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少年当自强 说课稿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 少年当自强 说课稿

资源简介

少年当自强
一、学什么
(一)教材内容、地位、课标、学情分析(融合在一起写)
《少年当自强》选自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五课《少年的担当》,本框是第五课的落脚点,在引导学生胸怀世界、心系祖国的基础上,使学生认识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民族未来紧密相连,青少年的责任是时代赋予的,要为建设祖国做好准备,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关切人类问题和世界局势,有忧患意识。
临近毕业升学,学生对现阶段的学习会有一定的茫然与焦虑,同时面对未来需要做出一定的选择与思考。面对社会、国家的发展变化,学生虽有一定的了解与关注,但在心理上还是有一定的距离,考虑得较少,更谈不上对国际局势的关注与忧患意识的存在。
依据2022版《道德与法治》课标内容:本课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发展”“认识国情,爱我中华”。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关系,提高民族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通过本框学习,引导学生认识时代赋予青少年的机遇和使命,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成为中华民族的栋梁,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风貌,承担起推动人类共同发展的责任。
确立重难点
重点:提升个人素养,理解走向世界的意义及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必须具备的素养和能力。
难点:如何提升个人素养,如何为世界添光彩的具体做法。
(三)拟定学习目标
1.能通过案例和素材等信息知道青少年的责任是时代赋予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责任。
2.通过不断自我更新,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正确认识个人与世界的关系。
3.理解青少年的品格影响着国家未来发展,懂得要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承担起推动人类共同发展的责任。落实政治认同和道德修养等核心素养。
二、怎么学(包括为什么这样学,如果课本中的栏目好的就用,建议用1个案例到底,注重新)
教学思路:本节课四个教学环节中,都选取了相匹配的教学素材,看起来较为分散的素材片段,实际上有教师的整体思考与设计。
第一个教学环节中,突出的关键词是:经典故事、科技人才和国之重器。第二个教学环节中,突出的关键词是:时代先锋、各行各业和丰富多元。第三个教学环节中,用与时俱进的时事素材,生动鲜活地呈现出主要观点。第四个教学环节中,侧重将知识与情感体验回归到学生身边的真实生活中,用同龄伙伴的故事启发学生,产生共鸣。
(一)整个一节课
导入环节:巴黎奥运会巴黎奥运会乒乓球男女单打比赛7月31日在南巴黎竞技场四号馆全面展开。中国乒乓球队的樊振东、孙颖莎一日双赛并全部取胜,晋级八强。而男单头号种子王楚钦爆冷不敌瑞典选手莫雷加德,无缘十六强。
樊振东当日先后对阵中国香港老将黄镇廷、美国选手卡纳克·杰哈。在队友王楚钦爆冷出局后,樊振东成为中国男单“独苗”,这也让他背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樊振东状态稳定,且两个对手的实力明显弱于他,最终樊振东以4比1、4比0连胜两场,杀入男单八强。
思考:从樊振东身上展现出什么优秀品质值得我们青少年学习
提示:胸怀祖国,爱国主义;顽强拼搏,永不放弃、实干、有冲劲。
设计意图:用近期热点素材导入,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易于进入本节内容。
师生合作探究
探究一:榜样故事激发思考
播放视频《致敬国之脊梁!“两弹元勋”邓稼先》
(1)邓稼先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
(2)这些品质对你的个人成长有什么重要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通过视频,引发学生兴趣,思考归纳问题。内容选择上选用了教材上的经典人物故事的视频一一学生思考,最终得出结论: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个人的未来与民族的未来紧密相连。
探究二:年轻团队,引领行动
这个环节中,以“北斗”团队为例以重点介绍了年轻有为的团队。这些年轻
团队与学生的年龄更贴近,与学生同处一个时代,更能唤起学生情感上的认同。还有一个年龄更小的团队,那就是中国数独队,最小的队员仅仅13岁,比我们九年级的学生还要小,正应了那句话“有志不在年高”,而且各行各业都能有贡献有成绩。
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素材的分享,引发学生思考,得出本环节的结论:青少年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命运。青少年的品格影响着国家未来发展。
探究三:女排精神,家国情怀
首先通过教材上不同历史阶段的名言警句引1入话题,和学生一起去感受对国家的热爱之情、责任之感古而有之。再配合女排精神进行解读,让学生深刻感受爱国情怀,古而有之,而又在继承与发展。素材呈现之后,还要回到学生身边,回到学生真实的学习生活中。
设计意图:引入这一环节,一方面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另一方面通过活动,也提升了他们热爱祖国,自强不息,关心他人,奉献社会等道德情操。
第四个环节:从我做起,承担责任。
本环节利用教材上的探究与分享活动,引引导学生深层思考,并将这种思考与自己、与现实结合起来。青少年是培养品格、涵养情怀的关键时期。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唤起学生爱国情怀的同时,给出具体的可借鉴、可执行的建议,让学生将所悟所感落实在实际行动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逐步成为能够勇担历史使命的接班人。
设计意图:本环节青少年应该有怎样的情怀与行动呢?..这些问题开放度都很大,学生可以从各自不同的切入点进行思考,相互交流启发,课堂中会拥有更加多元的声音;开放性问题的出现,会引导学生进行深度的思考,学生的思维量就有了一定的保持,长时间训练下去,学生们对问题的分析与看法就会更加深刻与成熟。
(二)作业(要有意图)
找寻身边的自强故事。结合本课学学,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走访社区、机关等单位,挖掘身边的自强故事。写一篇宣讲稿。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将书本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建立对美好社会和国家的感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