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信息技术试卷(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湖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信息技术试卷(无答案)

资源简介

浙江省湖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技术试题-高中信息技术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数据与信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同一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B.不同格式的数据在计算机中都以二进制的形式存储
C.编码后的数据一般以文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中
D.只有数字化后的信息才能进行处理
2.下列关于数据采集与数字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文件的压缩、解压缩,都是对信息的编码
B.用手机拍摄视频的过程经历了数模转换
C.提高声音的音量,通常不会改变该声音的采样频率
D.为了节省存储空间,应该将图片以BMP的格式存储
3.下列关于数据安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数据校验是为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B.可以采用磁盘阵列、异地容灾等手段来保护数据的安全
C.及时备份数据是保障个人数据安全的一项措施
D.计算机中只要安装了杀毒软件,就不会有安全风险
4.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图如图所示。执行这部分流程后,输出y的值为( )
A.2 B.4 C.8 D.16
5.下列关于大数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的主要来源依靠人力
B.大数据不强调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更注重它们的相关性
C.大数据“速度快”的特征,仅仅是指数据产生的速度快
D.大数据不再追求精确性,只需要分析部分抽样数据即可
6.某公司餐厅引入了智能结算系统,该系统采用“芯片识别”技术,在各餐具底部植入电子标签,员工在用餐前仅需将盛有饭菜的碗碟放到结算台,结算台的RFID读写器能自动感应芯片,从服务器数据库中查询菜品信息,计算并在屏幕上显示价格,最后选择扫码或者人脸识别进行支付。当支付成功后,结算台音箱将发出“支付成功”的提示音。为使结算台能更精准地进行人脸识别支付,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
A.提高显示器的分辨率 B.选择更高效的人脸识别算法
C.更换像素更高的人脸识别摄像头 D.定期更新人脸数据库
7.某公司餐厅引入了智能结算系统,该系统采用“芯片识别”技术,在各餐具底部植入电子标签,员工在用餐前仅需将盛有饭菜的碗碟放到结算台,结算台的RFID读写器能自动感应芯片,从服务器数据库中查询菜品信息,计算并在屏幕上显示价格,最后选择扫码或者人脸识别进行支付。当支付成功后,结算台音箱将发出“支付成功”的提示音。下列关于该信息系统组成与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系统的用户只有员工 B.该系统的数据全部存储在结算台
C.该系统的后台数据可用于优化菜单 D.该系统对外部环境没有依赖
8.某公司餐厅引入了智能结算系统,该系统采用“芯片识别”技术,在各餐具底部植入电子标签,员工在用餐前仅需将盛有饭菜的碗碟放到结算台,结算台的RFID读写器能自动感应芯片,从服务器数据库中查询菜品信息,计算并在屏幕上显示价格,最后选择扫码或者人脸识别进行支付。当支付成功后,结算台音箱将发出“支付成功”的提示音。下列关于菜品结算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传感与控制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RFID属于通信技术但不属于传感器技术
B.在射频识别过程中,结算台的读写器属于发射端
C.扫码支付的过程使用了射频识别技术
D.结算台音箱发出提示音是系统控制技术的一种应用
9.某公司餐厅引入了智能结算系统,该系统采用“芯片识别”技术,在各餐具底部植入电子标签,员工在用餐前仅需将盛有饭菜的碗碟放到结算台,结算台的RFID读写器能自动感应芯片,从服务器数据库中查询菜品信息,计算并在屏幕上显示价格,最后选择扫码或者人脸识别进行支付。当支付成功后,结算台音箱将发出“支付成功”的提示音。下列有关服务器硬件和软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服务器的硬件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
B.关闭电源后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中的信息会丢失
C.服务器中的数据库属于计算机硬件
D.服务器上安装的所有软件都是系统软件
10.下列Python表达式中,值最小的是( )
A.len("257") B.round(2**5/7) C.int("2"+"5") D.abs(ord("a")-ord("z"))
11.有如下Python程序段:
def fun(x,y,z):
s=1
for i in range(y):
s=s*(x-i)
if not z:
s=s//(i+1)
returns
执行语句r=fun(7,3,False),变量r的值是( )
A.21 B.35 C.42 D.210
12.有如下Python程序段:
s="红橙黄绿青蓝紫"
x=2
while len(s)>1:
x=(x+3)%len(s)
s=s[:x]+s[x+1:]
print(s)
执行该程序段后,输出的内容是( )
A.红 B.橙 C.绿 D.蓝
二、操作题
13.某校德育处每周进行寝室内务检查,从“床铺打理”等5个方面进行评分,每项20分,满分100分。高一年级内务检查扣分情况部分界面如图a所示,每项扣分范围为0至9分。
(1)整理数据时,误将“垃圾分类”和“寝室美化”两列的分数录在同一列,为纠正该错误,并计算各寝室的总分,编写如下Python程序,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df=pd.read_excel("data.xlsx")
for i in df.index: #DataFrame的行索引

df.at[i,"垃圾分类"]=k[0:2]
df.at[i,"寝室美化"]=k[2:]
s=100
for j in df.columns[2:7]: #存放各列的列标题
s=s+int(df.at[i,j])
df.at[i,"总分"]=②
(2)统计各班级所有寝室总分的均分情况,找到年级前3名,并制作图表。
x=df2.班级
y=df2.总分
plt.bar(x,y,label="班级均分情况")
#设置绘图参数,显示如图b所示的柱形图,代码略
方框中应填入的语句依次为 (选3项,填数字序列)。
①df1=df.sort_values("总分",ascending=True) #升序排序
②df1=df1.sort_values("总分",ascending=False) #降序排序
③df1=df.groupby("班级",as_index=False).mean() #分组求平均
④df2=df1.head(3) #获取前3条数据
(3)观察图a可知,每个班级都配有多个寝室。现要筛选出“高一(2)班”各个寝室的扣分情况,以便进一步分析,可在第(1)小题处理结果的基础上,再运行如下语句,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df3=df[ ]
14.A、B为两条生产同类型配件的生产线,检测设备每隔一段时间同时对两条生产线上的配件进行评测,评测值高为优胜。评测结果记录规则为:A生产线配件的评测值高于B生产线配件的评测值用1表示,低于B的用-1表示,相等用0表示。编写程序:统计两条生产线的最长连续优胜时间,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现上述功能的Python程序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读取A、B两条生产线配件的评测结果存入data中,代码略
#data形如[-1,0,-1,-1,-1,1,1,1,0,1,-1,-1,-1,0,-1,1,-1,1,0,1]
Awin,Bwin,maxAwin,maxBwin=0,0,0,0
for i in ① :
if data[i]==1:
Awin+=1;Bwin=0
#返回序列的最大值
elif ② :
Bwin+=1;Awin=0
maxBwin=max(maxBwin,Bwin)
else:

Bwin=0
print("A、B两条生产线的最长连续优胜时间分别为:",maxAwin,",",maxBwin)
(2)使用if分支语句对加框处语句进行改写。
(3)若需要输出最长连续优胜时间的起止位置,程序需增设哪些变量,并说明这些变量的作用。
15.铁路CR400系列动车组第2至第7共计6个车厢为普通二等座车厢,每个车厢设有18排座位,每排设A、B、C与D、F共计5个座位,如图a所示。旅行社根据旅客乘坐意向向铁路部门提交二等座购票申请。旅客乘坐意向存储在文本文件中,如图b所示,若一行中有两个名字,表示此两人要坐在一起;若一行中有三个名字,表示此三人要坐在一起。名字之间用“,”间隔。编写程序:读取购票申请,根据余票信息,判断是否能够达成旅客意向。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余票中三人座与两人座分别为3与4,旅客需求三人一起与两人一起分别为2与5,则 (选填:能/不能)达成旅客的乘坐意向。
(2)定义如下count1(fname)函数,函数功能为统计旅客对三人一起与两人一起的需求意向。
def count1(fname):
f=open(fname,encoding="utf-8")
line=f.readline() #从文件中读取一行
n3,n2=0,0
while line:
#"a,b,c".split(",")的结果为["a","b","c"]
if x==3:
n3+=1
if x==2:
n2+=1
line=f.readline()
f.close()
return n3,n2
加框处语句 (选填:能/不能)用下列代码段来替换。
x=1 for c in line: if c==",": x+=1
(3)定义如下count2(tickets)函数,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def count2(tickets):
dic={"A":0,"B":1,"C":2,"D":3,"F":4}
data=[[0 for i in range(5)]for j in range(18*6)]
for ticket in tickets:
cars=int(ticket[0:2])
rows=int(ticket[2:4])
x=(cars-2)*18+(rows-1)

data[x][y]=1
t3,t2=0,0
for k in data:
seats=k[0]+k[1]+k[2]
if seats==3:
t3+=1
elif seats==2 and k[1]==1:

if k[3]+k[4]==2:
t2+=1
return t3,t2
(4)主程序的部分Python程序如下,程序加框处的代码有误,请改正。
#收集整理可购车票信息存入tickets列表,代码略
#形如tickets=["0507A","0601A","0502C"……"0502D"]
#每张车票的信息,按两位车厢号+两位排次号+座位号存放
n3,n2=count1("ideal .txt")
t3,t2=count2(tickets)
if :
print("能达成旅客的乘坐意向")
else:
print("不能达成旅客的乘坐意向")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D B B A C D B A
题号 11 12
答案 B C
13. k=df.at[i,"寝室美化"] s ③②④ df["班级"]=="高一(2)班"或df.班级=="高一(2)班"
14. range(len(data)) data[i]==-1 Awin=0 if maxAwinmaxAwin=Awin 使用两个变量来记录起点和终点位置;使用一个变量记录位置,并利用长度变量来计算另一个位置的
15. 能 能 y=dic[ticket[4]]或y=dic[ticket[-1]] t2+=1 t3>=n3 and t3-n3+t2>=n2或t3>=n3 and t3+t2>=n3+n2或其他等价答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