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秋季新修订教材】统编语文三上第五单元《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秋季新修订教材】统编语文三上第五单元《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含习作例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观察记录单,分享观察的新发现,感受观察的乐趣。
2.能了解作者是怎样观察的,进一步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
3.能通过联系课文、学习习作例文,从观察记录单中选取内容,把自己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清楚。
4.能展示观察所得,与同伴分享自己的观察感受。
教学重点:
学习第三自然段,了解“我”对事物的变化所进行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图片,揭示主题
1.引导观察图片。
(1)(出示教材第65页的配图)引导:图片表现的是哪个季节?是乡村还是城市?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同桌互相说一说,并给画面中的场景取名。
从平房和远山可推断出是乡村,从光秃秃的大树枝丫以及地上的落叶可推断是秋天,从鸟儿归巢可以看出是傍晚时分。
(乡村秋日归鸟图)
2.(出示两幅课外配图)揭示主题:是呀,从刚才的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世界就是这样丰富有趣,五彩缤纷。你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手,来描绘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二、明确要求,拓宽思路
1.自读问题,提取要点。
请学生读一读教材第65页图片上方的内容,看看这次习作的要求。
要点:把你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事物写下来。
引导:写什么内容?什么情况下的观察会“印象最深”?
提示:观察时,你对某事物产生了喜爱之情,或事物某一方面引起了你的好奇心,引发了你的思考,激起你连续观察的兴趣的,往往就是“印象最深”的。
2.引导回忆,交流“印象最深”的事物或场景。
引导学生交流:拿出你的观察记录单,想想在这段时间的观察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它给你的印象最深?
先同桌交流,后班级交流,呈现学生观察内容的统计结果:
示例:
动物:猫 狗 乌龟 蚂蚁 仓鼠 鹦鹉 小鸡 小鸭 蜗牛……
植物:爬山虎 牵牛花 菊花 兰花 狗尾巴草……
场景:运动会上 公交车上 公园里 郊外……
3.教师小结:你们眼中的世界真是丰富有趣,五彩缤纷!今天我们就来把自己印象最深的事物写下来。
三、聚焦难点,例文引路
1.了解习作难点,明察学情。
(1)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习作难点。
引导:同学们,要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成文章,你认为最难的是什么?结合“初试身手”的情况谈一谈。
预设学生的困难:
因为观察得不够细致,或没有用多种感官观察,所以写不清楚;不知道如何用文字形容观察到的事物。
(2)提示:要把观察到的事物写出来,并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的确不容易,它需要我们更加细致的观察,需要我们把观察所得按一定的顺序表达出来。
过渡:要把所观察的事物清楚地写下来,并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就要观察得更细致、更深入,这的确有难度。不过,大家别着急,这个单元有一个“法宝”,那就是习作例文。现在我们来看看例文,从中获得启发。
2.出示例文,发现方法。
(1)阅读《我家的小狗》,学习细致观察动物。
①快速阅读《我家的小狗》,思考课后题:经过仔细观察,发现了“王子”的淘气可爱。请结合批注,用笔画出“王子”淘气可爱的具体表现,仿照批注的形式,跟同桌说说自己的阅读体会。
②“王子”什么时候叫得最欢?什么时候哼哼叫?什么时候汪汪叫?
“我”教它念“狗”字时叫得最欢;跟“我”提要求时会哼哼叫;想出去时会汪汪叫,去追火车时会汪汪叫,没追上火车时也是汪汪叫。
③提示:作者之所以能发现小狗的叫声中藏有这么多秘密,是因为他仔细观察了小狗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观察时还用心猜测了小狗的心思,加入了自己的想法。
④结合课文、例文讨论:如何细致观察动物并将观察所得写出来?
总结:观察动物,要观察它的外形,特别是与众不同的部分;另外还要观察它的活动,观察它的连续性动作,发现有趣的事;多感官参与观察,在看到、听到的基础上,融进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把观察对象写得更清楚、更有趣,让人印象深刻。
(2)运用方法,试写观察动物的习作片段。
①出示一名同学在“初试身手”中写的关于动物的片段,交流习作难点:议一议,评一评,哪些地方观察得细致?哪些地方观察得还不够细致?
示例:
小猫
我家养了一只小猫,全身雪白雪白的。小猫的头小小的,嘴边长着八字胡,有两只黑黑的大眼睛,猫的脚上各有五个尖锐的爪子。
小猫捉老鼠最有趣了。只见它把身子伏在地上,眼睛盯着老鼠洞,身子一动也不动。老鼠出来时,它就把老鼠抓住了。
小猫不仅给我们带来乐趣,还为我家除了鼠害。
②引导运用方法修改。
A.是否调动了多种感官参与了观察?
◇用眼睛看到的:猫的眼睛有变化吗?猫的脚掌是什么形状的,你是怎么发现的?看到它脚掌尖锐的爪子时,你想到了什么?猫捉老鼠时有哪些连续性动作?
◇用耳朵听到的:猫有叫的时候吗?什么时候会叫?
◇用手触摸到的:你有接触过它的身体和脚爪吗?是什么感觉?
◇用鼻子闻到的:你有没有闻到猫身上有什么味儿?
B.是否列举了与动物之间发生的趣事?
◇你和小猫之间有感情吗?你外出回家时它是怎么迎接你的,它有哪些连续性动作,发出什么声音?这声音好像在告诉你什么?你当时是怎么想的?
(3)阅读《我爱故乡的杨梅》,学习细致观察植物。

预设1:作者观察了杨梅的三个方面——外形、颜色、味道。
预设2:作者观察了每一个方面的变化情况。
小结:作者是从杨梅的外形、颜色、味道这三个不同方面来观察的,而且观察了每个方面的变化情况。
②对比阅读:《金色的草地》和《我爱故乡的杨梅》观察的对象都是植物,两篇文章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共同点:都观察了事物的变化。前者观察了草地不同时间颜色的变化;后者观察了杨梅在成熟过程中,其外形、颜色和味道的变化。
◇不同点:前者侧重观察情景的变化;后者侧重观察杨梅成熟前后颜色、味道的变化与作者的感受。
③谈启发:读了这两篇文章,你觉得应该怎样细致观察植物?
④观察植物:观察它的外形、颜色、味道等特征;重点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留意连续的动态过程;同时运用多种感官去感受,并融入自己的思考,这样就能把植物观察得更清楚、更有趣啦。
(4)运用方法,试写观察植物的习作片段。
①出示一名同学在“初试身手”中写的关于植物的片段,交流习作难点:议一议,评一评,哪些地方观察得细致?哪些地方观察得还不够细致?
示例:
老家门前的橘子树
老家门前种了一棵橘子树。
春天来了,橘子树抽出了枝条,长出了叶子。到了夏天,绿叶中便开出了一朵朵雪白的橘子花。
秋天,橘子花渐渐地谢了,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橘子。橘子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满树的橘子把枝条都压弯了,橘子露出了金黄色的小脸蛋,它们正悄悄地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这时你摘下一个橘子,剥开外皮,会看见一个个“小月亮”紧紧围在一起,它们身上穿着白色的纱衣,好像月宫中的嫦娥,让人看了不禁心花怒放。取一瓣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
②引导修改。对照《我爱故乡的杨梅》,你觉得哪些地方观察得还不够细致?
◇颜色、形状的观察:橘子树刚抽出的枝条和叶子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刚结出的橘子是什么颜色的?它们在成长过程中有什么变化?
◇细致观察橘子的变化:除了颜色、形状发生变化外,它的味道有变化吗?没成熟的橘子和熟透了的橘子味道有什么不同?
③观察时有没有融进自己的想法?
(5)教师小结写法:同学们,这两篇例文,一篇写动物,一篇写植物,写的对象都让人印象深刻,给我们如何写事物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让我们明白了观察事物,可以观察事物的不同方面,可以观察它们的变化情况,也可以像我们前面学过的《搭船的鸟》一样,观察事物的外形和动作,还可以写写自己观察时的想法。
四、选择内容,独立习作
1.布置习作任务。
读读自己的观察记录单,请你选择最想写的一个内容写下来。可以写观察时发生的有趣的事;可以写事物的变化,写写自己当时的想法;当然还可以像我们刚才一样把自己先前在“初试身手”中写的片段进行补充修改,进一步完善。选择自己最想写的内容进行习作。可以写观察的动物、植物,还可以写某一处场景的变化,写的时候还可以加入自己当时的想法。
2.学生完成习作。
第二课时
一、出示习作评价单,指导评价
1.回顾观察方法,明确要求。
(1)谈话引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完成了主题为“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的习作,谁能和大家交流一下,你是怎样细致观察的?又是怎样把观察到的内容写下来的?
(2)学生自主交流,教师相机板书要点。明确任务:这节课我们要从四个方面来修改习作:
一是是否调动了多感官参与观察,观察是否细致;
二是观察时是否注意了事物的变化;
三是观察时是否融进了自己的想法;
四是是否把观察到的内容有序地写下来了。
2.出示习作评价清单,指导评价。
习作评价清单
多感官参与了观察,观察细致 ★★★★★
观察时注意了事物的变化 ★★★★★
观察时融进了自己的想法 ★★★★★
把观察到的内容有序地写下来 ★★★★★
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
二、聚焦“观察方法”,分享优秀习作
1.课件出示优秀习作。
小猫
我家养了一只小猫,它穿着雪白的绒毛大衣,胖乎乎的,像个绒球。它的头像只小老虎,看上去很威严。一对三角形的招风耳警惕地竖着,好像随时都在注意周围的动静。两只大眼睛白天喜欢眯缝着,可一到晚上就会瞪得像铜铃,发出淡淡的绿光,真像两颗闪闪发亮的绿宝石。
小猫动作很轻巧,经常会突然跳到我的作业本上画梅花。它的攀爬能力强,爬起树来比猴子还快。有一次,我想逗它玩,就追着它跑,可我刚跑到它身旁,它前爪抓住树干,后脚一蹬,一下子爬到树上去了。它一边爬一边回头朝我看,“喵呜——喵呜——”地叫着,好像对我说:“来呀小主人,来抓我呀!”
小猫很温顺,很喜欢我。每次我放学回家,它总是欢快地跑过来迎接我,嘴里喵喵地叫着,好像在说:“小主人,回来啦!”等我站定,它就蜷缩成皮球状,用小脑袋在我的腿上温柔地蹭来蹭去,向我撒娇。我用手轻轻地抚摸它那柔顺的毛,将它抱在怀里,它一动不动,像个乖宝宝。
我喜欢我家的小猫。
2.让这篇习作的作者说说自己的观察方法。
3.其余学生参照习作评价单,交流:自己从中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建议?
三、修改习作,完善习作
1.学生对照习作评价单和上面的优秀习作,想想哪些地方的观察还不够细致,修改自己的习作。
2.同桌互评,合作修改。
3.全班交流,分享观点。
模板:他(她)观察的是……,我认为他(她)……方面的观察很细致。我的建议是……
4.按照修改意见,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
5.誊写习作到大作文本上。
四、回顾梳理,分享心得
1.教师总结学生近段时间的观察情况。
2.分享观察心得。
观察时要细致一些,观察时不仅可以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可以用手摸,用鼻子闻,有时也可以用嘴尝一尝。观察时要注意事物的变化。
3.分享表达心得。把观察到的内容有序地写下来,用一个自然段写清楚观察到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
4.教师总结:同学们不仅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还有会记录美的笔。你们用自己的笔,展现了世界的缤纷多彩。让我们继续观察这个缤纷的世界,用笔写出更多的精彩。
第三课时
一、课前准备:精准定位,奠定基础
1.全面批阅,梳理问题。
(1)逐篇阅读学生习作,记录共性问题和个性亮点。
(2)对问题进行分类,例如:内容层面、结构层面、语言层面、格式层面等。
2.筛选范例,准备素材。
(1)选取典型范文,优秀范文用于示范借鉴,问题习作用于集体修改(需隐去学生姓名,保护隐私)。
(2)准备针对性的修改示例、写作技巧小贴士,或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二、课堂导入:激发兴趣,明确目标
1.总结整体情况
总结出“优秀”的都有谁,还需努力的有多少人,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同时客观指出普遍存在的问题。
2.明确讲评目标
告知学生本节课的核心任务,也就是本单元的习作要求。
三、佳作赏析:示范引领,借鉴学习
1.朗读与分析优秀范文
(1)邀请作者朗读自己的习作,让学生直观感受文章的亮点。
(2)引导学生从“内容、结构、语言、情感”等角度分析:“这篇文章为什么是优秀,好在哪儿?它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写的?”
2.提炼可借鉴的方法
总结优秀习作的写作技巧,重点围绕单元习作要求去谈,然后再聊常规性的内容,如用词准确、恰当使用修辞手法、结构清晰完整、语言流畅等。
四、问题剖析:聚焦共性,集体修改
1.呈现“问题习作”片段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片段,隐去姓名后展示。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这段文字存在什么问题?如果是你,会怎么修改?”
2.集体讨论与修改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修改方案,每组提出修改建议,教师进行点拨和总结。
3.对照问题习作,修改自己的习作。
五、个性化点评:关注个体,精准指导
1.点名表扬个性亮点
对部分学生的独特优点进行单独肯定。
2.针对个体问题进行提示
对存在明显个性问题的学生,简要指出改进方向。
六、总结提升:梳理方法,布置任务
1.回顾核心知识点
用简洁的语言总结本节课的写作技巧,依然是紧扣单元习作要求。
2.布置修改任务
要求学生结合讲评课的内容,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明确修改重点。
可布置针对性的小练笔,巩固所学技巧。
七、课后延伸:持续反馈,巩固效果
讲评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终止,需通过后续环节深化效果:
1.批改修改后的习作
重点关注学生是否改进了课堂上强调的问题,对有进步的学生及时鼓励。
2.二次展示优秀修改稿
将修改后有明显进步的习作再次展示,让学生感受到“修改” 带来的成长,增强写作信心。
3.汇编成班级童话故事集,在校内分享。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