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第2章力与空间探索所有物体的运动都跟力关。常见的力有哪些?力和运动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内在联系?火箭是怎样把航天器送入太空的?海涂上正在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骑泥马”比赛。站在海涂上的人会陷入海涂中,而骑在泥马上的人为什么不会陷下去呢?第3节 压强第1课时 压力及压力作用效果第3节 压强人在沙滩上行走,会在沙滩上留下脚印。1.什么是力 2.力的三要素 4.常见的力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重力、3.力的作用效果 使物体发生形变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弹力摩擦力、5.什么是弹力 物体发生形变时,会产生一个反抗形变的力,这个力叫做弹力。6.常见的弹力 拉力、支持力、压力压 力是物体之间相互挤压。1.产生原因:② 压力的方向垂直于受力面。3.特 点:① 压力作用在受力物体的表面上。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2.定 义:ABFFF1F2压力会使物体的表面产生凹陷的效果。尽管在许多情况下,物体表面的凹陷很小,肉眼看不出来,但它却是存在的。对于相同的支承面,压力产生的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呢?1. 观察并比较各次实验中海绵的凹陷程度。2.小凳子对海绵的压力,小凳子与海绵的接触面积(即受力面积),是两个需要考虑的因素。3.图甲和图乙相比,哪个因素相同、哪个因素不同?图乙和图丙相比,哪个因素相同、哪个因素不同?受力面积相同,压力不同。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不同。4.压力作用的效果各有什么区别?从图甲与图乙的比较、图乙与图丙的比较,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乙最明显,丙最不明显。图甲与图乙得:压力越大,压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图乙与图丙得: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压力的受力面积有关。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要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就应取相同的受力面积,比较压力的大小。科学上把物体所受的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作压强。其定义式为:压力受力面积压强=p=FS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为帕斯卡,简称帕,符号为Pa。它是以法国科学家帕斯卡(B. Pascal)的名字命名的。1Pa= 1N/m2。帕斯卡是很小的单位,1张对折的报纸平铺在桌面上时,对桌面的压强约为1pa;1粒西瓜子平放在桌面上时,对桌面的压强约为20帕5Pa表示的含义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5牛。帕斯卡1 帕 = 1 牛/米2除了帕斯卡还有:百帕、千帕、兆帕p=FS公式变形F=PSS=FPP表示压强,单位是帕;F表示压力,单位是牛;S表示受力面积,单位是米2。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例题1:质量为60千克的人,他每只脚接触地面的面积为196厘米2,当他站立在地面上时,人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解:当人站立时,地面受到的压力等于人受的重力:地面的受力面积为两只脚的面积:P=F/S答:人对地面的压强是15千帕。F=G=mgS=196厘米2×2=392厘米2地面受到的压强为:=60千克×9.8牛/千克=588 牛=3.92×10-2米2=588牛/3.92×10-2米2= 1.5×104帕=15千帕任何物体能承受的压强都有一个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会损坏。建造楼房时必须考虑地基及建筑体所能承受的压强各种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强值可以从一些专门的手册中查找到,它是建筑设计师设计建筑物时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材料 松木(横纹时) 砖 C80混凝土 花岗岩能承受的最大压强(帕) 5×106 6×106 8×107 (1.2~2.6)×1082.压强的物理意义: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1.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3.压强的公式:p=FSp=FSp=FS4.压强的单位:帕斯卡,简称帕(Pa),1帕=1牛/米2 ( N/m2 )1.“胜哥”在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与站立在地面时压力和压强相比较( )A.压力不变,压强改变;B.压力不变,压强不变;C.压力改变,压强改变;D.压力改变,压强不变。A2.对压强公式 的理解,正确的( )A.压力增大,压强一定也增大B.受力面积一定时,产生的压强跟压力成正比C.受力面积越小,压强一定越大D.压力一定时,压强跟受力面积成正比B3.用大拇指和食指拿住一端削尖的铅笔,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拇指受到的压强比食指大B.食指受到的压力比大拇指大C.大拇指与食指受到的压强相等D.大拇指与食指受到的压力相等D4.两个形状、大小、材料完全相同的实心物体1和2,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产生的压力F或压强p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F1 =F2B.F1 >F2C.P1=P2D.P1> P2A5.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乙两次实验中,小桌对海绵压力的大小相等;②甲中小桌对海绵压力作用的效果比乙中的明显;③甲、乙两次实验,说明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的大小有关;④为了完成整个实验,可以将乙中的砝码取下来,并将看到的实验现象和甲中的对比。A.①②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A“胜哥课程”版权声明“胜哥课程”工作室的课件资料的版权属于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 购买下载的课件仅限购买者本人使用,可以用于自己研究学习、课堂教学,但无传播权,禁止传播,如传播造成的后果将负法律责任。带“胜哥课程”的教学视频仅限本课件使用,如移植其它课件请联系本人,限时免费。只要购买使用“胜哥课程”则视作同意本声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力学之桥梁垮塌1.mp4 压力作用效果实验.mp4 第2章第3节压强1.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