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学初测试题(卷)七升八地理(总分50分) 班级: 姓名: 1选择题(共13小题,每题2分,共26分。)(2024·甘肃定西期末)下图为俄罗斯沿60°N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1~2题。图中乙代表的地形区是( )A.西西伯利亚平原 B.东欧平原 C.中西伯利亚高原 D.东西伯利亚山地2.对俄罗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势东高西低 B.乌拉尔山以东的西伯利亚地区冬季非常寒冷C.俄罗斯的地形区以山脉、河流为界 D.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3.我国与俄罗斯发展农业合作中,俄罗斯农业发展的优势有( )①幅员辽阔,人均耕地面积广 ②劳动力资源丰富 ③机械工业发达,农业机械使用方便 ④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好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近年来,随着 “一带一路” 倡议的推进,亚洲各国之间贸易往来日益频繁。中国一家大型企业计划在亚洲投资建设新的生产基地,图为亚洲部分地区示意图,为该企业选址提供参考,据此完成 4-6 题。4.图中①处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它是( )A. 马六甲海峡 B. 苏伊士运河 C. 巴拿马运河 D. 白令海峡 5.若企业考虑当地气候对生产设备维护成本的影响,②地区的传统民居墙体厚实,窗户较小,主要是为了适应( )A. 高温多雨的气候 B. 炎热干燥的气候 C. 寒冷干燥的气候 D. 温和多雨的气候 6..③国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企业若在此投资稻米加工产业,其种植水稻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 B. 科技发达,品种优良 C. 雨热同期,水源充足 D. 机械化程度高 中老铁路(云南昆明-老挝万象)全长1035千米,全线共有隧道167座,桥梁301座,被称为“不是穿行在洞中,就是穿行在空中”的铁路。下图为中南半岛地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中老铁路沿途穿越隧道、桥梁数量较多,主要因为中南半岛( )A.板块交界,地震频发 B.季风显著,旱涝多发C.人口众多,城市密集 D.山河相间,纵列分布8.中南半岛的大城市大多沿河分布,主要因为这里( )A.矿产丰富 B.气候适宜 C.科技发达 D.水源充足9.中老铁路发挥的主要作用是( )①带动沿线国家经济发展 ②促进沿线旅游业发展③方便人员往来与货物运输 ④缩短中老之间的空间距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非洲肺鱼在干季时将自己深藏在淤泥里,湿季时它才破洞而出。读撒哈拉以南非洲某地区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0~11题。10.下列月份中,该地区的非洲肺鱼已破洞而出的是 ( )A. 1月 B.3月 C.8月 D. 12月11.据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判断, 当地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C .热带草原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中国南极地区科学考察站工作人员借助LED灯给植物照明,利用嵌入式温室控制系统等技术,让科学考察工作者在南极地区也能吃上新鲜的蔬菜瓜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在南极地区建设温室大棚需要克服的困难有( )①烈风 ②暴雨 ③严寒 ④湿热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我国对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有利于( )①彰显出我国雄厚的综合实力 ②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③了解南极地区常住人口的分布状况 ④为研究世界气候变化提供重要参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24分)14.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读亚洲简图和亚洲部分地区气候资料图,探究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完成下列问题。(7分)探究维度一:地理位置与气候(1)纬度位置:亚洲被赤道、 、北极圈穿过,地跨多种温度带,气候类型 复杂多样 。(2)海陆位置:亚洲地处亚欧大陆东部,东临 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气候显著。探究维度二:地势与河流(3)受地势特征的影响,亚洲河流呈 状流向周边的海洋;大河上游流经高原、山地,落差大,水流湍急,___ _资源丰富;下游流经平原,水流平缓,有利于发展航运。探究维度三:气候与河流(4)气候与河流:河流有无结冰期、流量大小等水文特征都和当地气候密不可分。图中结冰期最长的河流位于 (填“乙”或“丁”)地区,流量季节变化最大的河流位于 (填“乙”或“丙”)地区。16..读美国地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河,B: 洋(2)美国 平原面积广大,这有利于农业的 化和机械化生产。(3)目前,美国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位于 (城市)东南的硅谷,成为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中心。请你说出该区域成为高技术产业区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中美之间的合作与对话属于“ ”(南北对话、南南合作)。(5)按美国农业带划分,五大湖附近应属于带。该农业带形成的自然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点)第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