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认识社会生活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认识社会生活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认识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生活面面观”环节,理解社会生活的感受,培育健全人格。
通过“社会生活的变迁”和“社会生活的公共性”环节,知道社会生活的特点。
3. 通过本节课学习,懂得青少年如何参与社会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意识。
【重难点】
重点:社会生活的特点。
难点:青少年如何参与社会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意识。
【教学过程】
导入:ppt“孙老师的一天”
出示图片:孙老师一天中的四个场景(晨练、买菜、敬老院、看电影)
提问:结合以上情景谈一谈老师一天是怎么度过的?
拓展:以自己为主角“讲述暑假的一天”,谈谈在这一天中的感受。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通过“孙老师的一天”来认识社会生活。
环节一:社会生活面面观——续写“晨练与买菜”
故事背境:
情景一:早晨6:30,老师和爸爸在公园晨练会发生……
情景二:上午8:20,老师和妈妈在菜市场买菜会发生……
讨论问题:
任选一个情景将故事补充完整。
这些活动体现了社会生活的什些特点?
教师小结:
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在不同场所、与不同人交往,不断扩展社会交往范围。
环节二:社会生活的变迁——以“敬老院教用手机”为例
下午3:15,孙老师去敬老院照顾老人并教老人用手机,老人感叹的说到“现在的生活变化的真快!”
讨论问题:
1. 通信方式的变化给社会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2. 你还了解社会生活哪些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四、环节三:社会生活的公共性——以“观影与公共空间”为例(10分钟)
情境四:
晚上8:10,老师和家人看完电影后交流看法。
拓展延伸:今天的中国,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在规划建设有品质、有风度、配套设施完备的公共空间,生活中舒适方便、老幼皆宜的公园。绿地以及公共健身设施等随处可见,每个公共课间都反映出当地的生活和文化特点。
讨论问题:
1. 电影院、公园这些场所属于谁?
2. 为什么要建设和维护好公共空间?
3. 我们可以为公共空间做些什么?
教师小结:
社会生活具有公共性,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需要大家共同维护。我们每个人都应积极参与社会建设。
【课堂总结】
板书梳理:
教师寄语:
社会因我们而美好,我们因社会而成长。愿大家积极融入社会,共创共享美好生活。
【课后作业】
以“我理想中的社区公共空间”为主题,画一幅画或写一段建议,说明如何让它更有温度、更宜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