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制取氧气 课件(2课时打包下载) 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课题2制取氧气 课件(2课时打包下载) 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资源简介

(共10张PPT)
1. 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表达式:           ,
现象:   燃烧,   四射,生成        。
2. 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表达式:           ,
现象:发出   色火焰,生成           。
3. 碳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表达式:           ,
现象:发  光,  热,生成            。
4. 以上都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于    反应。
  都是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叫作    反应。
5. 氧气的工业制法:是利用氧气和氮气的    不同,
分离    空气。(属于    变化)
6. 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叫作    反应。
C + O2 点燃 CO2
S + O2 点燃 SO2
Fe + O2 点燃 Fe3O4
剧烈
火星
黑色固体
蓝紫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氧化
化合
【知识回顾】
沸点
液态
分解
物理


单 质
化合物
物质分类
一种物质
多种元素组成
一种元素组成
(多种物质组成)如:空气
纯净
混合
氯气:  ; 铁: ; 
水: ;  
二氧化硫:    ;
: K2MnO4
: KMnO4  
高锰酸钾
锰酸钾
Cl2
Fe
SO2
H2O
课题02.3.1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一、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文字表达式: 。
符号表达式: + + 。
高锰酸钾是 色固体,溶于水会形成 色溶液。
暗紫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KMnO4
K2MnO4
MnO2
O2↑

二、高锰酸钾制氧气操作步骤:
1. 检查装置的 ,
(在密闭环境中,利用气体 的原理,使气压改变)
将导管 ,再用手紧握试管,如果导管口出现 ,
松开手后,导管中形成 。说明装置不漏气。
2. 装药品,在试管口放 ,防止加热时 进入导管。  
(可能造成水槽中出现紫色,或导管堵塞)
气密性
气泡
一段水柱
放入水中
一团棉花
粉末
热胀冷缩
3. 固定试管,
仪器组装原则:先 后 ,先左后右。
试管口要略向 倾斜,为了防止 倒流到试管
底部使试管炸裂。导管不要伸入试管太长(利于空气排出),
铁夹夹在离试管口1/3处。
4. 点燃酒精灯,试管外壁不能有 ,给试管加热要先
  用酒精灯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进行 ,
然后用酒精灯的 焰集中加热药品部位。

冷凝水


预热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5. 收集气体(依据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选择收集装置)
① 收集较纯净的氧气用 法,如图 C 。
(依据:氧气 溶于水)
【注意】刚开始冒出的气泡是 。
要等到气泡 地放出时开始收集。
当气泡从 冒出时,说明满了。
在 盖好玻璃片,拿出集气瓶 放。
连续均匀
瓶外
排水
空气
水下

不易
② 收集干燥的氧气用 法,如图 E 。
(依据:氧气密度比空气 )
检验方法: 。
验满方法:用带火星木条放在 检验,复燃则说明满了。【注意】排空气法导管要伸到瓶底,排水法不用。
瓶口
向上排空气
伸入带火星木条,看是否复燃

6. 先将导管移出 ,
7. 再熄灭酒精灯。
防止 ,
造成试管炸裂。
【七步骤】
① 查 ② 装 ③ 定 ④ 点 ⑤ 收 ⑥ 移 ⑦ 熄 。
(记忆: )
某同学制得的氧气浓度较低,可能的原因:
1.用排空气法收集,时间不够长;
2.用排水法收集,开始时集气瓶中水 ;
3.没等到 时就开始收集;等。
水槽中的水被吸入试管
没有装满
气泡连续均匀放出
茶 庄 定 点 收 余 息
水槽
注意:排水法和排空气法收集都达不到纯净
不易

排水
向上排空气
高锰酸钾
锰酸钾
暗紫

MnO2
O2
装置气密性
塞棉花
试管口
粉末
水槽
冷凝水
连续冒出
水倒吸
瓶外冒出
预热(共9张PPT)
1. 高锰酸钾制氧气,放药品前要先            。
2. 装药品时,在试管口还要放 ,防止 进入导管。
3. 试管口要略向 倾斜,防止 倒流使试管破裂。
4. 给试管加热要先 ,然后用酒精灯的 焰集中加热。
5. 氧气的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   ,    溶于水。
收集较纯净的氧气用 法,要等到气泡  地 
  放出时,开始收集。当气泡从 冒出时,说明满了。
  收集干燥的氧气用 法。
  用带火星木条放在 检验,如果复燃,说明满了。
6. 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 , 再熄灭酒精灯。
  防止 , 造成试管炸裂。
检查装置气密性
棉花
粉末

冷凝水

预热
连续均匀
瓶外
排水
瓶口
向上排空气
水槽中的水被吸入试管
水槽
【知识回顾】

不易


单 质
化合物
物质分类
一种物质
多种元素组成
一种元素组成
(多种物质组成)如:空气
纯净
混合
氢气:  ; 锌: ; 
水: ;  
三氧化二铝:    ;
: KMnO4
: K2MnO4  
高锰酸钾
锰酸钾
H2
Zn
Al2O3
H2O
课题02.3.2
催化剂
一、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加热高锰酸钾:
( 色固体)
反应表达式: 。
2. 分解过氧化氢:
( 色溶液)
反应表达式: 。
 【注意】二氧化锰是 色、 溶于水的固体粉末。

H2O2 H2O + O2↑
MnO2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 + 氧气
KMnO4 △ K2MnO4 + MnO2 + O2↑
暗紫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二、探究二氧化锰在分解过氧化氢实验中的作用
① 过氧化氢溶液常温下慢慢分解,加热至沸腾才有较多氧气,
  加入二氧化锰,反应加快,不用加热就立即产生大量氧气。
② 反应结束后,再多次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均能立即产生氧气。
说明:二氧化锰没有消耗 ( 不变),
仍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 性质不变).
质量
化学
三、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 作用)
1. 催化剂特点:(一 变,二不变)
① 能 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易错点】
② 本身 和 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
2.【注意】:
① 如右图,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② 催化剂不一定都是“加快”反应 。
③ 同一个反应可以有不同的催化剂。
  硫酸铜对过氧化氢分解也有催化作用。
④ 催化剂有参加反应。 (先反应后生成)
改变
质量
化学性质
催化
四、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A 装置属于固体加热型,B 装置属于固液不加热型,
  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发生装置选  。
  装置的改进:
使用①时,应将长颈漏斗下端伸到 ,形成液封。
若用②中分液漏斗或注射器代替长颈漏斗,
可以控制 。
液面以下
反应速率
分液漏斗

锥形瓶
长颈漏斗

B
五、验证氧化铁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1. 先证(一变)氧化铁能否 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分别在两个锥形瓶中放入 的过氧化氢,
其中一个与氧化铁混合。(如图)
对比 时间内产生氧气的体积。
或者对比 。
2. 再证(二不变)氧化铁的 和 没有变化。
① 实验后将氧化铁洗净、 ,再称量,与实验前对比。
② 把它再与 混合,看是否仍可以加快反应。
3. 写出反应表达式:

干燥
过氧化氢
改变
质量
化学性质
相同质量和浓度
相同
产生相同体积的氧气所用的时间
H2O2 H2O + O2↑
氧化铁
物理


化学
分解
KMnO4
K2MnO4
MnO2
O2
查 装 移 熄
带火星
催化
H2O2
H2O
O2
控制反应速率
长颈
伸到液面以下
改变
质量
化学性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