粉末进入     。
③ 用铁夹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使 略向下倾斜。
④ 点燃酒精灯先在试管下方用外焰 ,
进行预热,再集中加热。
⑤ 等到气泡 地放出时,
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中。
⑥ 取出集气瓶后,先 ,再 。
热胀冷缩
棉花
试管口
来回移动
连续均匀
把导管移出水槽
熄灭酒精灯
导管
4. 如图,点燃系在螺旋状细铁丝上的火柴,
待火柴快燃尽时伸入瓶中(瓶中留少量水),
现象: 。
反应表达式: 。
5. 用坩锅钳夹取一块烧红的木炭,缓慢伸入氧气瓶中。
反应表达式: 。
燃烧停止后向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振荡,澄清石灰水变 。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浑浊
Fe + O2 点燃 Fe3O4
C + O2 点燃 CO2
6. 点燃燃烧匙中的硫, 缓慢伸入氧气瓶中。
  反应表达式: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    色火焰,
  产生           的气体。 
  瓶中放少量水的目的: 。
蓝紫
有刺激性气味
S + O2 点燃 SO2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
纯净物
混合物
单 质
化合物
物质分类
N2 、O2 、H2 
一种物质组成
多种元素组成
一种元素组成
如:空气、溶液
多种物质组成
稀有气体
金 属
非金属
两种元素
一种是氧
其它
氧化物
Fe、Cu、Hg 
He、Ne、Ar 
KMnO4
K2MnO4
MnO2 、Fe3O4
H2O、CO、H2O2
CO2、SO2、P2O5
C 、S 、P
【注意】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化 合: A + B → AB
分 解: AB → A + B
置 换: A + BC → B + AC
复分解: AB + CD → AD + BC
石蜡 + 氧气 点燃 水 + 二氧化碳
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但属于氧化反应。
消耗氧气
P O2 P2O5
白烟
1/5
氧气
气体
体积
不能
不支持


相平
先降后升
打开止水夹
①②③
④⑤
空 气
氮气占 %
占21%
稀有气体占 %
占0.03%
其它占0.03%
不活泼
活泼
通电
供呼吸
活泼
二氧化氮
一氧化碳
臭氧
可吸入颗粒物
支持
液氮 剂

环境问题
臭氧层破坏
燃料
大量使用
电光源
加强监测
能源
空气污染
造成
保护措施
预防和治理
物质的分类


一种物质组成
多种物质组成
如:空气
发光
很不
保护
冷冻
燃烧
比较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
酸雨
植树种草
清洁
化石
氧气
0.94
78
纯净
混合
化学性质
①空气中燃烧发
色火焰
②在氧气中燃烧发明亮 色火焰③生成 气味的气体
【注意】放少量水吸收气体防 .
①空气中燃烧发 光
②氧气中燃烧发 光
③生成使 石灰水
变 的气体
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 ,发黄光
【注意】放少量水加快 。
1.表面除 ,绑火柴 。
2.铁丝绕成螺旋状(增大       )
3.瓶中加 或沙(防止 )
使    木条复燃。
使    木条烧的更旺
无色无臭
密度比空气
   溶于水
液氧   色
①空气中 燃烧
②氧气中 燃烧
  四射
③生成 色 体
【注意】
C + O2 点燃
P + O2 点燃
S + O2 点燃  
Fe + O2 点燃
淡蓝
CO2
P2O5
SO2
Fe3O4


澄清
白烟
冷却
淡蓝
蓝紫
刺激性
污染
不能
剧烈
火星


铁锈
提高温度
接触面积

生成物烫裂瓶底
浑浊
物理性质
氧气
助燃性
检验方法
带火星
燃着的
不易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铁 .
细胞呼吸
食物腐烂
粮食酿酒
反应
反应
剧烈燃烧
反应基本类型
C + O2 点燃
P + O2 点燃
S + O2 点燃
Fe + O2 点燃
检验方法:使 木条复燃
缓慢氧化
放热 不发光
H2O2 H2O + O2↑
MnO2
反应
氧气制法
工业制法:
分离 态空气
实验室制法
物理变化
液态   气( -183℃ )
  气( -196℃ )
蒸发
石蜡+氧气 点燃 水+二氧化碳
放热发光
KMnO4 △  K2MnO4+ MnO2+ O2↑
催化剂
科学家闵恩泽
氧化
生锈
CO2
P2O5
SO2
Fe3O4
化 合
分 解


带火星

铁 .
动物呼吸
食物腐烂
粮食酿酒
反应
反应
剧烈燃烧
反应基本类型
C + O2 点燃
P + O2 点燃
S + O2 点燃
Fe + O2 点燃
检验方法:使 木条复燃
缓慢氧化
放热 不发光
KMnO4 △   + + ↑
H2O2 + ↑
MnO2
反应
氧气制法
工业制法:
分离 态空气
实验室制法
物理变化
液态   气( -183℃ )
  气( -196℃ )
蒸发
石蜡+氧气 点燃 水+二氧化碳
放热发光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催化剂
科学家闵恩泽
1.检查 。
2.装药品, 。
3.固定装置, 向下斜
4.点燃酒精灯先 后加热
5.收集氧气(排水法)
6.先把导管移离 。
7.再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色固体
防止 进入导管
防止 回流使试管破裂
气泡 时,开始收集
气泡从 时,说明满了
防止 ,造成试管炸裂
色粉末

实验步骤
密度比空气 ,
且不与空气反应
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收集方法
发生装置 和 收集装置
KMnO4 △ → K2MnO4 + + ↑
加热→ + 二氧化锰 + 氧气
不易

排水
向上排空气
高锰酸钾
锰酸钾
暗紫

MnO2
O2
装置气密性
塞棉花
试管口
粉末
水槽
冷凝水
连续均匀冒出
水倒吸
瓶外冒出
预热
氧气制法
工业制法
实验室制法
分离液态空气
变化
变化
步骤: 定 点 收 。
可以
液态 气(-183℃)
气(-196℃)
蒸发

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
用 木条放瓶口验满
△ → + + ↑
+ ↑
MnO2
装置改进
漏斗下端要
反应速率
在反应中 和 不变
棉花


化学
分解
KMnO4
K2MnO4
MnO2
O2
查 装 移 熄
带火星
催化
H2O2
H2O
O2
控制反应速率
长颈
伸到液面以下
改变
质量
化学性质
物理
氧气制法
工业制法
实验室制法
分离液态空气
变化
变化
步骤: 定 点 收 。
可以
液态 气(-183℃)
气(-196℃)
蒸发

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
用 木条放瓶口验满
△ + + ↑
+ ↑
MnO2
装置改进
漏斗下端要
反应速率
在反应中 和 不变
棉花
1.检查 。
2.装药品, 。
3.固定装置, 向下斜
4.点燃酒精灯先 后加热
5.收集氧气(排水法)
6.先把导管移离 。
7.再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色固体
防止 进入导管
防止 回流使试管破裂
气泡 时,开始收集
气泡从 时,说明满了
防止 ,造成试管炸裂
色粉末

实验步骤
密度比空气 ,
且不与空气反应
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收集方法
发生装置 和 收集装置
△ + + ↑
验满:将 放在 , 则满
化学性质
①空气中燃烧发
色火焰
②在氧气中燃烧发明亮 色火焰③生成 气味的气体
【注意】放少量水吸收气体防 .
①空气中燃烧发 光
②氧气中燃烧发 光
③生成使 石灰水
变 的气体
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 ,发黄光
【注意】放少量水加快 。
1.表面除 ,绑火柴 。
2.铁丝绕成螺旋状(增大       )
3.瓶中加 或沙(防止 )
使    木条复燃。
使    木条烧的更旺
无色无臭
密度比空气
   溶于水
液氧   色
①空气中 燃烧
②氧气中 燃烧
  四射
③生成 色 体
【注意】
C + O2 点燃
P + O2 点燃
S + O2 点燃  
Fe + O2 点燃
物理性质
氧气
助燃性
检验方法
氧化性
点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