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课件(共27张PPT)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课件(共27张PPT)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必修1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3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概述糖类有多种类型,它们既是细胞的重要结构成分,又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举例说出不同种类的脂质对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糖类是重要的能源物质!
“一起看新闻”
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
情 境 1
说一说哪些食物含有糖类?
糖不一定是甜的!
【任务①】 阅读教材P23-25,回答以下问题:
1.糖类的功能:
2.糖类的组成元素?
糖类为什么被称之为碳水化合物?
3.糖类的分类?
4.单糖、二糖和多糖如何转化?
糖类是重要的能源物质!
C、H、O
因为多数糖类分子氢原子和氧原子之比是2:1,类似水分子,简写为(CH2O)。
单糖、二糖、多糖
单糖
二糖
多糖
脱水缩合
水解
单糖
二糖
多糖
脱水缩合
水解
不能水解,可直接被细胞吸收
要水解成单糖才能被细胞吸收
要水解成单糖才能被细胞吸收
一、细胞中的糖类
1、单糖:
如:葡萄糖:C6H12O6
不能水解,可直接被细胞吸收。
葡萄糖
人患急性肠炎,往往采用静脉输液治疗,输液主要成分是葡萄糖
主要能源物质,“生命燃料”
种类 分布 功能
单糖 五碳糖
六碳糖
核糖
脱氧核糖
葡萄糖
果糖
半乳糖
动、植物
细胞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RNA的重要成分
DNA的重要成分
提供能量
C6H12O6
C5H10O5
C5H10O4
主要能源物质
(“生命燃料”)
甘蔗与甜菜富含蔗糖
麦芽糖一般存在于发芽的种子中
乳糖存在于人和其他动物的乳汁中
2、二糖
水解后能够生成2个单糖分子的糖。
思考2:牛奶中含有乳糖,而有的人存在乳糖不耐受,这类人饮用牛奶后会拉肚子,有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饮用牛奶前口服乳糖酶
思考1:人在血糖过低可以口服葡萄糖,也可以通过静脉注射进行治疗,蔗糖是否也可以? 为什么?
因为葡萄糖可以直接被细胞吸收,而蔗糖需水解成单糖才可以被吸收。
蔗糖不能注射,但可以口服。
淀粉
糖原
纤维素
基本单位:葡萄糖分子
思考:构成淀粉、糖原、纤维素的单糖是否相同?它们根本区别是什么?
基本单位: 。
根本区别: 。
葡萄糖
葡萄糖的连接方式不同
几丁质(壳多糖):
基本单位: 。
N-乙酰葡萄糖胺
(含C、H、O、N)
并不是所有的多糖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如:几丁质。
(3)多糖[(C6H10O5)n]
多糖
淀粉
纤维素
糖原
最常见的多糖,植物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
几丁质
(壳多糖)
不溶于水;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膳
食纤维
肝糖原
肌糖原
分解成葡萄糖,调节血糖平衡
在肌肉处供能,不能分解成葡萄糖
植物
植物
动物
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
真菌细胞壁的组成成分
(3)多糖
——可水解成多个葡萄糖
种类 分布 功能
多糖
淀粉
纤维素
肌糖原
肝糖原
糖原
几丁质
(壳多糖)
植物细胞
动物肌肉
动物肝脏
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
植物体内的储能物质
植物细胞壁的重要组成成分
储存能量,调节血糖
储存能量,为肌肉供能
与重金属离子有效结合,用于废水处理;制作食品包装纸和食品添加剂;制作人造皮肤等
(无法直接水解为葡萄糖)
(血糖低时,可分解为葡萄糖,补充血糖)
与生活的联系
思考3:人自身无法产生纤维素酶,不能水解纤维素,因此纤维素能为我们的细胞提供能量吗?
纤维素能促进肠道蠕动预防肠道疾病,并增加饱腹感有助于控制体重,对预防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益处……
为什么还是提倡我们要多摄入纤维素呢?
膳食纤维又被称为第 7 类营养素!
纤维素不能为细胞生命活动供能!
还原糖:
蔗糖、所有多糖
所有单糖、二糖(麦芽糖、乳糖)
①结构物质
纤维素: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脱氧核糖:DNA的组成成分
核糖:RNA的组成成分
③储能物质:淀粉、糖原
②主要能源物质:葡萄糖
非还原糖:
按化学
性质分
按功
能分
小结
注:并非所有的糖都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能源物质,如 纤维素、核糖。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可以相互转化。
糖类和脂肪之间的转化程度有明显差异!
长胖容易,减肥难,心酸呀!
情 境 2
【任务②】 阅读教材P25-27,回答以下问题:
主要是C、H、O,有些含有N、P
一般不溶于水而溶于脂溶性有机溶剂。
脂质分子中O的含量远远低于糖类,而H含量更高;
组成
元素
特点
种类
脂肪、磷脂和固醇
二、细胞中的脂质
(2)基本单位: 。
(1)元素: 。
(3)结构特点:
1甘油+3脂肪酸
1脂肪+3H2O

又称甘油三酯
C、H、O
1分子甘油:结构简单,
且不可变化。
3分子脂肪酸:
可以是饱和脂肪酸,
也可以是不饱和脂肪酸。
1. 脂 肪
(4)分 类:
②不饱和脂肪酸
①饱和脂肪酸
(含双键)
多数动物脂肪含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固态;
植物脂肪主要含不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液态。
(5)功能:
①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②脂肪是良好的绝热体,起到保温的作用。
③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
与糖原相比,为什么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
脂肪H含量高,O的含量低,释放更多的能量,产生更多的水。
7kJ
1g糖原分解
kJ能量
17
1g脂肪分解
kJ能量
39
既然等质量的脂肪比糖类含的能量更多,但为什么脂肪却不是生物体利用的主要能源物质呢?
①脂肪不溶于水;②脂肪氧化分解速率慢;
③脂肪必须在有氧条件下分解;糖类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均可。
④有些器官或组织(例如:大脑和神经组织)必须由糖类来供能。
2.磷脂
(1)元素: 。
C、H、O、N、P
(2)基本单位: 。
甘油+脂肪酸+磷酸及其它衍生物
(3)作用: 。
构成细胞膜、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人和动物的脑、卵细胞、肝脏以及大豆的种子
(4)分布: 。
结构脂质
3.固醇类
(1)元素:
只有C、H、O三种元素
分类 作用
固 醇 类
胆固醇
性激素
维生素D
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及生殖细胞的形成。
构成动物细胞膜的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2)种类及作用:
功能脂质
紫外线能使皮肤表皮细胞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变为维生素D。
三、糖类与脂质的相互转化
葡萄糖
被细胞利用
被细胞储存
----合成糖原(肝糖原、肌糖原)
被细胞储存
----转化成脂肪、氨基酸
首先
富余
糖类在供应充足时可大量转化为脂肪。
脂肪一般只在供能不足时,才会分解供能,
且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
富余
种子形成和萌发过程中糖类和脂质的变化
种子类型变化 非油料作物种子 (如小麦) 油料作物种子
(如大豆)
种子形成时 可溶性糖(还原糖)→淀粉 糖类→脂肪
种子萌发时 淀粉→可溶性糖(还原糖) 脂肪→甘油、脂肪酸→糖类
种植油料作物种子时要播种得浅一些。因为脂肪中O含量低,H高;氧化分解时需要的O2多,产水多。
拓 展
D
1.苏轼的诗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中的“酥”是指酥油,即从牛奶或羊奶内提炼出来的脂肪,“饴”是指麦芽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酥”和“饴”两种物质所含有的化学元素组成是完全相同的
B.糖类和脂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但它们之间的转化程度有明显的差异
C.“酥”和“饴”都可为细胞提供能源,但长期过多食用会影响健康
D.“饴”属于还原糖,溶解后加入斐林试剂立即会产生砖红色沉淀
c
2.糖类和脂质是细胞中重要的化合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糖原、淀粉和脂肪均可作为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
B.脂肪和糖类的组成元素均为C、H、O,二者可大量相互转化
C.固醇可组成细胞的结构,也可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D.牛羊等食草动物可利用自身消化酶将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来获取能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