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湘教版(2024)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探究与实践《自然资源与我们的关系》教学设计(教案)基于核心素养+六字教学法设计本节内容需要 1课时 本学期累计课时总第 课时主备教师 小组教师上课教师 上课时间 20 年 月 日 星期本节课题:第三章探究与实践《自然资源与我们的关系》核心素养目标1.区域认知:通过玉门案例,理解自然资源分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2.综合思维:分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3.地理实践力: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探究,培养分析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4.人地协调观: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自然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玉门为例) 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的后果及合理利用途径 理解自然资源概念的发展变化性 分析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 建立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观念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教师讲授(15分钟) 1. 简洁明了地复习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重要知识点2. 讲解自然资源定义:存在于自然界中,能够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3. 介绍自然资源分类:可再生资源 vs 非可再生资源4. 分析我国自然资源特点: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分布不均5. 强调自然资源利用原则:开发与保护并重 1. 认真听讲,回顾已学知识2. 记录重要概念和知识点3. 结合生活实际思考身边的自然资源4. 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1. 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为后续探究做准备2. 针对农村学生基础较弱的情况,采用简洁明了的方式复习3. 通过生活化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4.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分组讨论做铺垫讲授重点:自然资源定义、分类、我国资源特点、利用原则教学方法:结合图示和生活中的例子(如家乡的水资源、土地资源利用情况)分组讨论(议课)(20分钟) 任务一: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 1. 引导学生观察图3-36中的物品,区分自然资源2. 提出问题:你的判断标准是什么?3. 鼓励学生举例说明过去不被利用、现在被纳入资源的物质 1. 小组观察图3-36,讨论哪些属于自然资源2. 总结自然资源的判断标准3. 举例说明资源概念的发展变化4. 小组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1.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2. 理解自然资源的两大特征:天然存在性、人类有用性3. 认识自然资源概念的发展性4. 学会区分自然资源与资源产品教师归纳:自然资源的两大特征、概念的发展性、与资源产品的区别任务二:了解自然资源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 1. 指导学生描述玉门的地理位置2. 提出问题:石油给玉门的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3.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石油,玉门会如何发展? 1. 结合地图描述玉门的地理位置2. 讨论石油对玉门发展的积极影响3. 设想没有石油的情况下玉门的发展路径4. 小组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1. 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2. 理解资源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3. 认识资源型城市的特点:依资源而建,因资源而兴4. 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教师归纳:玉门地理位置、石油对玉门的积极影响、资源型城市特点任务三:分析自然资源过度开采的影响 1. 引导学生分析石油枯竭对玉门居民的影响2. 提出问题:玉门变迁对合理利用资源有哪些启示?3. 联系实际:家乡有没有类似资源过度开发的问题? 1. 讨论资源枯竭对经济、社会、环境的多方面影响2. 总结合理利用资源的启示3. 结合家乡实际,讨论资源利用问题4. 小组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1.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2. 理解资源过度开发的后果3. 从案例中汲取经验教训4. 联系实际,增强学习 relevance教师归纳:资源枯竭的影响、启示、结合农村实际案例(如地下水超采、土壤板结等)任务四:探索资源合理利用的城市发展之路 1. 引导学生比较风能、太阳能与石油的优点2. 分析玉门新、老城区发展的异同点3. 探讨玉门转型对家乡发展的借鉴意义 1. 讨论可再生能源的优点2. 比较玉门新老城区的发展模式3. 探讨对家乡发展的借鉴意义4. 小组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1. 认识可再生能源的优势和发展前景2. 理解城市转型发展的路径3. 培养迁移应用能力4. 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教师归纳:可再生能源优点、新老城区比较、对家乡发展的借鉴意义分组实施建议:将学生分为4组,每组负责一个任务,讨论后派代表分享。教师根据学生讨论情况进行引导和补充,特别关注农村学生的理解程度。知识拓展(5分钟) 1. 介绍我国其他资源型城市转型案例(阜新、大庆等)2. 展示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图片和视频3. 结合农村实际,介绍秸秆综合利用、沼气利用等方式4. 介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1. 观看图片和视频资料2. 联系家乡实际,思考资源利用方式3. 提出问题与思考 1. 拓宽学生视野,了解更多典型案例2. 增强直观感受,加深理解3. 联系农村实际,增强实用性4. 渗透生态文明理念课堂小结(3分钟) 1. 总结自然资源与人类发展的关系2. 强调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3. 重申可持续发展理念4. 鼓励学生从自身做起,节约资源 1. 回顾本节课主要内容2. 分享学习收获和体会3. 提出仍存在的疑问 1. 强化知识结构,巩固学习效果2.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3. 检查教学目标达成度4. 激励学生践行环保理念板书设计 主题:自然资源与我们的关系 自然资源概念:天然存在、人类有用、不断发展 自然资源分类:可再生资源 vs 非可再生资源 玉门案例:因油而兴 → 油竭而衰 → 转型发展 启示:合理利用、多元发展、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 新能源优势:清洁、可再生、环保、前景广阔教学反思 存在问题:1. 对资源型城市缺乏直观认识,需要更多图片、视频辅助教学2. 对"转型发展"概念理解困难,需要结合家乡实际例子进行解释3. 小组讨论时可能参与度不均,需要教师更多关注和引导改进措施:1. 增加可视化教学材料,展示玉门新旧对比图片、风电和光伏电站图片2. 引导学生讨论家乡资源利用情况,如农田利用、水资源使用等3. 设计更简单明了的讨论提纲,让基础较差学生也能参与4. 课后布置实践性作业:调查家乡一种自然资源的利用状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