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秋天》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秋天》教案

资源简介

一年级上册1《秋天》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秋、气”等10个生字,规范书写“了、子”等5个生字,理解“天气、树叶”等词语的含义。
2.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秋天的特点。
3.学生能够观察秋天的景色,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10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背诵课文,感受秋天的美景,体会秋天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一”字在不同语境中的变调,感受秋天景色的变化,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教师播放一段秋天的视频,视频中展示秋天的美景,如金黄的稻田、飘落的树叶、南飞的大雁等,同时播放轻柔的音乐。
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呀 ”引导学生回答出“秋天”。
教师接着说:“秋天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秋天》,去感受秋天独特的魅力。”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秋天的视频和音乐,营造出秋天的氛围,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兴趣和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情感铺垫。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师富有感情地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字音和停顿,同时用手指着相应的文字。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采用开火车、小组读、个别读等方式,检查学生的认读情况。对于读错的字音,教师及时纠正。
学习“一”的变调。教师先出示含有“一”的词语“一片片、一群”,让学生读一读,然后引导学生发现“一”在不同词 语中的读音变化,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朗读。
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记忆生字。
对于”秋”字,教师可以说:“秋天到了,禾苗成熟了,火一样的颜色,所以是禾加'火′组成秋。”
对于“气”字,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说:“我们呼吸的就是空气,这个气字就像我们呼出的气。”
对于“树”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树的样子,说:“树有很多树枝,所以是木字旁,加上又和寸。”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生字游戏,如“猜字谜”找朋友”等,巩固学生对生字的认识。
设计意图:教师的范读能够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朗读示范,让学生感受
课文的节奏和韵律。学生自由朗读圈画生字,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多种形式的认读检查,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读音错误。学习“一”的变调,能够帮助学生准确掌握汉字的读音。运用多种方法记忆生字和开展生字游戏,能够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记住生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描写了秋天的哪些景色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学生可能会回答出“天空、树叶、大雁”等。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简单画出 相应的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
教师指导学生分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从课文中你能感受到秋天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引导,如秋天的天空很蓝很高,树叶会变黄飘落,大雁会南飞等。
设计意图:默读思考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交流讨论和简笔画的运用,能够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分段朗读有助于学生熟悉课文结构。思考秋天的特点,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他们的概括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课堂小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生字的读音和写法,课文描写的景色等。
教师对学生本节课的表现进行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设计意图:课堂小结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表扬和鼓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下节课的学习中。
五、布置作业
回家后给爸爸妈妈朗读课文。
用拼音和简单的汉字记录自己眼中的秋天。
设计意图:给爸爸妈妈朗读课文,能够巩固学生对课文的朗读,同时加强与家长的互动。用拼音和汉字记录秋天,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书写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教师通过开火车的方式,让学生认读生字词卡片。
教师随机抽取学生背诵课文,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
设计意图:复习生字词和课文,能够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奠定基础。
二、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教师引导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秋天的天气有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天气凉了,说明秋天到了,天气开始变冷了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这一段,读出天气变凉的感觉。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教师让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一段描写了秋天的什么景色
学生回答出“树叶”后,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一片片”的意思,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可以用“一片片”来形容。
教师展示树叶飘落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树叶飘落的情景。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这一段,读出树叶飘落的轻盈和秋天的宁静。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大雁为什么要往南飞
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解释大雁南飞是因为北方的天气变冷,它们要去南方寻找温暖的地方过冬。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大雁飞行的样子,说一说“一会儿排成个人字, 一会儿排成个'一字”是怎样的情景。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这一段,读出大雁飞行的整齐和欢快。
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感受秋天的美景和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精读课文能够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通过思考问题、观看视频、想象情景等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想象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秋天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指导书写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书写“了、子、人、大、天”这5个生字,边写边讲解笔画顺序和书写要点。
“了”:第一笔是横撇,第二笔是弯钩,注意弯钩要写得圆润。
“子”:横撇要写得短而平,弯钩要写得挺拔,最后一横要写在横中线上。
“人”:撇捺要舒展,起笔要在竖中线上。
“大”:横要写得短,撇捺要舒展,撇从竖中线起笔。
“天”:第一横短,第二横长,撇捺要舒展。
学生在练习本上进行书写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书写姿势和笔画错误。
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设计意图:教师的示范书写能够为学生提供正确的书写规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笔画顺序和书写要点。学生的书写练习和教师的巡视指导,能够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问题,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作品展示和评价能够让 学生相互学习,增强学生的书写自信心。
四、拓展延伸
教师展示更多秋天景色的图片,如菊花盛开、枫叶变红等,让学生欣赏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秋天的画”绘画活动,让学生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的秋天。
教师引导学生课后收集有关秋天的诗词,下节课一起分享。
设计意图:拓展延伸活动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绘画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收集秋天的诗词,能够让学生感受秋天在文学作品中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五、课堂总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课文的理解、生字的书写、拓展活动等。
教师再次强调秋天的美丽和大自然的神奇,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发现。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秋天的认识。鼓励学生多观察、多发现,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
六、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并默写5个生字。
把自己画的秋天的画送给家人,并向他们介绍画中的内容。
设计意图:背诵课文和默写生字能够巩固学生对课文和生字的掌握。送画和介绍画的内容,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加强与家人的情感交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