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重庆市七中小升初数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重庆市七中小升初数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重庆市七中小升初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都给出了代号ABCD的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卷对应的方框内
1.(4分)在一幅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地相距10厘米,一辆汽车以80千米/时的速度从A地开往B地,(  )小时可到达B地。
A.5 B.5.25 C.6 D.6.25
2.(4分)含水量90%的水果200kg,在放了2周后,含水量降低为75%,水果重量减少(  )kg。
A.0 B.200 C.120 D.80
3.(4分)开学前,甲、乙、丙三人拿出同样多的钱,合伙购买同种规格的文件夹,买来后,甲、乙分别比丙多拿了5、7个文件夹,最后结算时,甲付给丙8元,乙应付给丙(  )元。
A.24 B.11.2 C.14 D.17.5
4.(4分)学校合唱队有36人,比科技组人数的一半多12人,科技组有(  )
A.72人 B.48人 C.24人 D.130人
5.(4分)如图,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分成四个三角形,其中三角形乙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三角形甲的面积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A.150 B.120 C.100 D.300
6.(4分)在一次学校义务劳动中,安排20人挖土,28人抬土.据观察发现1人挖出的土,需2人才能及时抬走,那么应从挖土人员中抽调(  )人到抬土队伍中来.
A.2 B.4 C.6 D.8
7.(4分)已知a、b、c都是整数,则下列三个数,,中,整数的个数是(  )
A.至少有一个 B.仅有一个
C.仅有两个 D.三个都是
8.(4分)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底面周长的比是3:2,体积比是3:2,那么这个圆柱和这个圆锥高的比是(  )
A.3:2 B.4:9 C.2:3 D.2:9
9.(4分)将9个数从左到右排成一行,从第3个数开始,每个数恰好等于它前两个数之和,如果第8个数和第9个数分别是76和123,那么第一个数是(  )
A.1 B.2 C.3 D.4
10.(4分)如图中每个等边三角形的面积为1平方米,则三角形ABC的面积是(  )
A.9平方米 B.10平方米
C.10.5平方米 D.11平方米
二.填空题(本大题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中,请将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卷中对应的横线上
11.(4分)六(3)班10名同学进行乒乓球比赛,每2名同学之间都要进行一场比赛,则一共需要比赛     场。
12.(4分)6条谜语让50人猜,共猜对了178条次.已知每人至少猜对2条,且猜对2条的有16人,猜对4条的有9人,猜对3条和5条的人数一样多,那么6条全猜对的有    人.
13.(4分)把7个数排成一排,它们的平均数是30,前3个数的平均数是28,后5个数的平均数是33,第3个数是     。
14.(4分)如图所示,动点P从第一个数0的位置出发,每次跳动一个单位长度,第一次跳动一个单位长度到达数1的位置,第二次跳动一个单位长度到达数2的位置,第三次跳动一个单位长度到达数3的位置,第四次跳动一个单位长度到达数4的位置,……,依此规律跳动下去,点P从0跳动6次到达P1的位置,点P从0跳动21次到达P2的位置,点P1、P2、P3……Pn在一条直线上,则点P从0跳动     次可到达P14的位置。
三.计算题(本大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15.(10分)计算题。
(1)1×2×3+2×3×4+3×4×5+……+9×10×11
(2)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34分)
16.(8分)如图,在梯形ABCD中,BE:AD=7:5,BE:BC=4:9,若△ADF的面积比△BEF的面积小8cm2,求梯形ABCD的面积。
17.(8分)甲、乙、丙三个容器,分别装有100克、200克、300克水。在无溢出的情况下,把某种浓度的糖水50克倒入甲容器中,混合后取出100克倒入乙容器中,再次混合后又从乙容器中取出200克倒入丙容器中。最终丙容器中的糖水浓度为1%。请问:最早倒入甲容器中的糖水浓度是多少?
18.(8分)一水果店主分两批购进某一种水果。第一批所用资金为2400元,因天气原因水果涨价,第二批所用资金是2700元。由于第二批每箱单价比第一批单价多10元,以致购买的数量比第一批少25%。
(1)该水果店主购进两批水果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元?
(2)该水果店主计划两批水果的售价均定为每箱40元,实际销售时按计划无损耗售完第一批后,发现第二批水果品质不如第一批,于是该店主将售价下降a%销售,结果还是出现了20%的损耗,但这两批水果销售完后仍赚了1716元,求a的值。
19.(10分)一个三位正数M,其各位数字均不为零且互不相等,若从M的百位数字、十位数字、个位数字中任选两个组成一个新的两位数,并将得到的所有两位数求和,我们称这个和为M的“团结数”,如123的“团结数”为12+13+21+23+31+32=132。
(1)请求出427的“团结数”;
(2)若一个三位正整数N,其百位数字为2,十位数字为a,个位数字为b,且各位数字互不相等(a≠0,b≠0),若N的“团结数”与N之差为24,求N的值。
2025年重庆市七中小升初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A B C B A D C B
一.选择题(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都给出了代号ABCD的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卷对应的方框内
1.(4分)在一幅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地相距10厘米,一辆汽车以80千米/时的速度从A地开往B地,(  )小时可到达B地。
A.5 B.5.25 C.6 D.6.25
【解答】解:1050000000(厘米)
50000000厘米=500千米
500÷80=6.25(小时)
答:6.25小时可到达B地。
故选:D。
2.(4分)含水量90%的水果200kg,在放了2周后,含水量降低为75%,水果重量减少(  )kg。
A.0 B.200 C.120 D.80
【解答】解:200﹣200×(1﹣90%)÷(1﹣75%)
=200﹣200×10%÷25%
=200﹣20÷25%
=200﹣80
=120(千克)
答:水果重量减少120千克。
故选:C。
3.(4分)开学前,甲、乙、丙三人拿出同样多的钱,合伙购买同种规格的文件夹,买来后,甲、乙分别比丙多拿了5、7个文件夹,最后结算时,甲付给丙8元,乙应付给丙(  )元。
A.24 B.11.2 C.14 D.17.5
【解答】解:5+7=12(个)
12÷3=4(个)
5 4=1(个)
8÷1=8(元)
7 4=3(个)
3×8=24(元)
答:乙应付给丙24元。
故选:A。
4.(4分)学校合唱队有36人,比科技组人数的一半多12人,科技组有(  )
A.72人 B.48人 C.24人 D.130人
【解答】解:(36﹣12)×2
=24×2
=48(人)
答:科技组有48人。
故选:B。
5.(4分)如图,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分成四个三角形,其中三角形乙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三角形甲的面积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A.150 B.120 C.100 D.300
【解答】解:由分析可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10÷()
=10
=100(平方厘米)
答: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00平方厘米。
故选:C。
6.(4分)在一次学校义务劳动中,安排20人挖土,28人抬土.据观察发现1人挖出的土,需2人才能及时抬走,那么应从挖土人员中抽调(  )人到抬土队伍中来.
A.2 B.4 C.6 D.8
【解答】解:设x人去挖土,
2x=48﹣x
2x+x=48
x=16
20﹣16=4(人)
答:应从挖土人员中抽调4人到抬土队伍中来.
故选:B。
7.(4分)已知a、b、c都是整数,则下列三个数,,中,整数的个数是(  )
A.至少有一个 B.仅有一个
C.仅有两个 D.三个都是
【解答】解:当a,b,c都为偶数时,则a+b,a+c,c+b的和为偶数,
那么,,都为整数;
当a,b,c都为奇数时,则a+b,a+c,c+b的和为偶数,
那么,,都为整数;
当a,b,c中有一个偶数,两个奇数时,a+b,a+c,c+b的和中有两个为奇数,一个为偶数,
那么,,只有一个为整数;
当a,b,c中有一个奇数,两个偶数时,a+b,a+c,c+b的和中有两个为奇数,一个为偶数,
那么,,只有一个为整数;
所以,如果a,b,c是三个任意整数,那么,,中至少有一个为整数;
故选:A.
8.(4分)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底面周长的比是3:2,体积比是3:2,那么这个圆柱和这个圆锥高的比是(  )
A.3:2 B.4:9 C.2:3 D.2:9
【解答】解:设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则圆锥的底面半径是2,设圆柱的体积是3,则圆锥的体积是2,
则:[3÷(π×32)]:[2(π×22)]

=2:9.
答:这个圆柱和这个圆锥的高的比是2:9.
故选:D.
9.(4分)将9个数从左到右排成一行,从第3个数开始,每个数恰好等于它前两个数之和,如果第8个数和第9个数分别是76和123,那么第一个数是(  )
A.1 B.2 C.3 D.4
【解答】解:第7个:123﹣76=47
第6个:76﹣47=29
第5个:47﹣29=18
第4个:29﹣18=11
第3个:18﹣11=7
第2个:11﹣7=4
第1个:7﹣4=3
即这9个数为3、4、7、11、18、29、47、76、123。
故选:C。
10.(4分)如图中每个等边三角形的面积为1平方米,则三角形ABC的面积是(  )
A.9平方米 B.10平方米
C.10.5平方米 D.11平方米
【解答】解:3+2+4+1=10(平方厘米)
答:三角形ABC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
故选:B.
二.填空题(本大题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中,请将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卷中对应的横线上
11.(4分)六(3)班10名同学进行乒乓球比赛,每2名同学之间都要进行一场比赛,则一共需要比赛  45  场。
【解答】解:10×(10﹣1)÷2
=90÷2
=45(场)
答:一共需要比赛45场。
故答案为:45。
12.(4分)6条谜语让50人猜,共猜对了178条次.已知每人至少猜对2条,且猜对2条的有16人,猜对4条的有9人,猜对3条和5条的人数一样多,那么6条全猜对的有 5  人.
【解答】解:设猜对3条和5条的人数一样多,分别为x人,则猜对6条的有50﹣16﹣9﹣2x=25﹣2x人,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2×16+4×9+3x+5x+(25﹣2x)×6=178,
32+36+8x+150﹣12x=178,
218﹣4x=178,
4x=40,
x=10,
则6条全猜对的有:25﹣2×10=5(人),
答:6条全猜对的有5人.
故答案为:5.
13.(4分)把7个数排成一排,它们的平均数是30,前3个数的平均数是28,后5个数的平均数是33,第3个数是  39  。
【解答】解:7个数的和是:30×7=210
前3个数的和是:28×3=84
后5个数的和是:33×5=165
前3个数的和与后5个数的和加起来为:84+165=249
249﹣210=39
所以第3个数是39。
故答案为:39。
14.(4分)如图所示,动点P从第一个数0的位置出发,每次跳动一个单位长度,第一次跳动一个单位长度到达数1的位置,第二次跳动一个单位长度到达数2的位置,第三次跳动一个单位长度到达数3的位置,第四次跳动一个单位长度到达数4的位置,……,依此规律跳动下去,点P从0跳动6次到达P1的位置,点P从0跳动21次到达P2的位置,点P1、P2、P3……Pn在一条直线上,则点P从0跳动  903  次可到达P14的位置。
【解答】解:由题意知,跳动1+2+3=6(个)单位长度到P1,从P到P2再跳动4+5+6=15(个)单位长度,归纳可得:从上一个点跳到下一个点跳动的单位长度是三个连续的正整数的和,
因为14×3=42,所以点P从0跳到P14跳动了:
1+2+3+4+……+42
=903
所以点P从0跳动903次可到达P14的位置。
故答案为:903。
三.计算题(本大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15.(10分)计算题。
(1)1×2×3+2×3×4+3×4×5+……+9×10×11
(2)
【解答】解:(1)1×2×3+2×3×4+3×4×5+……+9×10×11
=2970
(2)因为
所以
所以
得:
所以
所以
得:5x﹣4=36
解得:x=8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34分)
16.(8分)如图,在梯形ABCD中,BE:AD=7:5,BE:BC=4:9,若△ADF的面积比△BEF的面积小8cm2,求梯形ABCD的面积。
【解答】解:已知△ADF的面积比△BEF的面积小8平方厘米
则△ADB的面积比△ABE的面积小8平方厘米
已知BE:AD=7:5
则△ADB的面积与△ABE的面积的比是7:5
所以△ADB的面积:8÷(7﹣5)×7=28(平方厘米)
△ABE的面积:8÷(7﹣5)×5=20(平方厘米)
已知BE:BC=4:9
则△ABE的面积:△BDC的面积=4:9
所以△BDC的面积:28÷4×9=63(平方厘米)
20+63=83(平方厘米)
答:梯形ABCD的面积是83平方厘米。
17.(8分)甲、乙、丙三个容器,分别装有100克、200克、300克水。在无溢出的情况下,把某种浓度的糖水50克倒入甲容器中,混合后取出100克倒入乙容器中,再次混合后又从乙容器中取出200克倒入丙容器中。最终丙容器中的糖水浓度为1%。请问:最早倒入甲容器中的糖水浓度是多少?
【解答】解:1%×(200+300)
=0.01×500
=5(克)
5÷200=0.025=2.5%
2.5%×(100+200)
=0.025×300
=7.5(克)
7.5÷100=7.5%
7.5%×(50+100)
=0.075×150
=11.25(克)
11.25÷50=22.5%
答:一开始倒入试管甲中的糖水浓度是是22.5%。
18.(8分)一水果店主分两批购进某一种水果。第一批所用资金为2400元,因天气原因水果涨价,第二批所用资金是2700元。由于第二批每箱单价比第一批单价多10元,以致购买的数量比第一批少25%。
(1)该水果店主购进两批水果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元?
(2)该水果店主计划两批水果的售价均定为每箱40元,实际销售时按计划无损耗售完第一批后,发现第二批水果品质不如第一批,于是该店主将售价下降a%销售,结果还是出现了20%的损耗,但这两批水果销售完后仍赚了1716元,求a的值。
【解答】解:设水果店主购进第一批这种水果每箱的单价是x元。
1800x+18000=2700x
2700x﹣1800x=18000
900x=18000
x=18000÷900
x=20
20+10=30(元)
答:水果店主购进第一批水果单价是20元,第二批单价是30元。
(2)2400÷20×(40﹣20)+2700÷30×(1﹣20%)×40(1﹣a%)﹣2700=1716
120×20+90×0.8×40(1﹣a%)﹣2700=1716
2400+2880(1﹣a%)﹣2700=1716
2400+2880﹣2880a%﹣2700=1716
2580﹣28.8a=1716
28.8a=864
a=30
答:a的值是30。
19.(10分)一个三位正数M,其各位数字均不为零且互不相等,若从M的百位数字、十位数字、个位数字中任选两个组成一个新的两位数,并将得到的所有两位数求和,我们称这个和为M的“团结数”,如123的“团结数”为12+13+21+23+31+32=132。
(1)请求出427的“团结数”;
(2)若一个三位正整数N,其百位数字为2,十位数字为a,个位数字为b,且各位数字互不相等(a≠0,b≠0),若N的“团结数”与N之差为24,求N的值。
【解答】解:(1)根据“团结数”的定义,从427的百位数字4、十位数字2、个位数字7中任选两个组成新的两位数,有42、47、24、27、74、72。
将这些两位数求和:42+47+24+27+74+72
=(42+24)+(47+74)+(27+72)
=66+121+99
=187+99
=286
答:427的“团结数”是286。
(2)已知三位正整数N,百位数字为2,十位数字为a,个位数字为b,且各位数字互不相等(a≠0,b≠0)。先求 N 的“团结数”,从 2、a、b 中任选两个组成新的两位数,有 2a、2b、a2、ab、b2、ba。将这些两位数求和:20+a+20+b+10a+2+10a+b+10b+2+10b+a
=(20+20+2+2)+(a+10a+10a+a)+(b+b+10b+10b)
=44+22a+22b
N 可以表示为 200+10a+b。
因为N的“团结数”与N之差为24,所以可列方程:
(44+22a+22b)﹣(200+10a+b)=24
44+22a+22b﹣200﹣10a﹣b=24
(22a﹣10a)+(22b﹣b)+44﹣200=24
12a+21b﹣156=24
12a+21b=24+156
12a+21b=180
4a+7b=60
因为a、b为整数且 1≤a≤9,1≤b≤9,a≠b,a≠0,b≠0。
通过试值法,当a=8时,
4×8+7b=60,32+7b=60,7b=28,b=4。
当a=1时,4×1+7b=60,4+7b=60,7b=56,b=8。
答:N的值为284或21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