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式教学】6_1树立法治意识课件(含视频)(共1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议题式教学】6_1树立法治意识课件(含视频)(共18张PPT)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人教新版 八上 道德与法治
同步课件
2025年秋统编新版八上道法议题式教学课件
6.1树立法治意识
第六课 提升法治素养
第二单元 维护社会秩序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研究数据:共调查了2834名未成年犯管教所服刑人员、410名未成年犯社区矫正人员、751名专门学校学生和2385名普通中学学生。
“不懂法律”的占65%,“不知道是犯罪,也不知道会受到处罚”的占58.1%,“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触犯了法律”的占64.7%。
上述情况说明了什么?
法律意识淡薄,不懂得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新课导入
1.法律的含义及要求
2.法治意识的含义
3.树立法治意识的原因
4.树立法治意识的要求
自学导航
2025年5月28日,山东烟台,一位游戏主播姚某在直播打游戏时,嘴一快、念一歪,把英雄烈士和游戏人物的死亡场景扯到一起,语气轻佻,配合着枪声特效,还真以为自己加了个好笑的“游戏滤镜”。
话音刚落,弹幕瞬间炸开锅,不是夸主播“梗玩得溜”,而是一水儿的谴责、吐槽,引发网民强烈愤慨,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经人举报后,姚某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如实陈述违法行为。公安机关依法对违法行为人姚某处以行政拘留。
姚某为何被行政拘留?他的行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姚某被法律制裁的背后体现了什么?
探究一:法律的含义及要求
(1)含义:法律是一种社会规则和行为规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2)要求:我们必须在法律范围内活动,以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法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
笔记:法律的含义及要求
观看视频思考: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公开进行宪法宣誓有什么意义?
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笔记:树立法治观念的原因
③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只有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①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各种社会规则和行为规范。
②在我国,法治是促进社会进步、维护社会秩序、捍卫国家尊严、实现人民权利与自由的重要保障。
思考:贺某阳因触犯宪法法律受到严厉制裁说明什么道理?
家暴案件
贺某阳在与被害人谢某梅婚姻存续期间,多次对谢某梅实施辱骂、殴打等家庭暴力行为。贺某阳采用拳打脚踢的方式殴打谢某梅,造成其腹、胸、腰等多处损伤,经鉴定构成多处重伤、轻伤,伤残等级为七级至十级不等。
人民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贺某阳有期徒刑九年十个月,以虐待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一年,依法支持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谢某梅诉讼请求共计人民币379819.26元。
探究二:如何树立法治观念
链接教材(47页)
(1)敬畏和信仰法律。我们要坚持宪法法律至上,敬畏法律规则,相信法律的力量,牢固树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可逾越的观念,自觉自愿地遵守法律,把依法办事当成自己的生活习惯。
列车即将发车,两位乘客却堵住车门,不让列车启动。原来,他们的同伴还未赶到。面对乘务人员的劝阻和其他乘客的谴责,两人不以为意,态度蛮横,导致发车延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对两人予以行政拘留十天的处罚。
回顾新闻案例1
案例2
(1)对比两个案例,分析行为人分别违反了哪些法律?属于什么违法行为?
(2)从“堵门”到”袭警“,反映出法治素养缺失的哪些表现?结合自身,思考如何避免类似行为?
案例1违反的是治安管理处罚法,是行政违法行为;
案例2中的于某违反的是刑法,是刑事违法行为。
表现:无视法律边界、规则意识淡薄、权利义务失衡。
避免类似行为需要主动学法,敬畏法律权威,把依法办事当成自己的生活习惯。
探究二:如何树立法治观念
“有事找律师!”问题是,不是每个人都有法律意识!所以,要从娃娃抓起……
世界上最牛的一句话:“有事请找我的律师谈”
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真牛,不是他开着豪车,住着豪宅,而是当他看到有老人摔倒的时候,他敢过去扶!即使被讹诈或者诬陷也会淡然潇洒的说一句:“有事找我律师谈!”
思考:这个人牛的原因是什么?他为什么不怕讹?
因为他懂法,他的法律意识强。
探究二:如何树立法治观念
链接教材(48页)
(2)我们要增强法律观念,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一方面我们要学习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法律常识,正确理解法律;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参与各种法治实践活动,理性分析社会生活中的法律问题,提升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湖北省纪委监委通报7起诬告陷害典型案例,其中一名派出所副所长为帮朋友逃避侦查,指使他人诬告专案组组长,最终被严肃查处。同时,湖北已为2万多名受到不实举报的干部澄清正名,彰显"守法者受保护、诬告者必追责"的法治原则
结合材料,谈谈这些案件对你有什么启示。
他们的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也违背了道德和社会责任。他们的行为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和道德的谴责。这也警示我们要树立法治意识,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
探究二:如何树立法治观念
链接教材(49页)
(3)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从细节抓起、从小事做起,从遵守规则做起,如遵守交通规则、做好垃圾分类、杜绝餐饮浪费,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等;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为形成尚德守法的价值取向、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作出自己的贡献。
笔记:如何树立法治观念
(3)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
(2)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
(1)敬畏和信仰法律。
复盘时刻
树立法治观念
原因
做法
敬畏和信仰法律
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
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
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各种社会规则和行为规范
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1.学校开展“普法护航助成长”为主题的法治教育宣传周活动。这一活动的开展( )
A.有利于提升学生法治素养
B.能够实现全民自觉守法
C.有助于学生制定法律法规
D.可以杜绝学生违法犯罪
当堂检测
A
2.一男子酒后拨打119谎称起火。当接线员询问起火位置等信息时,男子却顾左右而言他,最终在连番追问下承认打的是骚扰电话。事后,该男子被当地警方依法行政拘留。这一案例说明( )
A.公民应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B.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要求
C.法律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D.公民应该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
D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