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蜀中学2026届高三8月适应性月考(一)生物学试题(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6届高三8月适应性月考(一)生物学试题(有答案)

资源简介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6届高三8月适应性月考(一)生物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科研团队在空间站发现全新微生物物种“天宫尼尔菌”(一种产芽孢的杆状细菌),为探索生命在宇宙中的适应性与演化潜力提供了宝贵样本。下列关于该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紫外线照射30分钟可有效杀灭天宫尼尔菌
B.天宫尼尔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以环状形式存在于拟核区
C.天宫尼尔菌可能来源于空间站极端环境诱导某些细菌发生的定向变异
D.该菌若能合成抵御太空辐射的相关蛋白质,其加工过程不需生物膜系统参与
2.植物生长发育不同阶段所需的元素种类有所差异,合理施肥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如图1表示土壤中甲、乙两种元素浓度变化与某种植物生长速率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据图判断,甲为该植物的微量元素
B.合理施肥时,乙的最佳施用浓度为C左右
C.施用超过D浓度的乙导致植物生长速率下降的可能原因是失水
D.持续保持甲乙供应量相等可能会导致植物不能正常生长
3.单盐毒害是指植物培养在单一盐分的溶液中,不久将会呈现生长迟缓甚至死亡的现象。下表是利用0.1mol/L NaCl溶液、0.1mol/L CaCl 溶液、0.1mol/L KCl溶液进行实验时, 某植物根的生长情况:
组别 1组 2组 3组 4组
溶液 NaCl
根的总长度 (mm) 59 70 254 324
注:3、4组为不同溶液的等体积混合,各组对植物的其他处理条件均相同。
下列说法或推测不正确的是
A.单盐毒害现象可能与外界盐溶液浓度太低有关
巴蜀中学月考(一)··第1 页,共10 页
B.1、2组对照说明单盐毒害的程度可能与无机盐离子的类型有关
C.将植物培养在与0.1mol/LNaCl溶液渗透压相等的海水中,不会发生单盐毒害
D.单盐毒害现象说明无法利用清水与单独加入某种无机盐的溶液对照来验证该种无机盐的功能
4.人运动时,体内脂肪与糖类的供能比例如图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同等质量下,脂肪比糖类氧化分解需要消耗更多的氧
B.高强度运动下,细胞中的各种糖原可直接供能
C.中强度运动时,人体消耗的脂肪与糖类的量不相等
D.低强度运动比高强度运动更有助于人体进行减脂
5.图3为高等动物胰腺中某种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及定向转运的主要途径示意图,其中a代表核糖体,其上正在合成肽链。b~g表示细胞结构,①~⑨表示生理过程。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进入b的蛋白质与DNA结合形成复合体,则该蛋白质不可能被乙酰化
B.⑧过程形成的产物分泌时需经过细胞器c
C.细胞膜上转运蛋白的形成过程依次是⑤⑥⑧
D.水解酶被包裹在囊泡中,与高尔基体脱离后,经过程⑨形成溶酶体
6.科学发现的过程蕴含严谨的逻辑与方法。下列关于光合作用探索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希尔发现在含水和CO 的离体叶绿体悬浮液中加入铁盐或其他氧化剂,光照下可释放O
B.阿尔农发现光照下 ATP 合成总是与水的光解相伴随
C.鲁宾和卡门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D.恩格尔曼用水绵和乳酸菌进行实验,证明叶绿体释放氧气
7.科学家用离心技术分离得到有核糖体结合的微粒体,即膜结合核糖体。其核糖体上最初合成的多肽链含有信号肽 (SP)以及信号识别颗粒 (SRP)。研究发现,SRP 与SP 结合是引导新合成的多肽链进入内质网腔进行加工的前提,经囊泡包裹离开内质网的蛋白质不含SP,此时的蛋白质一般无活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膜结合核糖体可以存在于核膜、内质网膜上
B.包裹蛋白质离开内质网的囊泡的膜不属于生物膜系统
C. SP 合成缺陷的浆细胞中,无法进行抗体的加工和分泌
D.内质网腔中含有能够在特定位点催化肽键水解的酶
J
巴蜀中学月考(一)··第2 页,共10 页
8.寨卡病毒通过伊蚊叮咬传播,可导致婴儿患“小头症”,其模式图如图4。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使用富含葡萄糖的培养液培养寨卡病毒
B.寨卡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氧化分解可得到尿嘧啶、腺嘌呤
C.可用苏丹Ⅲ染液检测该病毒的囊膜
D.病毒的蛋白质一定在细胞内合成
9.科学家设计如下实验验证质子梯度能够驱动ATP 合成的假说:分别将细菌紫膜质、ATP 合酶、解偶联剂按图5所示加入人工脂质体上,光照处理后结果如图 (光照处理前人工脂质体两侧 H 浓度相等且在人工脂质体外提供ADP 和 Pi)。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TP 合酶具有催化和运输的作用
B.细菌紫膜质可能是一种光能驱动的 H 泵
C.解偶联剂是一类通过消除H 梯度阻断ADP 磷酸化的化合物
D.脂质体上的 ATP 合酶能够将光能转化为 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
10.某兴趣小组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依次置于甲、乙、丙三种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在三种溶液中均放置相同时间后进行观察(整个实验过程细胞都有活性),实验结果如图6。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外表皮从甲转移到乙溶液中会发生吸水过程
B.从乙转移到丙溶液中的细胞细胞液浓度与丙浓度相等
C.该实验可以确定甲、乙、丙起始浓度的相对大小
D.延长外表皮在甲中的时间,可能导致依次转移到乙、丙后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所占比例相同
巴蜀中学月考(一)··第3 页,共10 页
11.研究发现,甘蔗叶肉细胞产生的蔗糖进入伴胞细胞有共质体途径和质外体途径,分别如图7 中①、②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质外体的pH 是相对稳定的
B.细胞通过途径①的通道可实现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流
C.叶肉细胞上的转运蛋白都含有相应分子或离子的结合部位
D.加入H -ATP酶抑制剂可导致蔗糖进入伴胞细胞的速率下降
12.丙酮酸载体 (MPC)是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的特异性转运蛋白,负责将顺浓度扩散进内外膜间隙的丙酮酸转运进线粒体基质 (如图8)。研究发现,某些癌细胞中 MPC表达量显著降低,导致丙酮酸更多转化为乳酸。此外,MPC 的活性受磷酸化修饰调控:磷酸化的 MPC会失去转运功能,而去磷酸化可恢复其活性。下列相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A.若某物质能与MPC竞争性结合丙酮酸,会导致线粒体中 CO 生成量减少,细胞中乳酸积累量可能增加
B. MPC表达量降低的癌细胞,即使氧气充足,其线粒体基质中丙酮酸的消耗速率也会显著下降
C.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可通过去磷酸化MPC,加速丙酮酸进入线粒体以增强有氧呼吸
D.丙酮酸通过MPC逆浓度进入线粒体的能量来自内膜两侧的 H 浓度梯度,因此该过程不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
13.研究发现,睡眠调控与线粒体能量代谢密切相关。在果蝇模型中,清醒时睡眠调控神经元(dFBNs)受抑制,ATP 消耗减少;同时,摄入更多食物会导致dFBNs 内 NADH 过量积累,电子供给量远超ATP 合成需求。睡眠剥夺 (长时间清醒)时,电子在传递系统中堆积,可引发电子从传递系统泄漏,产生自由基等有害物质,并使得ATP 合成减少,线粒体过度分裂。若用AOX清除堆积的电子可显著降低睡眠需求。如图9,下列相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a]
巴蜀中学月考(一)··第4 页,共10 页
C. GMA 途径能减少叶绿体中有机碳的流失,并可能增加参与卡尔文循环的( 的量
D.在光照条件下,GMA 途径的建立使细胞中 主要来源于线粒体中甘氨酸和叶绿体中丙酮酸的分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 小题,共55分。
16.(10分)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以一定浓度的淀粉溶液及耐盐植物碱蓬中提取的β-淀粉酶作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实验步骤:
Ⅰ.取6支含有等量磷酸盐缓冲液 (pH=7)的试管编号,分别加入等量等浓度的淀粉溶液;
Ⅱ.在6支试管中依次加入等量等浓度的β-淀粉酶溶液;
Ⅲ. 迅速将6支试管分别放入0℃、20℃、40℃、60℃、80℃、100℃的水浴锅中保温5min后, 加入三氯乙酸;
Ⅳ.取出试管,离心取上清液,各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后放在60℃水浴锅中2min,观察各试管溶液颜色变化。
(1)测定酶活性时,磷酸盐缓冲液的作用是 ;推测步骤Ⅲ中加入三氯乙酸的目的是 。
(2)上述实验方案中存在一处错误,请将其改正: 。
(3)另一小组重复以上实验时发现各组还原糖生成量均明显偏高,可能的原因是 。(答一种即可)
(4)进一步研究发现碱蓬的细胞中β-淀粉酶含量在一定范围内与种植碱蓬的盐碱地土壤无机盐浓度呈正相关,从对高盐环境适应的角度说明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17.(9分)肺炎支原体是目前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感染人体后常会引发支原体肺炎。图12为支原体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肺炎支原体中可称之为蛋白质——核酸复合体的细胞结构是 (填序号)。
(2)广谱青霉素可抑制细菌的增殖,但支原体对其并不敏感,推测青霉素作用于细菌的 (填结构)。但作用于核糖体小亚基的四环素类抗生素可抑制支原体和细菌的增殖,却不会抑制人体细胞的增殖,原因可能是 。
(3)肺炎支原体能在宿主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滑行移动,但它不具备鞭毛或纤毛结构。科研人员发现,该运动依赖一种膜蛋白复合结构 (附着器)。
巴蜀中学月考(一)··第6 页,共10 页
①附着器由几十种蛋白质协同构成,其中某些蛋白还参与对外界黏附物质的识别。由此推测,附着器不仅具有机械运动的功能,还承担 的功能。
②肺炎支原体的滑行能力对其感染宿主组织至关重要,请分析该特征对其生存的意义: 。
18.(12分)地球上最重要的氧气生产者并非树木,而是水中的微小生物,比如硅藻。硅藻体内的光合色素主要包括叶绿素a、叶绿素c、胡萝卜素以及叶黄素。某研究小组开展了硅藻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结果如图13甲所示。图乙是硅藻光合作用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叶绿素c是硅藻的特征色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其溶解度低于类胡萝卜素,高于叶绿素a。根据图甲,4种色素中,硅藻含量最少的色素为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硅藻大多偏红色,其大量繁殖容易形成“赤潮”,试用所学知识分析,硅藻偏红色的可能原因是 。
(2)据图乙分析,使类囊体膜两侧H 浓度差增加的过程有 。
(3)研究发现,昼夜长短差异显著的地区,硅藻可通过光敏色素探测水体光谱变化感知水深。据此能否说明光敏色素的功能是吸收和传递光能 (填“是”或“否”)。
(4)为探究硅藻的呼吸方式,该小组将等量硅藻置于密闭黑暗的容器中,定期测定容器内O 、CO 相对含量,结果如下表。
0min 5min 10min 15min 20min 25min
相对含量 1 4 5.6 6.7 7.7 9.1
O 相对含量 20 17 15.8 15.0 14.6 14.4
①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填字母,多选)。
A.随着O 含量降低,第5min时硅藻开始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和(
B.若在10min时给予适宜光照,容器中的CO 含量会持续下降
C.0~5min硅藻进行有氧呼吸,NADH 的消耗过程都伴随着产生ATP
D. 15~20min产生的CO 最少, 10~15min参与呼吸作用的葡萄糖最少
E.若容器温度突然升高,25min后的CO 相对含量一定低于9.1,因为高温会抑制呼吸酶活性
a
巴蜀中学月考(一)··第7 页,共10 页
②若给予密闭环境中培养的硅藻一定量的 及适宜光照,一段时间后能在硅藻细胞中检测到含 O的物质有 (至少答3种)。
19. (12分) 水稻 ((2n=24)为闭花自花授粉植物,自然状态下是纯种。经太空诱变育种筛选获得甲、乙两株耐热突变体,蛋白质水平检测显示,二者均能产生激活蜡质合成的物质,从而耐高温。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为确定控制耐热性状的基因具体突变位点,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以甲为母本,乙为父本,杂交得 对甲、乙及 中的两株水稻进行测序,发现甲、乙编码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的X基因均发生了一处突变,结果如下表。
个体 甲 乙 号 号
表型 耐热 耐热 不耐热 耐热
基因测序结果 [366G/A] [480A/G] [366G/G]; [480A/A] [366G/A];
注:测序结果只给出基因的编码链的碱基序列。[366G/A]表示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编码链的第366位碱基分别为G和A,其他类似。
①以上测序结果体现了基因突变的 (答特性)。
②F -2号水稻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编码链的第480位碱基分别为 。
③Y 基因编码的酶催化蜡质合成,增强植物耐热性。该基因启动子处组蛋白乙酰化水平下降会导致染色质紧缩,抑制表达。推测甲乙植株获得耐热性的可能机制为 。
(2)颖壳是水稻种子外的保护壳,其颜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A基因将无色前体物质转化为棕色色素;B基因将棕色色素转化为紫色色素;当无色素时,颖壳为黄色。与耐热性相关的基因记为R/r(R相对r完全显性,控制耐热性状)。甲、乙杂交得 F ,F 自交得 F 。植株耐热性及所结种子颖壳颜色如下表。
P (♀) P (♂) F F
I 甲 耐热棕色 乙 耐热黄色 耐热紫色:不耐热紫色=3:1
Ⅱ 乙 耐热黄色 甲 耐热棕色 耐热紫色:不耐热紫色=3:1 紫色耐热 :紫色不耐热:黄色耐热:黄色不耐热:棕色耐热 :棕色不耐热=12:6:5:3:3:3
巴蜀中学月考(一)· 第8 页,共10 页
20.(12分)铁代谢在哺乳动物性别决定中起关键作用。母体孕期铁元素缺乏可导致雄性小鼠性别逆转 (性染色体组成为XY 个体的性腺发育为卵巢而非睾丸,表现为雌性表型),具体机制如下:
Ⅰ. Y染色体上的 Sry 基因是雄性发育的关键开关,需在胚胎发育特定时期激活;
Ⅱ. KDM3A 蛋白 (Fe 依赖型组蛋白去甲基化酶)通过去除 Sry基因启动子的抑制性标记,激活其表达;
Ⅲ.性腺细胞通过上调 Tfrc基因 (编码铁转运蛋白 TFR1)表达,主动富集 Fe 。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据图14,从分子机制角度分析,母体缺铁导致XY 型胚胎性别逆转的过程是:孕鼠缺铁→ →Sry基因无法激活→性腺向卵巢方向发育。
(2)为模拟孕期缺铁,研究人员构建了小鼠模型,技术路线如下表:
第一步:构建loxP 品系 第二步:构建 Cre品系 第三步:获得特异性条件敲除小鼠
在野生型小鼠 Tfre 基因两端插入两个 loxP 序列,获得转基因小鼠品系甲 (记作Tfre" ox/ flox, Cre Cre ) CreERT2是 Cre 重组酶与 ERT2 的融合蛋白 (由CreERT2融合基因表达生成),获得表达 CreERT2 蛋白的转基因小 鼠品系乙 (记作Tfrc , Cre Cre ) 甲、乙品系杂交得 F (记作Tfrc(lox/ , Cre Cre ), F 自由交配后筛选 F 中符合要求的目标小鼠
①第一步中,使用基因组编辑技术实现目的序列的插入(如图15所示)。首先根据目标序列设计向导DNA (转录出gRNA)序列;接着将向导DNA 与核酸酶基因一起克隆到载体中以制备重组分子;与此同时,人工合成ssODN;最后,将重组分子及ssODN同时导入 中,表达出核酸酶和gRNA,对目标序列进行切割及修复。
巴蜀中学月考(一)· 第9 页,共10 页
为得到符合要求的小鼠,在对切割位点A修复时,应使用以下哪种s sODN为模板 ________ (填字母)
②Cre重组酶可切除两同向 10xP 问序列;ERT2与他莫昔芬(4-0HT)结合后使CreERT2入核否则滞留细胞质。胚胎中所有细胞内均敲除 Tfrc基因会致死,现需对目标小鼠进行组织特异性敲除。转基因鼠乙的融合基因应插入到______________启动子后表达。通过在胚胎发育特定时期注射4-0HT诱导CreERT2进入细胞核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第三步中,目标小鼠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为验证 Tfrc基因敲除是否成功,可检测 Tfrc 基因的mRNA 水平;还可从___________________中提取总蛋白,检测 TFR1 蛋白的表达量。
生物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3 分,共45 分。在每参题绘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A A B D B B D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B C D C C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6. (每空2分, 共10分)
(1)维持反应体系的pH稳定 使β-淀粉酶变性失活,终止酶促反应
(2)先将淀粉和酶分别在对应温度下预热5min,再混合
(3)底物或酶加入过多、水浴时间超过2分钟、终止实验时间不及时、实验初始pH偏小、淀粉加入前放置时间过长已部分分解等
(4)高盐环境下淀粉酶含量增加,使细胞中淀粉水解增加,增加凝聚糖酸溶量,提高细胞内渗透压从而有利于吸收水分
17.(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9分)
(1) ④⑤
(2)细胞壁 人和原核细胞的核糖体小亚基不同
(3)①信息传递或信号识别 (1分)
②滑行运动有助于肺炎支原体在宿主表面快速迁移和短信 都淋面逃避免疫系统的清除,提高感染效率
18.(每空2分, 共12分)
(1)叶绿素c 硅藻体内的4种主要光合色素中,只有叶绿素a主要吸收红光及蓝紫光,叶绿素a含量较低,导致硅藻吸收的红光少,反射的红光多,硅藻偏红
(2) 水的光解产生H ; 合成NADPH消耗H
(3) 否
(4) ①CD
②O ;CO ;三碳化合物;五碳化合物等
时CO 含量下降,否则可能上升或稳定,并非“持续下降”,B错误。0~5min O 含量明显下降,进
19.(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12分)
(1)①随机性及不定向性
②A/A 或A/G (G/A参号
③X基因的突变使其编码的蛋白(或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活性降低,进而导致Y基因启动子处组蛋白乙酰化增加,Y基因表达增强,蜡质合成增加
(2)①aaBBRr(1分)R/r 与B/b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 紫色耐热:紫色不耐热:黄色耐热:黄色不耐热:棕色耐热:棕色不耐热=12:6:5:3:3:3(1分)
②将甲和乙杂交获得 F ,取F 花药进行单倍体育种,获得纯合植株后筛选紫色颖壳耐热个体,即为稳定遗传的耐热品系(或对 F 中的耐热紫色植株进行测序或 PCR 扩增后电泳鉴定,筛选纯合子自交保留)
20.(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12分)
(1)胚胎性腺细胞内 Fe 富集不足,导致KDM3A 蛋白活性降低,无法去除 Sry基因启动子的抑制性标记
(2) ①受精卵 a
②性腺细胞(组织)特异性(1分)可以确保在胚胎发育的关键时期敲除 Tfrc基因③Tfrcflox/flox, Cre Cre 和Tfrcflox/flox, Cre Cre 性腺组织 (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