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8张PPT)虞 美 人教学目标三体会李煜国破家亡、被囚异国的愁苦,深入理解词人的“愁”情。二分析本词的写作手法,学以致用。一了解李煜的生平,知人论世。一、课堂导入教学过程婉约词是宋词皇冠上一颗璀璨的夜明珠,它的开创者就是李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薄命君王,千古词帝。教学过程二、背景介绍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字重光,初名从嘉,后以“日以煜之昼,月以煜之夜”之意改名李煜。号钟隐、莲峰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一)了解作者教学过程二、背景介绍(精书法、绘画、音律,诗文,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以亡国的悲痛,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可谓“神品”。此时期的词作大多哀婉凄绝,主要抒写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往事的无限留恋。李煜在中国词史上被称为“千古词帝”,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李煜文、词、书、画创作均丰。其词的杰作包括《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一)了解作者教学过程二、背景介绍那是公园978年,李煜降宋的第三年,又到了七月七日,这天既是七巧节,又是李煜的生日,回忆在江南的时节,群臣祝贺,赐酒赐宴,歌舞欢饮,现在冷清清的与小周后夫妻二人,比囚犯只少了脚镣手铐,李煜无比伤感,填了两首词,填完后,李煜叫小周后唱出来,小周后轻启朱唇,歌声哀怨,令人闻之心碎呀。(二)创作背景(一)词牌《虞美人》来历楚汉相争,西楚霸王兵败乌江,听四面楚歌,发出感慨: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自知难以突出重围,便劝虞姬另寻生路。虞姬执意追随,拔剑自刎,香销玉殒。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了一种鲜红的花,后人把这种花称作“虞美人”。后人钦佩美人虞姬节烈可嘉,创制词曲。教学过程三、初步感知(二)诵读指导教学过程三、初步感知诵读提要:总体要求,诵读时语调,低沉、慢速,要以一种长叹的语气表现出来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2.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诵读提要:(设想自己是抒情主人公,做到眼中有景,心中有悲情。)⑴前句声渐强,情绪核心词“何时”要放慢语速,强调愁绪无法遏制;⑵后句声音渐弱,沉浸到往事回忆之中, 感慨万端的“知多少”宜放慢语速。⑴前句以平淡的语调,语速要慢,“昨夜”后停顿延长,“又”重读,“东风”收尾要淡。⑵后句注意切分词句,通过语音的顿挫之感,把“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三个词组的诵读节奏区分开。(二)诵读指导教学过程三、初步感知诵读提要:(要有物是人非之感,诵读时把这种深沉的感慨表现出来。)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诵读提要:(整首词情绪的高潮,诵读时要把这种无尽的哀愁表现出来。)⑴ 强调切分词句,通过语音的顿挫、凝滞表现巨大悲哀。⑵“朱颜改”放慢语速加强吐字力度,但音量不要大。⑴“几多”和“一江”要重读,“愁”和“春水”要轻读。⑵“向东流”是指愁绪的绵长无尽,声音要延长。锦衣玉食、后宫佳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荣等,精神层面的欢乐、尊严、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等。1.“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过着囚徒般的生活,他对人生已经绝望,所以见了春花秋月的无尽无休反而觉得厌烦。奇语劈空而下,问得很奇,却又在情理之中。教学过程四、文本详析明确: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 明确:“又东风”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句照应。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 教学过程四、文本详析明确:3.“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吗 明确:“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我寄愁心与明月”……表现怀念故乡、怀念亲人的主题。教学过程四、文本详析5.“只是朱颜改”的“改”字,改变的仅仅是“朱颜”吗?改变的不仅仅是“朱颜”,还有人的地位(由国之君沦为阶下囚)、人的感受(由安富尊荣到忍辱蒙羞)。明确:6.全词的整体写作思路是怎样的?前六句的章法是三组对比,隔句相承,反复对比宇宙之永恒不变与人生短暂无常,富于哲理意味,感慨深沉。 明确:教学过程五、深入探究(一)李煜的“愁”有哪些?往事之叹、亡国之恨,离家之痛、故国之思教学过程(二)作者是怎样来展现“愁情”的?1.品意象意象:春花秋月、小楼、东风、故国、明月、雕栏玉砌、朱颜、一江春水特点:都是美好的事物,以乐景写“愁”情,倍增其哀。2.品关键词哪个字词用的好?为什么?又——“东风”是春风,“又东风”点明李煜降宋后又过了一年,季节的变化引发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开花谢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渐破灭。改——朱颜、地位、感受不改:春花秋月、小楼东风、雕栏玉砌今昔对比,体现出物是人非悲愁之感3.品手法哪些表现手法让你觉得印象深刻呢?以乐景写哀情、今昔对比、虚实结合,情景交融、设问,比喻,夸张六、拓展延伸教学过程你能举出中国历史上几个被俘的君王?李煜与他们比较,有什么不同?明确:刘禅、勾践、宋徽宗。刘禅乐不思蜀,是真呆。勾践卧薪尝胆,是装呆。李煜,怀念故国,是不呆。不呆的人有时是最呆的,他作为一个处在刀俎之上的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恨,结果丢了性命。但也正因为这种不呆,才有了纯真感情的全心倾注,王国维说李煜有“赤子之心”,写的是“天真之词”,就是缘于此。古今中外,有多少这样的真诚表露、所谓的不识时务者成为了不朽的丰碑呀。 屈原这样,陶渊明这样。那些为了光辉的事业而不惜牺牲了性命的人也是如此。与李煜相比较,他们是时代的丰碑,是清洁精神的守望者。活动过程李煜只是李煜,一个文诌诌的词人罢了。他与宋徽宗一样,把业余爱好当成了主要工作。有人说,政治是艺术的天敌,的确,太感性、太重视自己的内心的人是不适合做政府领导的。当我们的目光越过千年,看着李煜忧郁的脸,我们会觉得李煜如果不当皇帝,放歌于山林之间,相信一定是陶令一流的谪仙了。“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我们对亡国之君的李煜,不必怜悯;但对一代词人的李煜,善良的我们是不是要掬一把同情之泪呢?活动过程李煜只是李煜,一个文诌诌的词人罢了。他与宋徽宗一样,把业余爱好当成了主要工作。有人说,政治是艺术的天敌,的确,太感性、太重视自己的内心的人是不适合做政府领导的。当我们的目光越过千年,看着李煜忧郁的脸,我们会觉得李煜如果不当皇帝,放歌于山林之间,相信一定是陶令一流的谪仙了。“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我们对亡国之君的李煜,不必怜悯;但对一代词人的李煜,善良的我们是不是要掬一把同情之泪呢?再 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