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有位诗人,他生活在大唐盛世;他性格豪放不羁、卓尔不群;他的诗雄奇奔放、俊逸清新;他也被后人誉为“诗仙”。导入新课谁?李白李白(701年 - 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李白 为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李白不仅文采斐然,其剑术也十分高明。李白不畏权贵、傲岸不羁是他的性格。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诗歌特点:李白的诗豪迈奔放,雄奇飘逸善用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创造出意境作品介绍代表作品:《望庐山瀑布》、《行路难》、《将进酒》、《蜀道难》、《早发白帝城》、《静夜思》、《梦游天姥吟留别》等唐代诗人李白有不少关于友情的诗词,比如表现李白与孟浩然分别时依依惜别之情的古诗是?写李白与汪伦深厚情谊的古诗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王昌龄 (698— 757),字少伯,汉族。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文体常识绝句,又称截句、绝诗、断句,四句一首,短小精炼。唐代流行起来的一种汉族诗歌体裁。近体诗的一种形式。绝句按字数划分,可以分为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朗读课文,读准节奏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朗读诗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听说降职唐代县名遥远这首诗文题交代了事件的背景及人物对象感诗歌——读题///读懂诗意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听说即布谷鸟,又称“杜鹃”柳絮今湖南西部、贵州东部五条溪流的合称。指王昌龄。古代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来称呼一个人。译文:柳絮已经落尽,杜鹃鸟在不停地啼鸣,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条溪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译文: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位于今湖南怀化境内。释意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暮春时节,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一路要经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亮的月亮,希望它陪着您一直到夜郎以西。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点明了什么季节 “寄”的含义是什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景物:杨花、子规、明月时节:暮春地点:偏远之地东西:愁心方式:明月、风对友人的同情、担忧和思念杨花落尽子规啼逐句理解首句写景。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节,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含飘零之感唤起读者对王昌龄流落远方的担忧;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传说它是蜀国国王杜宇魂化而成,叫声凄凉哀婉,有离别之恨,触发宦游异乡的人们的心头的凄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渲染了在暮春季节的一种无限悲凉、哀伤、惆怅气氛;表达了作者 悲苦哀怨 的心情。答:1)点明时令:暮春时节2)渲染气氛:赔淡、凄楚的气氛。杨花:漂泊不定,如友人的身世;子规啼鸣:离愁别恨,与友人分离的痛苦3)烘托心情:痛苦,痛惜,悲痛提问写“杨花落尽”和“子规啼叫”这两个事物的作用是什么 闻道龙标过五溪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以悲景衬托离情,表现出作者对好友旅途艰辛、贬所荒远的深切同情,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逐句理解我寄愁心与明月①对友人被贬的同情和忧虑;②对友人无限的思念和热切的关怀;③对友人的劝勉和宽慰;④对现实的愤懑不平。哪种愁?程度?诗人准备将这“愁心”托付给谁呢?明月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本句紧扣诗题中“遥有此寄”四字。诗人用拟人手法,将月亮人格化,把它看成是能知人意、达人情的友好使者,借月亮把自己的忧愁和思念遥寄给友人,抒发了对被贬友人的同情与关切。诗人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呢 柔和思念普天同照、能够把心意带给朋友纯洁人格的高洁方法指导古人云:诗言志。但古典诗词中往往不是直接表露思想感情,而是借助于某一种文学手段(诗化的语言等)曲折、隐晦地表达。因此,在理解古诗词时,就需要联系背景,结合手法等进行分析。1. 根据日常文言词汇的积累,扫清字词障碍,读懂诗词的主要内容。首先要通读诗词,从整体上去理解诗词内容。对于相对较难的诗词,要耐心多读,反复推敲,以便将诗词的前后内容联系起来理解。如何理解古诗词的思想内容?2. 联系作者的生平事迹、心路历程。如辛弃疾曾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他的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而陶渊明的诗,主要描写田园风光,抒发隐逸情怀;陆游的诗多与爱国有关,渴望朝廷收复失地。3. 重视诗题的作用。诗题往往对诗词的内容和情感有提示作用,有的诗题直接反映诗歌的主要内容,揭示作者的情感和情趣。但要注意词的词牌名与题目的区别。4. 根据诗词的题材来阅读。不同的题材,内容自然不一样。如边塞诗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将士生活及报国情怀为主;田园诗往往描写美丽的自然风光,抒发作者热爱自然、向往田园生活的情感。方法指导如何理解古诗词的思想内容?板书设计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写景杨花:漂泊无定子规:暗含悲痛叙事左迁——贬谪之远抒情愁心托明月——牵挂思念同情关切感情真挚表达了(1)对朋友远赴偏远之地的牵挂(2)对朋友遭遇的同情和关切(3)为友人前途、命运而担忧(1)明月给人的感受如冰似玉,晶莹润泽,象征着亲情、友情的纯洁。(2) 明月是圆的,象征团圆,引人深思(3)表明王昌龄人格的高洁本诗表达了对友人怎样的情感?“明月”又代表了什么?课后练习1.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2.融情入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课外学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嫌娟。苏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望月怀远》可怜楼上月祷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 宗元《雨霖铃》“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同之。”《把酒问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情感延伸1.既然李白将自己的“愁心”托给了明月,那么请大家思考:如果你化作明月,见到了王昌龄,会对他说些什么?示例:王兄,你一路跋山涉水到这龙标可还好?你的好友李白很是挂念你,他托我来看看你,转告你照顾好自己,不要灰心,明天会更好!2.请你发挥你的想象:假如你是王昌龄,再收到李白的这封信后,你会怎么回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